(美國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
林海音的短篇小說集《城南舊事》是鄉(xiāng)愁文學的代表作之一,它通過主人公小英子的孩童視角回憶了一段在北京城南度過的令人神往的童年時光。書中的每個故事都以人物的離別為結局,凸顯了成長必經(jīng)的孤獨與酸楚,使作品溫情與憂傷并存?!痘莅拆^》是書中最具悲劇色彩的作品,它以小英子幫助失散母女——“瘋”女人秀貞和伙伴妞兒——重新相認為線索,以相識當晚母女雙雙喪命于火車下為結局,勾畫了一個可悲可嘆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以往學者對此作品的研究重點多在敘事視角與思想意蘊上,但筆者認為作者在《惠安館》中對“水”意象的使用也十分值得研究。小說對水的提及十分頻繁、貫穿始終,它出現(xiàn)的形態(tài)多樣,且每處描寫都占據(jù)較長篇幅。文章對水的描寫多達三十五處,每處都十分細膩,充滿了內(nèi)涵。本文將從文本的微觀分析入手,結合接受美學,分析以淚水、雨水和其他的水為代表的水意象是如何在《惠安館》中起到獨特的敘事作用和美學功能,并有效地加深讀者對作品的感悟的。
意象是具備美學意義的文學符號,也是被用來寄托主觀情感的具體物象1。意象通常能為文學作品構造出飽滿豐富的情感。從中國古代起,水意象便在文學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林海音作為一位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熏陶的作家,在《惠安館》中對水意象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含義做了一定的繼承與發(fā)展,賦予了作品一片委婉的詩意。
古代文學常常以水比愁情、愛情、離情,以及豪情2。而在《惠安館》中,林海音使用的水意象主要側重于比喻愁情、愛情、離情三個方面。
在以水比作愁情方面,宋代詞人賀濤的《青玉案?橫塘路》曾寫到“若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3。這首詞本身抒發(fā)的是詞人懷有遠大理想?yún)s郁郁不得志的愁情,詞人將心中的失意苦悶4寄托于了江南連綿不斷的梅子黃時雨水中。詞人的愁情和四五月份的雨水一樣難以阻斷、無法停息,其象與意之間的相似性使水成為了抒發(fā)愁情典型的意象。在《惠安館》中,林海音也選用了連綿不斷的雨水作為故事高潮部分的場景,起到了情景結合,以景抒情的作用,突出了結局的悲劇性。
在以水比愛情上,《詩經(jīng)》中的《國風?秦風?蒹葭》寫到“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5。這句詩句以大量的水描寫將青年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及對“伊人”的深深思念巧妙地融入了朦朧柔軟的水中,使詩歌充滿了溫婉柔情,映襯了愛情的真摯。而林海音在《惠安館》中同樣使用了此意象,通過反復提及開水,烘托秀貞與思康相處時含蓄溫婉的氛圍,襯托了兩人愛情的美好。
在以水比離情上,李白的《江夏行》很具有代表性6?!把劭捶ミh,心逐江水流”中的流水寄托了詩中女子與丈夫離別時內(nèi)心的愁緒和留戀。隨著江帆遠去,女子的思緒也遂江流而去。詩人使用了意與象的相似性,以江水的無邊無際比喻女子綿綿不斷的離愁。在《惠安館》中,小英子與秀貞、妞兒離別中也充斥著作者對雨水的描寫,映襯了英子對朋友難舍難分的心情。
在文中,“水”意象共被提及三十五次,其中以淚水為形態(tài)出現(xiàn)的篇幅最長,頻率最高,計十三次。其次是雨水,其九次描寫占據(jù)大量篇幅,穿插于劇情轉(zhuǎn)折處。盡管文中對于開水意象的描寫不多,但在襯托角色的情感方面十分重要。文中其他的水意象也有一定的敘事作用。
在《惠安館》中,秀貞與妞兒兩個角色直到妞兒被英子帶去與秀貞相認之前沒有任何交集,但是通過反復描寫秀貞和妞兒落淚的場景,眼淚這一物象建立起了兩個角色之間緊密的聯(lián)系,暗示了兩人的母女關系,為后文埋下了伏筆。作者在第一次詳細地描寫秀貞的眼淚時,寫到“她停止了哭聲,滿臉淚蹲下來,摟著我,把頭埋在我的前胸擦來擦去,用我綿綿軟軟的背心,擦干了她的淚”7?!皾M臉淚蹲下來”反應秀貞并不人為地去止住眼淚,而是讓淚水大顆大顆地滴落下來,刻畫出了秀貞哭泣時梨花帶雨、單薄嬌弱的姿態(tài)。相似地,作者也對妞兒的眼淚進行了描寫:“她不說話,也不用袖子去抹眼,就讓眼淚滴答滴答落在藤箱里”8。盡管作者使用的語言不同,兩個人物的眼淚在讀者腦海中構造出的畫面卻是相似的。淚水構成的畫面給予了兩個角色共同的色彩,為兩個不相關人物巧妙地建立了聯(lián)系。接下來,描寫妞兒眼淚的語句“又濕又長的睫毛,一閃動,眼淚就流過淚坑淌到嘴邊了”9與秀貞的“她自己抽抽噎噎地哭了一會兒,才又大喘了一口氣,望我笑了,那淚坑”10共同描寫了一副眼淚劃過淚坑的圖像。隨著劇情的發(fā)展,描寫淚水的語言逐漸靠攏,直到最后在形式上合一,為讀者揭開了懸念的謎底。文中寫道:“她的長睫毛是濕的,我一說,她微笑了,眼淚流到淚坑上!我覺得難過,又閉上眼,眼前冒著金星,再睜開眼,她變成秀貞的臉了,我抹去了眼淚再仔細看,還是妞兒的?!痹谶@時,作者點明了妞兒與秀貞相似的形象,并向讀者揭露了兩人母女身份的真相。盡管文中沒有直白的推論和解析,眼淚意象的描寫不斷地暗示并含蓄地證明了兩個角色間必然的關系,直接引出小英子要帶妞兒與生母相認的情節(jié),推進了故事的命運感與悲劇性。
其次,因為眼淚向來代表人體的陰氣多寡,多次的眼淚描寫也為這對母女不可扭轉(zhuǎn)的悲劇性命運埋下了伏筆。
從小英子在意識深處將小桂子和妞兒的形象聯(lián)系起來開始,年幼稚嫩的小英子便作為唯一的知情者承擔著一個連成年人都無法輕易接受的命運真相和隨之而來的巨大沖擊。當小英子逐漸確定自己對妞兒身世的猜想,一場連綿不斷的雨水開始被反復提及并且一直伴隨到母女二人的最終出逃和小英子的昏倒才得以停息。
對于剛下起來的雨水,作者描寫道:“我和妞兒倚著屋門看下雨。雨聲那樣大,噼噼啪啪地打落在磚地上,地上的雨水越來越多了,院角雖然有一個溝眼,但是也擠不過那么多的雨水。院子的水漲高了,漫過了較低的臺階,水濺到屋門來,濺到我們的褲腳上了,我和妞兒看這兇狠的雨水看呆了,眼睛注視著地上,一句話也不講。”11這一場雨來勢兇猛,傾盆而下,小小的溝眼在其面前十分渺小,毫無抵擋之力。作者還用了移就的手法形容雨水是“兇猛”又毫不留情的,仿佛在預兆即將到來的結局,渲染了悲劇氣氛,推動了文章的張力,增強了妞兒是否會與生母相認的懸念性。 在小英子即將印證妞兒的確是秀貞的失散女兒時,作者插入了對雨水的描寫:“外面的雨還是那么大,天像要塌下來,又像天上有一個大海的水都倒到地上來”12。作者用夸張的手法突出了雨水的兇猛,也用暗示性的語言“天像要塌下來”預示即將發(fā)生的認親會讓小英子的世界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如第一部分所述,水意象有被比作離情的作用。在秀貞帶著妞兒出逃的那晚,英子目睹了兩人的離去,文中寫到:“雨水從人家的房檐直落到我頭上,臉上,身上,我還啞著嗓子喊:‘妞兒!妞兒’我又冷,又怕,又舍不得,我哭了?!?望著秀貞和妞兒逐漸消失的背影,小英子內(nèi)心復雜的情感如同擊打著她身軀的雨水一樣,無情地沖擊著她的心靈。伴隨著依依不舍的留戀,英子難過得哭了。作者以景抒情,突出了小英子對于離別束手無策、無以言表的哀傷。
除此之外,雨水還引出了小英子意識模糊的原因。雨水帶給小英子的風寒作為表面現(xiàn)象使她一次次感覺到汗毛聳立,但是此現(xiàn)象的深層原因,亦是小英子自身無法意識到的原因,則是自己獨自面對真相的惶恐和難以接受。文中,當小英子看到了妞兒黃色頭發(fā)中間“一塊指頭大的青記”13時,她再一次提到自己在發(fā)抖。即使上文不斷提及雨水的冷讓小英子發(fā)抖,這一次對于身體癥狀的描寫有意地暗示了現(xiàn)實帶來心靈沖擊也是意識模糊的原因,突出了小英子對于自己將主宰他人命運并獨自承擔真相的恐懼。在大人眼里的玩水病倒實際上隱藏了英子內(nèi)心的掙扎與恐懼,同時也是這些情感標記了小英子逐步告別童年的過程。
秀貞與思康的愛情是淳樸真摯的,也是屬于兩個平凡、善良的普通人的。在文中,水意象穿插于兩人相愛的過程。秀珍和思康兩人愛情的開端僅僅是因為秀貞給思康送“開水”。在兩人第一次開口說話前,作者細致描寫了開水:“我就繃著臉兒,打開那茶壺蓋兒,刷——的,就聽見開水灌進壺的聲兒”。擬聲詞“刷”形象地描寫出了開水向下流動時的形態(tài),將讀者的注意力聚集在了冬日里柔軟且滾燙的開水上。滾燙的水也象征了兩人愛情的真摯熱烈、橫沖直撞,是一場讓人生羨的愛情。如第一部分所述,水因其陰柔的特性有比興愛情的作用,在此,開水巧妙地推動了劇情,襯托出了一段美好、浪漫的愛情,并使秀珍的死亡更具有悲劇性。
《惠安館》中其他的水也有敘事作用。小英子為了幫秀貞從水缸里打一盆水,又晃又灑,弄了自己一身的水,腿上又濕又涼。陰冷的水不僅與英子后文驚慌害怕的情緒相連,在故事所發(fā)生的冬天,潑在身上水也十分自然地為小英子最后的雨中暈倒做了鋪墊。小說也描寫了兩段小英子在井窩子旁看打水的情景。這里水的描寫巧妙地勾畫了故事背景——北京城南的生活風貌,介紹了小英子作為京城孩童的活動范圍和觀察視角。
綜上所述,《惠安館》中的“水”意象主要有推動情節(jié)、制造懸念、埋下伏筆、介紹故事背景的敘事作用。
首先,“水”在文中擁有富有內(nèi)涵的象征意義。象征的藝術手法是通過描寫一種具體事物來暗示另一種觀念情緒的技巧14。通過讓讀者自行體會單一事物后深刻復雜的情感,讀者可體會到一種深邃的美感。在秀貞和妞兒的生命凋零后,英子陷入了長達十幾天的昏迷。在英子清醒過來時,她便問:“媽,外面在下雨嗎?”15但媽告訴她,外面是個大太陽天了。雨象征著英子那兩個親密的人生命消亡的夜晚,也象征著小孩子善良天真的美好愿景終究敵不過現(xiàn)實的殘酷事實。雨停了,濕冷的天氣被大太陽天取替了,讓英子無比震動的那一晚過去了,從前的事隨著時間會被英子忘掉,而現(xiàn)實的殘酷也在迫使英子成長,與童年告別。
其次,“水”在文中也有營造氛圍的作用。在描寫秀貞與思康的初識時,滾水意象的提及引發(fā)了讀者對滾水散發(fā)水蒸氣的想象,賦予了畫面一層霧氣,增強了朦朧美的效果。開水烘托了兩人相處時的靜默、曖昧,及不可言喻的浪漫氛圍,使讀者感受到了兩人含蓄、溫馨、淳樸的愛情,給讀者帶來了一段溫柔委婉的審美體驗 。
最后,通過描繪大量帶有水的景象以及水依稀縹緲的形態(tài),作者為讀者創(chuàng)造了霧里看花的審美效果,讓所述事物附上了一股蒙蒙的霧氣。這為整篇故事創(chuàng)造出了距離感和模糊性,引發(fā)讀者對于美的無限想象,體驗到一種悠遠又寧靜的閱讀感受16,從而加深了小說朦朧美的審美效果。
在《城南舊事》的《惠安館》一文中,作者使用的“水”意象繼承并發(fā)展了中國古典文學中“水”的內(nèi)涵,使故事情感的表達充滿了細膩含蓄的古典美。在敘事作用方面,通過描寫“水”意象的不同形態(tài),作者推動了劇情的發(fā)展,制造懸疑,埋下伏筆,營造了氛圍,突出了情感?!八备峭ㄟ^象征手法,賦予了普通事物復雜而又深刻的情感,使讀者在理解語言表意與深意之間回味無窮。通過在全文反復描寫依稀縹緲的水,作者賦予了作品一種朦朧美,勾勒出了城南令人感傷又倍感懷念的童年往事。
注釋:
1.邱詩越,昌切. 意象修辭與意蘊內(nèi)涵——中國現(xiàn)代市鎮(zhèn)小說“水”意象解讀[J].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9(05):123.
2.曾萍. 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水思想和水意象[J].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6,33(04):113-114+121.
3.曾萍. 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水思想和水意象[J].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6,33(04):114.
4.王輝.唐詩?宋詞?元曲[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323.
5.曾萍. 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水思想和水意象[J].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6,33(04):114.
6.曾萍. 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水思想和水意象[J].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6,33(04):114.
7.林海音.城南舊事[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17.
8.林海音.城南舊事[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23.
9.林海音.城南舊事[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33.
9.林海音.城南舊事[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44.
10.林海音.城南舊事[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35.
11.林海音.城南舊事[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40
12.林海音.城南舊事[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42
13.林海音.城南舊事[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43
14.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 三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31.
15.林海音.城南舊事[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43.
16.劉寒輝. 論含蓄美與朦朧美[J].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9,(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