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曉琴 楊卓妍 楊澍凡 鄒棠華
摘 要:陜南是明清兩代重要的移民遷入?yún)^(qū),漢陰縣則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移民的遷入,不僅改變了漢陰縣的人口結(jié)構(gòu),而且也促進了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和文化的進步。本文依據(jù)科考資料,著重介紹了湖廣移民對漢陰教育的影響,開辟了漢陰縣清代道光以后人文蔚起的局面。
關(guān)鍵詞:湖廣移民;漢陰縣;教育發(fā)展;影響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年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湘鄂移民文化與漢陰本土文化之融合研究——以飲食、喪葬文化為例”(項目編號:201611397001)。
漢陰早在明洪武壬子年(1372年),就在縣城建起文廟,后來又多次進行修繕和擴建,官府雖重視和倡導文化教化,希冀能多出英才,但是整個有明一代,漢陰科考冷落,有記載的中進士者僅1人,中舉人者僅為5人。清道光以前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朝,中進士者也只有1人,中舉人者同樣只有5人。漢陰科考的興盛始自道光,道光以降,科考中榜者呈逐期遞增趨勢,僅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中進士者就達19人,中舉人者達27人(不含副榜武舉32人),且此風一直延續(xù)至民國時期,形成民國初期至抗戰(zhàn)時期人才輩出、人文蔚起的局面。北大“沈氏三杰”、留學日本的學人湯逸鶴、胡言方、吳紹先等學界精英,青年學子張銘謨、陳兆樞、陳聲佩、陳紫樞、梁唐晉、張禹謨、吳明洋、胡介民、沈繼芳、劉寅初等一批青年才俊,都是出自這個時期,讓我們感受到漢陰縣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和濃厚的人文氣息。較之清道光以前的文運不濟,道光以后的文運昌盛,漢陰縣的教育狀況簡直判若兩縣。
下面是我們依據(jù)有關(guān)史志資料整理出的清代漢陰科考名單:進士(20人),分別為:順治壬戌科,汪毓珍;光緒丙子恩科,胡瀛;道光丙戌科,茹金;光緒癸未科,謝化南、汪景星;道光壬辰科,溫予巽;光緒丁丑科,胡鴻典、張成勛;咸豐壬子科,劉洪簡;咸豐癸丑科,蔣常垣;光緒庚辰科,傅樹棠、陳文銳;咸豐庚申恩科,胡印遠;光緒丙戌科,胡文瀚、陳進巨、傅學、郭日章;咸豐已未科,何貴高;光緒丙子恩科,湯子坤;咸豐庚申恩科,陳進銜。舉人(32人),分別為:順治庚子科,解達徽;雍正乙卯科,許又將;乾隆乙卯科,溫穎;乾隆甲午科,鄧宗語;乾隆乙卯科,蔣萬柏;道光已亥恩科,劉賢豪;道光丙午科,薛元輝;道光已酉科,劉紹楚;咸豐壬子科,吳敦品;咸豐乙卯科,李啟章;咸豐乙卯科,吳正運;咸豐辛酉科,蔣順常;同治已巳科,胡汝淵;同治已巳科,陳熙塏;同治已巳科茹東瀛;同治已巳科,沈德福;同治癸酉科,謝名杰;光緒乙亥恩科,張敦儉;光緒丙子科,王鳳嗚;光緒壬午科,茍賢;光緒戌子科,張成煦;光緒已丑恩科,方譜頌;光緒癸已恩科,陳進鑾;光緒癸已恩科,張子綬;光緒甲午科,張培桂;光緒丁酉科,鐘隆鑒;光緒甲午科,陳文燮;光緒壬寅科,劉作式;光緒壬寅科,張翼廷;光緒壬寅科,文輝藻;光緒癸卯科,康濟川;光緒癸卯科,傅其祥。
從以上名單可以看出,自清道光以后,漢陰科考局面方才大開,中進士、中舉人者逐科遞增。尤其光緒朝,漢陰每科幾乎都是雙進士,甚至三進士。舉人僅光緒一朝就多達31人。
為何明代和清道光以前,漢陰縣科舉冷清,而道光以后出現(xiàn)科舉興盛的局面呢?我們以為這與湖廣移民的遷入有關(guān)。
明末清初數(shù)十年間,由于戰(zhàn)亂、瘟疫、災(zāi)荒接踵而至,陜南興安府(今安康)境內(nèi)居民死亡、逃離者甚眾,田地荒蕪。更鑒于陜南毗鄰秦、鄂、隴、豫、川等省,在西部政治、軍事上的重要地位及恢復(fù)生產(chǎn)、發(fā)展經(jīng)濟、解決賦稅的需要,清順治六年(1649),朝廷正式頒布《墾荒令》,決定以優(yōu)厚的“移民墾荒”政策,在清代立朝初期百余年間,從兩湖、福建、關(guān)中、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山西、河南、兩廣等10多個省組織移民來陜南墾殖定居,開發(fā)巴山老林和南山老林,其中尤以湖廣(即現(xiàn)在湖南、湖北、廣東)等省遷來的人數(shù)量最多,俗稱“湖廣填陜西”,實際是“湖廣填陜南”。
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當政者更是吸取了明王朝覆滅的教訓,采取較為寬松的“安民”、“惠民”政策,鼓勵移民墾殖,凡墾荒移民者,三五年內(nèi)免交賦稅,以此招撫外省移民攜家?guī)Э谶M入陜南落業(yè)。
移民的遷入,不僅改變了漢陰的人口結(jié)構(gòu),而且極大地促進了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同時移民帶來的各地先進文化相互影響,促進了本土文化的飛躍式進步,這不僅表現(xiàn)在興修水利、墾荒造田、手工業(yè)制作、飲食習俗的改變等各個方面,而且各地的興學重教之風深深影響了漢陰,改變了漢陰落后的教育現(xiàn)狀,促進了漢陰科考水平的提高,因而才有了漢陰自清代道光以降科舉驟然興盛的局面。
下面我們列舉幾個實例以為佐證:
佐證一:清康熙前期,廣東嘉應(yīng)州興寧縣客家人林仕琪,偕同結(jié)拜弟兄陳、劉、李三個家族,沿長江溯漢水西遷,落腳于漢陰縣鳳凰山麓的今漢陽鎮(zhèn)金紅村,買下林地,結(jié)草為廬,逐漸開墾出有人煙聚集的村莊——林家堡子。林氏家族秉承客家人“耕讀傳家”的傳統(tǒng)重視教育,不惜花重金延師教子,甚至讓兒孫們閉門讀書仕進。終于在同治年間的鄉(xiāng)試中林氏第8代出了第一個秀才。
佐證二:清康熙年間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查氏一族遷往漢陰縣鐵佛寺的紅巖溝。遷漢后的查氏恪守祖訓,鼓勵子弟讀書仕進,第四代查光基科舉入仕,授奉政大夫,后任兵部侍郎右副督。
佐證三:清乾隆七年(1742年),祖居湖南長沙府善化縣長樂鄉(xiāng)太平里大槐樹的李時模、李時瑞兄弟從長沙出發(fā),分別落腳于漢陰縣城東南郊的余家河牛山廟和漢陽鎮(zhèn)石洞山下的漢江邊立業(yè)。李時模不僅將長沙先進的配染料著色、漿漂及平整等染坊操作技藝傳到漢陰并開起染坊,而且積極鼓勵子弟讀書入仕,李時模的第三代孫李訓典,道光年間參加科舉殿試,取得探花功名,被授予承德郎,成為漢陰第一位在皇帝身邊供事的人員。
佐證四:清乾隆六年(1741),湖南張氏兄弟由長沙府寧鄉(xiāng)縣遷徙到漢陰澗池鎮(zhèn)洞河村落戶。清光緒十三年(1887)張氏子孫張成勛考中進士,先任職刑部主事、后授川北兵備道道臺,授二品頂戴。
以上僅為遷居漢陰的移民的代表,只是其冰山一角。遷居漢陰的移民家族還有很多,如遷居鳳凰山麓漩渦鎮(zhèn)的吳氏家族,遷入田禾鄉(xiāng)來自湖南曾氏曾國藩的族人,遷入蒲溪鎮(zhèn)來自湖南長沙的楊氏家族,遷居雙乳鎮(zhèn)來自廣東的李氏家族,來自浙江吳興的沈氏家族等等,不勝枚舉。移民遷居漢陰后,基本以家族為單元拓地墾荒,發(fā)展生產(chǎn),繁衍人口,最終形成具有血緣關(guān)系的氏族村落。移民不僅在漢陰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而且把家鄉(xiāng)的先進文化、先進的思想、教育理念帶到了漢陰。比如來自湖北麻城的鄒氏一族,自明末崇禎年間來漢陰以后,不僅重視教育,督促子弟讀書仕進,而且把尊儒尚學的思想理念通過楹聯(lián)的形式嵌入祠堂,時時警醒子弟不忘祖本,不忘讀書仕進:“泗水宗風傳萬代,嶧山道脈衍千秋”。
移民帶來的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同時也惠及本土其他學生,如告老還鄉(xiāng)的李訓典,回漢陰后,受沈尹默之父沈祖頤的拜托,從1888年沈尹默五歲起,就擔任起了沈尹默的家塾啟蒙老師,使沈尹默及其兄弟從小受到了較好的文化熏陶,為培養(yǎng)和造就漢陰“沈氏三杰”做出了奠基性的貢獻。
正是移民帶來的尚學重教的良好風氣及其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改變了漢陰人的思想理念,影響了漢陰人的社會風尚,促進了漢陰教育的井噴式發(fā)展,因而出現(xiàn)了道光以降人文蔚起的局面。時至今日,漢陰人依然把家有讀書人看做是家族的榮耀,家有大學生看做是家庭的希望,哪怕不蓋房不買車也要供養(yǎng)孩子讀書,此風尚與明清移民帶來的尚學重教的遺風不無關(guān)系。
參考文獻
[1]明萬歷四十六年(1618)由知縣張啟蒙(舉人)主修的第三部《漢陰縣志》.
[2]民國三十七年(1948)由胡書竹主辦編修的第十部《漢陰縣志》手抄本.
[3]1985年漢陰縣志辦公室編修的《漢陰縣志》點校本.
[4]漢陰縣政協(xié)編輯的《漢陰縣文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