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珊
當今社會,正處于大變革、大發(fā)展的時代,教育也在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英語已然成為全球化大背景下人們交往必不可少的語言之一。新課改的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然不符合當前的趨勢,更多的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队⒄Z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學會運用英語進行實際交際是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小學英語特別是低年級英語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興趣和能力,用長遠的目光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然而,由于語言環(huán)境和語言習慣的差異,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學生缺乏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氛圍和膽量。教師教學資源的短缺、教學觀念的落后以及教學手段的單一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影響課堂教學效率。
低年級學生由于其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及特點,掌握新知識的能力有一定的局限,特別是對于一個全新的學科——英語來說,如若起始階段未能抓好抓牢,日后要想扭轉局勢,便日益艱難。三年級英語,是小學英語學習中一個重要的起步階段,小學生能否愛上英語學習,需從這一階段謹慎抓起。因此,端正小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動力顯得尤為重要。以小學三年級為例,新版教材每單元第三課時都設置了語音版塊,上冊是Letters and sounds,下冊是Let’s spell,這一改變把原來是選學內容的C部分改成了必學內容,可見語音學習的重要性,強調了培養(yǎng)學生掌握語言學習規(guī)律的能力。在低年級的英語語音課堂中滲透藝術教學手段,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學科結合的優(yōu)勢來提高課堂效率,讓英語交際日常化、生活化。積極推進各種課型、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藝術化,讓學生在多種感官的碰撞下產生思維的火花,從而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小學英語特別是低年級英語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興趣和能力,用長遠的目光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我們積極在低年級的英語語音課堂中滲透藝術教學手段,讓低年級英語語音課教學煥發(fā)其藝術魅力,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學科結合的優(yōu)勢來提高課堂效率,探討提高低年級學生語音學習興趣的方法,讓英語交際日?;?、生活化。
藝術是用形象來反映現(xiàn)實但比現(xiàn)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包括文學、書法、繪畫、雕塑、建筑、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等。藝術是語言重要補充方法。藝術作品形象凝聚著作者的審美理想和感情愿望,以此感染人們,使他們獲得美的欣賞和情感的熏陶。因此,藝術富有形象性、主體性和審美性的特征。
教學藝術就是教師在課堂上遵照教學法則和美學尺度的要求,靈活運用語言、表情、動作、心理活動、圖象組織、調控等手段,充分發(fā)揮教學情感的功能,為取得最佳教學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獨具風格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活動??茖W是符合客觀的真,藝術是發(fā)自于內心的美。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為了追求教學目標的達成和取得最佳教學效果,教師應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實踐活動。
英語語音教學的藝術性,主要是指運用恰當?shù)乃囆g形式將英語語音教學的內容呈現(xiàn)給學生,引起學生的興趣,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他們開展積極的心理和實際行動,實現(xiàn)對語言的教學材料的感知、理解、儲存、識記和運用,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近年來,英語教學以新課程改革為引,在課堂教學方面做了大量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化,特別是面對新教材里語音版塊的教學,一線的小學英語教師教學觀念滯后,對于在課堂上的角色定位不夠準確,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不高,興趣低下,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因此,許多研究者開始將研究點放在小學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上。許多研究表明,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藝術的研究已有一些經驗總結,也有理論支撐,但針對英語新版教材中語音版塊,我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特別是低年級的英語語音課堂,卻發(fā)現(xiàn)了不少問題亟待解決以提高實際的語音課教學效果。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學會運用英語進行實際交際是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小學英語特別是低年級英語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興趣和能力,用長遠的目光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語音的學習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十分重要,學生一旦學會了發(fā)音規(guī)則,掌握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能力,利用發(fā)音規(guī)則進行正確的發(fā)音,對其日后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具有重要作用,長此以往甚至可以獨自學習英語。然而,由于語言環(huán)境和語言習慣的差異,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學生缺乏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氛圍和膽量。
因此,針對我校低年級的語音課,我們著手研究如何在英語語音課教學中高效操作,讓語音課煥發(fā)出藝術的氣息。作為奮斗在一線的英語教師,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通過各種能力提升培訓以及自己的課堂教學平臺,整合有利的課內外資源,為我校低年級的英語語音課教學提供藝術性的經驗分享,從而讓我校低年級英語語音課教學煥發(fā)其藝術魅力。
語言藝術教學法是我國實施教育改革后實施的一種新型教育措施,該教學法實施多角度分析教育教學方式,打破傳統(tǒng)應試教育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課堂。英語語音教學的藝術性,主要是指運用恰當?shù)乃囆g形式將英語語音教學的內容呈現(xiàn)給學生,引起學生的興趣,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他們開展積極的心理和實際行動,實現(xiàn)對語言的教學材料的感知、理解、儲存、識記和運用,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教學藝術就是教師在課堂上遵照教學法則和美學尺度的要求,靈活運用語言、表情、動作、心理活動、圖象組織、調控等手段,充分發(fā)揮教學情感的功能,為取得最佳教學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獨具風格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活動??茖W是符合客觀的真,藝術是發(fā)自于內心的美。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為了追求教學目標的達成和取得最佳教學效果,教師應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實踐活動。
英語語音教學的藝術性,主要是指運用恰當?shù)乃囆g形式將英語語音教學的內容呈現(xiàn)給學生,引起學生的興趣,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他們開展積極的心理和實際行動,實現(xiàn)對語言的教學材料的感知、理解、儲存、識記和運用,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小學低年級學生具有較強的向師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使用鼓勵性語言和肢體性語言。
因此,我們嘗試在語音教學中把互動藝術分為課前互動藝術、課中互動藝術、課末互動藝術三大部分,可以概括為“BWA”教學范式,即Before teaching,While teaching,After teaching三個課堂階段的互動藝術。
圖1 低年級英語語音教學互動藝術教學范式框架圖
一節(jié)課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往往還停留在課間所從事的活動中,教師應想辦法讓學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本堂課。為學生設置的課前演講時間,能有效地平靜學生,讓學生盡快進入課堂。話題的選擇貼近生活,內容自主,形式多樣。在實踐中,我們低年級語音課中,學生多數(shù)課前演講選擇字母操表演、chant或phonics小故事等,具有較高的趣味性,活躍了課堂氣氛,且是非常好的導入形式。
溫故而知新,新課導入應注意構建新舊知識的關聯(lián)。低年級的學生好勝心強,語音課可以設計一些游戲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可設計聽音找字母、單詞的游戲。讓學生課前準備好含有字母或單詞的卡片,聽到發(fā)音迅速找出相應的詞卡并大聲讀出算獲勝,旨在幫助學生在游戲中學會辨音,復習之前所學,為本課要學的內容作指引,這也是一種鋪墊藝術。
課前導入是一門“藝術”,通過啟發(fā)性的言語教師能夠迅速吸引學生注意力,滲透單元主題,激發(fā)學生未知欲。新課導入應注意構建新舊知識的關聯(lián)。教師要藝術性地導入課題,以實現(xiàn)新舊知識的銜接。
當學生掌握了字母的讀音和發(fā)音,積累了一定的語音基礎后,讓他們拼讀一些符合發(fā)音規(guī)律的單詞時便會顯得信手拈來,得心應手。但隨著年級的遞增,單詞量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復雜,這時,則需要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前后聯(lián)系,把所學語音知識系統(tǒng)起來,學生才不會不知所措。所謂溫故而知新,采用前后對比的方法也不失為一種好手段。因為有比較才能認真區(qū)分,才能弄清其中的關系和區(qū)別,特別是相似知識之間的異同。
在三年級下冊教學字母a、e、i、o、u 的短音時,筆者采用phonics 和故事相結合的方法來呈現(xiàn)。如:在三年級下冊Unit2 A Let’s spell的教學中,在復習上一課含有字母a發(fā)音的單詞后,由配以圖片的小故事導入:Dad has ten red bags.Dad has ten red cats.Dad has ten red pens.Dad says:“Clap your hands and shake your legs.引起學生注意字母本課所學e/e/和上節(jié)語音課所學a/?/的發(fā)音區(qū)別。而此時教學每單元Let’s spell的單詞時,學生已經能夠用上冊所學過每個字母的發(fā)音運用phonics 來拼讀單詞了。又比如:在四年級上冊學習a、e、i、o、u 的長音時,筆者把其和三年級下冊所學的短音進行對比。Unit1 A Let’s spell 中a-e 的發(fā)音/ei/和三年級下冊學習的a/?/進行比較,總結出本課a-e 中a 發(fā)長音/ei/,字母e不發(fā)音。進而每個單元的i-e、o-e、u-e都發(fā)長音,且都是發(fā)它原字母的讀音,e不發(fā)音。通過對比新舊知識后,引導學生總結出發(fā)音規(guī)律。這對學生日后見到含有這類詞根的生詞時,便能運用所學習到的規(guī)律來拼讀和記憶單詞,即使是在不知道單詞含義的情況下也能做到。
1.主題表演
我校低年級英語語音課堂設計了3 分鐘的主題表演。學生可以演講與單元主題相關的知識類文章、作文或擴展類文章甚至是幽默笑話、英語歌曲等等,3 分鐘的主題表演內容自主,形式多樣,導入效果比教師直接進入主題要活潑有效得多。在實踐教學中小學語音課中,學生多數(shù)主題表演選擇字母操表演、chant、phonics 小故事或英語ABC Songs 等,形式活潑深受同學喜愛,起到了很好的導入作用。
2.游戲激趣
小學生好勝心強,語音課可以設計一些游戲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稍O計聽音找字母、單詞的游戲。讓學生課前準備好含有字母或單詞的卡片,聽到發(fā)音根據(jù)發(fā)音規(guī)律迅速找出相應的詞卡并大聲讀出算獲勝,旨在幫助學生在游戲中學會辨音,復習之前所學,為本課要學的內容作指引,這也是一種鋪墊藝術。
英語會話的特點具有交際性,而交際總是在一一定的情景中進行。小學英語教材有很多內容可改編成簡單的情景表演活動來導入,既容易又逼真,趣味性強,小學生善于模仿,表演時全身投入,神態(tài)惟妙惟肖,可給整堂課增色不少。在教學中,教師可充分利用形象,布置生動具體的場景,模擬真實的情景,創(chuàng)設接近生活的真實語言環(huán)境來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從而引導他們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
如為了培養(yǎng)學生聽音辨詞的能力,老師在黑板上簡筆畫了一棵蘋果樹,樹上“長滿”了蘋果單詞卡,老師讀單詞發(fā)音,學生即相應搶對應的蘋果單詞卡?!皳屘O果”游戲也可以擴展為培養(yǎng)學生聽音能寫能力的游戲。如老師讀單詞,學生要在蘋果里面寫上對應的單詞。
訓練學生語音能力的游戲多種多樣在此不一一列舉,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合理安排適合小學生年齡段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能真正調動積極性參與游戲并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培養(yǎng)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能力。
1.有效提問
提問是課堂教學最常采用的教學手段之一。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提問具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啟發(fā)學生思考、鍛煉學生表達能力、提供反饋信息等多種教育功能。藝術性地處理提問可使課堂教學得到優(yōu)化,問題設置是教師根據(jù)教學目的與要求對問題的整體設計。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要讀熟教材,利用一定的技巧去提問。在設計問題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發(fā)散思維力吸引學生去積極思考。教師應該采取不同的措施來化解難點、降低教學難度,幫助學生獲得學習上的成功。
例如,在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編phonics故事的時候,筆者充分利用故事語音豐富的特點,根據(jù)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來設定,將要講授的含有目標語音的詞匯編入故事中,盡量簡短而精煉,讓phonics和故事有機結合,適時提出簡單有趣的問題讓孩子進行故事創(chuàng)編。在三年級下冊Unit2第三課時教學含有字母e/e/的ten、pen、leg、red 四個單詞中,結合第一單元學過的含有字母a/?/的單詞dad,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phonics故事來穿插整堂語音課的教學:Dad has ten red pens.Dad has seven red pencils.Look!They are on dad’s legs!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通過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來強調學生注意區(qū)分/?/和/e/的發(fā)音,讓學生在視覺、聽覺上都產生沖擊,音標不離詞、詞不離句的故事教學在操練語音時避免了機械性,讀起來朗朗上口,更容易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和掌握phonics。
2.動靜結合
眾所周知,字母的讀音和發(fā)音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三年級剛剛接觸英語的時候,是小學生學習英語興趣最濃厚的時候,也是學生奠定基礎的關鍵期,教師應注意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利用其好奇心和多動的行為特點來設計課堂教學。教師可多利用先進科學的多媒體平臺、豐富多彩的圖片以及形象生動的肢體語言來吸引學生,通過巧妙的設計來達到教學目的。語音學習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學生能否準確聽懂他人的意思并進行流暢的交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是否學會準確發(fā)音。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讓學生聽懂發(fā)音,而且要讓學生掌握發(fā)音的口型和發(fā)音的具體位置,盡可能地讓學生發(fā)音準確,避免發(fā)錯音。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教師發(fā)音的口型,讓學生在“靜”中觀察教師口型在整個發(fā)音中的變化,發(fā)音的位置、長短和聲調的強弱等。比如,教師在教授26 個字母中的“e”發(fā)音時,為了讓學生準確掌握,教師首先讓學生在“靜”中觀看教師發(fā)音的口型、面部表情等,“e”的發(fā)音是/i:/,發(fā)音時,嘴唇微微張開,舌尖抵下齒,口腔肌肉緊張,面部表情微笑,教師展示給學生觀察,讓學生仔細觀看,并靜靜模仿體會“e”的發(fā)音口型。邊講解邊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讓學生跟著練習,邊講邊練,動靜結合。
三年級上冊Letters and sounds 模塊要求學生能夠聽說讀寫26 個英文字母,了解其在單詞中的發(fā)音特點。許多教師在教學字母時很重視,也花相對較多時間在字母的讀寫方面,但常常會發(fā)現(xiàn),無論怎么強調,總有學生會把字母混淆。如:Gg和Jj、Bb和Dd等。其實在這部分內容里,如果把握得當,學生是能夠獲取初步的語音意識和語音基礎的。但如若稍微把握不當,便會把應該豐富有趣的語音課上成枯燥無味的字母書寫課。
在這個模塊里,筆者的做法是向學生滲透字母操的教學,讓學生在豐富的肢體語言中感知字母的音和形。例如:在三年級上冊Unit 2 A Let’s spell 中Aa,Bb,Cc,Dd 這四個英文字母的教學,通過多媒體平臺生動的Flash 動畫來呈現(xiàn)這些字母及相應含有這些字母的單詞的chants。引起學生興趣后,趁機教學字母操(字母的形):“A,a,/?/,/?/.Ant,ant,螞蟻,螞蟻。Apple,apple,蘋果,蘋果?!币贿呎f還一邊加進動作,/?/大嘴巴發(fā)音如被小螞蟻咬了一下,讓學生通過形象的動作來記憶字母和單詞。其他字母的教學亦是如此,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材料來教學才能易于接受和記憶深刻。無形中,在教學完26 個英文字母后學生已經掌握了字母的讀音和發(fā)音以及大量含有相應字母的單詞。學期末,還會讓學生們進行家庭分類,家長分別是Aa,Ee,Ii,Oo,Uu,Ff 和Rr,讓學生把其他走散的成員分別放回“同姓”的家庭中。學生通過總結會發(fā)現(xiàn)Aa,Hh,Jj,Kk 是一家,Bb,Cc,Dd,Ee,Gg,Pp,Tt,Vv,Zz 是一家,F(xiàn)f,Ll,Mm,Nn,Ss,Xx 是一家,Ii,Yy 是一家,Uu,Qq,Ww 是一家,Oo 和Rr 都是單身。這是學生掌握拼讀規(guī)律的關鍵基礎。
又如:在教學《Book 4 Unit 4 B Let’s learn》時,有關于horse、cow、sheep、hen 這幾個動物的新詞時,筆者利用了多媒體信息技術來設計教學。首先利用幻燈片進行“sharp eyes”游戲,復習cat、duck、pig、ant、elephant等單詞,引出本節(jié)課主題;然后利用插入音頻播放動物的叫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有利用“遮罩”這一功能只露出動物某一身體部位讓學生猜,學生踴躍地猜動物,猜對的則得到獎勵,并且自然而然地教授新單詞,學生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教師的教學就輕而易舉且效果為佳了。這樣以舊引新,新舊結合,學生的詞匯量就擴大了、融合了。
受周圍語音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學習英語可能會有些困難。在低年級英語學習中,我們可以賦予英語語音學習更多活力,與音樂融合起來學習,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節(jié)語音課都結合phonics song和chant來進行教學,讓學生體驗語音學習的樂趣,朗朗上口又容易記憶,是特別受學生喜歡的。低年級的學生想象力豐富,在語音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幫助學生學習。小學生天性好動,自我表現(xiàn)欲望強烈,在字母教學中,可以通過“字母操”的形式來加強對字母“形”的記憶。如此動靜結合的授課,深受學生的喜愛。在教字母的讀音和發(fā)音時,我們采用動靜結合的藝術,融入字母操的教學,讓學生通過身體做出和字母形態(tài)相近的姿勢來幫助記憶,形成一套系統(tǒng)的字母操。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主性和想象力,和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利用字母畫出喜歡的東西。
例如,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已經完成了26 個英文字母名稱和發(fā)音的學習,并且額外學習了字母操,對于phonics已經有一定的意識,因此,在三年級下冊Unit1第三課時教學含有字母a/?/的cat、bag、dad、hand 四個單詞中,筆者通過字母操來熱身,并設計了一個圖文結合的phonics故事來作為導入:
That is a black cat.That is a black bag.Look!They are in dad’s hands!通過dad日常生活圖片動畫的呈現(xiàn)來幫助學生理解小故事的意思,初步感知有趣的故事。
合作學習又稱為“小組學習”“團隊學習”或者“分享學習”。而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組合作學習是根據(jù)各種活動形式的情況把全班分為若干個小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各小組的成員通過發(fā)表意見,共同探討,明確分工,進行合作學習,從而到達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的目的。小組合作學習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合作與互動,強調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競賽轉變成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賽,所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來相互傳遞和交流信息,激勵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從而實現(xiàn)英語課堂教學交際化。在低年級語音課堂中,我們鼓勵孩子們積極進行小組合作活動。如:提供機會讓學生合作根據(jù)發(fā)音用身體造型擺出不同的單詞,表現(xiàn)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共同參與制作自然拼讀臺歷,在動手過程中學會探索和總結;課上設置blending 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小組內解決符合發(fā)音規(guī)則的字母組合發(fā)音,等等。在語音課堂上,多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充分發(fā)揮小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他們通過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來探究知識,學會合作和交流。
Phonics 語音教學課與詞匯課、對話課、閱讀課不同,有其鮮明的特色。語音課的設計要遵循呈現(xiàn)—操練—運用的思路,與單詞認讀訓練有機結合,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單詞拼寫能力,并為學生今后的自主學習打下基礎。新版英語教材的設計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并通過小組合作或探究等方式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教師應該善于作為一個引領者和發(fā)現(xiàn)者,通過系列有組織的環(huán)節(jié)和精心設計的活動促使學生自主或小組合作探索單詞的發(fā)音,在運用中強化對所學語言的認知,并教會學生學習。
3.過關測評
根據(jù)我校語音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結合教材,我們按年級設計了一套實用的“語音習題編選”,每次的語音課堂都與之結合使用,當堂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查缺補漏。語音課堂上的輸出環(huán)節(jié),通常會讓學生完成“習題編選”里面的習題,鍛煉其聽說讀寫的能力,既鞏固了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又減輕了學生的課后負擔,確是兩全其美。對于小學生來說,課上學習英語樂趣橫生,課后負擔幾乎沒有,這確實是保持其學習熱情的一大藝術。以三年級上冊學習字母Letters(Aa-Dd)為例,我們設計的語音習題過關題如下所示:
預習導航
聽字母歌兩次,并試著跟唱。 ( )
試找出日常生活中會看到的英文字母。( )
課時練習
一、正確抄寫下列字母。
二、寫出下面字母相應的大寫或小寫。
三、連線,將相應的大小寫字母進行搭配。
四、斷下列字母是不是相應的大小寫字母,用“√”或者“×”表示。
1. Aa ( ) 2.Bd ( ) 3.Db( ) 4.Ce( )
一堂成功的英語課不僅要有引人入勝的開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過程,還更應有令人回味的結尾,將知識從課堂延伸到課外。
1.成果展示
一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如何往往在學生輸出的時候可以看見,在我校的語音課堂中,設有專門的成果展示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或將小組合作探究的成果呈現(xiàn)給所有人。我們非常注重為孩子營造展示的氛圍,提倡展示的方式多樣化,小學生模仿性強,多數(shù)為表演性展示,即小組合作表演chant、字母操或合作拼讀新單詞;此外,有歸納式展示,即小組成員歸納本課所學知識點;創(chuàng)造式展示,即延伸到課外相關知識的展示,如同學們小組合作朗讀一篇新的情境故事短文;懸疑式展示,即向其他小組設疑提問的方式,等等。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同時有利于學生知識的記憶與鞏固。
2.評價激勵
在一節(jié)課即將結束的時候,教師應盡量對每位學生作出評價,使每位學生在不同程度上收獲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增強學習信心,保持興趣,促進發(fā)展。成功的體驗可以刺激學生奮發(fā)的動力,讓學生不斷為自己更上一層樓而努力。對于中下層的學生,教師應堅持多表揚、少批評的激勵原則,使學生不斷受到激勵,看到成功的希望。評價激勵方式同時實現(xiàn)多樣化,除了師生評價,還可以采取生生互評的評價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學會傾聽同學的回答,促進課堂教學的人文化,更好地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是語言教學的根本任務也是最終目的,英語教學也不例外。要進行語言交際就必須在特定的場合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語境,在英語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是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也是深受學生喜愛的。抽象機械的單詞操練只會讓學生記憶模糊,而鑲嵌在真正語境中的生活化的方式卻能讓學生記憶深刻。因此,在單詞教學中應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拼讀理解并記憶生詞。
例如,對于四年級上冊Unit 2 A Let’s learn 的教學,不能獨立把這些單詞分開來教,而是應該創(chuàng)設真實的“學習生活”語境,將English book、maths book、Chinese book、storybook串聯(lián)起來進行語境教學,學生在交流中便把不同科目的“book”進行整合記憶了。又如在教學bedroom、living room、bath room 等詞時,也應和room 聯(lián)想起來在真實的語境中教學,讓學生延伸到課堂之外,生活之中去。再比如:生詞bake,I make a cake and bake it near the lake.我在湖邊(lake)做了(make)一個蛋糕(cake)之后進行烘焙(bake)。和具體的生活實物聯(lián)系起來,想到或看到實物就能進行單詞的拼讀和記憶確實不失為一種“見詞能讀”的好方法。
1.為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基礎
BWA互動藝術教學范式的實施讓參與的學生對語音學習產生了更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和課后學習英語的興趣。大部分學生的語音能力提高較為明顯,在各類口語大賽和一拼到底電視大賽中,各年級均有不少學生獲得佳績,帶班老師被評為優(yōu)秀輔導教師。
2.為教師語音教學提供了新思路
新英語課標指出:“學好語音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因為語音教學是入門階段英語教學的關鍵?!闭Z音學習貫穿語言學習的始終,對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有關鍵性的作用。教師采取課前、課中、課后互動藝術滲透到教學內容中,實現(xiàn)對語言的教學材料的感知、理解、儲存、識記和運用,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此研究為新教師提供了語音教學的新思路,在實施的過程中科組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活躍了英語教學的學習氛圍,收獲了較為高效又深受學生喜愛的語音課堂。
3.在對待孩子的英語學習上為家長提供新的參考
由于不同因素的影響,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英語學習深感頭疼,對英語語音學習更是一竅不通,經常出現(xiàn)給孩子報不同的英語輔導班的情況。BWA互動藝術教學范式的實施讓參與家長駐校活動的家長們看到了英語語音課堂的活躍性和實效性,了解了孩子在語音學習過程中的方法和技巧,通過推廣和宣傳,班級整體學習英語的氛圍濃厚了,家長們也特別欣賞和贊揚這樣的課堂教學范式。
1.語音教學理念的轉變是英語藝術教學滲透的前提
參與研究的教師隊伍緊跟新課程標準對語音的要求而轉變語音教學觀念,在新課程標準指導下培養(yǎng)學生的語音意識和語音能力,并嘗試用新的藝術教學手段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語音的興趣。所以,對于低年級語音教學藝術的滲透,教師建立正確的語音教學觀念極其重要。
2.教師隊伍研究理論水平還需提高
教師需要提高學科專業(yè)理論研究水平和課題研究能力水平,雖然有名師引領前進,但是教師的成長仍需要自己付出努力。在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參與的教師雖然非常積極好學,但由于個人原因在理論鉆研的時間相對還不夠多,這需要教師隊伍想方設法抽取更多時間用于理論學習,使得理論水平跟得上實踐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