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勇
◆摘? 要:在當前的小學教學活動中,綜合實踐活動是教師們比較關注的一門課程。通過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學生能夠強化自身的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也能夠完善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而STEM理念是近年我國新引入的一種教育理念,將該理念與綜合實踐課程進行融合,能夠有效的提升教學的全面性,促使學生綜合素養(yǎng)體系的有效完善?;诖?,本文將對如何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有效應用STEM理念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綜合實踐活動;STEM概念;概念融合;活動對策
首先,STEM理念是一種綜合性質的教育理念。在該理念中主要包括四大組成部分,其分別為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以及數學(Math)。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應用STEM理念對學生進行引導,能夠有效強化學生的科學思維、技術基礎、工程能力以及數學素養(yǎng),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主題生活化
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將STEM教育理念融合到具體的活動體系中,是強化學生活動效果以及實踐能力的關鍵途徑。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活動習慣以及個人愛好進行調查,然后結合STEM理念對小學教學學科的綜合教學標準進行分析,有針對的對活動主題進行設計,以此強化整體的活動效率。同時在此期間,教師也應該注重的強化主題的生活性,保證活動能夠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產生聯(lián)系,以此加強學生的活動素養(yǎng)。
例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我是環(huán)保小衛(wèi)士”這一綜合實踐活動時,就可以進行如下設計:首先,教師需要明確,這一活動的開展目標主要有兩點。第一,加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第二,促使學生能夠掌握一些環(huán)保的實踐方式;然后,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目標進行活動方案的設計,也可以進行適當的宣傳。比如,鼓勵學生以環(huán)保為主題,制作一些簡單的手抄報或者是圖畫,然后教師可以選擇性的將學生的作品張貼到學校的布告欄以及教室的后黑板上,加強學生的活動參與性;之后,教師可以具體的設計活動內容,并需要保證活動內容的可操作性以及生活性。例如,組織學生走上街頭,輔助環(huán)衛(wèi)工人進行垃圾清掃。也可以組織學生走入社區(qū),在社區(qū)機構的幫助下進行環(huán)保宣傳等等;此外,在活動中,教師們也應該注意,一定要做好引導者的角色,盡量為學生設計一些難度適中的實踐性問題,比如如何快速的進行宣傳、如何迅速的完成清潔工作等等,加強學生的活動認知;最后,在設計活動內容時,教師應確保活動具備較高的安全性,避免學生接觸到危險,保證活動的有效推進。
二、形式多元化
在借助STEM理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教師們一定要注意創(chuàng)新活動的形式,保證活動的多樣性以及創(chuàng)新性,以此強化學生的活動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素養(yǎng)。
首先,在設計活動時,教師應強化活動的合作性??傮w來說,實踐活動課程具備較高的實踐性以及綜合性。在活動中,也經常會涉及到小組合作這一環(huán)節(jié)。所以在進行活動設計時,教師需要對此形成關注。例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水果的奧秘》這一實踐活動時,可以事先對學生進行分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不同的水果進行研究分析。比如,了解香蕉的生長過程、探索橘子的應用價值等等。并且,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將不同的水果帶到班級中,通過實驗的方式去驗證自己的猜想,在分工合作中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探索能力,也能夠強化學生的團結意識。
其次,在設計活動時,教師應強化活動的創(chuàng)新性。一般情況下,相比于傳統(tǒng)的活動形式來說,創(chuàng)新性的活動更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也能夠對學生的思維形成有效鍛煉。例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運動服裝設計》這一個活動時,就可以鼓勵學生自行地進行運動服設計。當設計工作結束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介紹,比如所設計服裝的特點以及作用,是否符合運動元素、是否具備便捷性以及舒適性等等;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作品評價,針對于投票數最高的作品,設計者可以獲得一定獎勵,以此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三、作用實踐化
將STEM理念與綜合實踐活動進行融合,所能夠形成最為明顯的教學作用就是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教師們就應該以此為基礎,以當前社會的發(fā)展情況為背景,強化教學的實踐性以及有效性。
例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對《交通工具不斷發(fā)展的意義》這一活動進行開展時,就可以鼓勵學生以“小記者”的身份對相關信息進行收集探索。比如,學生可以借助網絡技術對歷年來交通工具的發(fā)展進行了解,也可以走上街頭去采訪一些不同交通工具的駕駛人員,站在積極影響以及消極影響的角度上,對交通工具的發(fā)展進行綜合性分析,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完善學生的綜合思維。
四、結論
總體來說,應用STEM理念開展教學活動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要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希望借此能夠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綜合素養(yǎng),將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全面性的人才。所以在具體的活動中,教師們就可以把STEM理念當作教學基礎,強化主題的生活性,活動形式的多樣性以及活動作用的有效性,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江少姬.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探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9(02):54-55.
[2]許麗美.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重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03):142-144.
本文系蘇州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十三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活動研究”(項目編號:蘇教課規(guī)驗字第16052011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