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方忠
◆摘? 要:“互聯網+”是社會發(fā)展的一個必然趨勢,“互聯網+”在促進各行業(yè)、產業(yè)高效發(fā)展中具有的積極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拓展學生語言素養(yǎng)、學習能力上也是至關鍵因素。“互聯網+”若能夠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得到靈活引用,不論是對授課水平全面提升,還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進一步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作為小學教育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小學語文不論是培養(yǎng)、拓展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路徑,也能夠為其他學科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尤其是在“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也獲得了更豐富的內涵,能夠從不同角度來實現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因此,為了將“互聯網+”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其教師應重視其應用策略方法的創(chuàng)新探索。
一、有機整合課前檢測與課堂導學
首先,在課后練習、課堂鞏固鏈接上,通過互聯網技術的靈活引用,不僅能夠使得授課條件得到不斷完善,也能夠指導學生靈活引用在線學習工具來豐富學習內容、優(yōu)化學習環(huán)節(jié)與成果,可以幫助學生對自身學習情況做出及時、全面了解,優(yōu)化基礎知識鞏固。
例如,學生可以通過背誦錄音來代替以往的默寫,或者是通過背誦錄音來對學生生字詞練習中出現的錯誤記錄下來,以此來幫助學生盡可能降低機械式學習的任務量。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專業(yè)化學科工具的靈活引用來不斷優(yōu)化學習環(huán)節(jié)與陳國。如,可以通過短文寫作,以及閱讀理解等APP的靈活引用,或者是借助其他評價系統(tǒng)來對自身不同解讀的學習情況作出全面、科學評價。且還可以基于此來制定出更科學、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積累更多有效、新穎的學習方法,以此來進一步優(yōu)化、增強課后學習與課內教學的密切聯系。
二、適當增加師生間的互動交流
基于“互聯網+”這一背景,師生、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也隨之不斷增加。在以往的語文課堂上,不論是師生還是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分享探究,只能通過課堂時間來進行,課外很少能夠取得有效聯系,進而導致學生在課后遇到學習探究問題時,無法做到及時向教師請教、解決,進而導致學生經常會陷入到某種學習困擾。
而教育“互聯網+”這一背景,師生、生生便可以在課后更密切的聯系、交流分享。如,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微信與QQ等軟件的靈活引用,使得師生獲得更便捷的交流平臺。這樣即使在課外時間里,學生在遇到各類學習問題時,便可以及時請教教師,或是與同學一同探究交流。怎樣既可以將互聯網技術的優(yōu)勢特點充分發(fā)揮出來,也能夠促進學生學習效果與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同時也可以基于現有資源、條件的有機整合來為學生拓展出更理想的學習發(fā)展空間、平臺。
三、基于互聯網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閱讀不僅是語文教育的關鍵組成內容,也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所在。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也逐漸重視起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究,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的科學培養(yǎng),希望能夠以此來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升。且閱讀作為學好語文的重要基礎,只有促進其閱讀能力的顯著提升,才能夠為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帶來積極影響。對此,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靈活引用來優(yōu)化各項閱讀教學活動的精心設計,以此來構建生動、有趣且高效的語文課堂,吸引更多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從不同角度來為學生自主閱讀發(fā)展拓展出新的路徑。
對于大多數小學生來講,喜歡的都是色彩鮮艷、具有較強趣味性的畫面。對此,教師應給予充分利用,進一步優(yōu)化學生主動閱讀能力的科學培養(yǎng)。例如:某教師在講解《狐貍和烏鴉》過程中,就將其文章內容制作成了一個小動畫,然后,在學生閱讀完這一故事之后,運用多媒體播放給學生。這樣既有助于學生閱讀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保持,也能夠促使學生從不同角度來理解所學文章內容,并對其故事內容產生深刻印象。且在結束播之后,教師應準確把握好學生此時的學習狀態(tài),提出與文章內容相關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做出深入思考,這樣既有助于授課環(huán)節(jié)與成果的優(yōu)化,也能夠為學生發(fā)散思維激發(fā)、發(fā)展帶來積極影響。
此外,在課后還可以鼓勵學生閱讀學習幾篇與動物相關的文章或是故事,然后在第二天的語文課堂上與學生分享。這樣在有效拓展學生語文認知視野的基礎上,也能夠全面調動、增強學生自主閱讀學習積極性與效果,充分體會到閱讀學習的價值與樂趣。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背景下,為了從整體上提升小學生的語言綜合素養(yǎng),取得更理想的授課成果,全面激發(fā)、增強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其教師應重視現代互聯網技術功能的充分利用,基于此來探索出更新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構建真正生動高效的語文課堂。這樣既可以引導更多學生全身心參與其中,也能夠不斷優(yōu)化各階段教育培養(yǎng)成果。
參考文獻
[1]賈文菊.“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優(yōu)勢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9(22):125+133.
[2]肖興玲.關于“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課堂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6):31-32.
[3]胡成軍.“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分析[J].學周刊,2019(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