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雯君
摘? 要? 宜興紫砂壺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歲月凝練中,形成獨具特色的紫砂藝術和精彩紛呈的紫砂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獨樹一幟,深受人們喜愛。一把成功的紫砂作品,是獨特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價值相統一,有其獨特的靈魂和生命力。本文以紫砂壺“云錦”為例,淺析其造型設計和文化主旨。
關鍵詞? 紫砂壺;云錦;祥云文化
宜興紫砂陶藝歷史悠久,凝聚著高超的工藝和豐富的藝術成就,紫砂壺作為其中的重要分支,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在國際貿易和文化交流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閃爍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燦爛光輝。紫砂壺從傳統實用器發(fā)展為實用觀賞價值兼?zhèn)涞乃囆g品,不僅源于紫砂藝人孜孜不倦的傳承,也由于文人雅士的參與設計,將文化融進紫砂壺藝中,賦予其充滿靈氣的風韻神貌,讓人愛不釋手。
1? 紫砂壺“云錦”的壺藝創(chuàng)作
藝術來源于自然,來源于生活,紫砂壺的創(chuàng)作不僅是對先輩技藝及成果的簡單繼承,更要與時俱進,反映所處時代的自然和生活,反映人們的審美,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概括、提煉和加工,創(chuàng)作出具有時代特色的作品,提升作品的藝術效果,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一把成功的紫砂壺,是造型設計、泥料和裝飾的相得益彰,三者共同展現了作品的風姿。紫砂壺“云錦”(見圖1)由黃龍山原礦紫泥制作,紫泥色澤古樸淡雅,奠定了作品安靜的基調,營造出祥和靜謐的氛圍。在造型上,紫砂壺“云錦”以圓器為基本形制,往上延伸曲張,流暢圓潤的線條勾勒出敦厚飽滿的鼓腹,重心沉穩(wěn);鼓腹往下線條自然收斂,與圈足底共同承托起壺身,中和了壺身的敦厚,顯得挺拔有力;肩頸順著壺身線條弧度自然鼓起,凸起圈線分明,給人以層層向上的階梯感,過渡自然不突兀;壺蓋為壓蓋,與蓋口嚴絲合縫,通轉流暢,蓋面平整,自然穹起寶塔狀,一顆飽滿的圓珠鈕赫然立于塔頂,珠鈕位于整壺中央,仿若集天地之靈氣,可謂畫龍點睛;彎流短促飽滿、渾厚有力,給人以矯健的力量和動感、精神奕奕;圈把由粗及細,過渡平穩(wěn)舒緩,把下一小飛,靈動飄逸;壺流與壺把相輔相成,嘴、把構建張弛有度,流露出從容不迫、自信傲然的姿態(tài),宛如鵬鳥展翅,氣勢恢宏且靈氣十足。壺身飾有如意云紋,云紋舒卷有致、自然爾雅、浪漫別致,以爽利的行線突出大度之韻,營造出祥瑞紛呈的氛圍,富貴與莊重并舉。作品古色古香、恢宏大氣,但在技法上,師古卻不泥古,大膽地跳出了傳統的窠臼,力求“新”與“美”相統一。作品在造型裝飾上繁簡適度,既有光器的質樸,又結合了局部花器的裝飾工藝,平添新趣。整壺大氣不失風雅、骨肉亭勻,呈現出中國的古典審美,欣賞此壺,宛若一位窈窕淑女在其中翩然起舞,美而不艷、靈動飄逸、動人心弦,于簡約中彰顯無限魅力。
2? 紫砂壺“云錦”的祥云文化
紫砂壺“云錦”宛若一座祥云繚繞中的宮殿,恢宏大氣、富貴莊嚴、祥瑞紛呈,給人以自然而然的寧靜、肅穆之感。自古以來,中國人對“天”有著特殊的崇拜之情,天宮、祥云等都是具有神話色彩的詞匯。天宮是中國傳統神話中天帝、神仙居住的宮殿,仙氣縈繞,無限尊貴。此壺以云紋裝飾塑造出天宮形象,同樣承載了傳統民間祈求美好幸福、平安祥瑞的祝福,但造型上獨樹一幟、平添新趣,體現出紫砂藝術的傳承性和創(chuàng)新性。祥云圖案是紫砂壺裝飾中的常見題材,祥云寓意祥瑞之云氣,表達了吉祥、喜慶、幸福的愿望以及對生命的美好向往。紫砂器型中十分經典的“仿古如意壺”、“云肩壺”等,都融入了如意云紋元素,它們穿越歷史流傳至今,歷經了歲月的洗禮,被人們所接受,并受到當代人們的普遍贊賞,代代相傳,經久不衰,寄托了人們向往美好、富貴生活的心愿,契合我國民族文化心理結構、文化淵源和情感表達,極具民族特色。祥云圖案最早出現在周代中晚期的楚地,在古人看來,云是吉祥和高升的象征,是圣天的造物,其構造獨特、婉轉優(yōu)美,美好吉祥的寓意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作為我國傳統吉祥圖案的代表,是具有獨特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它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豐富復雜的象征意義,而且是最具生命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此壺以營造吉祥氛圍為主旨,體現了傳統吉祥理念,涉及納吉、平安、祝福等,不論在古代還是現當代,它都符合大眾的心理需求,這也是它存在并讓人們長期喜愛的源泉。
3? 結? 語
宜興紫砂壺作為中國的傳統民間工藝,蘊含了深厚的傳統文化,給人們帶來難以抗拒的美好力量。紫砂壺“云錦”以中國傳統吉祥理念為創(chuàng)作主旨,在造型設計和工藝裝飾中融入吉祥理念,與千百年來形成的華夏傳統吉祥文化一脈相承,飽含傳統文化魅力,給人從外而內的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