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淑佳 孫雨桐
摘要:在全球生態(tài)設計趨勢的背景下,竹子由于環(huán)保性與可持續(xù)性越來越顯示出自己的優(yōu)勢。使用竹子的自然特色和現代加工技術,從竹文化傳統(tǒng)的精神內涵開始,探討竹文化在食品包裝中的優(yōu)勢并在現代食品包裝設計中加以改良和繼承。通過發(fā)展竹包裝滿足現代人想回歸自然,追求人與人之間和諧的人生哲學。僅就這一小點開始研究,首先對竹文化的精神內涵大體介紹。其次對竹材特性與竹工藝在食品包裝中的優(yōu)勢進行分析。加以探討現代食品包裝對竹文化的傳承與革新,最后介紹竹文化對現代食品包裝設計發(fā)展的意義。
關鍵詞:竹文化;食品包裝設計;環(huán)保
一、竹文化的傳統(tǒng)精神內涵
竹子的韌性和彈性很大,竹枝竿修長,具有抗耐久性和抗彎曲性,質地柔軟,表面光滑,竹節(jié)點分布不均勻,節(jié)與節(jié)之間的長度不一,松散有致。竹高而直挺,竹節(jié)堅韌的獨特形態(tài)無不反映出一種不屈不撓,慷慨正直的人格特征。
在中國傳統(tǒng)歷史文化長流中,竹子被賦予了吉祥的寓意,它們代表了幸福與長壽。竹子的外形清雅修長、枝干遒勁、四季常青,象征永恒青春;形態(tài)俊秀挺拔、青翠欲滴、有著紳士般的風度;竹本無心,象征正直、廉潔。竹子易彎而不易斷,寓意著剛柔并濟的做人原則。從古至今,竹所蘊含的精神內質與人們所追求的三觀有一定程度的吻合。
二、竹文化在食品包裝設計中的優(yōu)勢
(一)竹材特性——環(huán)保性
竹是“非草非木”的獨特植物,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很久以前人們開始以竹為材料,生產了各種竹制品。隨著現代科技發(fā)展與人文需求,竹材的價格低廉且具有環(huán)保特性,使得竹子在現代食品包裝設計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并且竹子韌性好,纖維多,還可以用來制作紙張,再加上防潮性、耐磨性都大大優(yōu)于木材。竹子對生長環(huán)境要求不高,一定面積下產量可觀,再加上其生命力頑強,經濟生態(tài)價值高,具有“綠色金礦”的美譽。
竹制品的原材料主要是竹子,竹子具有獨特的紋理特征,尤其是具有各種紋理類型的編織類竹制品,經由其材質,功能,紋理,色彩,構圖等元素發(fā)生的“肌理”來構建成型。形狀包括箱,簍,瓶,盤,勝,盒等,數不勝數。
中國被譽為“天下竹鄉(xiāng)”,竹文化源遠流長。無論種類還是面積都穩(wěn)居世界之首。目前竹工藝不僅用于制造日用品和工藝品,也用于制造食品包裝。
(三)竹雕工藝——審美性
竹雕是一門細活,在清朝,竹雕工藝發(fā)展的相當繁盛,工匠們可以在方寸之間雕刻出巧奪天工的花鳥魚蟲。竹雕的表現形式除圓雕還有浮雕、留青等等。留青對竹材本身極其講究,也是最難的一種雕刻技法,技藝精湛的工匠們巧妙的運用竹皮與竹肌的關系雕刻出一件件生動而充滿色彩變化的竹雕藝術品。竹雕從雕刻空間來看,可分為二維和三維兩種。二維雕刻作品以竹節(jié)為原料,直接在筆筒或插屏等原始物品基礎上加以各種雕刻技術做出工藝品。例如:筆筒,扇子、手把件等等。三維雕刻作品主要以竹根為主,在竹根固有的獨特造型基礎上加以夸張重塑,雕刻出妙趣橫生的竹雕藝術品。造型刻成各類栩栩如生的人物或精妙絕倫的器物作品。
三、現代食品包裝設計中竹文化符號的延伸
1.繪畫符號
自古以來,人們對于中國畫竹藝術表現形式和竹繪畫符號的審美風格大體相近,傳統(tǒng)的竹繪畫藝術大多是以水墨竹為主,普遍以單色形式呈現,偶有著色。
其次,畫竹講究寫意,畫竹者通過自身對竹獨特的觀察感知在心中形成特殊的意象,因而不同的人畫出來的竹韻大相徑庭,所呈現出的情感體驗也截然不同。
2.文學符號
文學符號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種是文學作品中我們能切身體會到的自然界或者社會生活中的那些具象有形的人、事、物;而另一種則是抽象的文學形象中不易被人們直接感知的無形之物,包括意念、精神、情感、思維等等較為深刻的體驗。
3.人格符號
竹因為空心、有節(jié)等獨特的自然特征,與中國傳統(tǒng)人格品質相匹配,構成對應關系,于是,竹被賦予一定的象征意義。而它的這種象征意義,與我國的儒家思想不謀而合,成為一種精神力量。古代的文人墨客都很愛竹,這大概與他們所處的社會地位以及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密不可分。竹的人格符號不僅促進了我國古代詩歌、繪畫等文化藝術的發(fā)展,同時也培養(yǎng)中華民族堅韌頑強的高尚品德與謙遜剛毅的民族氣節(jié)。
四、竹文化與現代食品包裝設計結合的意義
現代食品包裝設計中,人們有時候總在盲目的追求產品形象的再創(chuàng)新,而忽略了產品本身的使用需求和自身的文化內涵,我們應當努力處理人與物之間的內在關系,探尋現有環(huán)保綠色材料中所蘊含的東方底蘊,加入當代包裝設計手法完善新舊材料的完美結合。
無論什么樣的商品,包裝其本身都是藝術品,包裝不只是用來保護商品本身,還可以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從而吸引顧客。好的包裝設計可以反映出一個地區(qū)乃至一個民族的精神文明與生活態(tài)度,因而設計師的存在無疑是消費者與商品之間和諧、緊密聯(lián)系的紐帶,設計師在進行以竹文化元素為背景的食品包裝設計時,首先需要以傳統(tǒng)竹文化的精神內涵為基石來確定正確的設計理念,然后在傳統(tǒng)文化基礎上用一種現代的設計形式來呈現給消費者,同時既不能脫離固有文化與精神實質,也要符合現代食品包裝設計的功能美。把中國傳統(tǒng)的竹文化內涵融人到現代食品包裝設計中去,不僅體現了獨特的民族風格同時符合當代簡約環(huán)保、綠色包裝的主題,而且對我國悠久的竹文化歷史也是一種很好的延續(xù)。
參考文獻:
[1]鄭皓華,付家源,齊瑞文.竹材質在包裝設計中的再思考[J].現代裝飾(理論),2014 (10):109-110.
[2]蘇健,張福昌.竹類包裝材料的特性與設計應用研究[J].包裝工程,2012 (24):46-49.
[3]秦歲明,劉在斌.中國竹文化的包裝特點分析[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1 (05):65-66.
[4]李慧子.竹文化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南昌大學,2010.
[5]陳新華,陳雪麗.竹文化的傳承與現代包裝設計[J].包裝工程,2007 (08):123-125.
作者簡介:仲淑佳(1995.4-)女,漢族,江蘇宿遷人,江蘇師范大學美術學院,17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yè):藝術設計,研究方向:平面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