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夫
FIMO的界面布局與NOMO類似,由取景框、快門、切換前后置、閃光燈和相冊等部分組成,取景框雖然不支持放大取景,但其大小已經(jīng)超過了大多數(shù)模擬相機逼仄的平均水平。屏幕中央的裂像對焦指示圈,雖然不能真正檢驗是否合焦,但也可以作為構(gòu)圖的參考。
不同的是,NOMO采用了“更換相機”的玩法,而FIMO采用的模式是“更換膠卷”?!俺龅馈敝两瘢琋OMO已經(jīng)推出了十余款相機,如果說訂閱NOMO像是“坐擁多款相機”,那么FIMO給筆者的感覺是“一臺相機+一堆膠卷”。點擊“膠卷”,你甚至可以看到負片,當然,點進去還是正常的照片。
FIMO的拍攝效果依然是經(jīng)典的“隨機漏光+邊框+日期+調(diào)色”形式,膠卷的名稱和FIMO的LOGO會出現(xiàn)在邊框上,無法通過修改設置去除。NOMO的交互一直是業(yè)界典范,以最早推出的INS W為例,按下快門后,畫面不會立即出現(xiàn),而是慢慢從白色相紙中顯影;如果你等不及,還可以像現(xiàn)實中甩相紙一樣搖晃手機,加速顯影。而FIMO在這方面也不乏細節(jié):打開和關(guān)閉機背時,提供了輕微的震動反饋;由豎排轉(zhuǎn)為橫拍時,機身上的參數(shù)也會隨之轉(zhuǎn)向,便于確認;在膠卷介紹頁面,膠卷甚至會隨著手機陀螺儀轉(zhuǎn)動。
FIMO為每一款膠卷提供了詳細的介紹,包括基本參數(shù)、生產(chǎn)商、生產(chǎn)年份、推薦場景及相應的樣片,便于膠片攝影新手了解這些經(jīng)典膠卷。但對于膠卷品類不熟悉的用戶,可能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摸索學習,才能在拍攝時迅速找到想要的膠卷。
此外,F(xiàn)IMO自帶了長圖拼接功能,你可以將用同一卷膠片拍攝的照片有選擇性地進行拼接。與大部分競品APP的相冊不同,F(xiàn)IMO引入了暗房的概念,在暗房中,你可以看到不同膠卷拍出的照片,當然,也可以點擊膠卷負片查看單個膠卷的作品。
“如何盡可能地在手機上還原出現(xiàn)實中膠片相機的操作感”是這類APP的共同追求。售價為6元的Gudak把使用膠片相機的“儀式感”還原到了極致,每卷膠卷可以拍攝24張照片,且用完后需要在1小時后充電或重拍,3天后才可以查看照片。
FIMO也在一些環(huán)節(jié)上放棄了效率,如更換膠卷和進入設置頁面時,都需要打開膠片通道。但為了避免太高的拍攝成本給用戶帶來困擾,F(xiàn)IMO沒有嚴格遵循“每卷36張,拍完才能沖洗”的規(guī)則。
小編手記
遺憾的是,截至發(fā)稿前,F(xiàn)IMO暫不支持導入照片和雙重曝光,開發(fā)者表示下個即將到來的版本將解決這些痛點。這不難理解,畢竟NOMO剛推出時也只有兩臺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