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思
摘 要:將當代社會的認同危機置于新傳播革命語境下進行考察,試圖勾勒主體在數(shù)字化生存下的認同面貌,以此檢視影響主體認同建構的技術因素以及個體的心理機制,進一步挖掘當代多元身份認同建構背后的深層邏輯。同時,通過對隱藏于媒介技術背后的消費文化邏輯的考察,探討當代認同可能的建構途徑。
關鍵詞:認同危機;主體焦慮;身份迷失;認同重構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1.006
1 “我是誰”:虛擬空間里的主體焦慮
人類自誕生之日起就注定要終生追尋和探索“我是誰?”這一問題的答案。所謂自我認同,實際上就是自我與社會、主我與客我之間相對和諧的一種狀態(tài)。主體對自我的感知首先體現(xiàn)為對身體的感知。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化,人們開始借助媒介來提升自己對于自身和外界的感知能力。麥克盧漢曾經用“媒介是人體的延伸”來描述人類與媒介的緊密聯(lián)系。但即便如此,在網絡技術出現(xiàn)之前,媒介對于主體和社會的影響力依然是有限的?;ヂ?lián)網的興起大大加速了社會的媒介化進程,媒介開始對社會的全方位滲透,人們的日常生活都無一例外地置于媒介的包裹之中,網絡構筑的虛擬空間與現(xiàn)實世界逐漸重合,甚至開始取代乃至超越現(xiàn)實世界,李普曼提出的“擬態(tài)環(huán)境”已經成為現(xiàn)實。
虛擬空間重現(xiàn)并超越了現(xiàn)實的一切可能性,主體生命的有限性得以彌補和拓展。對于虛擬空間的深度依賴在很大程度上將主體重塑為“媒介人”?,F(xiàn)代主體處于一種普遍的焦慮之中——愈加空虛、愈加孤獨,也愈加失落。
首先,個體無法再繼續(xù)憑借建構認同的傳統(tǒng)因素,如民族、國家、信仰和家庭來界定自我,而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現(xiàn)實。失去了傳統(tǒng)的固定參照,個體無法理智地標定自身的位置,于是,人的主體性發(fā)生了轉變,產生了一種自戀式的享樂主義傾向。這是由于虛擬空間中轉瞬即逝的交往方式帶來了一種不為地理接近性所局限的心理上的親近性,人們可以很輕易地與陌生人達成情感上的親密。伴隨著網絡對于日常生活的深入滲透,自我展演成為了當代人習以為常的媒介態(tài)度,一個展演式的景觀社會出現(xiàn)了。在網絡的虛擬交往中,一部分人渴望通過展演獲取陌生人的注意力,從而獲取聲望與成功,另一部分人則積極地窺探著陌生人的私密世界,消費著他人的隱私與情感。展演文化的出現(xiàn)使個體在人機互動中被異化,自我認同機制發(fā)生了畸變,這種畸變以一種極端的方式——自戀表現(xiàn)出來。事實上,這種自戀背后投射出的實質是一種深深的不安全感與普遍的自我認同危機。這種不安全感植根于個人主義的社會中主體的孤獨感以及向社會展示自身的獨特性的認同需求。個體出于對社會認可的需求試圖通過虛擬交往獲取支持和帶來一種虛擬的親密感,然而,陌生受眾所投入的往往只能是窺探與漠視,很少能夠提供情感撫慰與心理補償,結果就是自戀心理的不斷深化和個體孤寂感的持續(xù)增強。
其次,網絡依賴癥進一步加深,人們對虛擬空間的投入甚至超過了現(xiàn)實世界,“媒介人”的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被網絡媒介所重塑,伴隨而來的是對失去“幻肢”的普遍擔憂。人們不僅在網絡空間中度過大量的閑暇時間,各種信息產品甚至開始滲透進我們所有的時間空隙,“互聯(lián)網浸泡”成為人們日常生活與現(xiàn)實交往情境的伴隨狀態(tài)。相較于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進行人際交往與情感維系,人們更喜歡通過社交網絡表達自我和展示生活。搜索引擎、門戶網站、主題論壇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第一選擇;網上購物、視頻直播、在線游戲構成了人們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我們對于自我以及他者乃至世界的感知越來越多地來自于虛擬世界,我們觀看和思考的方式也被網絡化媒介所重新建構。這樣一來,對于“幻肢”的愈加依賴導致了對于失去“幻肢”的焦慮與擔憂,回歸現(xiàn)實世界意味著與“幻肢”聯(lián)系的斷裂,于是,主體陷入深度的不安、失落與空虛之中,對于自我的感知也變得殘缺不全和無所適從。
更重要的是,虛擬空間戲仿和重現(xiàn)了現(xiàn)實空間,但卻永遠也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本身。賽博文化為“媒介人”提供了理想的“現(xiàn)實補償”情境與防御機制,在這里,主體遭遇的現(xiàn)實困境都可以在虛擬世界中得到解決:內向怯懦者可以在角色扮演游戲中盡情展現(xiàn)英雄氣概,抒發(fā)豪杰情懷;身體殘缺者可以通過瀏覽游記與圖片以自由地游歷世界,接觸不同的文化與人群;感情受挫者可以在情感論壇與虛擬交往中獲得暫時的情感慰藉與心理補償;甚至邊緣群體也可以在網絡論壇中激烈抗爭,建構民間輿論場域。但這些無不意味著人們越來越滿足于影像和快感,主體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被前所未有地削弱。一方面,虛擬空間弱化了主體對于現(xiàn)實的感知能力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另一方面,主體的情感和欲望均被虛擬化了。最終,主體深陷于存在感和存在價值被消解的無盡焦慮之中。
2 “我們是誰”:網絡社會中的身份迷失
媒介信息技術不僅塑造了一個全新的虛擬空間,更重要的是它建構起一個以數(shù)字技術為結構性力量的網絡社會。表面上,數(shù)字技術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的長河,但實際上,虛擬網絡的強勢崛起也威脅了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拉伸了原有的社會距離。在網絡社會中,人們仿佛將虛擬世界中的自我視為真正的自我。不同于現(xiàn)實中由地理空間與社會地位所局限的身份,虛擬空間中的自我可以根據(jù)需要隨時定制一個或多個身份,這樣一來,人們要么部分喪失分辨真實與虛擬的能力,要么陷入某一種虛擬身份難以自拔,自我從而被割裂開來,成為一種流動破碎的東西。于是,“我是誰”和“我們是誰”這兩個問題的社會基礎被“我想成為誰”的虛擬身份游戲所摧毀了。主體對自身、他者、日常生活和現(xiàn)實世界的認知遭到破壞,由此催生了普遍的群屬身份焦慮。
首先,互聯(lián)網使個體喪失了對于空間與位置的感知,陷入無盡的迷失之中。虛擬空間本身對于現(xiàn)實世界的替代與重構將主體置于流動、漂浮、平面的虛擬世界,人們可以通過網絡遷移與流動,在陌生的空間中跳躍穿梭,主體喪失了對于方向與位置的感知。于是,空間和距離喪失了意義。當我們經由互聯(lián)網相互聯(lián)系時,電子社區(qū)的價值觀悄悄取代了民族國家的價值觀,物理空間變得無關緊要,而歷史與文化也喪失了時間深度。
其次,網絡社會中身份的易得性與多元性為主體提供了自由、快感與心理補償,同時也帶來了身份感知的困惑。虛擬身份與現(xiàn)實身份的脫節(jié)不僅導致主體對于現(xiàn)實身份的逃避,也使主體對于自我的感知變得模糊不清。長此以往,個體對自我和現(xiàn)實社會關系的感知出現(xiàn)錯位,現(xiàn)實生活中的自我角色被邊緣化,最終只能走向身份迷失與認同危機。
網絡的虛擬性使人們得以卸下現(xiàn)實中層層的面具展現(xiàn)一個真實的自我,跨越生活中重重的限制扮演一個理想的自我。賽博文化下的自我不再是現(xiàn)實身份構成的主體,而是一個“虛擬化身”?!疤摂M化身”是多元和不穩(wěn)定的——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地轉換與創(chuàng)造新的自我——它為主體搭建起自我建構與重構的理想路徑,是主體自我賦權并提供心理補償?shù)囊环N模式。在這種虛擬互動與情感需求之下,數(shù)字媒介技術和賽博文化一同使人們聚合在一起,形成新型社區(qū)。這些虛擬社區(qū)的締結跨越了時空界限,因主體的興趣喜好而形成,幫助主體重新界定自己的群屬身份。在這些社區(qū)中,主體通過自我書寫與自我假定來自由地建構自己的群屬身份,而不必受到現(xiàn)實規(guī)則的束縛。但是,太過自由的身份權力使主體頻繁地穿梭于各種群體之間,可能無法形成真正的群體歸屬感。在這種情況下,群際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成為了一種象征性的利己產物,難以作為結構性力量,幫助主體建構群屬自我與增強群體歸屬感。
3 “我在成為誰”:媒介消費文化內的認同重構
現(xiàn)代消費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提供商品的使用價值,而在于其所能夠提供的情感體驗與心理感受。在此意義上,消費成為一種意義,商品成為一種符號。在馬康納看來,文化產品存在于組織數(shù)據(jù)向人們傳輸完美感覺與信念的文化體驗之中,而這種體驗正是建構人的態(tài)度、信念與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換言之,符號消費是當代“媒介人”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它既是用于建構認同的“原材料”,也是認同表達的符號和象征。而在消費方式“符號化”的過程中,媒介無疑是最為重要的推手。消費主義已侵入媒介社會的肌理,并通過二者的合謀,改變著社會文化的生成邏輯。
與傳統(tǒng)社會相比,消費社會下的自我認同價值參照發(fā)生了偏移。坎貝爾對于這種認同建構的消費方式作出了說明,“現(xiàn)代消費的本質是為了實現(xiàn)自我夢想。消費核心不是對商品的實際選擇、購買和使用,而是對想象性愉悅的追求,真正消費的主要是這種精神上的享樂主義的產物?!币虼耍藗兺ㄟ^這種意象性的符號消費來尋求自我的身份認同?!懊浇槿恕痹谙M過程中所面對的不再是物質意義上的產品,而是以特定方式接近想象中的自我。個體與其所有物之間很難劃分出一條明確的界限。個體借助所有物來建構自我并向他人展示自我,從而達成與他者的“區(qū)隔”以定義自我。這樣一來,消費主義所強調的內容可能借助大眾媒介對于現(xiàn)實的戲仿從而破壞個體的現(xiàn)實認同。因為,一旦消費的私人化成為了自我建構的重要手段,那么對于獨特風格的追求就成為了不斷變化的認同的主要內容。
在媒介消費文化語境中,主體的認同被變換不定的媒介圖像的個人化和符號化所左右,傳統(tǒng)體系中諸如階級、種族、國家等社會和集體認同因素都被弱化或瓦解了。正是消費主義中的高度商業(yè)化和符號化使原本具有歷史深度的自我指向物被抽象為同質平面的象征符號。消費社會中的大眾媒介借助商品使消費邏輯內化為個體的生活理念和現(xiàn)實標準。因此,在消費主義中形成的自我認同呈現(xiàn)出表面性、不完整、不連貫的碎片化特征。人們越來越依賴媒介信息來認識和理解他人與外在世界,借助符號消費來定義自我與建構認同,媒介甚至成為自我的鏡像與結構性力量。然而,消費主義并不能等同于消費文化,否則就可能陷入技術悲觀主義的泥沼之中。相反,我們應辯證看待媒介消費文化在認同重構上的影響與作用。
現(xiàn)代性將人們帶進一個充滿差異、遍布風險的不確定的時代,市場經濟與全球化進程在碾平生產方式差異性的同時,也建構了一個嶄新的場域:不同民族、國家、地域的人們在這里相遇。伴隨著數(shù)字技術的高歌猛進的是人們生活共同體和集體文化的衰落,個體感到身份意義模糊與意義缺失,這些現(xiàn)代化進程中不可避免的焦慮與壓抑借助不同的文化產品,在具有相同價值觀念的小眾傳播區(qū)間內得以釋放。在這樣以興趣和偏好構建起來的群體中,人們更容易找到認同感和歸屬感。由于差異性的逐漸增強,現(xiàn)代性并沒有像馬爾庫塞所預言的那樣將現(xiàn)代人轉變?yōu)椤皢蜗蚨鹊娜恕保炊纬闪硕嘣幕⒋娴臓顟B(tài),主流文化、亞文化與反文化在不同的社會區(qū)間呈現(xiàn)出不同的格局。亞文化屬性的符號消費本身成為一種身份認同的道具,通過這一道具,人們得以展示其內心獨特的精神世界與人格形象。與此同時,媒介消費文化通過商品所附加的符號意義來界定社會群體。人們通過各類消費行為將自己歸類于某種自己偏好的群體,這是在認同危機的時代對自我認同的反思性探索,人們在各類消費活動中持續(xù)開拓對自我新的體驗和詮釋空間。雖然對于傳統(tǒng)社會權威的瓦解與對諸如民族、國家、階級等社會因素的脫離使個體不免陷入一種迷失和焦慮之中,但是,媒介消費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個體的存在價值,鼓勵個體追求平等的文化權利和享受當前的生活,使個體不再受到傳統(tǒng)的神圣化的體制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當代媒介消費文化因其流動性、碎片性和媒介性,導致了一種持續(xù)的認同建構與重構過程。當大眾在網絡社會中通過消費文化來界定自我時,個體并不是一次性獲得一種整體性的統(tǒng)一概念。相反,個體可以在不同的時間,針對不同的社會群體形成一種群屬認同與自我歸類。這種不同層次、不同方位的認同建構充斥著日常生活領域。
4 結語
新傳播革命將當代主體裹挾進一個全新的生存空間,如果說數(shù)字技術將虛擬世界演繹到極致,對于現(xiàn)實的模仿、遷移、延展和重構使網絡空間超越了現(xiàn)實,比現(xiàn)實更現(xiàn)實,從而引發(fā)了一系列的主體焦慮與身份迷失。那么,對于伴隨數(shù)字技術裹挾而來的認同危機的解決之道也必將回歸傳播媒介本身。當代新舊媒介融合的背后是消費文化邏輯,消費行為不再僅僅是由人們的社會身份所決定的附屬物,而是作為主動的文化實踐,成為人們建構認同的重要手段。雖然消費主義對于主體具有一定的異化與解構功能,但是基于個體的主動性,消費不失為一種支撐現(xiàn)代人自我認同的意義系統(tǒng)——人們借助消費行為產生群際認同,從而最終確定自我歸屬。只有正視當代數(shù)字技術與消費文化對認同的形塑,也許終有一天,我們能夠順時代洪流而下,重建理想的家園。
參考文獻
[1] [美]Dean MacCannell.旅游者:休閑階層新論[M].張曉萍等譯.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