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曉悅 劉煒
【摘要】 線粒體是為細胞提供能量的細胞器, 通過氧化磷酸化反應為細胞提供所需能量, 研究表明, 許多中藥均可通過影響線粒體能量代謝而發(fā)揮作用, 本文將對各類中藥通過影響線粒體能量代謝而發(fā)揮藥理作用及其機制進行簡要綜述。
【關鍵詞】 線粒體;能量代謝;中藥;影響
線粒體是人體提供能量的一種細胞器, 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場所, 是細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有細胞“動力工廠”之稱, 因此, 線粒體的活躍狀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細胞活性。
1 活血化淤類中藥
活血化瘀類中藥大多應用于臨床, 如心內科、神經內科、腎內科、腫瘤科等臨床科室。并發(fā)現(xiàn)該類藥具有改善血液循環(huán)、預防血栓、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腫瘤等藥理學作用[1]。
1. 1 單體化合物 川芎嗪是我國的傳統(tǒng)活血化瘀中藥川芎的有效單體。鹿中華等[2]研究指出川芎嗪通過穩(wěn)定線粒體膜電位(△ψm)、維持三磷酸腺苷(ATP)酶正?;钚?, 從而起到減輕肝細胞線粒體損傷的作用。
有實驗表明[3]川芎嗪具有維持△ψm梯度的作用, 且預防性使用川芎嗪較膿毒癥出現(xiàn)后使用川芎嗪療效更佳, 其機制可能與川芎嗪清除自由基、抗脂質過氧化, 拮抗Ca2+、抗炎、促進能量合成、改善微循環(huán)等綜合作用起到保護線粒體的膜結構有關。預防性給予川芎嗪治療可以有效地減輕因肝切除術引起的氧化損傷, 有效改善肝功, 提高肝切除術后肝臟的再生能力。其機制可能是通過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達從而提高了機體的抗氧化能力[4]。
1. 2 單味藥及有效成分 有研究證實[5]丹參可以增加機體能量供應, 其具體機制主要為:提高線粒體膜的完整性, 降低其通透性, 抑制大量鈣離子涌入線粒體, 保護好參與代謝的酶類, 在缺血缺氧時, 促進三羧酸循環(huán), 以及維護呼吸鏈符合的功能, 增加線粒體ATP酶活性。有研究表明[6]丹參注射液, 可明顯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腦水腫, 減少在腦皮層及海馬組織丙二醛(MDA) 含量, 提高線粒體ATP含量, 增高SOD水平, 從而提高線粒體能量代謝, 來減少缺血再灌注損害。有研究表明[7, 8]紅花注射液能夠改善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腦組織的能量代謝, 其機制可能為ATP酶水平明顯升高, 糾正能量代謝紊亂和減少呼吸氧耗。
2 補氣類中藥
黃芪注射液能夠在改善心肌重構的過程中不同程度地提高心肌細胞、總腺苷酸含量及能荷水平, 降低含量, 改善肥大心肌細胞能量代謝失調[9]。抑制心肌細胞肥大、保護線粒體, 有利于心肌細胞能量的改善。復方黃芪無糖顆粒對治療組能顯著提高ATP酶的活性。故復方黃芪無糖顆粒能改善心肌缺血大鼠的能量代謝[10]。
人參中人參皂苷是人參的主要活性物質。其主要成分人參皂昔RM能夠顯著地降低缺血缺氧心肌細胞一磷酸腺苷(AMP)濃度, 促進二磷酸腺苷(ADP)、ATP合成, 具有明確改善細胞能量代謝、促進線粒體合成能量產物的作用[11]。
3 溫陽類中藥
附子為溫陽要藥。附子能夠提高線粒體膜電位, 使ATP含量增加, 同時可以通過調控代謝相關基因的表達, 影響能量代謝過程, 這可能是附子發(fā)揮溫熱效應的主要分子機制[12, 13]。
4 補腎類中藥
肉蓯蓉通過加快線粒體電子呼吸鏈傳遞速度和提高氧化磷酸化效率明顯增加線粒體ATP合成量, 保證了膜上 ATP酶所需能量供應[14]。有實驗結果表明[15], 黃精提取物能提高大強度耐力訓練大鼠心肌ATP酶活性, 機制為清除自由基, 提高線粒體ATP酶活性, 增加ATP含量, 維持線粒體完整性, 保護呼吸鏈傳遞功能。菟絲子醇提液可提高衰老模型小鼠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 增加線粒體ATP酶含量與活性, 同時此作用隨著給藥時間延長而明顯[16]。
5 復方類中藥
有一些復方中藥, 依然對線粒體能量代謝起作用, 有研究證實參茂扶正注射液能夠保存細胞內酶活性、穩(wěn)定線粒體跨膜電位、減少心肌細胞凋亡, 這為早期應用補氣養(yǎng)血中藥進行心肌保護提供了理論依據[17]。
加味補肝散含藥血清能夠在體外提高線粒體△ψm水平、降低胞內濃度, 并因此抑制肝細胞凋亡, 保護肝細胞損傷[18]。
解毒化瘀方能改善肝線粒體能量代謝障礙。其機制包 括:增加線粒體ATP含量及ATP酶活性, 減少氧化帶來的損 害[19]。
綜上所述, 中藥有效成分可提高線粒體能量代謝, 增加線粒體ATP含量及ATP酶活性, 但是其作用的分子機制, 如何干預細胞內信號轉導等途徑來提高線粒體能量, 需要進一步闡明, 這也是為中藥作用于人體的作用奠定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晨, 劉倩, 高華, 等. 活血化瘀藥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中國藥事, 2011, 25(6):603-605 .
[2] 鹿中華, 王錦權, 陶曉根, 等. 川芎嗪對膿毒癥大鼠肝細胞線粒體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 2008, 11(2):85-88.
[3] 高卉, 萬敬之, 周水生. 川芎嗪對大鼠腸缺血再灌注肝損傷的保護作用. 中華實驗外科雜志, 2004, 21(12):1497.
[4] 吳昊. 川芎嗪促進大鼠部分肝切除后再生修復機制的初步研究. 第四軍醫(yī)大學, 2012.
[5] 李夢妮, 董文斌. 丹參在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保護機制. 中國急救醫(yī)學, 2005, 25(5):351-352.
[6] 莫志賢, 鄭有順, 潘志強, 等. 丹參注射液對實驗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機理. 中藥藥理與臨床, 1998, 14(4):24-26.
[7] 秦勝利. 紅花注射液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能量代謝的影響. 臨床醫(yī)學, 2016, 36(7):114-116.
[8] 徐開蕾, 范華昌, 劉龍民, 等. 紅花注射液頸動脈灌注治療腦梗死的療效及對大鼠腦線粒體影響的研究. 中成藥, 2010, 32(9):1472-1476.
[9] 于妍. 川芎嗪、黃芪液和參附液抑制心肌肥大及對線粒體和能量代謝的影響.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2.
[10] 于忠學, 關麗梅, 王炎焱, 等. 復方黃芪無糖顆粒對心肌缺血能量代謝的影響. 中醫(yī)藥信息, 2003, 20(1):55.
[11] 李藝. GS Rb1 與IA對缺血缺氧心肌細胞的作用及機理研究.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2016.
[12] 曾斌. 附子對大鼠肝臟線粒體能量代謝影響的實驗研究. 云南中醫(yī)學院, 2016.
[13] 于華蕓, 季旭明. 附子對大鼠能量代謝及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 中國中藥雜志, 2011, 36(18):2535-2538.
[14] 尹剛, 王貴林, 余萬桂, 等. 肉蓯蓉對感染性休克大鼠肝線粒體能量代謝的影響. 中藥藥理與臨床, 2008, 24(3):69-71.
[15] 毛雁, 馬蘭軍, 呂永安, 等. 黃精提取物對大強度耐力訓練大鼠心肌線粒體抗氧化能力及ATP 酶活性影響的實驗研究. 四川中醫(yī), 2008, 26(2):15-17.
[16] 王志軍, 魏曉東, 孫潔, 等. 菟絲子醇提液對衰老模型小鼠肝線粒體氧化損傷和復合體酶活性的影響. 黑龍江醫(yī)藥科學, 2008, 31(8):5-6.
[17] 丁素菊, 黎佳思. 通心絡膠囊對缺血大鼠腦細胞超微結構及線粒體呼吸功能的保護作用. 藥學服務與研究, 2006, 6(5):331-333.
[18] 史華新. 加味補肝散含藥血清對肝細胞損傷線粒體能量代謝的影響.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2011.
[19] 李曉東. 解毒化瘀方對內毒素血癥大鼠線粒體能量代謝影響.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2006.
[收稿日期:201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