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更要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心靈與高尚的情操,情感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對培養(yǎng)學生情感教育有著明確要求。情感是人在生活相處中的一種紐帶,是人類意識和群體生存的有效表達,情感教育更是為了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形成獨立健全完善的人格。情感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拉近師生的情感,使語文教學達到理想效果,從而更好地發(fā)揮育人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學;實施策略
長期以來,我國小學語文課堂只是做到知識的傳授,對學生情感教育相對缺失。而小學生正處于兒童向少年期過渡階段,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雖基本成熟,但是學生的情感不穩(wěn),情緒波動較大,這一時期的學生心智發(fā)展還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在教育中發(fā)展情感教學,平衡教學方式,防止學生出現(xiàn)個體發(fā)育障礙,從而引發(fā)更深層次的社會問題。
一、 有助于新課程理念的實施
現(xiàn)代教學論認為:“情感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同時它更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闭Z文學科作為教學的主要課程之一,在當前的基礎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更是能夠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情感教育。
小學語文教材中問喊著豐富的人文內容,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精神領域。在語文教學中既要教給學生知識,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有效地利用語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可以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和良好的情感。如《地震中的父與子》,樸實無華的穩(wěn)重透出了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教師就可以根據(jù)這篇文章,采用適合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用相關的圖片或是音樂,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體會到父愛的偉大,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二、 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我國教育提倡全面發(fā)展,是指體力與智力以及道德與個性。情感教育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小,心智正處于發(fā)展階段,自我調控內力比較弱,多數(shù)時候無法自我控制,容易人云亦云,是非曲直難以區(qū)分,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能力。
如在《愛因斯坦與小女孩》一課中,文章敘述了愛因斯坦與小女孩三次的碰面,而這三次的碰面卻反映出了愛因斯坦是一個真正“偉大的人”,不僅是因為他在科學事業(yè)做出的巨大貢獻,更是因為從他身上展現(xiàn)出的謙遜、平和的品質。這個故事,同樣與我國“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庇挟惽ぶ?,用這種積極健康的情感,有益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利用學生心智中先入為主印象,糾正學生認知上的偏差,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三、 有助于改善教學質量
情感教育是教師根據(jù)教學要求,以教育教學活動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促進學生的情感領域發(fā)生積極變化,產生新的品質的過程,也是教師在尊重和關愛學生的基礎上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良好的情緒能夠調動課堂中有好的勤奮,而教師風趣幽默的語言則會從情感上叩擊學生的心弦。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更是教師對學生愛的體現(xiàn)。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在課堂上愛護學生,學生就會在課堂教學中體驗積極的情感表現(xiàn)。例如《伊索寓言》一課,伊索寓言是由具有諷刺和勸誡性質的小故事來說明某些道理或訓誡的文學作品。學生從《狼來了》的短篇故事中學習誠信,對學生正能量的情感、素質表達,教師要給予鼓勵表揚,激發(fā)學生潛在動力,以欣賞鼓勵的眼光看待學生。
四、 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
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語文的人文性以及其中文化感染力是語文情感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長期以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教師與家長尤為關心的問題,學生是否具有完美的人格與正確的價值觀念,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以《我們愛你啊,中國》為例,這是一個愛國主題類型的詩歌,作者在詩中以飽滿的熱情贊美了祖國的美。課堂上教師可以《我愛你中國》引入所學內容。用優(yōu)美的旋律將學生帶到銀裝素裹的北國,碧海濤濤的南海,用旋律帶動學生的愛國之情,使學生得到初步的情感體驗。再用視頻或圖片的形式,將抽象的文字變成直觀的圖像,讓學生有直觀的感悟,可以讓學生挑選其中最喜歡的選段,再通過大聲地朗誦反復的誦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教師要把握中特點,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詩歌所表達感情,體會詩中的情感,領悟詩人對祖國的熱愛,感受祖國的偉大、繁榮、富強以及祖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
教學中教師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采用多種教學活動讓學生體會文字中表達出的內涵,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深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學習中陶冶其情操,凈化其心靈,使學生通過真正地提升價值觀,學會生活,做到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程勰宇.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J].智庫時代,2017(9):225-226.
[2]盧維明,黃麗萍.探析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7(12):118,135.
作者簡介:
敬德,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七甲坪鎮(zhèn)蠶忙九年一貫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