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資源的有限性與資源配置中的矛盾孕育了抽簽、搖號政策。但抽簽、搖號政策也出現了無法充分滿足社會需求、出現效用不佳等弊端。所以,有必要對抽簽、搖號政策進行適度的改革,以便更好地解決上述矛盾。
【關鍵詞】 抽簽、搖號 城市資源配置 法治
一、北京市汽車搖號政策
北京市交通委發(fā)布《<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guī)定>實施細則》(2013年修訂)。從2014年起,個人和單位的普通指標、示范應用新能源指標周期統一為每兩個月一次,逢雙月26日組織搖號;指標申請和審核的時間不變,仍為每月8日前接受申請、25日公布審核結果。
根據《細則》,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單設搖號池,申請條件與普通指標條件一致。若申請數量少于當期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配額,將直接配置。若申請數量超過當期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配額,則搖號配置。
(一)城市資源有限及其引發(fā)的“城市病”
一般而言,生活在大城市人們有廣泛的社會交往,還能夠第一時間接觸到最新鮮的事物,增長見識,改變思想觀念。大城市行業(yè)聚集,有機會接觸到各行各業(yè)的朋友,與此同時也有豐富的就業(yè)機會,另一方面,城市的交通發(fā)達,生活方便,擁有良好的教育和醫(yī)療條件等等。然而,生活在城市中不僅僅能感受到便利和舒適,許多城市病也夾雜其中。城市病最為核心的矛盾是城市人口過多與城市資源有限,二者的張力關系過大是導致上述“城市病”現象的根本原因。
(二)城市資源配置中的實體標準“失靈”
通常,城市的資源配置主要是通過實體標準來進行,城市的交通資源配置主要經由市場調節(jié)來完成,具體來說,交通資源的多少取決于市民經濟實力的強弱,經濟條件好的居民可以通過購買車輛和繳納車船稅、道路養(yǎng)護稅費等方式獲得更多的交通資源。
通過實體標準配置城市資源有一定的優(yōu)勢,并且城市中絕大多數的資源分配都可以通過實體標準來予以解決,但是在一些特定領域或情形中會面臨著危機,無法解決出現的特定問題。在此情形下,抽簽、搖號等配置資源的方式應運而生。
二、抽簽、搖號政策的適用
“實體標準導致結果不正義”之所以極易在城市資源配置中出現,是城市資源有限,無法充分滿足城市人口的結果,若僅僅以實體標準去解決,而不加之輔助或配套的措施,將無法有效解決資源有限與人口需求無限之間的矛盾,或雖有助于緩解但會破壞社會的公平性或資源公共利用的價值訴求。
以城市交通資源配置為例,若僅僅以車輛自身的價格以及繳納車船稅、道路養(yǎng)護稅費等取決于經濟實力的指標來分配城市交通資源,那么在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城市居民購買力強的情況下,車輛只會與日俱增。上海市實行的私車牌照拍賣制度,近幾年隨著上海市民購車需求的增長,牌照的競拍價格也隨之一路飆升,在如此高額的牌照成本之下,私車牌照制度在控制車輛數量增長方面有明顯作用,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城市的交通壓力。
選擇使用抽簽、搖號等政策的城市,在資源配置方式上體現了政府的實際考量,即政府綜合考慮多方因素,并且無法提出能夠有效解決有限資源與無限需求之間的矛盾的情況下,也無法提供額外的資源,政府部門只能先尋求一種平衡。用搖號、抽簽來分配公共資源,這被部分人當做是政府的懶政行為,其實這更多地反映了政府在公共資源總量不足的情況下,對公共資源如何分配上的無奈與無力。
如何才能消除或者減輕抽簽、搖號制度帶來的效用不佳的問題呢?最好的解決辦法當然是對抽簽、搖號這種單純的程序模式進行修正。修正后的模式一是“搖號+程序上修正”模式,即不增加實體的內容,在搖號的基礎上,通過程序的設定增加較長時期搖號不中人員的中簽機會。
二是“搖號+實體上修正”模式,即一部分指標通過搖號產生,一部分指標通過實體標準產生,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拍賣。上述兩種修正模式各有利弊。對于“搖號+程序上修正”模式而言,優(yōu)點是程序上的公正性,即使是提高中簽率機會本身,機會對于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缺點在于行政管理部門實際上預設了一個前提,即長期搖號不中的皆為購車、用車需求強烈的人員,雖然在理論上和實踐中這種預設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成立的,但是事實上可能并非完全如此。對于“搖號+實體上修正”(目前主要指搖號+拍賣)模式而言,優(yōu)點是在解決前述效用不佳的問題上效率高、針對性強,只要愿意付出足夠的成本就可能立馬獲得小客車配置指標;缺點當然是會被人質疑其公正性,認為是給“富人的特權”等。
三、抽簽、搖號政策的革新
為了能讓城市正常而穩(wěn)定的發(fā)展,為人們提供一個相對舒適的公共環(huán)境,對于公共資源緊張的部分領域進行必要的管制必不可少并且意義重大,若完全放手或完全由市場等因素來配置公共資源,矛盾將更加突出。然而,政策本身的應然正當性并不意味著政府對政策的采用有當然的選擇決定權,對此,必須要符合現代社會的民主考量和制度設計需求。搖號、抽簽政策均涉及到對公民重要的基本權利的限制,即對財產權的限制,公民在搖號獲得指標之前可以購買客車,但是無法獲得牌照,導致其無法有效使用,若財產無法有效使用的話,其財產價值必然大打折扣。
因而,對于涉及到限制公民基本權利的抽簽、搖號政策的最終決定權應該屬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由國家的權力機關制定法律,明確規(guī)定各個城市實施相應政策的時間、條件、方式等。我國幅員遼闊,城市眾多且資源總量不一,這種制度設計也無法滿足現實的需要,因而最適宜的辦法應該是法律留出適當的裁量空間,各城市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規(guī)范,政府在必要時采取相關措施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 李友根.論抽簽程序在經濟法中的運用[J].現代法學,2008(3):12-15.
[2] 孫榮.困境與出路:“搖號”政策應對城市公共資源分配難題[J].行政論壇, 2014(5):23-26.
[3] 侯幸、彭時平、馬燁.北京上牌搖號與上海車牌拍賣政策下消費者成本比較[J].中國軟科學,2013(11):15-16.
[4] 饒旭勇.搖號政策正當性探析——〈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guī)定〉評析[J].研究生法學,2011(6):31-34.
[5] 殷會良.國外城市規(guī)劃編制中公眾參與方法的借鑒[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2007(2):22-24.
作者簡介:姓名 劉澤一,出生年份:1994.9.24,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吉林四平,學歷:碩士,研究方向: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