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芳芳
正常人及多數(shù)輕中度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波動表現(xiàn)出一定的可重復(fù)性的規(guī)律。即清晨4~5時開始上升,6~8時達到全天最高峰后逐漸平穩(wěn);16~18時再次出現(xiàn)一個小高峰,其后緩慢下降,凌晨0~2時達低谷并維持至4~5時。全天呈現(xiàn)“晝高夜低、雙峰一谷”的長柄勺型曲線特點。
根據(jù)夜間血壓的變化情況,可以將高血壓患者分為杓型(夜間睡眠時血壓比白天下降10%~20%)和非杓型(夜間血壓下降不足10%)。對于杓型高血壓患者,如服用每日1次的長效抗高血壓藥物,以晨7時最好,如服用每日2次的抗高血壓藥物,則以晨7時和下午15~16時為好;對于非杓型的高血壓患者,晚飯后服藥能明顯改善患者非杓型血壓節(jié)律,降低低血壓的發(fā)生率。如果沒有胃病,建議空腹服用降壓藥。
降糖藥的服用時間,主要與降糖藥的類別有關(guān),不能一概而論。錯誤的服藥時間不僅不能有效降低血糖,還會引起低血糖等不良反應(yīng)。
磺脲類藥物(格列吡嗪、格列齊特、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等)宜在餐前30 分鐘服用;非磺脲類藥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宜在餐前0~15分鐘內(nèi)服用;雙胍類藥物不同的劑型服藥時間也不相同,二甲雙胍腸溶片宜餐前服用,二甲雙胍緩釋片宜進餐時或餐后15~30分鐘服用。
胰島素增敏劑(羅格列酮等)宜每日早餐前30分鐘服用一次;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等)在小腸內(nèi)競爭性抑制糖苷水解酶,使飯后血糖升高的幅度減小,宜在餐前即刻服用或與第一口主食咀嚼服用。
目前臨床上應(yīng)用最為廣泛的調(diào)脂藥為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等。他汀類藥物可以競爭性抑制肝臟膽固醇的合成,因肝臟合成膽固醇在夜間2~3時最為活躍,所以他汀類藥物宜在睡前服用。
消化系統(tǒng)藥物種類繁多,根據(jù)藥物發(fā)揮的作用不同,服藥時間不同。
抗酸藥如氫氧化鋁等,宜餐前1小時服藥,利于中和胃酸、吸附、保護潰瘍面。質(zhì)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貝拉唑等)空腹吸收快,單次服用此類藥物宜于上午8點空腹服用,每日2次給藥宜在上午8點空腹服用1次,睡前服用1次。胃腸動力藥(多潘立酮、莫沙比利等)、胃黏膜保護劑(硫糖鋁、鋁碳酸鎂等),餐前服用可使藥物充分作用于胃黏膜,宜餐前30分鐘服用,但需注意的是與制酸藥合用時,應(yīng)間隔1小時服用。大部分利膽藥(熊去氧膽酸)飯后服用能促進膽汁分泌,宜飯后服用。
鐵劑對胃腸道有刺激性,忌空腹服用,宜在飯后半個小時服用,這個時間點一般不會有強烈的飽腹感,胃里的食物也沒有完全消化完,這樣既可以保證胃粘膜不受刺激,又有利于鐵劑的吸收。
人體激素分泌呈晝夜節(jié)律性變化,分泌的峰值在清晨7~8時,2~3小時后迅速下降約1/2,然后逐漸減少直至午夜分泌量最少。
7~8時給藥,可減輕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zhì)系統(tǒng)的反饋抑制,減輕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的下降,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yīng),因此糖皮質(zhì)激素宜早晨服藥。長期服用地塞米松、潑尼松等控制某些慢性疾病時,以隔日給藥法為佳,即把48小時藥物用量在上午8時一次服用,其療效較每日用藥好,不良反應(yīng)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