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性教育是針對受教育者的性科學、性知識、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養(yǎng)的社會化過程。性教育是一項涉及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教育系統(tǒng)工程,也是一個隨著受教育者的年齡發(fā)展而重新社會化的過程。高中生已經(jīng)具備了較強的性別意識,原始的性沖動也會出現(xiàn),所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性觀念、性意識對其健康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生 性教育 引導
隨著對外改革程度的不斷加深,中國人的性觀念也逐漸由封閉走向開放。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網(wǎng)絡的普及,學生接觸外界、獲取信息的渠道會越來越多,但是網(wǎng)絡信息良莠不齊,很多學生缺乏對信息的辨識度,這導致學生出現(xiàn)性心理問題的情況越來越多。學生沒有接觸過專業(yè)的性教育,性倫理和性道德水平會逐漸下降,這也加大了我國性犯罪率。[1]
一、國家應盡快為中學生編寫全國性性教育指導教材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家應盡快為中學生編寫全國性性教育指導教材,并且制定科學有效的的性教育方針,積極引導學生學習正確的性知識,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性觀念。在對性教育教材進行編制時,不僅要考慮當前的性道德、性倫理,還要考慮到青少年的發(fā)展特征,從青少年的健康出發(fā),編制有關生理知識、性衛(wèi)生、性健康、避孕、性病防范等方面的教材內(nèi)容。[2]
二、學校應逐步實施完整的性教育,正確引導,規(guī)范學生行為
1.學校要設立專門的性教育課程、配備專門的教學老師
首先,學校應充分認識到性知識和道德教育對學生的重要性。所以,學校要設立專門的性教育課程、配備專門的教學老師,切實保證學校的性教育內(nèi)容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良好的作用,在此過程中,教育部門要組織調(diào)查小組,針對學校的性教育內(nèi)容加強指導和監(jiān)督。教師為了保證性教育課堂的實效性,一定要結(ji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發(fā)展的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教育,實時性的教育,組織學生主動揭開性面紗,用科學的性知識來幫助學生消除疑惑,滿足學生的好奇心。
2.開設專題講座或?qū)n}討論
學??梢匝垖I(yè)的性心理專業(yè)或醫(yī)生,也可以是學校專業(yè)的心理輔導教師,針對青少年普遍存在的性心理問題,開設專題講座或?qū)n}討論。老師也可以開展主題性班會,幫助學生了解有關性的知識。當然,在進行專題講座時不僅要注重實效性,還要講究針對性,既要對青少年階段的性心理普遍規(guī)律知識講解,又要對本校學生的性心理表現(xiàn)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比如說,中學生談戀愛的情況比較普遍,甚至有的學生迷戀明星到無法自拔的地步。因此,可舉辦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活動,比如說:“戀愛、婚姻和家庭的關系”、“友誼和愛情”、“理想和現(xiàn)實的愛情”、“戀愛、愛情和人生”等等的主題講座,在進行講座時盡量選用感性的方式去感染學生,引起學生的共鳴。這種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講座的實效性。也可以以辯論的形式出現(xiàn):中學生戀愛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等;也可以舉辦專題活動:友誼與戀愛的關系:讓青春更美好等??偠灾?,學校要多組織一些活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的性觀念,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引導學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追求更好的人生。
3.明確男女生交往的規(guī)范,建立和諧的兩性關系
學校要組織學生學習青少年道德規(guī)范:男女之間交往,要相互尊重,保持平等的關系:講文明,講禮貌,不說臟話;女生要學會自尊自愛,懂得保護自己等。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然、健康、輕松的男女交往環(huán)境,讓學生可以大方、適度地進行交流和學習。當然,針對中學生戀愛,教師不能批評和謾罵,以免學生出現(xiàn)逆反心理,而是要進行正確的指導,站在學生的角度理解他們的純潔情感,尊重他們的人格,把他們引導正確的人生軌跡上來,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戀愛觀。
4.建立咨詢站,實施個別指導
每個學生生長的環(huán)境不同、接觸的性知識也不相同,所以學校要建立咨詢站,實施個別指導。這不僅是對學校性教育的補充,也可以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解決性心理問題。學校可以設置信箱,學生可以把自己的問題寫在上面供心理老師解答。
三、家庭應加強對子女的性教育
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一定要轉(zhuǎn)變自身落后的性觀念,學習更多的性知識。這是加強子女性教育的一個重要前提。家長不能只關心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的在校的個人表現(xiàn)和思想品德教育。家長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幫助孩子了解更多的性知識,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性觀念。與此同時,家長要學會運用法律等渠道,讓孩子了解男女之間的差別和其他生理科學知識。同時要讓孩子學會正確的處理男女之間的情感,以及與性行為有關的法律規(guī)范,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四、家庭、學校和社會應加強溝通,形成強大合力
青少年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這三個環(huán)境,因此,家庭、學校和社會要加強溝通與交流,形成強大的合力。一般來講,家長希望能配合學校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但是每個學生所處的家庭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不同,他們教育子女的方式有會有所差別。所以,學??梢耘e辦活動,加強和家長的溝通,從側(cè)面了解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這樣可以提高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時效性。與此同時,教育部門和文化管理部門要對學校售賣不良報刊、書籍的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凈化學校周圍環(huán)境。這樣可以促使家庭、學校和社會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吳青麗,薛躍規(guī).貴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中學生性教育現(xiàn)狀及特點—以從江縣為例[J].中國性科學,2018,(11):144-149.
[2]祝暐.中學生性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21):15-17.
作者簡介
崔茹(1981.5—),女,漢族,遼寧大石橋人,大石橋市高級中學體育教師,中學一級,大學本科,學士學位,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