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運動健身信念的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研究
——以集美大學為例

2019-06-13 09:20:48廖曉青
體育科學研究 2019年2期
關鍵詞:場地設施信念體育鍛煉

廖曉青

(集美大學體育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據2015年的國民體質健康監(jiān)測報告顯示,中小學生大部分體質健康指標開始反彈回升,但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還在下滑。[1]當代大學生,受不良生活習慣、學習壓力等因素影響,其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并不高,且有相當多的學生還未養(yǎng)成體育鍛煉習慣,這是導致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學體育是學生接受學校體育教育的最后時期,也是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關鍵時期。本文主要通過調查集美大學普通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情況,從影響運動健身觀念形成的因素出發(fā),探究制約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因素,并提出解決的策略,這對指導大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并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有著深刻的意義,同時也能為高校體育教育改革提供借鑒。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為研究對象, 以集美大學普通大學生為調查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檢索國內近年來(1999—2017)有關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相關文獻資料、書籍和研究成果,教育部及高校的相關文件,為本研究做前期的理論準備。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本課題研究目的和主要內容,將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翁孟遷博士設計的《體育鍛煉習慣量表》,第二部分為遵循問卷設計要求自行設計《制約普通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因素調查表》。于2017—2018學年,對集美大學普通學生發(fā)放問卷800份,調查范圍包括航海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信息工程技術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水產學院,財經學院等,調查對象是普通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學生,回收有效問卷765份,有效率為95.6 %,調查結構比例見表1。

表1 調查結構比例(n=765)

1.2.3 數理統(tǒng)計法

對回收的有效問卷,利用Excel進行分類匯總和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和相關分析。

1.2.4 邏輯分析法

在研究過程中,采用歸納、類比、綜合等思維形式,對現有的理論和所獲得的實際資料數據進行了邏輯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體育鍛煉習慣的本質及形成機理

體育鍛煉習慣是運動健身信念持久穩(wěn)定的支撐,重復性和意志性是體育鍛煉習慣的兩個特點;運動健身信念是個體在體育實踐中不斷深化運動健身認識體驗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對體育運動促進身體健康觀點的確信和堅持。[2]翁孟遷博士創(chuàng)建的運動健身信念理論模型可以解釋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機理:運動健身信念讓個體保持著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和敏感,持久激發(fā)個體的體育鍛煉需要,進而使其產生體育鍛煉動機,從而實施體育鍛煉行為,體育鍛煉行為又不斷強化運動健身信念,如此循環(huán)返復,形成體育鍛煉習慣。運動健身信念是個體長期進行體育鍛煉的支撐力量,在運動健身信念堅定不移時,這個行為系統(tǒng)就能正常運轉,體育鍛煉習慣就得以保持,而且鍛煉行為所帶來的體驗又會強化運動健身信念,使運動健身信念和體育鍛煉行為相互促進;但當運動健身信念不牢固,排斥性活動(與體育鍛煉動機發(fā)生沖突的活動)越多,排斥性動機越強烈時,體育鍛煉就越有可能被替代,運動健身信念也越有可能在長時得不到鍛煉行為強化的情況下淡化甚至最終消退,從而影響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在體育鍛煉習慣形成中,運動健身信念是決定性因素。運動健身信念是在運動健身認識體驗不斷深化的基礎上形成的,其形成的影響因素主要來自以下四個方面:(1)體育個性傾向;(2)體育實踐活動;(3)體育價值教育;(4)體育支撐條件。基于此,本文從影響運動健身信念形成的因素出發(fā),探究制約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yǎng)成的因素。

2.2 集美大學普通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現狀

2.2.1 各年級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現狀比較

表2可以看出,總體上集美大學普通學生只有18.6 %的學生養(yǎng)成了體育鍛煉的習慣;有38.3 %的學生已經進入經常體育鍛煉的狀態(tài);有34.2 %的學生人偶爾參加體育鍛煉;有8.9 %的學生從不參加體育鍛煉。將表2中體育鍛煉習慣的各區(qū)間分數和年級上的人數和比率分布,進行4×4列聯(lián)表X2檢驗,結果顯示,體育鍛煉習慣各區(qū)間的人數比率在年級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34<0.05)。已養(yǎng)成體育鍛煉習慣的人數比例高低依次是大二(21.2 %),大四(19.7 %),大三(18.2 %),大一(15.8 %);進入經常體育鍛煉狀態(tài)的人數比例高低依次是大三(47.7 %),大二(38.9 %),大一(36.8 %),大四(28.9 %);而偶爾參加體育鍛煉與不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高低依次是大四(51.3 %),大一(47.4 %),大二(39.9 %),大三(34.1 %)。

表2 各年級學生鍛煉習慣各分數段分布(n=765)

注:第一區(qū)間:從不參加體育鍛煉;第二區(qū)間:偶爾參加體育鍛煉;第三區(qū)間:初步進入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狀態(tài);第四區(qū)間:養(yǎng)成體育鍛煉習慣

2.2.2 不同性別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現狀的比較

將男女生在各區(qū)間人數進行2×4列聯(lián)表X2檢驗結果顯示,體育鍛煉習慣各區(qū)間的比率在男女生之間存在高度顯著性差異(P<0.001)。表3顯示,已養(yǎng)成體育鍛煉習慣的男生的人數比例是25.5 %,女生的是11.7 %;已經進入經常體育鍛煉的狀態(tài)的男生的人數比例是41.8 %,女生的是34.8 %;而偶爾參加體育鍛煉與不參加體育鍛煉的男生的人數比例是32.6 %,約占其總數的三分之一,女生的是53.5 %,占其總數的一半以上。

表3 不同性別學生鍛煉習慣的人數和比率分布(n=765)

注:同表2

以上調查結果說明,總體上集美大學普通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情況不容樂觀,只有18.6 %的學生養(yǎng)成了體育鍛煉習慣,偶爾參加體育鍛煉與不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為43.1 %。養(yǎng)成體育鍛煉習慣的人數比例在年級對比上,二年級的學生比例最高,四年級次之,一年級最低;男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習慣的人數比例和進入經常體育鍛煉的狀態(tài)的人數比例均高于女生,而有近三分之一的男生和超過二分之一的女生處于偶爾參加體育鍛煉與不參加體育鍛煉的狀態(tài)。

2.3 制約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因素

2.3.1 體育鍛煉個性傾向

體育鍛煉個性傾向包括體育價值觀、興趣、需要等,它既是引發(fā)鍛煉行為的心理基礎,也是進行體育鍛煉的驅動力。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熱愛體育鍛煉的情感、希望擁有健康的身心等個性傾向都能使個體主動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從而更容易深化對運動健身的認識,形成運動健身信念。

(1)大學生對體育鍛煉重要性的認識。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主要來源于直接經驗(如自身鍛煉的體驗)和間接經驗(如體育知識的積累、他人的鍛煉經驗等)。對體育鍛煉益處的認識是建立運動健身信念、培養(yǎng)體育鍛煉習慣的基本條件之一。關于體育鍛煉重要性認識的調查(見表4)發(fā)現:有78.7 %的人認為體育鍛煉對于自身來說很重要,有18.7 % 的人認為一般,僅有2.5 %的人認為不重要。由此看出,認為體育鍛煉對自身比較重要的大學生占了絕大多數,說明大部分大學生對體育鍛煉持有較正確的認識。但認識是一回事,進行實踐又是另一回事,從表2可以發(fā)現,不參加鍛煉與偶爾參加鍛煉的合計人數比例是43.1 %,說明大部分學生的體育鍛煉存在著知行不一的問題,即對體育鍛煉有著重要的認識,但卻少有付諸行動。

表4 對體育鍛煉重要性認識的調查情況(n=765)

(2)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需要。體育鍛煉需要是體育需要的一種,屬于人的高級需要,體育鍛煉動機是在其基礎上產生的。體育鍛煉需要是體育鍛煉行為的初始動因,體育鍛煉需要越強烈,引起的鍛煉行為越有力,體育鍛煉行為就越不可能被其它活動所替代,較多鍛煉行為帶來的體驗可以強化運動健身觀念,促進鍛煉習慣的形成;反之體育鍛煉需要越弱,引起的鍛煉行為越無力,甚至不能引起的鍛煉行為,體育鍛煉行為就容易被其他活動所替代,而較少的鍛煉行為會淡化運動健身信念,從而影響鍛煉習慣的形成。從總體上講(見表5),有37.6 %的學生需求比較強烈,有36.2 %的學生對體育鍛煉有需求,有27.2 %的學生體育鍛煉需求較少。體育鍛煉有能提高大學生身心健康水平、緩解學習壓力、增加休閑娛樂等作用,所以大部分大學生有體育鍛煉的需要,但鍛煉需求比較強烈的只有37.6 %的學生,這部分學生相對來說更能堅持鍛煉;而有65.4 %的學生對鍛煉有需求或較少鍛煉需求,這部分學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而不能持續(xù)地進行鍛煉。

表5 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需求情況表(n=765)

(3)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調查。興趣是個體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項活動的心理傾向[3]。體育鍛煉的興趣即指人們從事體育鍛煉的心理傾向,其先于習慣而存在,是體育鍛煉的強大動力。大學生熱愛體育鍛煉的心理傾向,有利于把更多課余生活的注意力投向體育活動,在體育鍛煉中產生緊張而又愉快的情緒以及堅強的意志,從而增強體育鍛煉的效果,因此也更容易深化對運動健身的認識。興趣在形成運動健身信念,直至養(yǎng)成鍛煉習慣的過程中是不可忽視的。從表6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有75.9 %的大學生對體育鍛煉非?;虮容^感興趣,興趣一般或沒興趣的只占24.0 %。從總體來看,大學生對體育鍛煉還是比較感興趣的。興趣的產生和發(fā)展,一般要經過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穩(wěn)定的體育鍛煉興趣是要通過實踐活動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從表2來看,將興趣轉換成鍛煉行動的人數比例并不高,說明這部分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并不穩(wěn)定。

表6 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情況表(n=765)

從大學生的體育鍛煉個性傾向的調查可以看出,雖然大部分學生對體育鍛煉重要性有正確的認識,但是有比較強烈鍛煉需求的學生較少,且大部分學生對鍛煉沒興趣或鍛煉興趣不穩(wěn)定,從而導致其鍛煉行為容易受到干擾,甚至停止,出現知行不一的現象。因此可以看出,受其體育鍛煉個性傾向的影響,大部分學生的鍛煉行為不能持續(xù),甚至沒有鍛煉行為。運動健身認識的淺薄,最終影響了學生運動健身信念的建立和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

2.3.2 個體投入體育實踐活動的時間和精力

體育實踐活動豐富多彩,并不只限體育鍛煉,但體育鍛煉是形成個體運動健身信念最重要的體育實踐活動,是運動健身信念形成的最直接的經驗來源。通常情況下,學生積極主動地在體育鍛煉方面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越多,運動健身認識體驗就會越多越深化,反之運動健身認識體驗會越少越淺薄。表7顯示大學生每周進行30分鐘以上的體育鍛煉次數的比例:“3次以上”是4.7 %,“3次”是25.8 %,“1~2”次是45.5 %,幾乎沒有是24.1 %??梢钥闯觯瑢W生每周在體育鍛煉30分鐘以上的次數少于3次的人數占69.6 %,在體育鍛煉方面大部分大學生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并不多。在沒有保證足夠的體育鍛煉時間和頻率下,體育鍛煉的效果、體驗將會大打折扣,從而阻礙運動健身信念形成,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就難于得到保證。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在體育鍛煉方面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少是影響其運動健身信念和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一個主要因素。

表7 每周在體育鍛煉30分鐘以上的次數(n=765)

阻礙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因素(見表8)中,排在前3位的是“缺乏時間和精力”(65.1 %)、“缺少合適的鍛煉場地設施”(53.5 %)和“缺乏鍛煉的知識或技能”(47.3 %),其他因素依次是“鍛煉太勞累”(38.8 %)、“缺乏鍛煉的伙伴”(37.0 %)、“缺乏鍛煉興趣”(27.1 %)、“其他原因”(占13.5 %)、“經濟水平有限”(占7.5 %)、“身體狀態(tài)不宜參加體育鍛煉”(4.4 %)。從以上的調查來看,時間和精力因素、場地設施因素、鍛煉的知識和技能是阻礙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三個首要因素。

表8 阻礙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因素(n=765)

2.3.3 對個體的體育價值教育

體育價值教育是指通過教育改造個體的體育思想和體育價值觀,增進其對體育的社會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深化其對體育鍛煉促進身也健康的意義的理解。[4]體育價值教育是體育個性傾向、體育實踐活動和運動健身信念的重要影響因素,受較好體育價值教育的學生,更容易產生體育需要,形成體育興趣和愛好,能更容易地認識到體育鍛煉對促進其身心健康的價值和優(yōu)勢,更容易形成牢固的運動健身信念?,F代的大學生受到體育價值教育是多方面的,主要來自社會、家庭及學校。

2.3.3.1 社會、家庭和學校體育鍛煉氛圍的影響

(1)社會群眾的體育鍛煉氛圍的影響。社會群眾的體育鍛煉氛圍是一種社會風氣,是群眾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無時無刻不對人的體育意識、體育觀念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在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過程中,群眾的體育鍛煉氛圍是一個重要的社會環(huán)境因素。隨著我國全民健身運動不斷推進,群眾體育事業(yè)雖然卓有成效,但從整體上講,我國群眾體育基礎還是相對薄弱的?!?014年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公報》的數據顯示, 2014年全國“經常鍛煉”的人數比例為33.9 %(包含兒童青少年),其中16歲以上(不含在校學生)城市居民達到19.8 %,農村居民達到9.5 %。從上面的數據可知,我國群眾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比較低,這說明我國大部分群眾的體育鍛煉意識不強,群眾的體育鍛煉氛圍還很淡薄。這樣一種社會風氣,影響著大學生對體育的社會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對其建立運動健身信念,養(yǎng)成體育鍛煉習慣是不利的。

(2)家庭體育鍛煉氛圍的影響。家庭教育是人接受教育的起點,并貫穿人的一生,家庭體育教育亦是。在大學生的嬰幼兒時期至青年時期,其體育意識的萌芽、運動健身信念的形成至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過程中,家庭體育教育起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家庭體育鍛煉氛圍是家庭體育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其長期對學生起耳聞目染的作用。家庭中濃厚的體育鍛煉氛圍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體育興趣、形成體育意識、樹立正確的體育觀。盡管大學生步入大學校園后,遠離了家庭的環(huán)境,但大學生早期的生活環(huán)境及假期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仍然不斷影響著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知及行為。從表9可以看出,學生認為的其家庭體育鍛煉氛圍“很好”和“好”的占26.2 %,“一般”的占24.1 %,“較差”占49.7 %,所以現在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家庭體育氛圍相對淡薄,這也是學生建立運動健身信念,養(yǎng)成體育鍛煉習慣的不利因素之一。

表9 家庭的體育鍛煉氛圍(n=765)

(3)學校體育鍛煉氛圍的影響。學校的體育鍛煉氛圍反映的是一個學校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學校開展體育活動的情況、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情況等。大學生的大學生活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內,學校的體育鍛煉氛圍對大學生鍛煉意識、鍛煉行為的產生有著重要的影響。良好的學校體育鍛煉氛圍對提高學生體育文化素養(yǎng),建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產生學生可持續(xù)的鍛煉意識和行為,形成體育鍛煉習慣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從表10可以看出學生認為的體育鍛煉氛圍在“非常好”和“良好”的只占47.8 %,“一般”的占39.3 %,“較差”占11.8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只有不到一半的同學們認為學校的體育鍛煉氛圍比較良好,所以學校體育鍛煉氛圍的營造還有待于進一步的優(yōu)化。

表10 學校體育鍛煉氛圍(n=765)

2.3.3.2 學校的體育課程的影響

體育課程是以大學生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通過合理的體育教育和科學的體育鍛煉,以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和提高體育素養(yǎng)的主要目標的公共必修課程。這是大學生體育價值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在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健康觀,引導學生建立運動健身信念,養(yǎng)成體育鍛煉習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對學生體育課程的滿意度調查,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及對課程的評價。大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滿意度調查的數據顯示(見表11),“完全滿意”占15.6 %,“比較滿意”占24.3 %,“一般”占44.1 %,“不滿意”占16.1 %,可見學生對大學體育課程的評價總體不高,只有39.9 %的同學比較認同現在的體育課程,有60.1 %的同學對體育課程認同度不高。這說明集美大學體育課程對大學生體育價值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表11 大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滿意度調查(n=765)

學校的體育鍛煉氛圍不夠濃烈,社會群眾和家庭的體育鍛煉氛圍的淡薄,這樣的教育環(huán)境不利于大學生的體育思想和體育價值觀的形成。而大學體育課程教育效果的不理想,直接影響學生對體育的認知,體育興趣、體育素養(yǎng)的形成。因此,現有的教育環(huán)境因素和課程因素影響著大學生受到體育價值教育的質量,從而影響運動健身信念和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

2.3.4 支撐體育鍛煉的物質因素

體育場地設施是大學生開展各類體育活動的物質基礎和條件保障,是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不可或缺的外在條件。學校完善安全方便的體育場地器材設施會提高大學生們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而不完善體育場地設施,則會極大降低大學生們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不利于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目前,集美大學針對普通學生的體育鍛煉場所有:田徑場(兼11人制足球場)4個,在建1個;籃排球、非規(guī)范足球場、網球場82個,在建10個;綜合體育館3個,乒乓球室、羽毛球室各3個;游泳館、標準泳池及非標準泳池共3個;風雨跑道1個;健身房若干。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集美大學的體育場館設施(包括在建場館設施)已經基本符合《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的發(fā)展類要求。但從大學生對學校體育場地設施滿意程度調查中,如表12所示, “完全滿意”和“比較滿意”的只占到 34.6 %,“一般”的占42.6 %,“不滿意”的占到了22.7 %。通過對老師和學生的走訪及調查,主要原因有:(1)設施老化損毀,如有近25 %的籃排球場地設施有不同程度的損毀,且沒及時修繕;(2)有些項目的場地配比不合理,如網球場地只有在建的三個;(3)缺少配套服務設施,如燈光、飲水點、醫(yī)療站點等。由此可以看出,學?,F有的體育場地設施雖多,但卻不能滿足大部分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需求。再由表8可知,“缺少合適的鍛煉場地設施”是阻礙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第二大因素。因此從支撐體育鍛煉的物質因素來看,現有的場地設施也是阻礙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因素之一。

表12 學校的體育鍛煉場地設施滿意度調查(n=765)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集美大學普通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yǎng)成比例較低。在年級對比上,二年級的學生比例最高,四年級次之,一年級最低;在性別對比上,男生比例顯著高于女生。

(2)大部分學生的體育鍛煉有知行不一的問題,形成的體育鍛煉興趣不穩(wěn)定,有比較多的學生對鍛煉需求較小,從而影響著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

(3)大學生在體育鍛煉方面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少是影響其運動健身信念和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一個主要原因。而阻礙其進行體育鍛煉的三個首要因素是時間精力因素、場地設施因素、鍛煉的知識和技能因素。

(4)學校的體育鍛煉氛圍不夠濃烈、社會群眾和家庭的體育鍛煉氛圍淡薄及大學體育課程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這些都影響著大學生受到體育價值教育的質量,從而影響運動健身信念和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

(5)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雖多,但不能滿足大部分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需求。現有的場地設施條件也是阻礙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因素之一。

3.2 建議

(1)群眾體育是各類體育的根基,政府應進一步推進全民健身運動,夯實體育鍛煉的群眾基礎,致力于培育全民健身的良好的社會大環(huán)境。

(2)學校是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主陣地,應進一步加強體育鍛煉的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進一步做好場地設施的規(guī)劃與投入,養(yǎng)護及修繕。

(3)加強大學體育課程建設,促進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是體育課程的重要內容。將課外體育鍛煉與學生的體育期末考試相掛鉤,能促使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可嘗試將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貫穿本科教育的全過程。

(4)體育教師應加強學習,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引導作用,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運動健身信念。

猜你喜歡
場地設施信念體育鍛煉
怎樣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鍛煉
甘肅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2
為了信念
黃河之聲(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4
遼寧省冰雪場地設施資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武術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42
如何培養(yǎng)中小學生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4
發(fā)光的信念
信念
民族音樂(2018年4期)2018-09-20 08:59:04
我國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現狀、制約因素與發(fā)展對策
寧夏大學體育場地設施現狀研究
山東省農村體育場地設施現狀及對策研究
信念的傳承
中國火炬(2009年7期)2009-07-24 14:42:58
台南县| 合肥市| 兴仁县| 潍坊市| 郸城县| 沂源县| 霸州市| 巧家县| 新河县| 卫辉市| 双江| 乐清市| 威信县| 榆树市| 揭阳市| 惠州市| 古浪县| 临朐县| 池州市| 都昌县| 满洲里市| 大同县| 耿马| 建水县| 眉山市| 原阳县| 建平县| 伊吾县| 秭归县| 海盐县| 岳普湖县| 汝南县| 静海县| 宁乡县| 哈密市| 桦甸市| 双峰县| 桑日县| 会泽县| 大关县| 伊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