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蕾
摘 要:在普通中學的音樂教學中,無論是音樂欣賞還是歌曲教學,首先需要對材料進行分析。這也意味著施教者需要對于音樂教學材料的投放,可以達成哪些目標,做到思路清晰、心中有譜。針對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如何引導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學會關注音樂本體,既是學科教學特征,也是學校音樂教育的主線。本文將圍繞課堂教學中方法手段的運用展開描述。
關鍵詞:音樂本體體驗感受教學反饋
常見的音樂教學可以分為四個主要部分:導入、初步感受,為完整的演唱或欣賞做好鋪墊;完整的演唱或欣賞;教與學的評價;課堂教學總結,也可以和教與學的評價同步進行。教學中可以以任何一部歌曲或樂曲為例:
一、初步感受過程
片段的感受樂句、樂段等可以達到以下目標:通過此過程,并通過問題的不斷解決,引導學生學會關注音樂本體,并逐漸地熟悉所需要學唱或欣賞的作品。
1.音色聽辨,了解作品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
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通過音色聽辨,學會關注常見音樂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和風格特征,如:獨奏、重奏、合奏,獨唱、重唱、合唱,中、外、民間等。如: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場反應,提供語言的提示、圖片或文字的選擇等。此外,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尋找所謂“標準答案”在此不是主要目標,95%以上的學生學會聆聽、思考、辨別等策略形成是主要目標,所以復聽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
方法手段有提出問題,聆聽、感受、思考、議論、回答問題、復聽驗證等。如果問題簡單可以以口頭提問的形式提出,如果問題比較復雜,可以以文字的形式出示,還可以引導學生分組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
2.感受作品的情緒
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恰當?shù)恼Z言來評價或描述自我感受。如:歡快活潑、熱情奔放、略帶悲傷、雄壯有力、抒情浪漫等詞語的口頭提示或文字選擇,從而引導學生學會用適當?shù)恼Z言描述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感受,還可以通過哼唱來加深對作品的感受。
如果有必要,教師可以設計“如果不是這樣,還有相同的音樂表現(xiàn)情緒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相同旋律不同表現(xiàn)形式的作品,鋼琴、清唱/哼唱不同的音區(qū)、速度、力度等等,來反證音樂情緒產生的緣由。如果是歌曲學唱,為了避免歌詞的干擾,可以用伴奏帶、教師的鋼琴、旋律的哼唱等進行;如果是欣賞,需要進行前期的音響剪接。方法手段有提出問題,聆聽、感受、思考、議論、回答問題、復聽驗證等。
3.分析、探究作品情緒產生的緣由
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關注音樂要素的作用和影響。如:如何用適當?shù)恼Z言去描述節(jié)奏、旋律、速度、力度、節(jié)拍、音色、音區(qū)、調性等。如:音色-明亮、暗淡等;節(jié)奏-密集、疏散、規(guī)整、不規(guī)整;旋律-流暢、優(yōu)美、晦澀等。教師關注“如果不是這樣”的對比聆聽。方法手段有提出問題,聆聽、感受、思考、議論、回答問題、復聽驗證等。
4.樂句、樂段的聽辨
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關注音樂作品的結構。如果是較為規(guī)整的起承轉合樂句,可以通過完整的聆聽來解決問題;還可以前期將作品的四個樂句進行剪切,引導學生通過聆聽進行樂句的重新排列等方法進行;樂段的聽辨需要引導學生學會關注旋律進行終止/半終止、樂段的情緒對比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歌曲,最好用伴奏帶、鋼琴或教師的旋律哼唱進行。
5.了解音樂的進行
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音樂的主要創(chuàng)作手法——重復和對比。重復包含對比,而對比則包含音色、音區(qū)、力度、速度、節(jié)奏、節(jié)拍、樂句、樂段、調式、調性、新材料投入等等的對比;引導學生關注-因為音樂是聽覺藝術,是在時間中流淌的藝術,所以,音樂的進行離不開重復和對比,否則將出現(xiàn)聽覺上的審美疲勞
以上的教學目標都可以在歌唱或欣賞的課堂教學中完成,但在一節(jié)課中呈現(xiàn)如此多的內容是不科學也是不可取的。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生的實際學情和發(fā)展所需,并依據(jù)自己的教學特長,選取適當?shù)膬热葸M行,同時也不必拘泥以上內容的編排順序。關鍵需要教師熟悉和內化作品,做到目標明確、任務清晰、過程循序漸進,才能夠為學生熟悉將要學習的音樂作品奠定基礎。
除問題回答的任務驅動外,需要關注學科內的綜合,適當?shù)难莩?奏、律動、讀譜、樂理知識的輸入等等也都是有助于學生加深感受音樂的利器。如果是歌曲學習,特別需要關注的是:作品情緒的處理需要貫穿于歌曲學習的始終。
二、完整感受過程
完整感受如完整的演唱或欣賞,可以達到以下目標:通過此過程的問題發(fā)現(xiàn)和解決,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和表現(xiàn)音樂作品及其相關文化??梢栽诤线m的時候介紹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通過此過程,引導學生關注相關的音樂文化,了解民族、地域、風俗、歷史、文化對音樂作品的影響。
教師需要關注問題或任務驅動,并提供問題解決的扶手。充分挖掘學生的原有認知,通過利用學生資源達到問題解決,從而樹立學生的自信,調動學生參與音樂實踐的積極性;教師更需要注意把握好相關內容的度和量。通過完整的演唱或欣賞,引導學生完整感受和表現(xiàn)音樂作品,嘗試記住作品的音樂主題旋律等。
如果是欣賞教學,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運用一些體態(tài)動作、完成表格的選擇或填寫等,來表現(xiàn)音樂作品的主體呈現(xiàn)、情緒對比、段落變化等,但不可喧賓奪主;教師還可以提供表格、選項等,引導學生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此過程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學生完整理解、感受和表現(xiàn)音樂作品。因為有了第
一步的鋪墊,教師只要提出相應的任務或問題,目標的達成基本上能夠做到迎刃而解。教師需要關注的是學生的整體參與面,問題解決需要建立在90%以上學生理解的基礎上。
三、教學反饋與小結過程
教學反饋、小結、完整的教學回顧和梳理可以達到以下目標:通過此過程,引導學生加速知與能的轉換,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形成給予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教學評價、反饋以及教師的升成性小結,引導學生回顧梳理本課所學內容,提出拓展與延伸的進一步學習要求。教師要留有足夠的時間,為學生創(chuàng)造表現(xiàn)自我的時間和空間;語言表達簡練、問題陳述清晰、評價準確到位、盡可能避免不切實際的大話空話。
以上內容是非常重要但又往往被忽視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反饋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梳理和鞏固;通過相關作業(yè)的布置加速知識向能力的轉換,從而形成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此外,教學評價需要貫穿于教學全過程,根據(jù)需要也可以將教學重難點的相關評價部分至于教與學的結束點。
如何引導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學習音樂是每一位音樂教師需要關注的問題。在日常課堂以及教學觀摩、競賽課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不少教師在談音樂之外的話題時,信息量和語言表達都非常豐富;但在具體涉及到音樂本體的教學內容時,由于沒有明確目標,往往一帶而過,這導致學生的音樂學習所得大打折扣,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教學現(xiàn)象。
以上所有內容的描述只是教學過程中方法、手段運用的簡單介紹。在教學中用什么材料,說明什么問題,如何用最少的材料和時間去說明最需要說明或解決的問題,WHO、WHAT、WHY、WHERE、WHEN and HOW缺一不可,所以教師熟悉材料、明確目標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