譫小語
柏楊是一位傳奇人文大家,以雜文和史論名世。自1983年至1993年十年間,他完成了《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總計72冊??梢哉f,《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是柏楊十年面壁的史學(xué)研究累積和十年潛心解讀史家經(jīng)典的治學(xué)結(jié)晶,是二十年嘔心瀝血的集大成之作。盡其所能做到嚴謹,是柏楊說史的第一特點。他對《資治通鑒》原著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訂正??保ù罅繒r間的重新推算核對。比如戰(zhàn)國時魏國國君魏斯逝世和他的兒子魏擊繼位的時間,柏楊經(jīng)考證將原文的公元前387年改為公元前397年。
錢穆先生在其《國史大綱》中指出,任何一國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yīng)該略有所知,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孩子讀史,不僅可以探尋自己的文化之根,還可以增長人生智慧?!栋貤钫f史:少年讀〈資治通鑒〉》正是為孩子量身打造的一套歷史著作。柏楊先生認為,歷史教育的根本在于讓歷史借由事件還原當(dāng)時的現(xiàn)場,應(yīng)抽絲剝繭分析歷史人物的心態(tài),虛擬實境,使人進入歷史的場景當(dāng)中,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擬改變歷史的決策。因此柏楊說史的第二特點就是故事性和代入感很強,語言通俗易懂,而該套書系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從適合孩子閱讀的角度對《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進行了二度精編,即保留了柏老原著的原汁原味,又更加有助于孩子思想的成長和智慧的躍遷。
《資治通鑒》記錄的是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長達1360多年的編年體通史,由司馬光用舉國之力耗時19年完成,盡管錯漏謬誤也不少,但作為跨時最長的一部通史,在中國史學(xué)上有著極重要的地位,這一點毋庸贅言。然而,900多年過去了,當(dāng)時的文字我們今天讀起來已經(jīng)非常吃力,許多史實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進展,特別是在柏楊看來,編撰者的立場決定了史籍的價值觀,對于《資治通鑒》必須批判地繼承。所謂“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資治通鑒》書如其名,原本是編寫給帝王看的從政參考書,所以柏楊要做的不僅僅是翻譯,更是對歷史的重新解讀,即他所謂“不為君王唱贊歌,只為蒼生說人話”。這也正是柏楊說史的第三大特點——超越時代,反思歷史。
許多孩子乃至成年人會覺得,像《資治通鑒》這樣的曠世巨作史學(xué)名著,我們能看懂就不易了,哪有可能質(zhì)疑,恐怕想都沒想過。然而,柏楊告訴我們,《資治通鑒》不僅在事實上存在硬傷,編撰者的觀點也有待商榷。
當(dāng)時編訂這部書的時候,將歷朝歷代史籍整理到一起后,由司馬光獨任刪削全書的大權(quán),他在寫給別人的信中說,“將諸書依年月編次為草卷,每四丈截為一卷”,“自課三日刪一卷,有事故妨廢則追補”,六七百卷的內(nèi)容刪到最后“所存不過數(shù)十卷而已”。至于司馬光的立場觀點,就更加值得今天的讀者認真揣摩了。在《資治通鑒》的每一段史實后面,常常有“司馬光曰”,后面接的是編撰者自己的觀點。比如對于戰(zhàn)國時代“三家分晉”的解讀,司馬光認為周王姬午分封晉國的趙、魏、韓三大家族的族長為國君,是他自己對禮教的破壞,搞亂了等級、名分制度。但柏楊在“司馬光曰”后面追加“柏楊曰”表示,這是司馬光對自己所代表的官僚集團和大地主階級利益的維護,講禮教、定名分不過是當(dāng)時統(tǒng)治者對抗動亂的手段;而三家分晉則是可能促使平民覺醒的巨響,拆穿了禮教和等級、名分不可改變的神話??芍^一針見血、醍醐灌頂。
宋人張載說:“于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弊x書是要學(xué)知識不假,但我以為學(xué)會獨立思考比學(xué)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死的,思考是活的,只有活的思考才能辨別知識的真?zhèn)巍,F(xiàn)今許多孩子受限于灌輸式教育,思考的能力和質(zhì)疑的精神正在漸漸喪失,如果能學(xué)會帶著批判的眼光看歷史,則實是幸事。史書更要懷疑著讀,即便讀這部《柏楊說史:少年讀〈資治通鑒〉》,如果能讀出作者之誤,讀出不同意見,相信應(yīng)是柏老最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