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花園:存在的悖論

2019-06-11 05:28金文超
青年文學家 2019年2期
關鍵詞:虛無存在博爾赫斯

摘? 要:《曲徑分叉的花園》是博爾赫斯的代表作。這篇小說尚不足萬字,卻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厄普代克曾這樣描述:“(博爾赫斯獲國際出版獎之前)我本人只讀過《小徑分叉的花園》……盡管有著超乎其題材所要求的生動和智力,閱讀這篇小說卻可以不必知道它的創(chuàng)作者是世界文學的一位巨人?!盵1]P284-285本文試從小說時間觀出發(fā),進一步探討其揭示的人類存在悖論:有限與無限,理性與非理性,混亂與秩序。其中體現(xiàn)了人類存在的困境,虛無成為人類最終的歸宿。

關鍵詞:博爾赫斯;時間;存在;虛無

作者簡介:金文超(1982.6-),女,達斡爾族,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人,碩士,內(nèi)蒙古廣播電視大學漢語言文學系講師,研究方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2--03

《曲徑分叉的花園》是博爾赫斯的代表作。這篇小說不足萬字,卻獲得了很高評價。本文試從小說時間觀出發(fā),進一步探討其揭示的人類存在悖論:有限與無限,理性與非理性,混亂與秩序。其中體現(xiàn)了人類存在的困境,虛無成為人類最終的歸宿。

一、時間的迷宮

博爾赫斯曾說:“時間問題比其他任何行而上的問題都來得重要?!盵2]P196無論我們是否思考過時間的問題,卻從未逃離過時間。就單個生命現(xiàn)象而言,它與我們同生共亡,構成獨立時間體系;就人類整體而言,無數(shù)獨立個體構成的時間體系又構成了人類歷史,我們在時間中思索時間。博爾赫斯用他獨特的小說文體,奇特的小說話語,對他的時間觀念進行既具體又抽象的闡釋。短篇小說《曲徑分叉的花園》更是集中體現(xiàn)了他的時間觀。

(一)時間是分岔交叉的

個體生命在時間向度上是一個不可逆轉(zhuǎn)的線性流程,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傳統(tǒng)虛構小說中的事件因其時間的一維性,呈現(xiàn)出強烈的時序色彩。當人物面臨選擇時,他總會排除其他而只選其一。然而在《曲徑分叉的花園》中,作者將時間從一維的線性束縛中解放出來,賦予了它多維的特征,時間變得可以分岔交叉?!按嬖谥鵁o限的時間序列,存在著一張分離、匯合、平行的種種時間織成的急遽擴張的網(wǎng)。這張各種時間的互相接近、分岔、相交或長期不相干的網(wǎng)包含著全部的可能性。”[3]P138-139

時間的主題最主要是通過俞聰曾祖父崔朋來揭示的。崔朋曾是云南總督,精通天文星象、詩詞書法。突然他放棄一切要去寫一部比《紅樓夢》更“流行”(有多種譯法,如“更偉大”、“人物更多”等)的小說,還要建造一座能讓所有人都迷路的迷宮。他花了十三年的時間去完成這兩件事(其實是同一件事,即那部小說),死后留下了這兩個謎讓后人難以解答。漢學家阿伯特潛心研究,終于發(fā)現(xiàn)書和迷宮是一回事,“曲徑分叉的花園就是一個巨大的謎語,或者是寓言故事,它的謎底是時間?!盵3]P138在崔朋書中,方某人掌握了一個秘密,一個陌生人來敲他的門,方某人決定殺了他,在書中有了好幾種可能的結局:方殺死了陌生人;陌生人殺死了方;兩個人都得救;兩個人都死了。時間在他的小說中不斷的分岔,“任何一種結局都發(fā)生了;每一種結局就是其他分岔的地點?!盵3]P137“他——同時——選中全部抉擇。這樣,他創(chuàng)造了多種未來,多種時間,也在擴散分岔?!盵3]P136毫無疑問,通過崔朋的小說,博爾赫斯表現(xiàn)了他的時間是分岔的時間觀。時間在不斷地分岔,然而“有時,這座迷宮的條條小路還匯合在一起”[3]P137小說中分岔出來的幾條敘事線索:崔朋的故事、阿伯特的故事、歐戰(zhàn)史、俞聰?shù)墓适略诎⒉厣砩嫌纸徊嬖谝黄鹆?。阿伯特在故事中又有了特別的意義:時間的交叉點。他是俞聰刺殺的目的和情報傳遞的工具,還是崔朋迷宮的重建者和解釋者,更是俞聰步入崔朋時間花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阿伯特與俞聰之間變化的個人關系也證明了曲徑分岔花園的寓意——隨著時間的分岔,他們在不同時刻分別是朋友和敵人。

(二)時間是倒退循環(huán)的

在《曲徑分叉的花園》中,倒退與循環(huán)同樣是重要的觀點。倒退與循環(huán)在一定意義上是一致的,回到過去也就意味著循環(huán)。我們生活的時間是不可能倒流的,更不可能循環(huán)。人從一生下來就隨著時間從幼年、少年走向青年、成年,直至死亡。但是受海德格爾的影響,博爾赫斯認為“我們可以把任選一種時間的源泉置身于過去和未來,哪一種無關緊要,反正我們處于時間的流水。”[4]P192時間是一條負載著人類飛逝的大河,循環(huán)是其本質(zhì)特征。在崔朋的小說中,人物死而復生,“在第三章里,那位英雄死了;可是到了第四章,他還活著?!盵3]P135時間在這里倒退。循環(huán)著的時間在作品中以不同的意象反復出現(xiàn):如阿伯特書中的圓形座鐘,留聲機上旋轉(zhuǎn)的唱片,象征涅槃再生的鳳凰,仿制波斯陶器并在不同地點出現(xiàn)的中國古代陶器作品,先死而后生的崔朋小說中的主人公。崔朋的迷宮讓阿伯特苦苦冥想:“我曾經(jīng)暗暗思量,一本書用什么方式才能無限的?我猜想,除去是圓形的,循環(huán)的書除外,不會有特別的方法。書的最后一頁與第一頁完全相同,才可能繼續(xù)不斷地閱讀下去?!盵3]P136在書中,崔朋喻含了自己的時間觀。而博爾赫斯則也在小說中處處賦予了時間倒流循環(huán)的特點。

二、存在的悖論

米蘭·昆德拉在《小說的藝術》中提出了小說是“關于存在的一種詩意的思考”[5]P45“小說家畫出存在的地圖,從而發(fā)現(xiàn)這樣那樣一種人類可能性?!盵5]P54昆德拉認為從塞萬提斯開始,歐洲的藝術形成了一個偉大傳統(tǒng),就是對存在進行探索。毫無疑問,博爾赫斯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在《曲徑分叉的花園》中,通過自己獨特的時間觀的展現(xiàn),探索著人類的存在,并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種種悖論:有限與無限,理性與非理性,秩序與混亂。

(一)有限與無限

小到人的一生,大到整個社會,乃至整個宇宙,都是有限的,有它們的出現(xiàn),也必然意味著要消亡,有限性無可避免。但是博爾赫斯卻在小說中表現(xiàn)了他的時間觀:分岔交叉,以此來抵抗有限性。時間的分岔交叉也就意味著無限的可能性,未來的無限性。有限與無限必然地形成了一對悖論,兩者在小說中不斷抗爭。

崔朋建造了一個花園迷宮,也就是那本小說,在這本小說中存在著無限可能性,時間在里面不斷分岔,時間的分岔也就意味著無數(shù)的未來。崔朋舍棄一切建造他的迷宮花園,這可以理解為他對于人類存在無限性的一種探索追求。他渴望無限,但是他死了,被一個不明身份的人殺害,留下了一個懸而未解的謎,這也意味著這一追求的失敗。漢學家阿伯特也費盡心血,把自己困在迷宮之中,去探索崔朋留下的謎,這也可以理解為對于人類存在無限性的又一次探索。阿伯特破解了其中奧秘,然而俞聰?shù)陌禋⒂忠淮我馕吨@個探索成功的破滅。作為唯一知道謎底的俞聰,在殺了阿伯特之后,馬上被特務馬登逮捕,并被判處了絞刑,這意味著對于無限性的追求徹底失敗了。在這篇不足萬字的小說中出現(xiàn)了極高的死亡率:崔朋的死亡,阿伯特的死亡,俞聰?shù)乃劳?。作者在人物的死亡之中,探索著有限與無限這對悖論。

當俞聰被判死刑,小說的結尾處寫到:“他(指阿伯特)不知道(也沒有人能夠知道)我那說不清的悔恨和疲倦。”[3]P140其中至少包含兩層意義:首先,俞聰對殺死無辜的阿伯特感到內(nèi)疚。阿伯特在房中苦心鉆研崔朋的迷宮,本與德國和英國,俞聰和馬登之間的恩仇沒有任何的關系,他的死亡僅僅是因為他的名字和英軍要轟炸的城市阿伯特的名字相同。其次,也是根本原因,來自于對有限與無限這對悖論的思考。在此之前,俞聰肯定認為自己的行動可以有其他的出路和結果,阿伯特也肯定可以不用死亡,因為崔朋和阿伯特告訴他,時間是分岔的,未來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性,在這無限的可能性中也必然有一條路能讓他把事情都處理好。但是事實告訴他,崔朋死了,阿伯特也死了,自己也即將死去,象征著時間的迷宮也將隨他們的死去而消失。這種無限性真的存在嗎?時間真的能不斷地分岔交叉嗎?臨死前對于“有限與無限”的思考深深折磨著他,而死亡的到來又讓思索失去了意義,“疲倦”意味著他已無力思索,亦無須去思索。

在人物的死亡和小說的結尾之中,我們看到了作為人類存在的有限與無限的悖論不斷抗爭。面對有限的現(xiàn)實世界,博爾赫斯在追求無限,然而小說最終顯示的是有限。盡管如此,它顯示了作為小說家的博爾赫斯對于存在的思索,顯示了小說獨特價值。

(二)理性與非理性

“什么是行動:這是小說永恒的主題,可以說是它的構成性問題。一個決定是如何產(chǎn)生的?一個決定如何轉(zhuǎn)換成行動,一系列的行動又如何聯(lián)系在一起,成為一種經(jīng)歷?”[5]P74在傳統(tǒng)的小說中,小說家總是盡力去尋找支配人物行動的原因中的理性因素。在他們看來,理性上可以把握的動機產(chǎn)生行動,這一行動又引出另一行動。事實上,人物的行動總是受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人試圖通過理性控制行動,但往往又常被非理性因素所左右。在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到火車站并非自殺,她只是來找渥倫斯基的,在她沒有作出決定就臥軌自盡了。”[5]P75她是出于一種意想不到的沖動才這么做的,人的行動是得如此的神秘和不可預知。

《曲經(jīng)分岔的花園》里的人物也如此。作為青島學校教授的俞聰卻是埋伏在英國軍隊的德國間諜,他的這些行為是為什么呢?據(jù)小說的主人公俞聰自己講,他“執(zhí)行了這個計劃,因為我感到上司一貫輕視我這個種族的人,輕視集中反映在我身上的無數(shù)先輩。我想讓他看看,一個黃種人可以拯救他的軍隊” [3]P131表面上看,他的行動是如此的偉大,理性決定著他的行動。但事實上俞聰去槍殺阿伯特去完成任務對他本人毫無意義,對他的種族也毫無意義。唯一的目的就是驗證自己虛妄的民族自豪感,這一點在他靈魂深處深刻地認識到了。首先,俞聰?shù)纳纤緦τ谶@個傳遞情報的間諜絲毫不會關心,更不會關心他的民族。報紙對于此事也只寫到:“阿伯特被一個叫俞聰?shù)哪吧藲⒑α恕?,他只是一個“陌生人”,沒有人知道他的種族。其次,作為罪惡象征的戰(zhàn)爭,給人帶來的只會是傷害。他明知這一點卻參與其中,他完全可以不殺害無辜的阿伯特,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在余聰堂而皇之的理由的掩蓋下,徹底地被遺忘了,他的行動還是理性的嗎?俞聰試圖找一個合理的理由作為他的行動的支撐,卻自始至終陷于一種莫名其妙的非理性之中。

馬登的行動也同樣令人難以理解。他是一個愛爾蘭人卻在為英國賣命。曾經(jīng)被上司指控辦事不力,甚至還有背叛行為。究竟如何背叛呢?不服從敵人或不相干的人,這還能叫背叛嗎?但馬登對此非常在乎,并且確定了自己的背叛行為。為了謀得美國人的信任,他執(zhí)著地去完成這件事,卻對自己的身份模糊不清,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非理性的泥潭中。

馬登和俞聰都企圖理性的支配自己的行動,卻又都被某些神秘的,非理性的因素支配著,博爾赫斯敏銳地抓住了行動中理性與非理性的悖論,必然的促使人去思考人類存在狀態(tài):既然人的行動無法由自己控制,甚至不知道是由誰來控制,也不知道自己行動的意義所在,那么人的處境是怎樣的呢?

(三)秩序與混亂

《曲經(jīng)分岔的花園》的故事背景是“一戰(zhàn)”時的歐洲,小說中的戰(zhàn)爭更是呈現(xiàn)出混亂的特征。德國和英國的戰(zhàn)爭,卻發(fā)生在一個愛爾蘭人和一個中國人中間,而無辜的阿伯特也被卷入其中,并慘遭殺害。作為混戰(zhàn)中的混亂個人,俞聰?shù)那楦泻托袨槌錆M矛盾:厭倦生活而又渴望生活,厭倦暴力而又使用暴力,具有民族榮譽感卻又缺乏基本的道德標準。[7]他明明知道自己的危險處境而去完成一項對他來說毫無意義的事情。在這混亂的世界中“人們越來越屈服于窮兇惡極的事情,要不了多久世界上全是清一色的屠夫和強盜了?!?/p>

博爾赫斯顯然不僅指向于現(xiàn)實和歷史的混亂,而是更進一步,指向了時間。在《曲經(jīng)分岔的花園》中,世界的混亂亦是時間的混亂,作品中虛構世界的秩序也是時間的秩序。作為貫穿全篇的象征時間的曲經(jīng)分岔的花園的實際地點是混亂不清的。它既是崔朋小說中描述的虛擬花園又是以清寂樓為中心的現(xiàn)實花園,既是俞聰兒時在其中長大的花園又是位于范頓的阿伯特家中的英國花園。小說中的人物背景也同樣綜復雜。中國人俞聰是埋伏在英軍的德國間諜,曾在中國傳教的英國人阿伯特回到英國后成為追覓一個失傳的中國迷宮的漢學家,愛爾蘭人馬登追殺德國間諜以博取其英國雇傭者的信任。這三個背景復雜的人物在某一時刻會合于曲經(jīng)分岔的花園,在他們之間交叉混亂的復雜關系中,時間概念取代了空間概念的現(xiàn)實意義,時間也如現(xiàn)實的世界一樣混亂不堪。

面對現(xiàn)實世界和時間的混亂,博爾赫斯企圖用虛構的方式來調(diào)節(jié),建立一個有秩序的格局。首先,他借助于偵探小說的結構方式,層層推進,用形式結構來抵抗混亂,建立自己的秩序。在博爾赫斯看來,“我們所處的時代是如此的混亂如麻,但有一樣東西倒是謙恭地維持著它的經(jīng)典美,那就是偵探小說。因為如果沒有開端,中間,結局,偵探小說就無法讀懂……偵探小說在遭到蔑視之后,它現(xiàn)在正在拯救一個亂世的秩序?!盵2]P120其次,博爾赫斯還采用反復出現(xiàn)的事物和隱喻來分割故事,使得秩序的大格局中呈現(xiàn)出眾多有限的小格局。迷宮因為在博爾赫斯各類體裁的作品中頻頻出現(xiàn)而成為博爾赫斯持有的獨特的意象模式。在《曲經(jīng)分岔的花園》中敘述者俞聰想象崔朋失落的迷宮乃是整個宇宙的縮影:“一座迷宮中的迷宮,想到一座不斷擴展,灣彎曲曲,可以包括過去和未來,以某種方式包括天體的迷宮?!盵3]P133迷宮復制了現(xiàn)實的混亂,也交織著人們構建秩序的理想。秩序與混亂的悖論只得到了一個令人困擾的結局:世界是混亂的。

三、虛無:存在的困境

無限的時間循環(huán),使人走上了永生的道路,“永生”意味著生命在時間中延伸,在一個無始無終的世界里,一切生存體驗和意義都會同失去了時間的向度而虛無飄渺。永生的人類失去了對時間的豐富感受,千百次的循環(huán)麻木了人類敏感的神經(jīng),無數(shù)次的重復之后,呈現(xiàn)給我們面前的是一片沒有意義的荒漠,虛無是人類存在的終極意義。

無限的時間分叉,好像給人提供了無限的道路,然而主人公選擇了所有的道路也就等于放棄了選擇。無須選擇的出路和沒有出路其實指向的是同樣的困境,都是否定個人作為主體對命運的把握;無論你走那一條路,不同的道路結果卻是一致的,即殺害和被殺。

懷著悲天憫人的情懷,博爾赫斯描述了人類命運的支配下的無奈。命運控制了人的一舉一動,表現(xiàn)上,人類具有了選擇的權利,然而結局只是朝死亡更進了一步。人類不斷的追求無限,卻始終逃不過有限的束縛;人類試圖控制自己的行動,卻也始究陷于非理性的泥潭之中;人類也嘗試著混亂中建構一個新的秩序,卻還是歸于混亂。人類徹底地失去了對命運的控制,虛無成為了最終的歸宿。

參考文獻:

[1]約翰·厄普代克.博爾赫斯文集.詩歌隨筆卷[M].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6.

[2]博爾赫斯. 博爾赫斯文集.文論自述卷[M].??冢汉D蠂H新聞出版中心.1996.

[3]博爾赫斯.博爾赫斯文集.小說卷[M].??冢汉D蠂H新聞出版中心.1996.

[4]博爾赫斯文集.小說卷[M].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6.

[5]米蘭·昆德拉.小說的藝術[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6]朱雪峰.流沙上的花園——從《小經(jīng)分岔的花園》索問博爾赫斯的迷宮[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4.

猜你喜歡
虛無存在博爾赫斯
對話
那個在地鐵里讀博爾赫斯的人
博爾赫斯作品在中國的譯介出版
淺析川端康成虛無的愛情觀
在虛無中的掙扎與堅持
懷疑與存在:米蘭?昆德拉《慶祝無意義》
淺析笛卡爾之“上帝”觀
傳統(tǒng)文化豈能“虛無”
微信圈子的“存在”之癢
作家們的作家
——讀《博爾赫斯》
滨州市| 鄂州市| 含山县| 会昌县| 大连市| 吴旗县| 禹州市| 延庆县| 临沭县| 新和县| 屏南县| 沅江市| 旬邑县| 昌黎县| 定远县| 濮阳市| 陇川县| 定西市| 中江县| 嘉禾县| 敦化市| 句容市| 建湖县| 鄂托克旗| 偏关县| 芦山县| 九江市| 昆山市| 永年县| 青神县| 新泰市| 台南市| 普陀区| 隆回县| 精河县| 广德县| 白朗县| 兰坪| 昌黎县| 岢岚县| 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