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海燕 張沫飛
楚國是先秦時期的重要邦國,其先世出于祝融。據(jù)《國語·鄭語》記載:“夫黎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彼^火正,即是司火之官。在遠古時代,火對于人類文明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在很多民族的神話傳說中甚至將火視為人類文明起源的象征。因此,司火之官一方面執(zhí)掌天文,一方面也管理民間的生產(chǎn)活動。據(jù)《史記·楚世家》記載,祝融名曰吳回,“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后也” 。陸終這六個兒子的后裔形成了八個氏族,就是所謂的“祝融八姓”,其中最小的兒子季連就是后來楚國的先祖。
楚的先民本居住于中原一帶,但由于氏族部落之間的戰(zhàn)爭,被迫向南遷徙。從今河南新鄭一帶一路南下,到達荊山以北的今湖北丹陽一帶。楚人與這里的土著雜居,文化習俗也逐漸為當?shù)厣贁?shù)民族所濡染甚至同化,由此被北方的中原國家視為蠻夷。
進入春秋時代,周王室權(quán)威式微,南方的楚國開始強大。強大起來的楚國自稱為王,不再尊奉周天子的王權(quán),開始對外侵略擴張,滅亡了周圍的很多小國?!蹲髠鳌べ夜四辍酚涊d:“漢陽諸姬,楚實盡之?!睗h陽諸姬是西周末年為了遏制南方的楚人在漢水以北分封的一系列姬姓諸侯,而如今他們都被楚國滅掉了。楚國的擴張勢頭一路向北,但被齊桓公、晉文公兩位霸主相繼打敗。公元前613年,楚穆王去世,莊王熊旅即位,楚國的命運交到了這位不足20歲的少年君王手中。
問鼎中原
據(jù)《左傳·宣公三年》所載,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率領楚國軍隊前往討伐陸渾之戎。陸渾之戎是戎族部落的一支,原居于瓜州(今陜西秦嶺西端及隴山一帶),秦國強大以后,他們被秦穆公驅(qū)趕到陸渾(今河南宜陽南)一帶,因而被稱為陸渾之戎。陸渾之戎當然無法與楚國軍隊抗衡,很快就被打敗了。然而,楚國軍隊在取得勝利后,并沒有班師回國,而是在楚莊王的帶領下,直抵洛水之濱,到了周王朝的都城洛陽城下,顯示出楚莊王奪取中原政權(quán)的雄心。
為了震懾周天子,楚國軍隊在周王朝的邊境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以顯示自己武力的強盛。消息傳到周定王那里,定王趕緊派王孫滿前去慰勞楚軍,以探虛實。王孫滿來到楚軍帳中,見到了楚莊王。莊王問王孫滿,周王室世代相傳的九鼎究竟有多重?相傳九鼎由夏朝傳到商朝,又由商朝傳到周朝,是大禹用九州各地進貢來的青銅鑄成,上面鑄有九州各地的山川文物,是象征天下統(tǒng)治權(quán)的寶器。
楚莊王問鼎之輕重,實則是在質(zhì)疑周天子對天下的統(tǒng)治權(quán)。王孫滿當然聽出了楚莊王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回答道:“在德不在鼎?!币簿褪钦f,周天子之所以統(tǒng)治天下,是在于他的德行,而不是因為擁有九鼎。楚莊王對此不以為然,說道:“九鼎又有什么了不起呢,楚國只要銷毀楚國軍隊武器上的銅鉤就足夠鑄成九鼎了。”王孫滿說:“過去在夏朝的時候,夏桀德行敗壞,鼎便被遷到商朝。商朝延續(xù)了600年,殷紂王殘酷暴虐,鼎又被遷到了周朝。如果天子德行高尚,鼎雖然輕也無法移動;如果天子德行敗壞,鼎即便再重也無法保住。如今周王室雖然衰微了,但上天的眷命尚未變化,鼎的輕重,不是人臣所能知道的。”
王孫滿的話對楚莊王造成了極大的沖擊。莊王這才意識到,一直以來楚國憑借武力征服周圍的小國,擊敗遠方的大國,軍力不可謂不雄壯,國力不可謂不強盛,然而卻沒有得到中原諸國的臣服和尊重,反而招致了附庸小國的一次次背叛與中原霸主的一次次對抗。周天子的王權(quán)之所以能夠維持,不是依賴自身的實力,而是依靠中原文化完善有序的禮樂制度和高度發(fā)達的政治文明。中原諸國共同尊奉周禮,擁有一套共同遵守的政治文化秩序。而楚國作為這一秩序的挑戰(zhàn)者,自然會遭到中原國家的共同抵抗。
在楚國以武力征戰(zhàn)的過程中,齊國、晉國相繼擔當起了中原諸國保護者的責任,一方面尊奉周天子,一方面興亡國、繼絕世,保護復興那些受到蠻夷威脅的小國,由此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和擁戴。齊桓公、晉文公的霸業(yè)也都是在與楚國的對抗中建立起來的。所以,楚國如果想要得到中原國家的承認,成為霸主,就必須遵守并盡快融入這一文明體系之中。
明白這一點后,楚莊王率領楚軍退出周王朝的疆土,班師回國。回到楚國后,他大力引進中原的文化和禮法,制定了一系列法令法規(guī),以使楚國的朝章典制接軌中原國家。通過楚莊王“以夏變夷”的諸種舉措,楚國的面貌煥然一新——它已不再是那個自稱蠻夷的野蠻國家,而成為了能夠與中原諸國互相唱和、互動呼應的禮儀之邦。
復陳盟鄭
公元前599年,陳國的夏徵舒殺死了陳國的國君陳靈公,自立為國君。第二年,楚國以此為借口討伐陳國,殺死了夏徵舒。楚軍攻下陳國后,按照楚國歷來的傳統(tǒng),準備消滅陳國,將其劃為楚國的一個縣。對此,楚國的大臣紛紛表示贊同,只有剛從齊國出使回來的申叔時不以為然。楚莊王找到申叔時,問他為何不贊同。申叔時回答道:“俗語說,牽著牛走到別人家的田地里,田的主人就把牛搶走了。牽牛進到別人家的田地里固然不對,但因此就把牛搶走豈不是太過分了嗎?如今是因為陳國發(fā)生了弒君的暴行,大王才率領諸侯前來平定陳國的內(nèi)亂,這本來是光明正大的義舉。如果因為貪圖陳國的土地而趁機把陳國滅掉變成自己的領土,今后楚國又拿什么取信于天下呢!”聽了申叔時的話,楚莊王幡然醒悟,決定恢復陳國的社稷,迎立流亡晉國的陳靈公之子公子午回來繼承陳國國君之位,是為陳成公。據(jù)《孔子家語·好生》載,當孔子讀到楚莊王恢復陳國社稷的故事時,感嘆一聲說:“賢哉楚王!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匪申叔之信不能達其義,匪莊王之賢不能受其訓。”楚莊王之重視信義,連孔子也大加稱贊,表明此時的楚國已經(jīng)接受并融入到周朝的禮樂文明秩序之中,不再是那個一味侵略擴張,毀滅其他國家宗廟社稷的蠻夷之國了。
公元前597年,楚莊王率領楚國三軍再次北上包圍了鄭國。楚軍包圍鄭都17天。鄭人準備求和,于是在宗廟舉行占卜。占卜的結(jié)果不好,顯示鄭人將要痛哭于宗廟,遷居遠方。國人知道了這個消息悲痛不已,連守城的軍人們也趴在城墻上痛哭。楚軍看到鄭人的樣子,以為鄭人就要投降,便解除了包圍。鄭人見楚軍退兵,馬上重新修繕城墻,于是楚軍再次包圍鄭國。后來,楚軍又用了3個月的時間,最終攻克了鄭國。
楚莊王率領楚軍從鄭都的大門進入城中。當時鄭國國君是鄭襄公,他按照周禮,赤裸著上身,牽著羊來到宗廟前,向楚王請罪,說道:“我不為上天所庇祐而惹怒了大王,使大王率軍來到我國,這都是我的罪過。如今我任由大王懲罰,只求大王能夠看在周王朝歷代先王與鄭國歷代先君神靈的面子上,不要使他們失去祭祀。”楚國的大臣紛紛建議楚莊王不要赦免鄭襄公,直接將鄭國滅掉并入自己的領土。楚莊王卻說:“鄭國國君為了保存國家的社稷如此謙卑,一定能夠受到百姓的擁戴,我又怎么能滅亡他的國家呢?”于是楚王率楚軍退出鄭國國都30里之外,并派出大夫與鄭國訂立了盟約。
“興亡繼絕”本來是周王朝禮樂文明的政治傳統(tǒng),其中既包含維持社會穩(wěn)定的政治意義,又具有保護、推動文明發(fā)展的文化意義。楚國改變自身的政治傳統(tǒng),遵循周王朝的禮樂文明,顯示著楚國已經(jīng)主動成為華夏文明圈的成員,并且扮演起文明秩序維護者的角色。后世以齊桓公、楚莊王救衛(wèi)復陳的義行善舉并稱,表明此時楚國已經(jīng)開始為中原諸國所接納,楚國的霸業(yè)就要開始了。
同年夏天,楚國在邲之戰(zhàn)中大敗晉國,一舉奠定了楚國稱霸的基礎。此后的幾年里,楚國又攻下宋國,并使魯國歸附楚國。一時間,中原諸國紛紛向楚國朝貢。楚莊王成功地建立起了楚國的霸業(yè),他本人也由此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止戈為武
邲之戰(zhàn)后,大量的晉國士兵在戰(zhàn)爭中陣亡,楚國的將領便向楚莊王建議,將晉國士兵的尸體收集、堆積起來,修建“京觀”。所謂京觀,就是將敵軍陣亡將士的尸體堆在道路兩旁,培上封土,做成金字塔形的土堆。建筑京觀,一方面是為了震懾敵軍,一方面也是為了向后代夸耀自己的武功。然而,楚莊王卻拒絕了這個建議。
在楚莊王看來,“武”字是由“止”和“戈”兩個字組成的,真正的武功,是消滅暴亂終止戰(zhàn)爭,而不是展示兵威的兇殘,向后人炫耀。武力存在的終極意義是維護和平。楚莊王又進一步提出“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币簿褪钦f,使用武力的真正目的,并不是為了消滅敵人,炫耀武力,而是為了禁止強暴、消弭戰(zhàn)爭、保持強大、鞏固功業(yè)、安定百姓、調(diào)和民眾、豐贍財富。只有做到這些,武功才能為后世子孫所銘記。如今晉楚兩國交戰(zhàn),兩軍將士暴尸于野,已經(jīng)是殘暴之舉了,再建筑京觀,這何以向后世子孫示范呢?況且古代賢明的君王之所以建立京觀,是為了懲罰那些有罪之人,發(fā)揮警示后人的作用。如今,晉國的將士都是為了自己的國君盡忠而死,我又怎么能把他們建成京觀呢?于是,楚莊王在黃河邊舉行祭祀,班師回國了。
雖然從古文字的角度而言,組成“武”字的“止”和“戈”中的“止”,本是從腳趾的象形演化而來,“武”字表示的是士兵持戈站立的形象,但這并不妨礙楚莊王對“武”字的創(chuàng)造性解釋?!爸垢隇槲洹边@一充滿哲學思辨意味的說法,顯示出楚莊王本人的文化修養(yǎng)和楚國當時的政治文明都達到了極高的程度,甚至可以與中原國家相媲美?!拔溆衅叩隆钡恼f法也成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有關“武”的經(jīng)典理解。
楚國通過學習中原文化,接受宗周禮樂傳統(tǒng),逐漸為中原諸國所承認和接受,楚莊王也被后世儒家視為圣王明君的一個典范。承于楚莊王的流風余韻和楚文化,到了戰(zhàn)國時代,更成為華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止戈為武”“協(xié)和萬邦”的和平思想和東方智慧,一直是中華民族處理對內(nèi)對外關系的思想淵源。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
責任編輯 / 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