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強
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提高,國家在體育強國、健康中國戰(zhàn)略指導下,出臺了一系列體育發(fā)展政策,國民的體育意識明顯提高,社會體育、學校體育、體育相關產業(yè)得到迅速發(fā)展。但各類大專院校公共體育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為解決大專院校公體課教學的一些現實問題,本文從體育觀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方面對大專院校公體課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深入思考后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期望為大專院校公共體育課更好的開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大專院校? 公共體育課? 現狀? 措施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a)-0127-02
從當下大學新生入學時的軍訓和身體素質測試中容易看出,當代大學生身體素質較差,健康狀況不理想。在“健康中國”戰(zhàn)略的大背景下,面對著大學生體質連年下降的客觀現實情況,大學體育教師應承擔起責任,通過公共體育課對學生進行體育知識、技能的傳授以及培養(yǎng)、促使學生形成“終身體育、健康第一”的意識.
1? 大專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的現狀
1.1 體育觀念偏差
觀念決定心態(tài),心態(tài)決定行為。目前的狀況是:大專院校的部分體育老師和絕大多數的學生對公共體育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特別是開設了體育類專業(yè)的院校的體育教師存在明顯的“重體育專業(yè)課,輕公共體育課”的思想。大部分公體課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認為體育課就是專業(yè)課的補充、理論課后的調節(jié)劑,片面的追求“達標”的體育課成績,認為體育課對自己的學習、生活以及畢業(yè)后參加工作沒有什么作用,甚至認為體育課程的設置占用了自己學習專業(yè)知識的時間,產生厭惡體育課的情緒。錯誤的體育觀念使得體育課堂氛圍較差,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得不到保證,學生們在體育課上不能真正地從中受益,學校的公共體育課程處于一個尷尬的位置。
1.2 教學方法守舊,教學內容單一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重在創(chuàng)法。大專院校的體育教師在公共體育課堂教學中一貫采用講解法、示范法、練習法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固然是很好的體育教學方法,但長期單一的采用某種教學方法和固定的教學程序讓公體課堂顯得枯燥、乏味,毫無活力可言。當前大專院校公體課課的教學內容比較單一,仍然選擇籃球、體操、乒乓球等技巧作為教學內容,忽略了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教學內容的選擇沒有與學生的興趣、發(fā)展需要聯系起來,導致學生缺乏積極性,不能通過公體課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習慣。
1.3 師資力量不足,體育建設投入力度不夠
當前許多大專院校體育老師缺乏,師資力量嚴重不足,一些學校甚至要外聘體育教師才能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繁重的教學任務已經讓體育教師焦頭爛額、疲于應付,導致教學效果較差,也就無從談及提高教學質量和體育科研能力的話題。近年來各個大專院校的規(guī)模都在持續(xù)擴建,但是并沒有增加體育項目方面的投入,而且分析相關資料可以發(fā)現,大專院校體育項目資金中的一大部分都用于體育類專業(yè)課和學校代表隊建設上。用于公共體育課教學條件改善的資金是少之又少,公體課使用的大多是體育類專業(yè)課使用后淘汰下來的體育器材,公體課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設施無法有效地滿足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
1.4 評價機制不科學
當今大專院校對于公體課教師的評價普遍停留在“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在考試中達標”層面上,教師沒有將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教學目標放在重要的位置。片面的將運動技術技能的掌握程度作為考核標準,過于注重結果,忽略了個體的差異性,缺少了對學習態(tài)度、努力程度等發(fā)展性要素的評價,這種評價機制是不科學的,評價結果是以偏概全的。拿到學分成為了學生上公體課的唯一目標,通過上課,學生沒有體會到體育運動的樂趣、養(yǎng)成運動的習慣、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這與公體課開設的目的是背道而馳的。
2? 大專院校公共體育課改革的措施
2.1 端正體育觀念,養(yǎng)成“終身體育、健康第一”的意識
體育與健康是相輔相成的。公體課教師要充分了解課程開設的初衷,在教學中營造團結、健康的課堂氛圍,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把學生身心協(xié)調發(fā)展作為體育教學的方向,把體育教學與學生專業(yè)、未來發(fā)展銜接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健康第一”意識,使學生終身受益。學生在老師的循序善誘下,體會運動的樂趣,學會發(fā)現體育運動帶給自己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發(fā)展和變化,獲得愉悅的運動體驗,形成“自我體育意識”。
2.2 靈活采用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
大專院校公共體育課作為一門實踐性課程,公體課教師應利用教學場所在室外這一特殊優(yōu)勢,主動探索更多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tǒng)“老師講解示范、學生分組練習”教學模式,選擇一些學生參與度高的組織方法進行教學,如游戲法、情景法、比賽法、變換教學場合、變換隊列隊形等,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積極性。
教學內容方面,首先,公體課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體育意識和體育知識的教育,向學生講授科學鍛煉、運動損傷等體育理論知識,讓學生了解體育鍛煉在學習及以后的工作中的作用,改變學生對體育的看法。其次,應設置更多兼具教育性、娛樂性的教學內容。可以選擇一些新穎的、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如當下流行的拓展訓練,鍛煉身體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意識。也可以選擇一些與學生專業(yè)相關的內容進行教學,如對舞蹈專業(yè)學生采用“人體拼字”游戲鍛煉學生的身體柔韌性,對護理專業(yè)學生采用“實心球投準”游戲鍛煉學生上肢力量及精準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