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文敏 錢紅
摘 要:為了真實了解當前北橋中心小學課堂教學現狀,通過對學校中、高年級段學生和語數英學科教師的問卷調查,以座談與聽課等方式,為課題研究提供了決策依據,積極打造自主、合作的“三環(huán)四步”任務型課堂,從而實現深度教學。
關鍵詞:課堂教學;現狀;調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035
一、調查背景
為了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全面分析我國中小學課堂教學普遍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關鍵問題的基礎上,通過總結我國十多年來的學校課程教學改革經驗成果,學習借鑒國外相關研究成果,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fā)展中心(以下簡稱“課程教材中心”)組織來自數所知名大學的相關教育人員,設計研發(fā)了“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該項目旨在提升廣大教師的教學研究水平和實踐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深度學習是當代學習科學提出的新概念。它是針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的膚淺學習現象而提出的,就是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圍繞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fā)展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
經過一年多的深入研究,該項目已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并開發(fā)出了部分學科的教學實踐案例,搭建了促進項目即時交流研討的網絡學習平臺。該項目的研究真正踐行了葉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笆濉逼陂g,我校將在“深度學習”理念及葉圣陶先生“教是為了不教”思想指導下改進課堂教學方式,研究探索一種深度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因此特對本校課堂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尋求策略。
二、調查的對象及方法
1.調查對象。為使調查數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經課題組成員認真研究,隨機確定了中、高年級段各3個班共計128名學生(中年級45人,高年級83人)和語數英學科的49名教師(語文教師19人,數學教師13人,英語教師17人)進行了調查。
2.調查方法。本次調查以調查問卷的形式為主。
三、調查結果
1.學生問卷。調查顯示,在課前有33%的學生對每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偶爾了解。36%的學生認為老師的上課內容偶爾能夠吸引他。40%的學生認為老師的課堂提問基本都是在幫助他分析、復習、記憶所學知識點。可喜的是71%的學生對上課學習過程中的疑問一般通過與同學商量、討論解決,可惜都是在課后作業(yè)不會做時才找同學討論的。40%的學生認為在課堂上沒有學到多少學習方法,仍沿用自己的方法。47%的學生愿意在課堂上表達自己不同的見解,但有49%的學生害怕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不同見解,還有4%的學生從不在課堂上表達自己不同的見解。38%的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是專心聽老師講,27%的學生喜歡自己看書或做作業(yè),通過動手、動腦來得出結論,還有36%的學生喜歡與同學一起討論,有困難的問老師。40%的學生認為課堂教學環(huán)境因素對自己的身心狀態(tài)影響最大。
調查還顯示,學生認為教師在上課時先要創(chuàng)設好情境,營造好氛圍,接著讓他們多動手動腦實踐做題。做題過程中可以討論,最后交流,有不對的、難度大的問題請老師給出適當的指導和補充說明。老師這樣上課才能給他們帶來最大的收獲。學生還認為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多添加些游戲,增加趣味性,讓他們多實踐,大膽說,多合作學習,這樣才可以提升自己或他人的課堂學習能力。
2.教師問卷。調查顯示,59%的老師認為目前小學課堂教學的現狀主要表現在學生被動式接受學習。49%的老師在課堂上偶爾遇到過讓學生自學、探究、合作學習影響教學進度的尷尬,但能以學生為重,可有20%的老師在課堂上經常遇到讓學生自學、探究、合作學習影響教學進度的尷尬,他們選擇以教學進度為重。90%的老師都能在學生開展自學、探究、合作的活動時提出具體的要求,在學生學習有障礙時給予指導。所有的老師都認為一堂好課的標準是學生學會了方法,形成了好的習慣。55%的老師對“深度學習”理念偶爾去查詢翻閱過。73%的老師認為優(yōu)化課堂的教學思路、優(yōu)化教學目標和教學結構、優(yōu)化教師的個人素養(yǎng)和修養(yǎng)、優(yōu)化使用多種教學手段可以改變小學課堂教學的現狀。55%的老師常使用的教學策略有聯系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活動,鼓勵探究;教師精彩講解,學生認真傾聽。只有30%的老師使用的教學策略是主要由學生自學探究。
調查還顯示,教師接觸過的創(chuàng)新課堂有:自主、探究、合作式的課堂;小組討論,小老師到組內教其他學生;翻轉課堂;學生高度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以活動為主的課堂;未來課堂,每人一個平板;任務型課堂等。
教師們還認為在“深度學習”理念及葉圣陶先生“教是為了不教”思想的指引下,這些做法可以實現課堂的深度教學:(1)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2)重視學生合作、探究過程。(3)開展教學活動,讓活動拉動學生參與,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4)任務型學習,情境化教學。(5)“三環(huán)四步”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
四、結論
通過對學生、教師的問卷調查,了解到了我校課堂教學現狀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36%的學生認為老師的上課內容偶爾吸引他。
2.40%的學生認為老師的課堂提問基本都是在幫助他分析、復習、記憶所學知識點。
3.71%的學生對上課學習過程中的疑問一般通過與同學商量、討論解決,可惜都是在課后作業(yè)不會做時才找學生討論的。
4.40%的學生認為在課堂上沒有學到多少學習方法,仍沿用自己的方法。
5.59%的老師認為目前小學課堂教學的現狀主要表現在學生被動式接受學習。
6.只有30%的老師使用的教學策略是由學生自學探究。
五、指導策略
課題組將以“深度學習”為理念,以葉圣陶先生“教是為了不教”思想為指引,充分構建“三環(huán)四步”任務型課堂來實現深度教學。
“三環(huán)”是把整堂課分成三個環(huán)節(jié),分別是第一環(huán)節(jié):情境導入,明確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第二環(huán)節(jié):實施任務,構建新知。第三環(huán)節(jié):總結提升,活化能力。
“四步”是指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每個任務的完成大致分四個步驟,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展示交流,教師點評。
第一步驟:自主學習。教師用一定的時間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做到靜思獨想。由于是限時完成任務,是以任務驅動的強迫訓練,能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有效提高學生的現場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由于我們的考試也是在限時中完成的,所以,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訓練能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第二步驟:合作學習。學生通過一定時間的自主學習后,為合作學習交流做好了質疑問難的準備,在合作中相互啟發(fā),思維碰撞,不斷解決自主學習中產生的問題,甚至還會打破教材的局限,探索更高、更深的問題。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能得到同伴的幫助,解決學習中的困惑,增強學習的信心,使他們能緊跟隊伍而不落伍,增強團隊的歸屬感,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第三步驟:展示交流。學生展示的形式多樣,可以是在原地口頭表達,可以是實物投影儀展示,可以是上講臺板演。當同學在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在認真傾聽的基礎上積極思考,若有不同意見要進行補充,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課堂中,每個發(fā)言都是通過與他人的對話而形成的,每一個發(fā)言所帶來的思考促進了自己內部對話語言的產生,其結果是,學生思考的內容更加真實,他們獲得了生動而豐富的經驗,他們的認識獲得了不同程度的超越。同時,學生通過展示交流,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更充分享受到學習的成就感,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信。要求學生邊講邊指,面向同學,老師站在后邊。
第四步驟:教師點評。在學生展示交流時,當學生點評不到位的時候,教師要引導、點撥、補全,必要時進行講解,要講深講透,要確保最后知識結論的正確性、完整性和深刻性,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
在任務完成的四個步驟中,教師要盡量控制自己的話語權,努力做到“三不講”:學生已經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夠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教師的作用始終是一個傾聽者、牽引者、促進者、引導者,是站在學生背后的人。
“深度教學”體現的是以“學生為中心”實踐“自主學,合作學,質疑學”的教學理念。學校將以構建“三環(huán)四步”任務型課堂為抓手,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改革。
參考文獻:
[1]付光會.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創(chuàng)設數學問題情境[J].讀書文摘,2017(1):100.
[2]劉其旺.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J].數學大世界(上旬版),2017(11):96.
[3]蔣淑玉.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分析[J].中外交流,2018(8):108.
[4]李懷紅.和學生一起“觸摸”數學——小學數學建模的點滴思考[J].新課程(上旬),2015(7):42.
[5]何輝博.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研究[J].求知導刊,2016(19):87.
[6]滕家娟.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策略[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6(10):334.
[7]馮潤莉.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J].學周刊(中旬),2014(6):104.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曾早紅(1981.6— ),女,漢族,福建龍巖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概念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岳廷剛.中小學課堂教學現狀調查研究[J].吉林教育,2009(z1).
[2]胡詠梅,高兵.中小學新課程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06(9).? ? ? ? ? ? ? ? ? ? ? ? ? ? ? ? ? ? ??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俞文敏(1972.5— ),男,漢族,江蘇蘇州人,中小學高級,研究方向:小學教育教學。
錢紅(1985.12— ),女,漢族,江蘇蘇州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