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紅
2017年的云南文學年會,省作協(xié)把開會的地點安排在了普洱。市文聯(lián)早早便給我們周到縝密地安排了一個“探秘綠三角”的,政治意義與人文內(nèi)蘊雜糅兼容的采風之旅。
綠三角的詩意解讀
普洱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人類最后的“秘境”,尤其是瀾滄、孟連、西盟三個邊陲縣份組合而成的“綠三角”,更是秘境中的秘境。
綠,是“綠三角”的底色和桂冠,是“綠三角”的骨髓和靈魂。大地被綠色占領(lǐng),天空被綠色簇擁,時令被綠色主導,生活被綠色充盈。綠色的山水,綠色的田園,綠色的村寨,綠色的城池,綠色的空氣,綠色的風雨,綠色的神話,綠色的風情。綠色的春夏秋冬,綠色的夜以繼日。綠色無處不在,綠色無孔不入。綠色所向披靡,綠色戰(zhàn)無不勝,綠色讓你神魂顛倒,綠色讓你無所適從。
呼嘯著奔眼底而來的,是綠色。浩蕩著波濤般漫卷開去的,是綠色。被陽光擦洗得锃亮的,是綠色的草木。被汗水打磨豐腴的,是綠色的莊稼。
在“綠三角”,一只鳥的歌唱,隨時會被綠色阻隔;一頭熊的奔跑,經(jīng)常會被綠色絆倒;間或一只睿智的蜜蜂,一頭奸猾的狐貍,也偶爾會在這迷宮般蒼茫而凝重的綠色中,暈頭轉(zhuǎn)向,裹足不前。
我甚至見識過“綠三角”一場深秋的雨水,在潑灑過濃重的綠色之后,便再也洗涮不干凈那滲透進骨髓的綠色,即使聚合為小溪,即使成長為河流,也很難改變綠色的挾持,以至于整個“綠三角”地界上的江河湖泊,都是綠色的,綠色的“湖光瀲滟晴方好”,綠色的“不廢江河萬古流”,綠色的奔騰呼嘯,綠色的波光粼粼,綠色的鷺飛魚躍,綠色的帆影舟楫。
在西盟,綠色被供奉,綠色被尊崇。
在孟連,綠色被歌唱,綠色被舞蹈。
在瀾滄,綠色被共享,綠色被傳承。
綠色的發(fā)展,綠色的生活。每個“綠三角”人的生命里,都有一種綠色的基因在延續(xù),綿綿不絕,生生不息。
在西盟,每一寸泥土,都吐納著最原始的氣息;每一片森林,都有詭異的神靈居住。
在孟連,每一條河流,都是詩和遠方;每一個寨子,都是詩意的棲居。
在瀾滄,每一朵鮮花,都有三生三世;每一個夜晚,都是蘆笙的戀歌。
在西盟,每座山崗都有自己最精彩的風景、神話、傳說、故事。
在孟連,每個民族都有自己最獨特的歷史、信仰、文化、藝術(shù)。
在瀾滄,生態(tài)環(huán)境原汁原味,民族風情絢麗多姿;邊境風光魅力獨具,古茶文化源遠流長。
在瀾滄,千年的古茶林茗香醇厚。
在西盟,神秘的龍?zhí)逗庫o安詳。
在孟連,時光里的古寨古鎮(zhèn)質(zhì)樸敦厚,歌舞中的男女老少快樂從容。
在整個“綠三角”,從司崗里最原始的召喚,到龍摩爺最神秘的儀典;從孟連宣撫司的莊嚴神圣,到娜允鎮(zhèn)的古色古香;從景邁山的茶祖圣地,到糯干寺的賧佛現(xiàn)場;關(guān)于人類童年的原生態(tài)記憶,你有多少種哪怕是神鬼莫測的想象,就能在這里找到多少種確切而篤定的佐證和標本。
瀾滄縣城掠影
年會的第一站選擇在瀾滄,一個全國獨一無二的拉祜族自治縣。
瀾滄,因東臨瀾滄江而得名,地處西雙版納、臨滄、普洱三州(市)的交匯之地,縣域總面積88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萬人,是云南省縣級轄區(qū)面積第二大縣。因為與中國鄰邦緬甸接壤的國境線長80多公里,所以一直被譽為是中國西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邊陲門戶,素有“世界拉祜之根,千年古茶之源”的美譽。
從我借土養(yǎng)命的大理市到瀾滄縣,有著540公里的路程。
從大理出發(fā),走214國道,要經(jīng)過巍山、南澗、景東、云縣、臨滄、雙江6個縣市和永健、廟街、樂秋、碧溪、小灣、茂蘭、曉街、茶房、幸福、螞蟻堆、博尚、勐庫、巖帥、安康、上允、富邦、竹塘等近20個鄉(xiāng)鎮(zhèn)的地界。
出發(fā)時,高德地圖明白無誤地顯示,10個小時17分鐘可以抵達,但我們早晨7點從大理出發(fā),卻馬不停蹄地走了整整12個小時。同車的除了我,還有白族青年作家李達偉、滿族作家鐵栗,再就是負責開車的散文家劉紹良,都是應邀參加年會的代表。劉紹良是有著30多年駕齡的老司機,但這一路跑下來,還是把他給累得夠嗆。
這是一條遙遠而艱難的探秘尋幽之路,也是一條從地處內(nèi)陸的南詔故國通往哀牢故地的,真正可以被稱為“故國邊疆”的“南巡”之路。
瀾滄在南詔國時代和大理國時期,都曾經(jīng)是其治下一片廣大的疆域。所以在我的潛意識中,這一次的“綠三角”采風之旅,其實也是我探尋當年的祖輩先人在當年的王國邊疆南征巡游時古跡遺痕的“懷舊”之旅。
從當年王旗招展威加四方,而今風花雪月宜居天下的大理,沿著千年以前南詔軍隊劍掃烽煙的擴張之路和百年以前商賈馬幫販運普洱磚茶的“茶馬古道”蜿蜒盤旋的方向一路向南,那些永恒的大江大河,大山大地,電影一樣不間斷地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之中,讓我能夠輕易地感覺到自己的卑微和渺小。
盡管現(xiàn)在我們所行進的這些道路,與遙遠古代的那些道路相比,已經(jīng)少去了許多的陡峭和蜿蜒,許多的曲折與坎坷,許多的艱難和險阻,許多的風餐和露宿,但即使我不是開車而是坐車,依然能夠切膚地體會到它的漫長和遙遠。
一路之上,大山在我們的頭頂依次矗立,大河在我們的身邊持續(xù)咆哮,大風挾裹著大塊的云朵在我們的腳下如綿羊油一樣不停地翻滾。迎面而來的一切,都是陌生或者半陌生的大美,都是出乎預料的奇異風光,都是想象無能為力的多維度呈現(xiàn),包括我們終將抵達的秘境瀾滄。
夜幕即將降臨的時候,我們終于抵達了瀾滄縣城。
這個四圍群山環(huán)繞的縣城,坐落在一個名叫勐朗壩的狹長盆地之中。我瞟了一眼車上的儀表,顯示海拔為1054米,這比起我已寓居半生的大理,整整低下去了近900米。難怪出發(fā)時的涼薄寒意,瞬間便被一股撲面而來的熱浪一掃而空。
第一印象,瀾滄是一個歷史悠久但依舊在熱火朝天地成長著的,充滿朝氣的年輕縣城。
從大處看,瀾滄與我所到過的眾多縣城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區(qū)別,拔地而起的高樓,商鋪林立的街道,人聲鼎沸的超市,歌舞升平的廣場,熙來攘往的車流,霓虹閃爍的酒店,不忘初心的標語,光怪陸離的圍欄,還有永遠紛亂擁擠的菜市場,永遠火爆嘈雜的電玩城,再就是新修的馬路,新掛的招牌,新開的快餐店,新安的防盜門,開張不會超過半年的洗腳城,誕生不會超過十年的居民小區(qū)以及代表著工業(yè)化進程的,由綠色鋅板和不銹鋼構(gòu)件組裝的貨棚和各類五花八門的工廠廠房。
從小處看,瀾滄依舊是那個想象中的瀾滄,那個本來的瀾滄,拉祜族人的瀾滄,遙遠邊城的瀾滄,葫蘆王地的瀾滄。每條街道每個建筑的細部,都能嗅到獨有的民族文化氣息。從一個小花邊到一個小圖案,從一塊宣傳到一張導游圖,都富集著特有的拉祜文化元素。棕櫚樹站立在街道兩邊,古樹茶香飄蕩在每條陋巷。各式各樣的葫蘆圖案,葫蘆雕塑,可以出現(xiàn)在任何地方,任何角落。神圣的葫蘆,吉祥的葫蘆,如意的葫蘆,憨態(tài)可掬的葫蘆。我在全省文聯(lián)系統(tǒng)召開的一個會議上認識的瀾滄縣文聯(lián)主席,女作家陳遠瓊使用的微信頭像,也是一個金光閃閃,飽滿豐腴的葫蘆。
事實上,在進入縣城的南朗河橋頭,我就已經(jīng)看到了一座古色古香的葫蘆形牌坊,不用介紹我也知道,它就是瀾滄縣城的迎賓門。迎賓門的拱頂中間,就是一個巨大的,被藍色的麥穗環(huán)繞著的,金光閃閃的葫蘆雕塑。葫蘆的兩邊,是“瀾滄”兩個金光閃閃的行書大字。葫蘆的下部,懸掛著一個“拉祜山鄉(xiāng)歡迎您”的黑底金字牌匾。門柱的底座,也是兩個金光閃閃的葫蘆,壯壯的,憨憨的,像極了動畫片中的葫蘆娃。門柱的頂端,則各自安放著一個蘆笙的雕塑,同樣金光閃閃。門柱上書寫有一副楹聯(lián):“笙歌擺舞迎嘉賓,古茶美酒敬親人”,用的也是黑底金字。雖然這話聽起來就知道是客套,但也代表著瀾滄以拉祜族為主的各民族兄弟一種真誠而友善的待客之道。
在瀾滄,在孟連,在任何一個拉祜族聚居的村寨,葫蘆都是圣物,是遠古時代民族源起的根,是孕育天地萬物的胎盤。每一個拉祜族人的血脈中,都保存著葫蘆的文化基因,傳承著葫蘆的古老印記。早在十多年前,我就從著名拉祜族女作家李夢薇和娜朵的文字中,感受到了葫蘆對于拉祜族祖先崇拜所承載的深遠歷史和文化內(nèi)涵。
包括彝族、拉祜族在內(nèi)的眾多少數(shù)民族,都認為天有天神,地有地神,日有日神,月有月神,舉凡山川、河流、大地、田園、風雨、雷電、日月、星辰以及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神靈在主宰著?!叭f物有靈”已經(jīng)成為云南眾多少數(shù)民族自然崇拜的共識。
據(jù)拉祜族的創(chuàng)世史詩《牡帕密帕》描述:拉祜族的祖先是偉大的天神“厄薩”在農(nóng)歷十月十五那天,用葫蘆創(chuàng)造出來的。說是很久以前,宇宙一片混沌,天地間沒有萬事萬物,是偉大的天神“厄薩”創(chuàng)造了地球,創(chuàng)造了宇宙,創(chuàng)造了自然界的鳥獸蟲魚,但卻沒有創(chuàng)造擁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的人類。過了一段時間以后,厄薩覺得孤單寂寞,沒有玩伴,便種下了一株葫蘆。葫蘆成熟之后,小米雀和老鼠共同啄開了葫蘆,從葫蘆中走出一男一女,男的叫“扎笛”,女的叫“娜笛”,扎笛是葫蘆的兒子,娜笛是葫蘆的女兒。扎笛和娜笛長大以后,厄薩便叫他們倆結(jié)婚生子,但他倆都認為同是葫蘆誕生的兄妹,不能亂了倫常而結(jié)婚。厄薩便通過滾石磨、滾篩子、滾簸箕等辦法,決意要讓他們結(jié)婚,但都沒有達到目的。厄薩沒有辦法,只好尋來一種名叫“合合藥”的靈藥,讓兄妹二人服下,才使扎笛和娜笛產(chǎn)生了愛情,并最終結(jié)為夫妻。經(jīng)過十月懷胎,娜笛生下了十三對孩子。扎笛夫婦實在養(yǎng)活不了,只好求助于偉大的天神,天神厄薩于是叫來了狗、豬、牛、虎等十二種動物,幫助娜笛喂養(yǎng)孩子。孩子長大之后,便以12種動物命名,成為12個部落的始祖。自此之后,人類才慢慢繁衍壯大起來。也因為如此,拉祜族人堅定地相信他們就是葫蘆的后代,把葫蘆看成是祖先的化身和全民族的最吉祥圣物。
關(guān)于葫蘆的自然崇拜,其實除了拉祜族,還有佤族、傣族,彝族等眾多的少數(shù)民族。這些民族同樣都將部族的起源與葫蘆緊密聯(lián)系,并跟拉祜族一樣誕生了許多眾口相傳的神話,最終形成了一系列葫蘆崇拜的民俗以及與此相關(guān)的神話傳說。
我在佤山滄源的古老崖畫中,就曾看見有一個橫臥的葫蘆,人類和其他動物依次從葫蘆中走出。傣族的創(chuàng)世神話,也將葫蘆當作人類的始祖,講的是洪水滔滔,萬物湮滅的遠古,漫天大水沖來一個巨大的葫蘆。洪水過后,從葫蘆中走出八個男人,一個仙女讓其中的四人變成女子,與另外四個男人結(jié)為夫妻,人類從此得以繁衍。彝族的創(chuàng)世古歌《梅葛》,也記敘了關(guān)于人類起源于葫蘆的古老神話,說是蠻荒時代的大洪水過后,幸存的兩兄妹奉天神旨意成親,最后生下一個葫蘆,從中誕生出了漢、彝、苗、藏、傣、拉祜等九族。
這一切無不說明,在人類歷史中的葫蘆,已經(jīng)超出了作為植物學本身的簡單概念,成為一種特有的文化載體。
一座詩意盎然的城市,必須要有一條詩意盎然的河流穿城而過,瀾滄縣城也不例外。
流經(jīng)瀾滄縣城的這條詩意盎然的河流,名叫南朗河,又名南拉河。南朗河屬于瀾滄江水系右岸的二級支流,發(fā)源于瀾滄縣的竹塘鄉(xiāng)甘河頭,向南流經(jīng)瀾滄縣的拉巴、竹塘、東朗、勐朗、東回、酒井、糯福、惠民8個鄉(xiāng)鎮(zhèn),在進入西雙版納后匯入打洛河,再蜿蜒南下,最后匯入湄公河的一級支流南洛河。
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探訪南朗河所流經(jīng)的那些大地和村莊,但我能夠想象,想象這條河流白銀一樣穿越那些大地和村莊時的從容與安詳。在瀾滄,有一大群像縣文聯(lián)主席陳遠瓊一樣把詩歌和散文寫得空靈澄澈的文學愛好者,我以為這一定跟南朗河的滋養(yǎng)和啟迪存在著某種潛在的關(guān)系。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有了南朗河的養(yǎng)育,瀾滄這座遙遠的邊地小城,便有了靈性,有了靈動,有了靈氣,有了靈息。
有了南朗河的滋潤,滿城郭盛開的三角梅,才會是潤潤的;滿街道布排的棕櫚樹,才會是油油的;滿河畔生長的大榕樹,才會如一支支巨型的綠色火把,肆無忌憚地燃燒,把路過的云朵和霧靄,都烘烤成了淡綠的煙霞。
有了南朗河的環(huán)繞,瀾滄縣城的一年四季才會如此地綠肥紅瘦,如此地欣欣向榮,如此地安定和美,如此地興高采烈。
有了南朗河的哺育,瀾滄縣城的夜晚才會有滿河的燈影綽綽,潺潺的水聲入夢。
有了南朗河的烘托,這個邊城的早晨或者黃昏,才可能誕生無數(shù)人心向神往的蘆笙戀歌,讓每一個走進過瀾滄的硬漢子,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有了南朗河的撩撥,寫詩寫散文的陳遠瓊們那些關(guān)于詩和遠方的暢想,才會是如此的珠圓玉潤,如此的充滿活力。
走進景邁山
當夜,下榻于蘆笙路與溫泉路交叉口的華隆大酒店,因為承受了十余個小時的奔波,累,好睡,一夜無夢。
為了參加主辦方組織的“云南作家助力普洱景邁山古茶林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簽名活動”,次日清晨,我們早早便在酒店大堂集合,登車,落座,開始向著景邁山進發(fā)。
景邁山隸屬于瀾滄縣的惠民鄉(xiāng),東鄰西雙版納的勐海,西鄰緬甸,是西雙版納、普洱與緬甸交界處一個中外馳名的大茶園。
景邁山是我此次采風之旅最想抵達的地方,已經(jīng)很久了,這個被古老的茶香和各種神乎其神的傳聞層層包裹的地名,一直夢一樣在我的心頭纏繞,揮之不去。
記得2015年底到2016年3月,普洱的羅彩惠和泉溪等一干文友,曾經(jīng)邀請我參與他們組織的一個名為“千年古茶林·圣地景邁山”的詩歌征稿活動,并通知了部分作家親臨景邁山,實地體驗當?shù)赜凭玫墓挪栉幕投嘣拿耧L民俗,當時我因瑣事纏身,最終沒有成行。
那次采風活動,許文舟等我的很多好友都參加了。從他們發(fā)布的微博、朋友圈中知道,這次活動主辦方安排的內(nèi)容非常豐富,走訪的寨子也十分好玩。看著眼熱,便著實感覺有些懊悔,懊悔自己懶于活動,生生錯過了一次拜謁景邁山的大好機會。
彎彎曲曲的柏油公路,沿著南朗河滾滾南流的方向,在連綿的群山與縱橫的河谷中,烏梢蛇一樣跌宕起伏地向前盤旋著,延伸著。一夜的大雨,已經(jīng)把瀾滄的大地和天空都清洗了個通體澄明。那些依次從車窗外緩慢滑過的山崗與河谷,全都被雨水洗涮得青春煥發(fā),仿佛是一塊塊剛剛出鍋的酥油。直奔眼簾而來的荒草、野花、修竹、綠樹,甚至石頭、落葉,全都是翠翠的,嫩嫩的,油油的,濕濕的,十分的養(yǎng)眼。比絲綢還輕還薄的霧靄,懶散地縈繞著墨玉般的山崗。棉團一樣潔白的云朵聚集的河谷,偶爾會有一個兩個的寨子,在云朵的縫隙中若隱若現(xiàn),神秘,奇異,讓人平添許多詩意的遐想。
在經(jīng)過了兩個多小時的行進與跋涉之后,我們乘坐的大巴車終于長長地喘了一口粗氣,在一座視野疏朗的山崗停了下來。
負責講解和召集的拉祜族女作家李夢薇用甜美的聲音朝著車上一大群東倒西歪、睡意朦朧的采風團成員喊了一聲:各位老師,醒醒,景邁山到了。于是,一幫人眾揉著惺忪的睡眼下車,集合,在當?shù)剜l(xiāng)鎮(zhèn)干部的帶領(lǐng)下,開始向著前方不遠處一片深邃的原始叢林進發(fā)。
這是一片被幽深的峽谷環(huán)擁著的叢林,叢林的入口,修筑著一道低矮的石墻,石墻上端矗立著6塊方形的毛石,石頭上鐫刻著“景邁山古茶林”6個大字,大字用墨綠油漆涮過,陽光下格外醒目。
越過石墻,仍舊沒有看到所謂的古茶,李夢薇指著叢林的深處對大家說,古茶林就在叢林的里面,于是大家魚貫而入,羊群一樣地四散開去,終于看到了數(shù)以千計的古茶樹,全都秩序井然地分布在那些高大喬木的濃蔭下面,古木森森,古茶儼然,茶在林中,林茶相伴,與周圍的叢林完整地融為了一體。要不是近距離的加以分辨,你很難認定哪一棵是古茶樹,哪一棵是野喬木。
這倒是出乎了我的預料,原來景邁山的茶園,并不像其他地方的茶園那么霸道,那么逞強,茶帶所到之處,無論是野草藤蘿,還是喬木灌木,統(tǒng)統(tǒng)一掃而光。景邁山的茶園,從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就秉持了一種寬厚包容的品性,與喬木和諧相處,與灌木比鄰而居。道法自然,美美與共。它們甚至就是原始叢林中一個組成的部分,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面對著那一棵棵祖母一樣安詳,神祇一樣尊貴,雖顯老態(tài)龍鐘但卻依舊生機盎然的千年古茶,我忽然覺得很有必要記錄下這個特殊日子:2017年11月21日。我覺得這是我生平中一個可以值得記憶的日子,我與一片古老茶園在南國邊陲明媚的陽光下邂逅,并且心生歡喜。在當天的朋友圈中,我推出幾幅視角獨到、構(gòu)圖精美的古茶園和古茶樹圖片,寫下了這樣一段發(fā)自內(nèi)心的文字:讓時間的味道,在一枚平凡的葉子上滯留,讓我們經(jīng)由一掬沸騰的泉水,把沉睡于古代的醇香,叫醒。
景邁山的古茶,屬于喬木大葉種,景邁山古茶園是中國十二大茶山中喬木樹最大最集中的古茶園,由景邁、芒景兩個萬畝茶園組成,號稱“萬畝喬木古茶園”。茶園內(nèi)坐落著幫改村、籠蚌村、南座村、那耐村、糯干村、勐本村、芒埂村、芒景村、芒洪村、翁洼村、翁基村、老酒房村等10多個世代種茶制茶的自然村,組成了占地面積2.8萬畝的景邁山萬畝古茶園。
根據(jù)景邁山遺產(chǎn)申報的相關(guān)材料證實,古茶園內(nèi)至今仍存活著大量樹齡在百年以上的古茶樹。茶園累計有古茶林面積1231公頃,每公頃種植密度約為1000棵,以此估算,古茶林內(nèi)的茶樹數(shù)量,累計要超過120萬株。
景邁山的種茶歷史十分悠久,這句話要放在別處,說起來就有點心虛,但景邁山不一樣,確實有據(jù)可查。據(jù)史學家在《蠻書》和景邁山上的寺廟經(jīng)文的記載中發(fā)現(xiàn),早在公元7世紀伊始,景邁山就已經(jīng)開始大規(guī)模地種植茶樹,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另據(jù)《布朗族志》和相關(guān)的傣文史料記載,佛歷713年(公元180年),布朗族的祖先帕哎冷就帶領(lǐng)著自己的子民,在景邁山上種下了一棵棵、一片片的茶林。
來自民間的一些說法,更是充滿了神奇的色彩,相傳一千多年以前,景邁山傣族的先祖召糯臘狩獵馬鹿來到景邁山,看見此地森林茂密、土壤肥沃,便率領(lǐng)整個部落遷徙定居于此。布朗族先祖帕哎冷巡游到景邁山時,遭遇瘟疫之難,偶然間被景邁山中的一片樹葉所救。為了感念上天的恩賜,遂率領(lǐng)整個部落在景邁山定居,并把那片救命的神奇樹葉稱之為“茶”,敦促部族大量栽種。據(jù)說帕哎冷在臨終之前,曾經(jīng)語重心長地告誡后代子孫:“我留下金銀你們會花光,留下牛羊會病死;只有留下這種樹葉,子子孫孫才會享用不盡?!?/p>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經(jīng)過無數(shù)代后人的努力,布朗族、傣族的先民們不僅馴化了野生茶樹,而且在歷經(jīng)生態(tài)劫難之后,帕哎冷和他的子民們當年一棵一棵親手種下的古茶樹,如今依舊生機盎然地與原始叢林交錯生長、和諧共榮,成為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遠、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園。
在景邁山這座呈東西走向的山巒之上,古茶園就像是一塊翠綠的老玉,醇厚,安詳,讓人敬畏,又讓人心生稀罕。不過,對我而言,那些稀疏隨意地布排在茂密的森林邊緣、平緩的山地之上的一個個古樸而原始的村落,則更加讓人心生向往。那些干欄式的木樓或者竹樓,并不像是人為的建筑,倒更像是從茂密的森林派生出來的,更像是從寬厚的大地成長起來的,抑或它們就是森林的一個衣擺,抑或它們就是大地的一簇毛發(fā),天人合一,渾然一體。它們順應自然而又升華于自然,超然物外而又別具人間煙火氣息。無論是在陽光下還是在霧雨中,它們那種自然而然的呈現(xiàn),比一幅畫更深邃,比一首詩更簡約,比一曲舞更篤定,比一支歌更矜持。
生活在這一座一座村落中的傣族、布朗族、哈尼族、佤族等等的原住民們,都是茶祖的后裔,都是神靈的子民。他們?nèi)粘龆?,他們男耕女織,他們相親相愛,他們團結(jié)和睦。每天喝上一杯家釀土酒,就會精神抖擻、心花怒放;每天煨上一罐古樹老茶,就會安之若素、氣定神閑。千百年來,在大自然的賜予和古茶園的護佑下,他們安靜而祥和地過著與古茶相依為命,與古茶共生共榮的簡樸生活。雖說茶價的一路攀升讓一些原始而古樸的村落已經(jīng)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些沖擊,一些誘惑,但長期以來由景邁山的古茶煨泡出來的民族心氣不會變,民族秉性不會變,樂天知命的精神頭不會變。以傣族為主的糯干寨如此、以布朗族為主的翁基村亦是如此。
曾有茶人把幾大茶區(qū)的代表性好茶總結(jié)為:景邁至甜、易武至柔、班章至剛、冰島至活。景邁至甜,這應該是總結(jié)到點子上了。甜蜜,甜美,甜潤,甜香。何為天堂般的幸福生活,在我看來,這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