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樂 秦薇敏 田臻
【摘 要】高校凝聚力既是創(chuàng)辦一流大學的內在動力,也是一所高校生存和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有效發(fā)揮工會組織在高校凝聚力建設中的作用,對于推動高校向世界一流水平邁進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更是《工會法》、《工會章程》賦予的歷史使命。
【關鍵詞】工會;高校;凝聚力
《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2035》和《加快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中明確提出要建設一批世界一流高等學校。目前,高校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特色都已經明確了奮斗目標。如何如期實現(xiàn)目標,筆者認為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就是學校如何在全體教職員工中形成高度的凝聚力。凝聚力是創(chuàng)建一流大學的必備要素,是軟實力,更是核心競爭力。如何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會組織這一橋梁紐帶作用的發(fā)揮成了不可或缺的關鍵。
根據(jù)調查,高校工會組織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組織建設經費不足、權益維護體系不完善、制度建設不完備及教職工對工會組織認知度不高、歸屬感不強,一部分教職工對工會組織的認識還局限在“吹、拉、彈、唱”等文娛活動上。如果不盡快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育現(xiàn)代化,創(chuàng)辦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專業(yè)將變成空話。因此,加強工會組織在高校凝聚力建設中的作用顯的尤為重要。筆者在對高校教職工代表進行調查后,認為高校工會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凝聚力建設。
一、建立一支專業(yè)素質高、業(yè)務能力強的工會干部隊伍是提高凝聚力的保證
毛澤東同志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按照德才兼?zhèn)?、老中青婦結合的原則,擇優(yōu)選拔,組建并充實到工會組織中,著力打造一支優(yōu)良、高效、創(chuàng)新型工會干部隊伍。首先,工會干部隊伍是黨領導下的隊伍,要時刻強化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帶領全體教職工跟黨走。其次,工會干部要堅持學習,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做好表率。最后,高校應為工會干部提供交流平臺,支持高校工會干部積極向上級工會和國內外優(yōu)秀工會組織學習,也可以把權威專家請進校,實現(xiàn)“培訓全覆蓋、能力全提升”因地制宜的應用到本校工會組織建設中去。學??梢酝ㄟ^工會組織有效地把全體教職員工的思想精神、注意力聚焦和集中到創(chuàng)辦一流大學這一目標上來。
二、解決投入不足問題,提高工會經費管理成效
高校工會組織是在高校黨委和上級工會組織領導下的群眾組織,學校和二級學院每年均需投入一定數(shù)額的經費,保證工會工作正常開展。同時要用制度來規(guī)范經費的使用,提高工會經費管理成效。《工會法》規(guī)定,工會經費應當用于為職工服務和開展工會活動,其中包括職工活動支出、維權支出、業(yè)務支出、資本性支出、事業(yè)支出、其他支出等。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會組織明確規(guī)定了工會開支的“六嚴格”、“九嚴禁”、“八不準”等。筆者認為,首先,合理的經費預算,是做好工會工作的第一步,預算要經過充分調研并結合上一年情況制定,要堅決杜絕照抄照搬上年計劃,控制經費開支的隨意性。其次,工會經費應有側重,堅持樹立典型與幫扶服務相結合,鼓勵廣大教職工以工會為家,提升自身專業(yè)技能水平,同時對有困難的教職工開展高標準幫扶工作,不僅從物質上,更要從心理上關心關注廣大教職工。
三、解決問題,維護權益是增強凝聚力的關鍵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明確規(guī)定,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其中包括了工會依照法律規(guī)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組織職工參與本單位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工會必須密切聯(lián)系職工,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及時關心了解教職工的生活狀況,家庭情況,建立保障制度,幫助教職工解決醫(yī)療、住房及子女就學等實際問題,想職工所想,急職工所急??傊?,在高校中,這些工作做好做扎實了,全體教職員工就無后顧之憂,就能把主要時間、精力投入到自己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去,高校也就能高水平、高質量、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創(chuàng)建一流大學的目標任務。
四、堅決貫徹教代會制度,推動學校民主政治建設
教職工代表大會是學校教職工行使民主權利、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的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是實施民主治校的主要渠道,也是高校黨政領導與教職工進行協(xié)商溝通的重要途徑。教代會能集中反饋廣大教職工關心的熱點、面臨的難題,同時也是反饋教職工合理要求和正確主張的有效途徑。再次,廣大教職工可以通過教代會,集思廣益的參與學校的發(fā)展和決策,促進高校決策的科學化。
工會組織作為教代會的組織者,更要堅決貫徹教代會制度,進一步推動學校的民主政治建設。不僅要做好教職工代表的選舉和換屆工作,更要做好教職工意見、建議的收集、整理、反饋和落實工作。為校務公開提供便利的平臺,為教職工對學校工作的知情權、選舉權、監(jiān)督權等提供制度保障。
五、建好“教職工之家”,是增強凝聚力的載體
“教職工之家”絕不是職工俱樂部,而是活動之家。真正做到黨政共建,使教職工確實有一種歸屬感,有效增強工會組織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教職工之家”建設應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從形式、內容、載體等各方面,大膽嘗試和探索。始終以全體教職工的根本利益為落腳點和出發(fā)點,切實替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用實際行動取得廣大教職工的信賴。同時,也要積極發(fā)揮組織進行創(chuàng)新,把建“家”活動更多地拓展到學校發(fā)展的各個層面,努力探索和尋求新途徑、新方法、推動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評先選優(yōu),崗位比拼。將“教職工之家”建成文明之家、友愛之家,真正做到幫助教職工解決實際困難,使教職工之家真正成為加強教職工之間的溝通與聯(lián)系、增進教職工凝聚力的活力園地。
六、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手段,改進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工會組織要積極采取微博、微信等現(xiàn)代化溝通形式,把廣大教職工緊密團結在一起,圍繞學校工作獻言獻策。通過新媒體,首先可以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為新時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注入現(xiàn)代化活力。其次,新媒體作為在短時間內傳播信息的有效途徑,可以切實拉近教職工之間的距離,為他們搭建溝通的平臺,為創(chuàng)新性的開展工會工作創(chuàng)造機會。最后,工會還可利用新媒體為教職工的工作、生活提供新鮮資訊和便利,為他們搭建興趣平臺,組織線下活動等。新媒體平臺也能充分發(fā)揮教職工主人翁意識,使每一位職工都能真正融入學校這個大集體、大家庭之中。
綜上所述,高校工會組織在學校凝聚力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學校要成功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需要各級工會根據(jù)新的形勢和自身實際,發(fā)揮橋梁紐帶的優(yōu)勢,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及時化解矛盾,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依法監(jiān)督,真正發(fā)揮工會組織在高校凝聚力建設中的作用,為創(chuàng)辦世界一流大學做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梅儀君,淺談工會組織在職工凝聚力建設中的作用,工會理論研究,2013.05.
[2]陳曉瑋,張峰,“四個堅持”提升工會經費使用管理成效,中國工會財會,2017.01.
[3]孫榮萍,新時期進一步推進基層“職工之家”工作,現(xiàn)代企業(yè)文化,2012.07.
[4]潘小承,工會組織在學校凝聚力建設中的作用,中國職工教育,2014.20.
[5]朱晶晶,不斷增強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中工網,2017年1月22日.
[6]潘姬熙,淺談如何發(fā)揮工會在高校凝聚力建設中的作用,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