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涵
古詩文注釋是教材編寫過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師在使用教材時非常關注的地方。對于新編教材的老課文(以人教版為參照)而言,一個注釋的改動,往往會引起教師的疑惑:為什么改?為什么這樣改?
事實上,新編教材時,編者會以權威版本對古詩文逐一核對校正,同時根據(jù)辭書和權威注本對原來的注釋進行查證和修訂。當然,如同古詩文有不同版本一樣,注釋也各有說法,各有所本。在不同辭書、不同注本出現(xiàn)抵牾的情況下,還需要借助各類文獻資料,以“回到歷史現(xiàn)場”的態(tài)度和方法對爭議處進行研判,力求注釋的準確、合適。
一、《孫權勸學》中的“過”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孫權勸學》中“及魯肅過尋陽”的“過”,原來教材的注釋為“到”,這句話的意思即“到了魯肅到尋陽(的時候)”。統(tǒng)編本教材將此處注為“經(jīng)過”,這句話的意思就變成“到了魯肅經(jīng)過尋陽(的時候)”。由“到”變成“經(jīng)過”,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從“過”的義項來看,“過”可以表示“至、到達”的意思,如:“來過竹里館,日與道相親。”(裴迪《竹里館》)
“過”還可以表示“經(jīng)過”的意思,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保▌⒂礤a《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從詞義上看,“至、到達”和“經(jīng)過”都屬于“過”的義項,《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在“過”字條目下也收錄了這兩個義項。換言之,從“及魯肅過尋陽”一句的單獨句意來看,無論是“到了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還是“到了魯肅經(jīng)過尋陽(的時候)”,都說得通。
其次,結合全文(特別是下文)來看。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魯肅在尋陽“與蒙論議”,并對呂蒙的才略“大晾”,之后魯肅做了什么?課文的結尾是“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遂”,引出了魯肅“論議大晾”后的舉動。這個舉動有兩個層次:一是對呂蒙刮目相看后“拜蒙母”和“結友”,另—是“分別”?!鞍菝赡浮焙汀敖Y友”的舉動與前面魯肅和呂蒙論議的情形邏輯關系緊密,所以我們通常關注得比較多,也由此容易忽略魯肅在論議之后“遂……別”的舉動。從文氣上看,“遂拜蒙母,結友而別”的“而”字,將魯肅的舉動最終落在了“別”上,也就是說,“拜蒙母”和“結友”在很大程度上是為“別”蓄勢的。如果聯(lián)系前文的“及魯肅過尋陽”,可以推測:尋陽是魯肅此行經(jīng)過處,而非目的地。
最后,借助其他材料做實上述的推測。關于魯肅與呂蒙論議一事,還可見《三國志·吳志·呂蒙傳》:
魯肅代周瑜,當之陸口,過蒙屯下。肅意尚輕蒙,或說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顧之?!彼焱劽?。酒酣,蒙問肅曰:“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肅造次應曰:“臨時施宜?!泵稍唬骸敖駯|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因為肅畫五策。肅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這段記載寫得很清楚,魯肅代替了周瑜,前往陸口,途經(jīng)呂蒙駐軍地。魯肅原來心里還比較輕視呂蒙,受人勸說才去拜訪。當他與呂蒙酒后討論如何對付關羽時,呂蒙謀劃了五條計策,魯肅為之驚訝,于是叩拜了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成朋友才告別。由此可知,《孫權勸學》中魯肅的目的地確實不是尋陽,“過”解釋為“經(jīng)過”更準確。
二、《木蘭詩》中的“唧唧”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人教版教材里對“唧唧”的注釋為“織布機的聲音”,統(tǒng)編本教材改為“吧息聲”。也許有人第一反應是:“唧唧”作為擬聲詞,怎么會表示嘆息聲呢?
其實,“唧唧”這個詞在古詩文中(包括南北朝時期)用來表示嘆息聲,是很常見的。如:
1.唧唧撫心嘆,蛾眉誤殺人。(施榮泰《詠王昭君》)
2.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白居易《琵琶行》)
3.年年豈無嘆,此嘆何唧唧。(元稹《長慶歷》)
4.夫笑而呵呵,嘆而唧唧,皆天籟也。(王若虛《滹南詩話》卷二)
同時,對“唧唧復唧唧”中“唧唧”作“嘆息聲”解,有辭書和權威注本為依據(jù)。例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在“唧唧”表示“嘆息聲”的義項里舉的例子就是《木蘭詩》中的“唧唧復唧唧”。余冠英先生選注的《樂府詩選》(中華書局),對“唧唧復唧唧”這句話作了比較詳細的解釋:“唧唧,嘆息聲。第一句《文苑英華》作‘唧唧何力力,注云:‘力力又作‘歷歷。開頭六句從《折楊柳枝歌》來,《折楊柳枝歌》有‘敕敕何力力一句。‘敕敕‘唧唧‘力力‘歷歷以及《地驅(qū)樂歌辭》的‘側側都是寫嘆息聲?!?/p>
將“唧唧”釋作“織布機的聲音”雖然在這首詩里說得通,但存在證據(jù)不足的缺憾。有人對漢魏六朝以及唐宋元明清時期四十余部總集類文獻進行梳理后發(fā)現(xiàn),織布機的聲音主要用“札札、扎扎、促促、啞啞”形容,而不用“唧唧”形容。筆者所能見到的古詩文語料中,也未找到表示織布機聲意思的其他例子。換句話說,“唧唧”表示織布機聲的例子,除了“唧唧復唧唧”可以作為“孤證”外(如果成立的話),暫時沒有其他有力的證據(jù)。筆者認為,“唧唧”表示織布機聲很大程度上是“通俗化”和“中學化”的一種臨時義項,雖然方便了師生理解(“唧唧”從現(xiàn)在的讀音聽起來似乎更像織布機聲,而不是嘆氣聲),但與這個詞真正的意思或者說權威注解并不一致。
也許還有人疑問:原來將“唧唧”解釋成織布機的聲音似乎更好理解,前兩句“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寫木蘭織布,后兩句“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寫木蘭停止織布開始嘆息;現(xiàn)在第一句“唧唧復唧唧”如果表示嘆息,第二句為何又去寫木蘭“當戶織”呢?
回答這個問題,就涉及讀詩的方法了。讀詩與讀其他文學作品有一個不太一樣的地方——它可以不是線性的。例如《木蘭詩》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這種運用互文手法的語句,就明顯不能一句一句單獨解釋,而要將上下句合起來作整體性理解。同理,“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四句也應當作一個整體來理解,前兩句和后兩句是同一個場面、同一個意思的反復敘述,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唉唉唉,木蘭對著門織布;沒有聽到織布機的聲音(因為是唉唉唉的嘆息聲),只聽見木蘭在嘆息。
三、《陋室銘》中的“白丁”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人教版教材對白丁的注釋為“平民,這里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統(tǒng)編本教材的注釋為“平民,指沒有功名的人”。關于“白丁”的這兩種解釋都說得通,也都有依據(jù)。如《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中,“白丁”條目有義項“不學無術或缺乏知識的人”,所用例句即此句;而《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中,“白丁”條目有“沒有功名、沒有官職的平民”義項,也以此句為例。
權威性相當?shù)牟煌o書,出現(xiàn)了對同一句中同一詞注釋不一致的現(xiàn)象,統(tǒng)編本教材為什么選取“平民,指沒有功名的人”這個義項呢?
這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白丁”在唐代詩文中的使用情況。在《全唐詩》《全唐詩補編》《全唐文》《全唐文補編》中,“白丁”用例如下:
1.白丁門外遠,俗子眼前無。(牟融《題朱慶馀閑居四首》其一)
2.洎老檢黃籍,依前住白丁。(寒山《詩三百三首》其八十)
3.官府征白丁,言采藍溪玉。(韋應物《采玉行》)
4.白丁攘臂犯長安,翠輦蒼黃路屈盤。(羅隱《中元甲子以辛丑駕幸蜀四首》其四)
5.白丁一云取,難甚網(wǎng)珊瑚。(皮日休《太湖石》)
6.時遇白丁攘辟,鯨鱷相吞,四海沸騰,諸藩蟻聚。(澄玉《疏山白云禪院記》)
7.宜于京兆蒲同岐華等州府兵內(nèi)及白丁中,簡一十二萬人,名為長從宿衛(wèi)。(《置長從宿衛(wèi)敕》)
8.白丁西州李慈藝。(《李慈藝授上護軍制》)
9.頻年征役,唯取勛官,牽挽辛苦,與白丁無別。(《陳破百濟軍事表》)
《全唐詩》等四部總集反映了唐代詩文的整體面貌,而這四部總集中的“白丁”基本包括兩個義項:“沒有功名、沒有官職的平民”和“無軍籍的壯丁”(這個義項在前述兩本辭書中均有),都不是指沒有學問的人。由此大體可知,“白丁”在唐代詩文中表示“沒有什么學問的人”這個義項雖不可斷定沒有,但至少是比較少見的。
其次,從課文要表達的意思來看,用“平民,指沒有功名的人”的解釋也很合理。“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意在表明,雖然這是陋室,但往來的都是大知識分子和有身份地位的人,這符合作者在前文所表示的自己德行美好,由此陋室“有仙則名,有龍則靈”。
最后,從注釋的簡潔、經(jīng)濟角度看,用“平民,指沒有功名的人”可以很好地完成注解的任務,沒有必要再用“平民,這里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這樣一個包含了兩個層次義項的注釋,徒增學生理解的負擔。
當然,也許還會有人疑問:“沒有功名的人”這種解釋從情感上看是不是有些“勢利”?理解這個問題,首先應明確,“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用文學的筆法來展示進出陋室人的身份——大知識分子和有功名地位的人,意在反襯“陋室不陋”,大可不必去做實理解作者對待平民的態(tài)度。其次,即便要做實,也不宜用當下的價值判斷去理解古人。用歷史的眼光看,“沒有功名的人”的解釋或許更貼近古代文人的意識——士這個階層相比于農(nóng)、工、商等階層有較強的自我優(yōu)越感。和劉禹錫同一時期的韓愈,在詩中就寫過:“開門問誰來,無非卿大夫?!泊俗腥耍懦肘x樞。”(《示兒》)基于這種狀況,王力先生在對《陋室銘》的分析中說:“‘往來無白丁也表現(xiàn)了他(劉禹錫)是不接近勞動人民的。”換言之,“沒有功名的人”的注解,也許正客觀地反映出作者的歷史局限,但由此也還原了歷史的現(xiàn)場。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恰恰體現(xiàn)了教材注釋對準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