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瀛
【摘 要】在新課改的推進下,中國教育進入了快速發(fā)展的新階段,并取得了顯著成績。地圖是地理學科的一大支柱,對地理教學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高中地理教學需緊跟新課改的步伐,加強對學生的培養(yǎng),教會學生巧用地圖。高中地理作為高考的重要學科之一,有著重要的地位,但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相對于其他地理內容,學生在地圖的學習中花了更多時間,且大部分高中生沒有使用地圖的意識和習慣,究其原因,是地圖標示較為復雜,學生難以靈活運用地圖解決問題?;诖?,本文主要對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地圖;問題意識
讀圖和識圖的能力是學生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因此,培養(yǎng)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首要任務,此能力對學生地理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地理大綱發(fā)生了新變化,要求學生不但要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還需要具備運用地圖分析地理問題及規(guī)律的能力。所以,教師要通過地圖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yǎng)學生掌握讀圖、析圖、描圖、繪圖的能力,為學生學好地理知識奠定基礎。
一、對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地圖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現(xiàn)狀分析
(一)高中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不濃厚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往往會對自己感興趣的學科認真對待,但最新數(shù)據(jù)表明,高中學生對地理學習興趣不大,而且許多學生覺得學地理毫無樂趣,在學習過程中就是死記硬背。學生學習地理若是處于被動狀態(tài),那么運用地圖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則很難達到高效。
(二)學生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
根據(jù)實際情況可知,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采用的是“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課堂上以自己為主導,將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導致學生缺少互動的機會,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雖然我國的教學方式在不斷地改善,但根據(jù)數(shù)據(jù)可知,這種教學模式在現(xiàn)階段仍是比較普遍。學生往往更希望在課堂上能與教師及同學多互動,同他們一起探索學習的奧秘。因此,只有改變沉悶的課堂學習氣氛,學生的思維才能發(fā)散、活躍起來,才能以更好的狀態(tài)投入學習。
(三)學生尚未養(yǎng)成使用地圖的習慣
如果學生能夠養(yǎng)成巧妙利用地圖的習慣,則會對他們的地理學習有很大幫助。但教師會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利用地圖學習的學生還是少數(shù),當學生遇到有些題目時,例如:關于地名或地理事物時,只有少數(shù)學生會主動查找地圖,大部分學生選擇偶爾查看或完全不看。由此可看出,學生未有效地利用地圖解決問題,且并未意識到地圖在地理學習中的重要性。而讀圖時遇到疑問也很少有學生向老師提問,體現(xiàn)出學生問題意識薄弱。
(四)學生所獲得的地理信息量不足
有科學家證明,一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與其所知曉的信息量有一定的關聯(lián)。由于地理課堂大多處于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有些教師所教內容僅限于教科書上的內容,并未向學生拓展課外知識,向學生傳遞的信息量不夠。學生若長時間處于信息量不足的狀態(tài),他們的問題意識便不能被有效激發(fā),自然能提出的問題也不多。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地圖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方法
(一)提高學生對地圖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地圖是地理學科獨有的語言,能夠形象、直觀地表達地理信息。在地理教學中,要先提高學生對地理的興趣,才能提高他們的地圖認知水平,進而更好地學習地圖技能,從而養(yǎng)成使用地圖的良好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的影音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養(yǎng)成閱讀并使用地圖的良好習慣。教師需教會學生正確掌握讀圖和用圖的技能,結合不同的地理知識使用不同的地圖。例如:在學習“海洋洋流”時,學生可利用世界洋流地圖掌握洋流的種類,能知道氣候會受到不同洋流的影響。通過培養(yǎng)學生對地圖的閱讀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二)使學生養(yǎng)成運用地圖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這是地理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學生在掌握基礎地圖知識后,能夠通過地圖獲取地理知識,從而熟練使用地圖、發(fā)現(xiàn)地圖中的隱性地理信息。因此,地理教師需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能力及圖表感知能力,使他們能準確預讀任意地圖,并清楚了解基本信息,從而達到自主地發(fā)掘多種地理信息的學習狀態(tài)。比如:當學生獲得某一地區(qū)的區(qū)域地圖之后,就能根據(jù)地圖分析出氣候特點及當?shù)氐娜丝诘姆植记闆r等。通過對地圖信息的挖掘,能夠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為其日后的地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提高學生的繪圖能力,增強實踐的能力
地圖作為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讀圖能力與成績緊密相關。提升學生讀圖技能的關鍵在于提高學生的繪圖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學完相關知識后繪制簡單的圖,如:輪廓圖、示意圖等,但面對一些復雜地圖時,教師可讓學生先用白紙描繪,然后根據(jù)教材上的知識內容,描繪主要的城市、河流等,以此提高他們的自學與動手實踐能力。高中地理學科中常用的有分布圖、原理圖、統(tǒng)計圖和景象圖等,能夠幫助學生分清各種事物的主次,從而熟練掌握相關地理知識。例如:學生想要清晰地了解我國能源消費情況,可以借助統(tǒng)計圖進行標注;還可以通過人類社會與環(huán)境的相關模式圖了解世界的具體分布情況,從而加深對地理知識的掌握。
(四)靈活運用地圖,拓展學生的知識
地圖是區(qū)域內系統(tǒng)的地理信息圖像化的媒介,在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就是加強對學生的地圖教學,教師應教會學生靈活運用地圖。例如:教師可培養(yǎng)學生一圖多思、舉一反三、歸納總結的能力,引導學生將不同的地圖作比較,找出相似點及不同點,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在教學亞洲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亞洲的相關影音資源,然后及時引導學生在地圖上尋找代表性的山脈及河流。將所學知識與地圖緊密結合,使學生慢慢積累,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五)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帶動學生思考
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置于課堂主導地位。教師可在課堂上根據(jù)地圖提出問題,先讓學生先思考,不懂的可互相討論,從而加深印象,下次遇到類似的就可以解決了,教師最后可總結并講解學生的共性問題。若想有效提高學生的探知欲望,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要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使學生產(chǎn)生疑問,進而自主思考并且解決問題。這一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過程,若方法得當,則能有效提高學生自主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束語
地圖教學可有效提高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但若要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更好地借助地圖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首先需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圖的興趣,進而提高其描繪地圖的能力,最終使其靈活運用地圖,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使學生熱愛地理。此外,教師可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帶動學生思考,還可借助不同的地圖對比,引發(fā)學生質疑,促進學生理解并吸收所學知識,通過此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參考文獻】
[1]滕莉娟.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225
[2]高鴻飛.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地圖技能的培養(yǎng)分析[J].好家長,2017(68):185
[3]楊雪.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地圖興趣的培養(yǎng)研究策略[J].考試周刊,2017(80):146
[4]張燕.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地圖的運用[J].祖國,2017(8):259
[5]齊芳.地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南北橋,2017(10):100
[6]董健.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地圖技能的培養(yǎng)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7(9):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