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麗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腦血栓早期康復護理對降低腦血栓患者致殘率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腦血栓患者6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參照組開展傳統(tǒng)護理干預,而研究組則在傳統(tǒng)護理干預基礎上施早期康復護理后比較兩組患者致殘率、滿意率及康復情況。
結果 研究組患者Barthel評分、運動功能評分、疾病認知度評分顯著高于參照組,NIHSS評分顯著低于參照組,致殘率顯著低于參照組,護理滿意率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取早期康復護理能有效降低急性腦血栓患者致殘率,并促疾病康復。
【關鍵詞】急性腦血栓;早期康復護理;腦血栓;致殘率;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6..02
急性腦血栓為臨床常見腦血管疾病,致殘率較高,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治療同時采取早期康復護理能有效降低腦血栓患者的致殘率,促進康復[1]。本文分析、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腦血栓患者64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均符合急性腦血栓疾病診斷標準,且經(jīng)CT、MRI檢查確診,同時排除短暫性腦缺血、癡呆以及合并嚴重臟器疾病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32例。其中,參照組男17例,女15例,年齡35~80歲,平均年齡(62.36±10.54)歲,文化程度為高中及以上;研究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34~78歲,平均年齡(62.54±10.4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本組急性腦血栓患者采取傳統(tǒng)護理干預,病房環(huán)境整潔、定期檢查病情、告知相關注意事項及疾病相關知識等。
1.2.2 研究組
則在參照組護理干預基礎上施行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具體措施為:(1)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導。急性腦血栓發(fā)病急、危害大,患者及其家屬均易出現(xiàn)錯誤認知,從而出現(xiàn)焦慮、恐懼、消極等心理情緒,不利于疾病治療及康復。因此需結合患者及其家屬文化程度,評估其疾病知識掌握程度,針對性進行健康宣教以提高患者疾病認知,引導患者以積極心態(tài)配合疾病治療,改善患者情緒狀態(tài)。(2)體位指導?;颊吲P床期間無法自由活動,從而患者易出現(xiàn)壓瘡等不適,為此需指導患者定期變換體位并給予按摩,促進機體血液循環(huán),減少不適。(3)飲食調(diào)整。結合患者病情及飲食喜好,指導患者多食用高營養(yǎng)、高維生素食物,以期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促進康復。(4)康復鍛煉。合理評估患者的身體素質(zhì)及疾病狀況,結合患者家屬意見制定康復鍛煉方案。①定期對活動度下降側肢適度按摩,必要時加溫以促血液循環(huán);定期擦身、翻身以保持身體清潔,避免褥瘡。②盡早下床活動。鼓勵、協(xié)助患者由平躺、創(chuàng)傷坐位盡早過渡至下床站立、慢行,以期提高患者機體素質(zhì)進而促進康復。③語言功能訓練。部分語言功能受損患者,需安排專門護理人員適當刺激患者聽力,鼓勵患者進行發(fā)聲訓練,發(fā)聲訓練同時給予糾正,以促其語言功能恢復。
1.3 觀察指標
以Barthel指數(shù)評估兩組急性腦血栓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越高則日常生活能力越強;采用運動功能評價量表評估兩組患者的運動功能,評分越高則運動功能越好。采用NIHSS(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量表)評估兩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情況,評分越高則神經(jīng)功能缺損情況越嚴重。以問卷形式評估兩組患者疾病認知度,得分越高則認知度越高。
記錄兩組患者致殘情況,并對比。以問卷形式評估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問卷為百分制,得分高于60分則為滿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運動能力、疾病認知、神經(jīng)功能缺損及生活能力對比
研究組急性腦血栓患者Barthel評分、運動功能評分、疾病認知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參照組,且NIHSS評分顯著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致殘率、滿意率對比
研究組致殘率0.00%顯著低于參照組12.50%,護理滿意率90.63%顯著高于參照組68.7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作為中老年人多發(fā)疾病,急性腦血栓是指因機體顱腦動脈血管出現(xiàn)病理性變化所產(chǎn)生的疾病,發(fā)病率、致殘率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質(zhì)量[2]。臨床治療同時為降低急性腦血栓患者致殘率、改善其康復效果,需在傳統(tǒng)護理措施基礎上行早期康復護理[3]。
對急性腦血栓患者采取早期康復護理,通過強化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導改善患者情緒、提高患者疾病認知,使其能以積極心態(tài)配合臨床工作,同時指導患者調(diào)整飲食及體位,保持舒適狀態(tài)[4]。在合理評估患者的整體情況后,針對性進行康復指導,定期翻身、按摩以促機體血液循環(huán),避免壓瘡、褥瘡情況發(fā)生。指導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以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及活動能力。針對語言功能受損患者行針對性語言功能訓練以促其語言功能恢復[5-6]。結合本文結果數(shù)據(jù)可知,研究組急性腦血栓患者Barthel評分(73.69±6.81)分、運動功能評分(91.68±2.78)分、疾病認知度評分(79.54±5.21)分、NIHSS評分(9.21±1.12)分、致殘率0.00%、護理滿意率90.63%顯著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早期康復護理能有效改善急性腦血栓患者的康復效果,并降低其致殘率,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 丁一耘.藥物結合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急性腦血栓患者致殘率的影響[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7,37(10):378-380.
[2] 崔芳英.急性腦血栓早期康復護理對降低腦血栓患者致殘率的作用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12):178-179.
[3] 趙君鳳,安勝軍,李建萍,等.早期康復護理在急性腦血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6,11(7):166-167,168.
[4] 劉祥偉.觀察急性腦血栓早期康復護理對降低腦血栓患者致殘率的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8):28,30.
[5] 朱甜甜,劉巖巖.急性腦血栓早期康復護理對降低腦血栓患者致殘率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0):52,56.
[6] 胡蘭芳.急性腦血栓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降低腦血栓患者致殘率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6,19(8):138-139.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