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虹怡 孫亞 金靜 欒琳琳 林銀芳
[摘 要] 移動學習是指學習者借助無線移動設備(如手機、iPad等),隨時隨地、方便靈活地開展交互式數(shù)字化學習活動的學習方式。盈利是支撐移動學習平臺運營的關鍵,故消費者的付費意愿對移動學習平臺至關重要,然而國內學術界對移動學習的付費意愿的研究幾乎沒有。文章對移動學習和付費意愿分別進行綜述,從移動學習的應用領域、技術、設計以及使用者行為進行梳理,根據(jù)前人使用的研究理論基礎不同,從感知價值理論和計劃行為理論兩個角度分析了付費意愿的影響因素,以此探析付費意愿對移動學習的影響。對推動移動學習付費意愿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關鍵詞] 移動學習;付費意愿;感知價值理論;計劃行為理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7. 090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9)07- 0219- 04
0 引 言
近年來,隨著網絡經濟重心向移動端轉移,移動學習正在蓬勃發(fā)展。加之政府對互聯(lián)網學習持續(xù)關注,使得移動學習處于長期利好的狀態(tài)。與此同時,新的時代背景下催生了用戶終身學習的需求,知識付費逐漸興起,移動學習領域的發(fā)展正迎來新的契機。
然而,同其他知識付費產品一樣,移動學習產品普遍面臨盈利窘境,目前移動學習平臺盈利方式多樣,包括IP授權,會員,內容包,廣告,直播錄播課程以及電商等。但用戶為內容包以及直播錄播課程付費仍然為移動學習平臺最主要的盈利模式。因此,提升用戶為移動學習內容付費的意愿就成為改善移動學習平臺盈利狀況的關鍵途徑。同時,通過對移動學習相關文獻的梳理,發(fā)現(xiàn)國內外對移動學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應用領域、技術、設計以及使用者行為四個方面。相較其他三個方面,有關使用者行為的研究普遍較少,雖然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但針對付費意愿的研究仍然較為缺乏。因此,本研究著眼于移動學習以及付費意愿相關研究文獻,梳理相關研究成果,為研究人員提供借鑒。
2 移動學習文獻綜述
通過閱讀題目關鍵詞為“移動學習”、“m-learning”和“mobile learning”的有關文獻發(fā)現(xiàn),國內外對移動學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2.1 移動學習應用領域研究
楊紅(2014)分析了高校大學生對移動圖書館以及手機移動閱讀的使用情況,提出將移動學習應用到高校圖書館建設領域。Gezgin D等人(2018)主要研究了土耳其公立大學計算機工程和計算機教育與教學技術部門對m-learning的態(tài)度,并了解學生對計算機工程課程與選修課程的掌握程度,以此來檢驗移動學習的輔助教學效果。王華軻(2017)分析了在農民工培訓領域廣泛應用手機移動學習的必然性與可行性,提出在該領域應用移動學習有助于培訓取得實效。C, et al(2017)對定量、定性和混合方法的系統(tǒng)綜述進行了概述,以全面了解注冊護士在繼續(xù)教育背景下所使用的移動學習的效果。
從上述文獻可以看出,移動學習已經成為一種輔助傳統(tǒng)教育的方式,同時在學校教育和非學校教育中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2.2 移動學習技術研究
研究者對移動學習技術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統(tǒng)開發(fā)技術和輔助技術兩個方面。
在系統(tǒng)開發(fā)技術研究方面,Gao Y(2017)以英語聽力學習為例,設計出基于Android的遠程教育移動終端學習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的目的是提高使用者的學習水平。劉偉等(2016)開發(fā)出應用于Android平臺移動終端的工程圖學移動學習系統(tǒng),針對工程圖學課程的認知規(guī)律開發(fā)了分屏功能,同時實現(xiàn)了對虛擬模型的交互控制。
在輔助技術研究方面,余勝泉等(2014)提出了支持課程大規(guī)模開放學習技術的解決思路,包括內容交互與數(shù)據(jù)追蹤技術等,試圖給大規(guī)模開放課程開發(fā)者和運行者提供技術發(fā)展思路的參考與借鑒?;悾?015)提出一種改進的面向移動學習的云資源信息流無源定位技術,在學習資源共享調度等領域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通過對文獻進行梳理,發(fā)現(xiàn)輔助技術作為能夠支持和改進移動學習的工具,在現(xiàn)今這個信息化社會應該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研究者應該更多地關注于移動學習課程資源的開發(fā)技術及其標準化研究。
2.3 移動學習設計研究
移動學習設計研究主要集中在平臺設計、資源設計、活動設計和環(huán)境設計四個方面。
在平臺設計方面,朱學偉 等(2014)將微信和移動學習相結合,把虛擬交互延伸到現(xiàn)實交互,提出了微信支持下移動學習平臺的設計原則和流程,搭建了一個移動學習平臺。
在資源設計方面,李浩君 等(2014)以學習主題為基準,收集、整理和評價不同情境下各學習主題的相關資料,提出了基于概念圖的片段式移動學習資源設計模型。
在活動設計方面,王朋嬌 等(2015)根據(jù)微信在移動學習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微信功能包支持下的移動學習活動設計模式。
在環(huán)境設計方面,陳明選(2015)討論了基于手機的交互式學習環(huán)境的概念與內涵,提出了基于手機的交互策略,并結合具體案例進行智能手機軟件交互環(huán)境的建構。
只有好的設計,才能使移動學習教學應用過程中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所以移動學習設計研究尤為重要,特別是移動學習環(huán)境設計和活動設計,而學者對于環(huán)境設計和活動設計的研究顯得不夠深入。
2.4 移動學習使用者行為研究
Iqbal S和Bhatti Z(2015)采用技術接受模型(TAM)對學生使用m-learning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對其行為意向有正向的影響。Sarrab M等人(2016)在技術接受模型(TAM)的基礎上重點討論了移動學習的驅動因素以及學習者對移動學習的認知和意愿。研究發(fā)現(xiàn)了一些具有創(chuàng)新特征的因素。王金濤(2015)整合技術接受模型和任務技術匹配模型,通過實證研究得出影響大學生移動學習效果的因素。鮑日勤(2017)從開放教育學習者移動學習行為現(xiàn)狀,整合技術接受與使用模型(UTAUT模型)為基礎理論框架的實證分析,提出了影響開放教育學習使用意愿的因素。
綜上所述,對于移動學習的研究主要分為應用領域研究,技術研究與移動學習設計研究,使用者行為研究。根據(jù)對文獻的年代進行簡單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近年來研究者越來越注重對使用者行為的研究,該方面文獻逐年增加,成為移動學習研究的一個新興領域。但付費意愿作為移動學習使用者行為研究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數(shù)量卻少之又少。故接下來對付費意愿的國內外研究進行梳理,以期對學者的研究有所幫助。
3 付費意愿文獻綜述
付費意愿是指消費者愿意為特定產品或服務進行付費行為的可能性,即購買特定產品或服務的主觀傾向程度,屬于消費者心理活動。研究者普遍認為付費意愿與付費行為高度相關,前者可作為預測后者的重要變量。根據(jù)研究所依據(jù)理論的不同,將前人對付費意愿的研究分為以下兩類。
3.1 基于感知價值理論付費意愿研究
感知價值理論是指顧客所能感知到的利得與其在獲取產品或服務中所付出的成本進行權衡后對產品或服務效用的整體評價。換言之,感知價值是消費者對一個產品或服務綜合權衡的結果,其中包含感知收益與感知付出兩個方面。在以往的研究中,諸多學者通過感知價值理論來研究付費意愿。劉曉慶(2016)基于感知價值的采納模型,研究認為感知利得對付費意愿有正向影響關系以及感知利失對付費意愿有負向影響關系。感知利失對付費意愿的影響程度并沒有感知利得的影響程度顯著,說明在相對剛需的學習訴求面前,網絡教育用戶更多關注的是學習目的的達成。李雅箏(2016))研究認為課程信息質量和感知有用性均能通過影響感知價值來間接影響用戶的付費意愿,且感知有用性也能直接影響用戶付費意愿,說明在線用戶需要的是真正有價值的付費內容,平臺要注重用戶的需求分析,嚴格把關付費內容與課程信息介紹的一致性。SILVA DE SOUZA DE(2018)通過感知收益和感知付出兩方面來衡量感知價值進而來研究付費意愿,并根據(jù)研究對象的不同來對感知收益和感知付出進行具體化。趙士雯(2018)基于感知價值理論的視角,認為產品知識、感知易用性等因素通過感知風險和感知質量影響感知價值進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愿。李武(2016)也基于感知價值理論,從感知收益(經濟收益和內容收益)和感知付出(費用付出和其他成本付出)兩方面對在線付費問答平臺用戶付費意愿進行研究。葉陽(2018)在感知價值理論的視角下,認為感知價值、感知價格和個人付費意識因素有直接正向影響對用戶內容付費意愿,而感知質量、在線口碑間接正向影響用戶內容付費意愿。馮媛(2017)基于研究發(fā)現(xiàn)顧客感知價值對消費者購買意愿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情感價值的影響最為顯著,并且發(fā)現(xiàn)態(tài)度在顧客感知價值以及購買意愿之間有顯著的中介作用。
3.2 基于計劃行為理論付費意愿研究
計劃行為理論(TPB),是對理性行為理論模型的擴展和完善,該模型包含感知行為控制、個體行為態(tài)度和個體主觀規(guī)范三個核心要素,對個體最終實際的使用和采納行為具有更好的說明和預測。在付費意愿研究領域,韓煜東(2016)基于 TPB視角,研究說明國內用戶的高價格敏感性;感知行為控制、主觀規(guī)范、行為態(tài)度都會直接正向影響付費意愿,免費價值觀的作用則是直接負向的,且是最有影響力的預測變量。黃彬(2017)基于計劃行為理論認為態(tài)度和主觀規(guī)范對購買意愿有正向影響。許麗忠(2013)認為行為態(tài)度、主觀規(guī)范、知覺行為控制對支付意愿均有顯著影響。高琴(2017)認為受訪者態(tài)度、主觀規(guī)范和知覺行為顯著影響支付意愿。徐夢瑩(2016)從計劃行為理論出發(fā),從六個角度對計劃行為理論進行改進,發(fā)現(xiàn)了用戶付費態(tài)度、感知行為控制、感知視頻特征、感知網站特征、感知大眾傳播以及感知支付方式這六種因素對用戶付費意愿有顯著影響。
近年來,隨著我國網絡經濟中心向移動端的轉移,移動教育領域獲得的關注度持續(xù)放大。對于移動學習主流服務商而言,明確其盈利模式至關重要。因此,探究移動學習付費意愿十分必要。目前,國內外學者對于網絡視頻、網絡游戲和在線教育等虛擬產品或服務付費行為進行了多理論視角的研究,如:歐陽映泉(2014)等。但涉及移動學習的付費意愿研究較少。
4 總結與展望
目前,在對移動學習的研究中,關于消費者行為的研究少之又少,雖然近年來數(shù)量逐漸增多,但其中針對付費意愿的研究幾乎沒有。而付費意愿作為影響用戶為移動學習付費這一行為的一個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移動學習平臺的盈利情況。因此,研究移動學習付費意愿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學者研究付費意愿主要基于感知價值理論與計劃行為理論,而使用其他理論對付費意愿進行研究的文獻并不常見,因此,希望今后學者能夠將更多的理論引入付費意愿的研究領域中,豐富付費意愿的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1]楊紅.高校圖書館手機移動閱讀行為服務模式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9):29-31,66.
[2]Gezgin D, Adnan M, Acar Guvendir M. Mobile Learning According to Students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Education: A Comparison of Attitudes.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serial online]. January 1, 2018;19(1):4-17.
[3]王華軻.手機移動學習在新生代農民工培訓中應用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7(6):157-160.
[4]Rouleau G, Gagnon M, Duboi C, et al. Effects of e-Learning and m-Learning on Nursing Care in a Continuing Education Context: An Overview of Mixed Method Systematic Reviews (Protocol).Studies In Health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cs[serial online]. 2017;245:1284.
[5]Gao Y.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istance Education Mobile Terminal Learning System based on Android. Revista De La Facultad De Ingenieria [serial online]. December 11, 2017;32(16):51-57.
[6]劉偉,杜強,張順心,等.基于VR技術的工程圖學移動學習系統(tǒng)[J].圖學學報,2016,37(6):857-861.
[7]余勝泉,萬海鵬.支持課程大規(guī)模開放的學習技術[J].中國電化教育,2014(7):7-18.
[8]花麗.面向移動學習的云資源信息流無源定位技術[J].科技通報,2015,31(8):75-77.
[9]朱學偉,朱昱,徐小麗.微信支持下的移動學習平臺研究與設計[J].中國遠程教育,2014(4):77-83.
[10]李浩君,華燕燕,項靜.基于概念圖的片段式移動學習資源設計有效性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35(3):72-76.
[11]王朋嬌,蔡宇南,段婷婷.微信功能包支持下的移動學習活動設計[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15(1):35-40.
[12]陳明選,劉萃.基于智能手機的交互式學習環(huán)境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15(4):68-73.
[13]Iqbal S, Bhatti Z. An Investig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 Readiness Towards M-Learning Using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 [serial online]. October 1, 2015;16(4):83-103.
[14]Sarrab M, Al Shibli I, Badursha N. An Empirical Study of Factors Driving the Adoption of Mobile Learning in Omani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 [serial online]. June 1, 2016;17(4):331-349.
[15]王金濤.大學生采納移動學習行為影響因素研究——以高等師范院校為例[J]. 中國遠程教育, 2015(1):49-54.
[16]鮑日勤.開放教育學習者移動學習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7,35(3):102-112.
[17]SILVA DE SOUZA DE, BALDANZA RF. The E-Consumer in Light of the Perceived Value Theory: A Study on the Acceptance of Mobile Commerce. Base. 2018;15(3):238-253. doi:10.4013/base.2018.153.06.
[18]劉曉慶. 網絡教育付費意愿影響因素研究[D]. 福州:福建農林大學, 2016.
[19]李雅箏. 在線教育平臺用戶持續(xù)使用意向及課程付費意愿影響因素研究[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
[20]趙士雯, 陳立文, 杜澤澤. 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智慧社區(qū)購買意愿影響因素研究[J]. 資源開發(fā)與市場, 2018(4).
[21]李武, 艾鵬亞, 謝蓉. 基于感知價值視角的在線付費問答平臺用戶付費意愿研究[J]. 圖書情報知識, 2018(4).
[22]葉陽, 王涵. 有聲閱讀平臺用戶內容付費意愿影響因素研究[J]. 圖書館學研究, 2018(1):82-88.
[23]韓煜東, 郭錦錦, 張子健. 中國背景下移動互聯(lián)網內容付費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TPB視角對APP Store的實證研究[J].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 37(3):55-61.
[24]黃彬. 網絡社區(qū)知識服務的購買意愿研究[D].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 2017.
[25]馮媛. O2O電子商務中顧客感知價值對購買意愿的影響研究[D]. 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 2017.
[26]許麗忠, 陳芳, 楊凈,等. 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公眾環(huán)境保護支付意愿動機分析[J]. 福建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 29(5):87-93.
[27]高琴, 敖長林, 毛碧琦,等. 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支付意愿及影響因素分析[J]. 資源科學, 2017, 39(5):893-901.
[28]徐夢瑩. 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互聯(lián)網在線視頻網站用戶付費行為意愿影響機理研究[D]. 南京:南京理工大學, 2017.
[29]歐陽映泉. 付費在線學習采納意愿影響因素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