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 左毓紅
課上,她激揚文字,指點方遒;
課后,她沉靜優(yōu)雅,品味書香;
白天,她在飛揚的粉筆灰中指引學生們向未來沖鋒;
黑夜,她在寧謐的白月光下批改孩子們的童言無忌……
她總是對生活充滿熱情,她總是對課堂充滿希望。這就是楊健,天津市濱海新區(qū)漢沽鹽場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二十多年的耕耘和探索,讓他成為天津市德業(yè)雙馨十佳教師。成績獲得的了認可,人生也同樣充滿輝煌。
“三尺講臺賦予了我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一次次面對孩子們純凈的目光,我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與重托,立志做一名有理想、有信念的人民教師”
楊老師在執(zhí)教的這二十多年時間里,付出了諸多汗水,也同樣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如在2016年撰寫的論文《淺談繪畫對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獲市級三等獎、2018年發(fā)表的論文《核心素養(yǎng)觀照下的小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yǎng)》獲全國二等獎等等。在過去的二十多年時間里,楊老師始終不忘初衷,在師德建設、教學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個有一個新成績。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上,不僅得到了諸多大獎,更是得到了學生及其家長的一致認可。
楊老師不僅在教學上很有一套,而且自己也同樣在課余時間大量閱讀書籍、雜志,不斷充實自己。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里,楊老師幾乎每天都要閱讀大量的書籍。而在互聯(lián)網興起之后,更是將名家講座、優(yōu)秀課程視頻作為每天的“補品”。這不僅讓她“腹有詩書氣自華”,而且在教學質量的提升上也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訪談過程中,楊老師表示,她曾經反復觀看王崧舟的系列講課視頻,無論是課堂節(jié)奏掌控還是新知識點的導入,都讓她記憶深刻。正是在不斷的學習之中,楊老師的教學能力得以不斷提升,并開始朝著科研領域邁開步伐,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專家型教師。在過去的數(shù)年時間里,楊老師先后完成了多個省級課題、市級課題,這一方面進一步提升了她本身的教學水平,另一方面也在客觀上拓展了其學術視野,讓她在教育領域的探索變得如虎添翼。
本次采訪過程中楊老師表示:“過去二十多年的班主任教學經歷,讓她倍感教育事業(yè)的偉大,春蠶事業(yè)的甘與苦讓我感觸良多亦收獲良多。”
2018年年中,楊老師在“天津名師進黃南”支教活動中,頂著高原缺氧的種種癥狀,順利完成了兩場專題講座,飽滿的熱情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名教師聽眾。
同時,楊老師所摸索出來的班級管理方式,也同樣讓諸多同行耳目一新。
楊老師在班主任的崗位上深耕細作,目前已經形成了獨具自身風格的管理理念,尤其是在班級文化環(huán)境的建設方面,更是引入了愛的教育,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以此為基礎,他們班上的學生綜合素養(yǎng)水平得到了持續(xù)性的提升,并且在不斷的磨礪之中形成了鮮明的班級特色。她在日常班級管理過程中,不僅設計了班名、班徽,而且還領導全體同學設計了本班的班歌和規(guī)章制度。由于學生們直接參與其中,因此學生們不僅擁護各項規(guī)章制度,而且也在楊老師的帶領下實現(xiàn)了自我管理,讓所有學生都能以班級為家,形成了極強的向心力。
這里我們所重點強調的是,楊健老師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記錄工作日志,將課堂上所發(fā)生的點滴小事記錄下來,在回家之后一遍撰寫工作日志,一遍反思今天的工作。每天無論忙碌到凌晨幾點,都要完成這項工作之后再睡覺。雖然這極大的占用了楊老師的個人時間,但是對于個人的成長,尤其是那份從工作中所獲得的快樂,卻是其他業(yè)余活動所無法比擬的。
現(xiàn)階段,馬上面臨小升初考試的6年七班,是楊老師從一年級一直帶到現(xiàn)在的。楊老師對于班上的每一名學生都了如指掌。而如今,已經寫滿了三個筆記本的工作日志中,更是填滿了每一名學生在校期間的點點滴滴。
在采訪過程中,楊老師說:“只有對所有的學生心生愛意,才是一名合格的老師?!睏罱≡谌粘5膶W習和工作中,始終平等的看待每一名學生的特色。她充分的肯定了不同學生在接受能力上的差異,不以成績去評判一名學生的好壞。她曾經和全班同學一起慶祝單親家庭的小恒(化名)的生日,并在課堂上拿出前一天偷偷買來的生日蛋糕,讓小恒倍感集體的溫暖;她曾經給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的小童(化名)帶晚飯,一帶就是整整三個學期。這些點滴小事,讓楊老師真正的走入孩子們的心中。
楊老師也非常注重和學生家長們的溝通與交流。經常在群里和家長們一起討論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問題,也因此而被稱之為“楊大姐”。楊健表示,教師應愛護所有的孩子,而不求回報,這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所必須具有的素養(yǎng)。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你只有用真心去感動孩子,才能夠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銘刻下你的名字,才能夠讓敏感的他們接受你,認可你?!?/p>
“你是我的眼睛,代替我找到黎明,讓我在黑夜里再一次感受到風的安寧。
你是我的雙手,代替我探索未知,讓我在世界上再一次體會生命的詩情。
你是我永恒不變的愛,代替我走下講臺,牽著你們的小手,一起走向不遠的未來?!?/p>
這首楊老師專門寫給所有學生的原創(chuàng)詩歌,代表了她對學生們的態(tài)度。在課余時間,她喜歡和學生們一起走進生活,讓學生們暢所欲言。她認為,擁有了兒童般的心靈,才能夠和學生們走在一起,才能夠得到學生們從內心的認可。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了解學生的一言一行,和他們一起走向美好的明天。
在楊老師的筆記本里,我看到了在講臺上神采飛揚演講的孩子;看到了在球場上魅力四射的孩子;看到了舉著獎狀興奮莫名的孩子……這些都是楊老師歷年積攢下來的美好時光,是楊老師寶貴的財富。這兩千多張照片,記錄了楊老師的時光,也記錄下來楊老師的辛勤汗水。作為一名班主任,楊老師積攢下來的這些照片,既是她回憶青春的紀念品,也是激勵她繼續(xù)堅守在班主任崗位上的動力來源。
2016年,不慎腳踝骨折的楊老師緊急做了跟腱手術。然而,病痛并沒有擊倒她,臥床養(yǎng)病期間仍然繼續(xù)批改學生的作業(yè)、學習各類專業(yè)知識。同時,楊老師在繪畫、插畫、閱讀方面也同樣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各種漫畫人物不僅讓學生們跟她更為親近,而且詩情畫意的生活,也讓楊健老師的精氣神更上層樓。
除了漫畫之外,楊老師最近又迷上了插花。香氣滿園的梔子花、雍容華貴的牡丹花,在她的手下都更為美麗。她如同對待學生一樣,用心的對待每一枝花、每一片葉,在插花中感受歲月的靜好。
楊老師在班主任崗位上,始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這也是采訪過程中我們最大的感受。如何走進學生們的心房,必然要有高尚的師德師風。而楊老師也同樣表示,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她將繼續(xù)踐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班主任的崗位上再創(chuàng)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