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晉諾
“跟四位‘名師學思辨”是我們設計的“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任務群的一個學習單元。本單元選擇了歷史上有名的四篇《六國論》(蘇洵、蘇軾、蘇轍、李楨)作為學習材料。蘇洵持外交失誤論,強調(diào)弊在賂秦,賂秦力虧,乃破滅之道;蘇軾持治國不力論,六國久存緣于重土,秦之速亡皆因輕土;蘇轍另有新見,認為六國戰(zhàn)略不當,四國不能厚韓親魏以擯秦而導致自相屠滅;李楨則從治國理念出發(fā),認為六國與秦本質(zhì)相同,皆因不愛民引天怒而滅亡。它們角度各異,新見迭出;析理深透,章法分明;語辭銳利,個性張揚。閱讀這些作品,學生能夠感受到作者思維的精妙,激活思維的火花,拓寬思維的廣度,增加思維的深度,從而提升思辨性讀寫能力。
一、學習目標與內(nèi)容
1.學習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豐富語言積累、梳理語言現(xiàn)象的習慣。熟練掌握四篇《六國論》的文言基礎知識,能夠自主總結文言表達的言語規(guī)律。
(2)能辨析四篇文章的論證角度,理清論證思路,明晰論證方法,通曉邏輯結構;積累思辨性文本閱讀經(jīng)驗。
(3)培養(yǎng)學生評價邏輯思維水平的能力,通過闡釋、論述對文本思辨表達的認識,建構評價邏輯思辨的思維角度、路徑與方法,提升思維品質(zhì)。
(4)通過寫作、演講等實踐性學習活動,把文本閱讀轉化為用于實踐的思辨能力,提升思辨性閱讀與表達能力。
2.學習內(nèi)容
(1)精讀四篇《六國論》,認真梳理文言基礎知識,掌握文本的語義內(nèi)涵;略讀提供的輔助性資料,了解與六國相關的人物及歷史背景。
(2)在理清四篇文本思路的基礎上,把文本內(nèi)容轉化成思維模型,更準確地把握思辨的過程與方法,為建構自我思維模型提供參考幫助。
(3)通過兩兩不同論點相碰撞的方法,發(fā)現(xiàn)四篇學習材料各自的論證優(yōu)點與邏輯上的不足,加深對論證思路與方法的認識。
(4)在深入研讀、模擬交流碰撞的基礎上,辯證地認識每篇文章的觀點、論證方法,并總結出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和思辨性表達的基本原則,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而形成評價思辨水平的判斷標準。
(5)舉辦演講比賽、微型學術講座,展示觀點,交流學習成果,彼此指導,互相學習,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提升用思辨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二、情境與任務
1.學習情境
六國破滅,秦一統(tǒng)天下,改變了歷史格局,千百年后仍引發(fā)人們的思索。四篇《六國論》,讓我們看到了不同的人看待歷史事件的不同視角,篇篇華章無不彰顯出人文歷史之韻、邏輯思辨之美。讓千年前的“名師”引導我們走向現(xiàn)實的思辯實踐,將是一場極有樂趣的學習之旅。
學校辯論隊組隊訓練,要求每名隊員以四篇《六國論》為基本材料,以“思辨的智慧”為題,給其他隊員開設一個微型學術講座。
2.任務框架
課時:12課時
第1~3課時:初識六國
(1)編寫小傳
給四位作者和蘇秦、張儀六人各寫一百字小傳。
蘇氏父子三人共同談論六國破亡這件事,其中必有因由;明代的李楨與三蘇隔了五百年又來談論六國,也有其特殊目的。因此,借助網(wǎng)絡、圖書館資料,明晰四篇《六國論》的作者及創(chuàng)作背景,有利于準確把握文意。
(2)手繪七雄
繪制一幅春秋戰(zhàn)國形勢圖,標清各國國都位置及滅亡時間。
(3)制作手冊
制作個人學習手冊,主要包括兩部分內(nèi)容。
一是疑難語句匯編。文言文閱讀先解決文字障礙,要求字斟句酌,慢慢讀來,能借助《古代漢語字典》等工具書自譯文章。把疑難語句整理在一張紙上,貼在班級公開欄,互相解答,依據(jù)全班同學的疑難展示,整理出疑難語句匯編。
二是自我知識建構。不必按照實詞、虛詞以及各種活用等面面俱到的形式梳理,重要的是梳理對自己來說陌生而又頗有感觸的知識。另外,要特別注意縱橫聯(lián)系、觸類旁通,作歸類性梳理。比如,“其實百倍”中的“其實”、“思厥先祖父”中的“祖父”這些異義詞的構成規(guī)律;“始速禍焉”“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中“速”字語境義的判斷原則;依據(jù)“焉獨存,雖王可也”中“焉”字語法位置理解其意思的方法,等等??傊?,要以“探究語言文字運用規(guī)律,增強語言文字運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發(fā)現(xiàn)的能力”為目的。
第4~6課時:按圖索驥
(1)診斷論證思路圖
理清文本的論證思路是讀懂論說類文本的第一步,只有理清論證思路,才能進一步認識其論證的邏輯關聯(lián)。
圖1、圖2、圖3是蘇洵《六國論》的思路解析圖,請選擇出正確的一幅,并為其他兩幅寫出錯誤診斷。
正確的結構圖是相對于文本來說的,符合文本的實際狀況,但并不能證明其所有的判斷、推論都符合邏輯。思辨性閱讀的精神實質(zhì)是具有獨立的思考能力,而不是盲從于文本。比如,“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這是一個因果判斷,因為賂秦,所以力虧,因為力虧,所以失敗。按照邏輯推斷,論證中應該闡明因力虧而失敗的事實和道理,但文中并未涉及這一論證,在邏輯上不夠有力。再認真反思,這種情況還有沒有,找出來,寫一寫自己的看法。
(2)編制論證思路圖
仿照上面例子,給其他三篇《六國論》編制思路圖。
先畫出觀點句,抽取關鍵詞,使語言更凝練;理清基本脈絡,用更直觀的方式表達出各部分的邏輯關聯(lián);編制論證思路圖,結構圖形式不拘一格,可用思維導圖、坐標圖、三維圖等各種方式,要求觀點句明確,邏輯結構清楚,富有創(chuàng)意。
(3)結構圖評選
依據(jù)上面的要求,在班內(nèi)組織一次結構圖評選,每篇文章評選出三個最佳結構圖,并說明理由。
(4)以“四篇《六國論》論證思路比較”為題,撰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分析報告。
四篇《六國論》論述角度、論點、論證思路及方法各不相同,體現(xiàn)了論述文寫作的靈活性、創(chuàng)新性、獨特性。通過對比分析,進一步理解論點與論證的契合關聯(lián)、富有邏輯地展開論證層次的內(nèi)涵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