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慶,曹云云,唐振華△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1.檢驗科;2.超聲科,上海 200030)
異位妊娠(EP)屬于婦產科常見急腹癥,是指受精卵在女性子宮外著床并發(fā)育的過程,臨床上以輸卵管妊娠最為常見[1-3]。其致病原因與患者雙側或單側輸卵管管腔及其周圍的炎癥影響了管腔的通暢,使受精卵不能正常通過有關。臨床表現(xiàn)為急性劇烈腹痛,陰道大量出血,甚至休克,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4-5]。研究發(fā)現(xiàn),異位妊娠患者孕囊破裂出血時,會激活機體內源性凝血途徑,使機體全身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6]。因此,本研究比較異位妊娠患者與正常妊娠者凝血功能及相關因子水平的變化,為異位妊娠的早期診斷及后續(xù)治療提供指導作用,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7年1-12月于本院就診的異位妊娠患者100例為研究組,年齡25~41歲,平均(29.3±3.1)歲,停經時間45~82 d,平均停經時間(62.7±6.3)d,異位妊娠類型:輸卵管壺腹部妊娠62例,輸卵管峽部妊娠24例,輸卵管傘部妊娠11例,輸卵管間質部妊娠3例。同期入院的正常宮內妊娠者100例為對照組,年齡23~42歲,平均(30.4±3.3)歲,停經時間42~86 d,平均停經時間(63.5±6.4)d。本次入選的兩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子宮內膜厚度(EST)檢測 兩組均進行EST檢測。使用GEVolusionE8、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兩組患者分布進行測量,探頭類型RIC6-12-D、 C10-3V,頻率5~9 MHz,經陰道超聲檢查:囑檢查前半小時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多切面掃查子宮及雙側附件區(qū),檢查范圍包括子宮、雙附件區(qū),測量并記錄所見子宮、卵巢的大小,內膜的厚度,以及異位妊娠包塊的大小、邊界、內部回聲及血流信號等。
1.2.2凝血功能檢測 兩組均抽取晨空腹肘靜脈血3 mL,加入比例為1∶9的枸櫞酸鈉抗凝管抗凝,利用全自動血凝儀(STAGO),采用凝固法和吸光度法于采血2 h內完成兩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時間(TT)及纖維蛋白原(FIB)水平的測定。
1.2.3β-hCG及P水平檢測 兩組均于入院次日抽取空腹肘部靜脈血5 mL,4 000 r/min離心5 min,取上層血清,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技術,利用全自動免疫分析儀(羅氏Cobas e601)測定兩組血清中β-hCG水平;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技術,利用全自動免疫分析儀(貝克曼庫爾特DXI800)測定兩組血清中P水平。
2.1EST比較 研究組EST為(8.09±0.75)cm,明顯低于對照組EST(13.04±1.32)cm,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EST度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凝血功能比較 研究組FIB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APTT及TT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凝血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β-hCG及P水平比較 兩組血β-HCG、P水平檢測結果顯示:研究組血清中β-hCG及P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清中β-hCG及P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異位妊娠為育齡婦女常見婦科疾病。臨床可根據(jù)受精卵著床部位不同,分為輸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宮頸妊娠及子宮殘角妊娠,其中約90%以上為輸卵管妊娠[7-9]。近年來,隨著環(huán)境污染加重及女性生活壓力加大,多囊卵巢囊腫、異位妊娠等婦科疾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趨于年輕化[10]。異位妊娠可導致患者流產、輸卵管破裂大出血、休克等,其致死率約為妊娠早期死亡人數(shù)的10%左右。異位妊娠在懷孕早期極易與先兆流產的臨床癥狀混淆,因此,準確的早期診斷及積極有效的后續(xù)治療措施,對于挽救患者生命及恢復期生育能力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本研究對比了異位妊娠患者與正常宮內妊娠者子宮內膜厚度、凝血功能等相關指標。
子宮內膜厚度可作為異位妊娠的初步診斷指標之一。子宮內膜是指構成機體子宮內壁的一層膜。子宮內膜的厚度會因雌激素及孕激素的刺激,隨著性周期發(fā)生顯著的變化。一般而言,正常宮內妊娠女性在妊娠早期,會出現(xiàn)子宮內膜厚度明顯增加的趨勢,且陰道超聲檢測顯示均勻強回聲。研究發(fā)現(xiàn),異位妊娠患者由于受精卵著床位置不準確,使著床處及周圍的血液供給等出現(xiàn)異常,引起雌激素分泌水平降低、孕激素水平不足等,最終導致子宮內膜厚度未出現(xiàn)明顯增厚等現(xiàn)象[11]。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子宮內膜厚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子宮內膜厚度可作為預測異位妊娠的診斷指標之一。
異位妊娠的致死率主要與其引起患者妊娠期間輸卵管破裂大出血有關。輸卵管破裂時,血管內皮細胞受到損傷,導致內源性凝血途徑啟動,最終可導致患者凝血功能降低。因此,本研究觀察了異位妊娠患者凝血功能的變化。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血漿中FIB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APTT及TT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異位妊娠導致患者凝血功能顯著降低。APTT是指特定條件下,血漿凝固所需的時間。FIB是一種由肝臟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質。TT即在血漿中加入標準化的凝血酶原后血液凝固的時間,可反映患者血漿中抗凝血酶的水平[12]。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處于血液高凝狀態(tài)時,APTT顯著縮短[13]。異位妊娠患者孕囊出血可使血中纖溶酶原轉化為纖溶酶,導致血液不能凝固,使患者APTT顯著延長[14]。因此推斷,異位妊娠患者凝血功能下降主要與大量的纖溶酶原轉化為纖溶酶有關。
β-hCG是由孕婦胎盤的滋養(yǎng)層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血清中β-hCG水平可作為異位妊娠、宮內妊娠及妊娠失敗的判斷標準。孕酮是卵巢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主要孕激素。在孕婦妊娠期間,孕酮激素可以給胎兒的早期生長及發(fā)育提供支持,同時還可對子宮起到一定的鎮(zhèn)痛作用。本次研究顯示,研究組血清中β-hCG及P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異位妊娠患者血清中β-hCG及P水平均偏低。與已有報道相符[15]。
綜上所述,異位妊娠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子宮內膜增厚不明顯、凝血功能下降及孕期相關因子水平異常。本次研究所選指標均可作為異位妊娠臨床診斷的標志物,其診斷價值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