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幸
【摘要】目的:將呼吸道感染患者門診治療作為論述中心,就左氧氟沙星及加替沙星的臨床效用進行揭示。方法:納選我院門診可科收治的6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為研究主體樣本,根據其門診治療藥物的差異性將其分成對照組(n=34)與干預組(n=34),分別給予左氧氟沙星及加替沙星干預治療,藥物規(guī)格均為0.2g每支,均為靜脈注射,觀察評價其應用療效。結果:治愈率對比,干預組顯著較高于對照組(64.7%:38.2%),數據存在顯著差異(p<0.05);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干預組顯著較高于對照組(100%:88.2%),數據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門診治療中,加替沙星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左氧氟沙星,可提升患者治愈率,提升整體治療有效率,值得做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呼吸道感染;門診治療;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181.3+2【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4-208-01
呼吸道感染為呼吸內科最為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病癥,患者受到病菌及病毒的影響,疾病的發(fā)生往往累及肺、支氣管、鼻、氣管及咽喉等部位,患者表現出咳嗽、發(fā)熱、喉嚨腫痛等癥狀,如果不給予重視,進行科學有效的干預治療,可并發(fā)心肌炎、中耳炎甚至腦炎或腦膜炎等嚴重并發(fā)癥,增加治療難度及患者死亡風險。本次研究將呼吸道感染患者門診治療作為論述中心,就左氧氟沙星及加替沙星的臨床效用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選我院門診收治的6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為研究主體樣本,根據其門診治療藥物的差異性將其分成對照組(n=34)與干預組(n=34),分別給予左氧氟沙星及加替沙星干預治療。對照組納選患者男女占比:18(52.9%):16(47.0%),年齡錄入范圍:18-72歲,數據中值(47.2±3.5)歲,病程在2天至7天之間,病程數據中值(4.8±1.2)年;干預組納選患者男女占比:19(55.8%):15(44.1%),年齡錄入范圍:18-73歲,數據中值(47.4±3.6)歲,病程在2天至6天之間,病程數據中值(4.7±1.2)年;排除標準:年齡小于18周或大于75周歲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藥物過敏者;合并惡性腫瘤者;患精神疾病者;不能全面配合研究調查者。對納入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可知,納入一般資料數據無顯著差異性(p>0.05),可應用于本次研究對比中。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第一制藥(北京)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782)干預治療,藥物規(guī)格均為0.2g每支,靜脈注射給藥,每天注劑量為0.4g,連續(xù)干預治療4天即為一個療程。干預組患者接受加替沙星(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8763)干預治療,靜脈注射給藥,每天注劑量為0.4g,連續(xù)干預治療4天即為一個療程。
1.3 評價標準
觀察評價不同藥物治療的治療效果。治愈(體溫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消失,實驗室檢測各指標均達到正常水平),顯效(體溫基本達到正常水平,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實驗室檢測各指標基本可達到正常水平),有效(體溫得到控制,臨床癥狀得到改善,實驗室檢測各指標恢復不顯著),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溫均無改善,甚至加重),治療有效率為治愈、顯效及有效占比之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的數據均接受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統(tǒng)計與分析,以(x±s)揭示計量材料(研究數據范疇內),以±揭示個體間變異程度,將t作為數據檢驗;使用率(%)表示研究數據中的計數資料,并使用χ2進行檢驗。當p<0.05,則可知數據間差異性,在可允許的誤差范圍內。
2 結果
干預組34例入選患者接受為期4天的加替沙星干預后,治愈22例(64.7),顯效9例(26.4),有效3例(8.8),無效0例(0.0),治愈率為64.7%(22/34),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34例入選患者接受為期4天的左氧氟沙星干預后,治愈13例(38.2),顯效12例(35.2),有效5例(14.7),無效4例(11.7),治愈率為38.2%(13/34),總有效率為88.2%(30/34);治愈率對比,干預組顯著較高于對照組(64.7%:38.2%),數據存在顯著差異(p<0.05);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干預組顯著較高于對照組(100%:88.2%),數據存在顯著差異(p<0.05)。
3 討論
呼吸道感染雖然為臨床多見病癥,臨床治療難度也不大,但其有病菌引起,疾病的發(fā)生往往累及肺、支氣管、鼻、氣管及咽喉等部位,如果得不到科學有效的治療,也可導致患者死亡。醫(yī)學流行病癥研究調查數據指出,呼吸道感染為城市人口死亡因素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死亡原因中,其占據第4 的位置,因此其臨床治療藥物及手段的選取及其重要。老年人受到機制影響,對病毒的抵抗力及免疫力顯著下降,同時其各系統(tǒng)功能逐漸衰弱,是其成為呼吸道感染的高發(fā)人群,老年人一旦患者呼吸道感染,其病情容易反復,且徹底治愈的難度增加,多數老年人合并慢性病癥,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同時對其生命安全也帶來威脅。
左氧氟沙星及加替沙星均為臨床干預治療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藥物,左氧氟沙星歸類于喹諾酮類藥物,其具有抗菌作用及廣譜抗菌作用強的特點,作用機制為有效抑制細菌DNA旋轉酶的活性,進而阻止細菌DNA的合成與復制,至細菌死亡。加替沙星臨床主要用于治療由敏感病原體導致的各種感染性病癥,其抗菌作用機制為抑制細菌的拓撲異構酶IV及DNA旋轉酶,有效抑制細菌DNA復制、轉錄及修復過程,達到控制細菌傳染的目的。本次研究筆者將呼吸道感染患者門診治療作為論述中心,就左氧氟沙星及加替沙星的臨床效用進行揭示,結果顯示:治愈率對比,干預組顯著較高于對照組(64.7%:38.2%),數據存在顯著差異(p<0.05);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干預組顯著較高于對照組(100%:88.2%),數據存在顯著差異(p<0.05)。
綜上所述,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門診治療中,加替沙星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左氧氟沙星,可提升患者治愈率,提升整體治療有效率,值得做進一步推廣使用[3]。
參考文獻:
[1] 朱華賀,薛征.不同地域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中醫(yī)體質特點[J].河南中醫(yī),2019(02):220-223.
[2] 莫火弟,容令新,梁軍.蒲地藍消炎口服液聯合西藥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8,18(12):164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