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于南山之下2,宜若起居飲食與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終南;而都邑之麗山者,莫近于扶風(fēng)3。以至近求最高,其勢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嘗知有山焉。雖非事之所以損益,而物理有不當(dāng)然者。此凌虛之所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陳公杖履逍遙于其下4。見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墻外而見其髻也5。曰:“是必有異?!笔构よ徠淝盀榉匠兀云渫林_,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臺之高,而以為山之踴躍奮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虛?!币愿嫫鋸氖?蘇軾,而求文以為記。
軾復(fù)于公曰:“物之廢興成毀,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竄伏7。方是時,豈知有凌虛臺耶?廢興成毀,相尋8于無窮,則臺之復(fù)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嘗試與公登臺而望,其東則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則漢武之長楊,五柞,而其北則隋之仁壽,唐之九成也9。計其一時之盛,宏杰詭麗,堅固而不可動者,豈特10百倍于臺而已哉?然而數(shù)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頹垣,無復(fù)存者,既已化為禾黍荊棘丘墟隴畝矣,而況于此臺歟11!夫臺猶不足恃以長久,而況于人事之得喪,忽往而忽來者歟!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則過矣12。蓋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臺之存亡也?!奔纫匝杂诠?,退而為之記。
1.嘉祐六年(1061年),蘇軾任鳳翔簽判,兩年后,鳳翔太守陳希亮在后圃筑臺,名為“凌虛”,求蘇軾為之作記,于是蘇軾便作了這篇《凌虛臺記》。
2.國,指都市,城邑,這里用如動詞,建城;南山,終南山。
3.麗,附著,靠近;扶風(fēng),宋稱鳳翔府,治所在今陜西鳳翔縣,這里沿用舊稱。
4.陳公,當(dāng)時的知府陳希亮,字公弼,宋仁宗天圣年間進士;公,對人的尊稱;杖履,指老人出游。
5.累累,多而重疊貌;旅行,成群結(jié)隊地行走
6.從事,宋以前的官名,這里指屬員,蘇軾當(dāng)時是陳希亮的下屬。
7.蒙翳(yì),掩蔽,遮蓋;虺(huǐ),毒蟲,毒蛇;竄伏,潛藏,伏匿。
8.相尋,相互循環(huán);尋,通“循”。
9.秦穆,即秦穆公,春秋時秦國的君主;祈年、橐(tuó)泉,據(jù)《漢書·地理志·雍》顏師古注,祈年宮是秦惠公所建,橐泉宮是秦孝公所建,與本文不同,傳說秦穆公墓在橐泉宮下;漢武,漢武帝劉徹;長楊、五柞(zuò),長楊宮,舊址在今陜西周至縣東南,本秦舊官,漢時修葺,宮中有垂楊數(shù)畝,故名;五柞宮,舊址也在周至縣東南,漢朝的離宮,有五柞樹,故名;仁壽,宮名,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建,故址在今陜西麟游縣境內(nèi);九成,宮名,原本為本隋仁壽宮,唐太宗貞觀五年重修,為避暑之所,因山有九重,故改名九成。
10.特,止、僅。
11.既已,已經(jīng);禾黍,莊稼地;荊棘,荊棘遍生的荒地;丘墟,荒丘廢墟;隴畝,田地;而況于,更何況。
12.或者,有的人;以,憑借、依靠;夸世,即“夸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