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的詩心溫柔、郁悒、甜蜜、感傷,這幾種成分是那么和諧地融為一體,教你難以一條條理清。
以對漢語的感覺而言,聞一多、何其芳、徐志摩、朱湘、卞之琳、戴望舒、艾青,都算得上極其優(yōu)秀的詩人。何其芳對語言節(jié)奏的敏感,不客氣地說,迄今也沒有幾個詩人能比得上。
花環(huán)
——放在一個小墳上
開落在幽谷里的花最香,/無人記憶的朝露最有光,/我說你是幸福的,小玲玲,/沒有照過影子的小溪最清亮。
你夢過綠藤緣進你窗里,/金色的小花墜落到你發(fā)上。/你為檐雨說出的故事感動,/你愛寂寞,寂寞的星光。
你有珍珠似的少女的淚,/常流著沒有名字的悲傷,/你有美麗得使你憂愁的日子,/你有更美麗的夭亡。
此乃精致純潔的“花環(huán)”。被悼念的人是一個早夭的少女。少女小玲玲與詩人的關系我們不得而知,但從詩的情調看,可能是詩人的親屬或與他要好的朋友的女兒。這首詩沒有捶胸頓足的哀號,沒有涕泗滂沱的悲聲,詩人的感情是更為深沉哀婉的。他仿佛默默地坐在玲玲的小墳旁,喃喃地向她傾述一個長者無限的悲傷。那淚水慢慢地滴在墳土上,滴在我們心里。詩人越是寫得輕柔精致,我們的心越緊縮、酸楚。
我們聽著它是那么輕柔、安靜,好像詩人在為這個少女唱著甜蜜的謠曲??赡苄×崃嵛醇俺赡瓯闼廊チ?,詩人的心是沉哀的,他仿佛被這噩耗擊呆了,自言自語、無盡無休。他不敢打擾那長眠的小靈魂,只能幽幽地訴說他的“祝?!薄⒆樱愕搅硪粋€世界去了,不能再回來,但你是純潔的,你沒有參與過世界的丑惡,你未曾體驗到世界的污濁,這是應“祝?!蹦愕陌?!小玲玲死了,但她與永恒的地母結為一體。像幽谷里的花,無人記憶的朝露,純潔得連影子都沒有的小溪??偨Y她一生的只有四個字:純潔,美麗。這些看似輕柔,背后卻蘊含著詩人對丑惡世界的不齒,從這個意義上說,玲玲是“幸?!钡?。這種“幸福”是多么教人感傷,我們真不知該怎樣轉述詩人那復雜深沉的感情,這就是詩,是人類最豐富最難以辨認的語言中的語言!
“你夢過綠藤緣進你窗里,/金色的小花墜落到你發(fā)上。你為檐雨說出的故事感動,/你愛寂寞,寂寞的星光?!边@里要注意的是“夢”字。小玲玲的生命是短促的,她甚至都沒有更多地享受自然的美麗。在她的生命過程中,有著多少美好的夢境。綠藤、金色小花在夢里守著她,可今天,連著這“夢”一起沉入黃土了。以樂景寫哀,倍增其哀!玲玲曾為檐雨說出的故事感動,為星光的寂寞感動;而今,她去了,檐雨還在滴注,星星還在沉默。睹物思人,怎不教詩人傷悲。但詩人無一字說“悲”,他將悲痛壓在心底,他怕驚醒了這心愛的孩子么?你聽:“你有珍珠似的少女的淚,/常流著沒有名字的悲傷,/你有美麗得使你憂愁的日子,/你有更美麗的夭亡?!绷崃岬臏I是純潔的,這是為世界的美所感動么?像詩人在他的《圓月夜》里所說:“是的,我哭了,因為今夜這樣美麗!”這淚是晶瑩如“珍珠”的,“沒有名字的悲傷”是怎樣美好的“悲傷”!玲玲并不曾真正領略過悲傷的滋味,現(xiàn)在,這滋味交給詩人替她領略了?!澳阌懈利惖呢餐觥保粌H照應了前面的內容,更是詩人發(fā)自內心的對人世污穢的感慨,這可以理解為極而言之的憤激之辭,其中揭示生存的意向是明顯的。
這首詩仿佛是為玲玲的靈魂祈禱祝福,通篇寫得美麗輕柔。悼詩不是悼詞,它應該更內在,更復雜深沉,那背面的東西讓讀者自己補充。象征主義詩人常常觸及死亡的題材,在他們筆下,死是美麗的。因為它超越了現(xiàn)實的丑惡,“升華”到另一度永恒的空間去了。
預言
這一個心跳的日子終于來臨!/啊,你夜的嘆息似的漸近的足音,/我聽得清不是林葉和夜風私語,/麋鹿馳過苔徑的細碎的蹄聲!/告訴我,用你銀鈴的歌聲告訴我,/你是不是預言中的年輕的神?
你一定來自那溫郁的南方!/告訴我那里的月色,那里的日光!/告訴我春風是怎樣吹開百花,/燕子是怎樣癡戀著綠楊!/我將合眼睡在你如夢的歌聲里,/那溫暖我似乎記得,又似乎遺忘。
請停下你疲勞的奔波。/進來,這里有虎皮的褥你坐!/讓我燒起每一個秋天拾來的落葉,/聽我低低地唱起我自己的歌!/那歌聲將火光一樣沉郁又高揚,/火光一樣將我的一生訴說。
不要前行!前面是無邊的森林:/古老的樹現(xiàn)著野獸身上的斑紋,/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樣交纏著,/密葉里漏不下一顆星星。/你將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當你聽見了第一步空寥的回聲。
一定要走嗎?請等我和你同行!/我的腳步知道每一條熟悉的路徑,/我可以不停地唱著忘倦的歌,/再給你,再給你手的溫存!/當夜的濃黑遮斷了我們,/你可以不轉眼地望著我的眼睛!
我激動的歌聲你竟不聽,/你的腳竟不為我的顫抖暫停!/像靜穆的微風飄過這黃昏里,/消失了,消失了你驕傲的足音!/啊,你終于如預言中所說的無語而來,/無語而去了嗎,年輕的神?
《預言》寫于1931年秋天,先是被作者收在與卞之琳、李廣田合出的《漢園集》中,以后又收進他的第一本詩集,并將詩集命名為“預言”。那時何其芳是北京大學哲學系的學生,年僅十九歲。
十九歲,是一個富于浪漫色彩的多夢年華。年輕的大學生將他朦朧的希望與理想,將他對友誼、愛情的渴望與憧憬,編織成一個美麗的夢,融化在《預言》中,借助“年輕的神”的形象抒寫出來了。
一上來,詩人就把讀者帶進一個夢幻般的寧靜、溫馨、美麗的愛情世界里,用那輕柔的小夜曲般優(yōu)美的旋律,抒發(fā)出渴望已久的日子終于來臨的心情?;孟胫心贻p的神突然蒞臨現(xiàn)實世界中正處于青春期的少男的身邊,他又驚又喜,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一陣欣喜,一陣心跳。年輕的神是這樣美麗、溫柔、飄逸,輕盈的腳步如同夜的嘆息,銀鈴般美妙的歌聲又似乎熟悉。這里,幻想世界中的神同現(xiàn)實生活中的心上人融為一體,迷離、恍惚。
詩人竭力留住這美麗的瞬間,讓想象的雙翼自由翱翔,一連用四個樂章奏出熱烈而浪漫的夢幻曲。詩人由青春女神的儀態(tài)、綽約風姿肯定她來自美麗溫郁的南方:那里有美麗的月色與日光,習習春風吹開百花,多情的燕子癡戀著綠楊。這個夢中的天國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存在,只能使詩人留下美妙而朦朧的記憶。接下來寫他對青春女神隆重的接待、熱烈的傾訴、懇切的挽留、諄諄的告誡、纏綿的依戀,并把她引為知己。當她要執(zhí)意前往時,他又表示愿與她結伴同行,用忘倦的歌、溫暖的手、明亮的眼睛給年輕的神以溫暖,以安慰,以勇氣和亮光。至此,詩人已將預言中的神人格化了。然而這一切只是徒勞,高傲的她不予理會,她如行云,如輕風,如流水,終于棄他而去了。神悄然而至悄然而去,空留下無窮的眷戀與惆悵。
《預言》真實地記錄了詩人對愛情由渴望、欣喜到惆悵的心路歷程,年輕的神是詩人心中的青春偶像,是愛與美之神。據(jù)詩人自述,他在十九歲那年夏天,曾經(jīng)受到一次愛情風暴的襲擊,“最后給我留下一片又凄清又艷麗的秋光”。(《夢中的路》)這首詩就是詩人經(jīng)歷了這次愛情風暴后從心里流出的真純的清泉,它傾吐了“幼稚的歡欣,幼稚的苦悶”。
這首詩在構思上很精致,一個序曲,一個尾聲與中間的四個樂章組合成一首優(yōu)美的夢幻交響曲。中間的四個樂章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同首尾兩章有著內在聯(lián)系,開頭意外的驚喜與末尾無盡的惆悵自然呼應,留下余韻。
詩人精心營造意象,運用象征手法含蓄而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由于詩人在意象與意象之間省略了散文的鎖鏈——如在第一節(jié)第四行一句前省略了“不是”二字等,賦予了這首詩朦朧、神秘的美學特征,給讀者留下了馳騁想象的天地。
詩人十分注重“節(jié)的勻稱”與“句的均齊”。六節(jié)詩每節(jié)都是六行,大體上一、二、四、六行押腳韻,每節(jié)的韻腳又隨抒情需要而靈活變換。為了增強音樂性和抒情色彩,作者還運用了詩句語言的重復,重復的方法又不完全相同,音樂美完全服從抒情的需要。這首詩體現(xiàn)了詩人早期對新詩意象美、音樂美、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季候病
說我是害著病,我不回一聲否。/說是一種刻骨的相思,戀中的征候。/但是誰的一角輕揚的裙衣,/我郁郁的夢魂日夜縈系?/誰的流盼的黑睛像牧女的鈴聲/呼喚著馴服的羊群,我可憐的心?/不,我是夢著,憶著,懷想著秋天!/九月的晴空是多么高,多么圓!/我的靈魂將多么輕輕地舉起,飛翔,/穿過白露的空氣,如我嘆息的目光!/南方的喬木都落下如掌的紅葉,/一徑馬蹄踏破深山的寂默,/或者一灣小溪流著透明的憂愁,/有若漸漸地舒解,又若更深地綢繆……
過了春又到了夏,我在暗暗地憔悴,/迷漠地懷想著,不作聲,也不流淚!
詩的開頭并不否認“我”害了刻骨相思的戀愛病,但這愛情又仿佛是無端的,其對象是誰呢?第五、六兩行巧思奇喻頗為高妙,竟似天成!不否認上述戀愛病,但明確了“我”的戀愛病是“懷著秋天”。至此,“季候病”在詩中被定義。
這是一首略施微愁卻又時見欣悅的詩。或者說,這是微愁中的欣悅,欣悅中的微愁。何其芳的詩心溫柔、郁悒、甜蜜、感傷,這幾種成分是那么和諧地融為一體,教你難以一條條理清。
“季候病”,這個題目叫人想起古代墨客騷人悲秋的那些詩歌情調。但何其芳寫的不是悲秋,而是戀秋。秋天安詳、高遠,詩人正好在那里安頓下一顆惆悵的心。“說我是害著病,我不回一聲否”。這是怎樣的病呢?是“刻骨的相思,戀中的征候”。我們想,這恐怕是一種愛而不能實現(xiàn)又不能忘其所愛的戀愛詩吧?接下來,詩人繼續(xù)迷惑著我們的視線:“裙衣”“黑睛”這兩個意象來得空靈神奇,裙衣系夢,黑睛放牧著可憐的心,這是怎樣的一種刻骨鏤心的相思!我們不再懷疑這是一首戀愛詩了,但我們被“迷惑”了:“不,我是夢著,憶著,懷想著秋天!”詩人斬釘截鐵地告白,嘆句的使用,使詩的境界陡然一變,現(xiàn)出了開朗空明的畫面:“九月的晴空是多么高,多么圓!/我的靈魂將多么輕輕地舉起,飛翔,/穿過白露的空氣,如我嘆息的目光!”傳統(tǒng)詩中悲秋的審美積淀被詩人徹底掀翻,浩浩然真有秋空的廣闊,秋野的遼遠!但在這畫面背后,我們依然能體味出詩人的憂傷,他的靈魂曾是怎樣地在春雨中彷徨,在夏日里被灼傷??!只有秋天能讓它翩然遠舉,能讓它的嘆息抒出??梢姡娭械摹扒锾臁辈粌H是自然意義上的秋天,而是詩人靈魂之秋,生命之秋,是他久久期冀著出現(xiàn)的“永恒時刻”。秋葉飄零,秋山沉寂,秋水澄凈,詩人多想進入這一派寧靜的內心視像中,獨自欣悅或獨自憂傷,永遠不再回到現(xiàn)實中來。那里,“漸漸地舒解”或“更深地綢繆”都是他自己的,詩人最大的欣慰不正是長久地耽于內心生活嗎?但現(xiàn)在,“過了春又到了夏”,秋天還在遠方默默地睡著,詩人還要經(jīng)受難言的憂傷的折磨,這怎不教他“暗暗地憔悴,迷漠地懷想”?雖然他“不作聲,也不流淚”,但無聲的憂傷,被壓抑住的淚水還是回響在、流淌在我們心里了……
這首詩止之于有窮,流之于無止,在徐緩憂傷的語勢中忽然插入迅疾最后又流于徐緩憂傷的語勢中,這樣,就巧妙地調節(jié)了詩的節(jié)奏和情調,使我們得到了復雜神奇的審美感受。
這首詩的完美首先在于它全然的本分,其題材和主題也就是它的抒情詩樣式。它就如音樂般不能以另一方式加以復述。這首抒情詩說了什么呢?它說了它自己——說出它的唯一方式只能是將它再念上一遍。
編輯:耿鳳
劉向東,當代詩人,一級作家,河北文學館館長、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出版有詩文集《母親的燈》《落葉飛鳥》《白紙黑字》《詩與思》《沉默集》以及英文版《劉向東短詩選》和塞爾維亞文版《劉向東的詩》等多部。作品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50年文學精華·詩歌卷》《新詩百年百首》等兩百多個選本,被翻譯成英、法、德、日、波蘭、捷克等多國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