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鋼
【摘 要】在中學教學中,教師要采用新型教學模式,吸引學生學習。中學標志著學生進入了一個新的學習階段,所面臨的學習任務也發(fā)生了變化,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運用“多維互動”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思考,即使是面對更多學科也能學得好,課堂效率也能有所提高。
【關鍵詞】多維互動;教學模式;中學教育
一、概述
“多維互動”的教學模式更利于學生學習,更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用該模式,更利于提高課堂效率,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有積極作用,本文重點研究了該教學模式的應用及作用等,更利于引導學生學習。
二、“層級互動”教學模式的核心內容研究
“多維互動”教學模式即“層級互動”的教學模式,以下稱為“層級互動”模式,該模式在實踐教學中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組內互動、組組互動、師生互動,在教學中通過多方面的互動更利于提升課堂效率,也更利于學生的學習。組內互動是教師在課堂實踐活動中利用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使組內學生積極參與小組討論,更利于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引發(fā)激烈的思維碰撞,更利于小組成員交流、互換想法,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延伸;組組互動是教師提出問題,讓小組與小組間相互交流,互換意見和看法,這也有利于小組之間交流問題,得到更多的思考空間和思考方式,更利于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給學生以啟發(fā),讓學生深入研究問題,吸收、借鑒他人的優(yōu)點;師生互動則是指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共同討論問題,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解答,這樣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這種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這種多方互動的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更利于學生的成長。
三、“層級互動”教學模式在課堂中的具體應用研究
(一)問題要有針對性
教師在使用該模式的過程中,可創(chuàng)設性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的質量至關重要,會影響到學生思考、互動、討論的積極性,所以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相較于之前的知識體系,中學的知識內容更為瑣碎、復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教學重點及教學大綱等進行講解,同時,問題的提出也要具有巧妙性,以給學生帶來更深刻的體驗,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深入挖掘和思考,通過小組討論、組組討論,互相交流對問題的看法,最后師生討論,教師根據學生對問題探討的看法進行分析,再結合問題進行討論,最終得出最佳答案,所以,問題的設計及切入點的選取至關重要,好的問題能引導學生積極展開討論,提升學習的積極性,沒有價值的問題則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問題的設置合理與否會影響到“層級互動”的質量,這就要求教師所提問題應具備存疑度,能引發(fā)學生質疑、討論。因此,教師在問題的切入點上要緊密結合教材,也可增設一些新的知識點,通過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教師再進行更深入的講解,使學生掌握到最新知識,幫助學生通過問題學習到更多知識,使學生從問題中深入分析教材,通過問題對教材中的知識體系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學習中掌握和理解教材。
(二)加強課堂互動
教師在運用“層級互動”教學模式時,需創(chuàng)設性地提出問題,教師在問題提出后也要尊重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些學生喜歡獨立思考,有些學生則喜歡小組討論,所以不論是哪種學習方式,教師都要支持和鼓勵,讓學生通過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當學生無法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時,教師可鼓勵學生到小組中討論,集體討論更易于學生開拓視野,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同,故思考問題的角度也不盡相同,所以,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可由一個單一的思考角度轉變?yōu)槎鄠€思考角度,能使學生借鑒、吸收其他同學的解題思路和角度,更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思考。此外,教師應支持不同小組間的雙向互動,使不同小的學生互相交流、交換看法,以更好地解決問題。在小組討論或組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討論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加以了解,在師生互動中對學生的思考角度有所了解,針對學生的難點問題進行分析,并做出詳細具體的解釋,使學生理解問題中的難點。
(三)預習安排,課下復習,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中學學科科目較多,知識點也更加瑣碎,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這對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有很重要的作用。此學習方法對學生而言,并不陌生,從小學時,教師就鼓勵學生要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但真正能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學生并不多,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提高自制力,督促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這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有所助益,對學生日后的成長也有積極影響。
四、“層級互動”教學模式的研究重點、難點及創(chuàng)新點
(一)研究重點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用了該研究方法,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課堂效率有了明顯提升,通過探究性問題的提出,也讓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等加強了互動,也讓教師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有了更深的了解,并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在課堂上將學生遇到的難點進行了更詳細的解釋,通過課堂互動提高了課堂效率。在本研究中,根據“層級互動”在教學中的實施,將研究重點也放在了實施策略上,并得出了以下結論:該研究中,教師通過“層級互動”實現(xiàn)了教學模式的轉變,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學生在課上通過討論實現(xiàn)了思維的轉變,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對教師來說,這種教學模式也實現(xiàn)了與學生的互動,更了解學生在課程中的學習想法及難點。該教學模式也有助于引導學生走向合作化學習道路,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都構建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二)研究難點
教師采用“層級互動”教學模式需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教材內容提出問題,問題設計的合理性與課堂互動效果息息相關,由此可見,問題的提出也是研究難點之一,教師要協(xié)調好講課的時間與課堂互動的時間,時間安排的合理與否也會影響互動效果,所以,在研究過程中,時間安排的合理與否也至關重要。
(三)研究創(chuàng)新點
“層級互動”課堂教學模式更適合初、高中年齡段學生的學習特點,此方式是在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及調查基礎上開展的教學互動,因此更符合學生的學習情況,能積極引導學生學習,其教學效果自是不言而喻。
五、總結
通過對“層級互動”教學模式的研究,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也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能夠根據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適當調整教學側重點;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等進行詳細解答。此模式能使學生通過小組互動等方式提高思維能力,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提升數(shù)學學習能力,更利于學生在學習中發(fā)揮自覺性和主動性,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能使學生在與他人的討論中不斷拓展思維,不斷提升數(shù)學思維。
【參考文獻】
[1]劉邦奇.“互聯(lián)網+”時代智慧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10)
[2]韓后,王冬青,曹暢.1:1數(shù)字化環(huán)境下課堂教學互動行為的分析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05)
[3]許駿,唐連章.云計算與大數(shù)據時代的教育信息化探索實踐——“粵教云”計劃及示范工程進展[J].教育信息技術,2014(11)
[4]余亮,黃榮懷.活動理論視角下協(xié)作學習活動的基本要素[J].遠程教育雜志,2014(01)
[5]胡衛(wèi)星,田建林.智能教室系統(tǒng)的構建與應用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1(09)
[6]黃玲.創(chuàng)造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職業(yè)高中語文活動式教學模式實踐探究[J].職業(yè)教育(中旬刊),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