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炳陽
《挪威的森林》中有太多的死亡:木月死了,永遠地離開了,少年朋友間的嬉戲打鬧、談天論地已成惘然;直子死了,永遠地離開了,似水年華般的愛情只在回憶中如楓葉般片片飄零……如此看來,生離死別實乃人生之不幸。中國人對于死格外忌諱,談“死”色變。我小時候并未了解多少生死觀,卻總是不由自主地把死亡和黑暗、痛苦聯(lián)系在一起,甚至不敢去想“死亡”這兩個字。令我們害怕的死,毫無疑問,即為科學(xué)上關(guān)于死的定義——一個人新陳代謝的終結(jié),肉體上的死亡。一個上一秒還具有社會屬性的人,在下一秒,與世界的所有聯(lián)系就被攔腰斬斷,像一粒塵埃在宇宙空間中徹底消失,永遠不再回來嗎?
事實并不是這樣。否則,既然人死后都要永遠離去,生前的努力又有什么意義呢?其實,死往往潛伏在我們的“生”之中。小說中,木月死后,他的言行舉止莫不在渡邊的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影響著渡邊的一言一行,而他的離開,更是影響了直子的命運。已經(jīng)消失的人,雖不以具體的人形出現(xiàn),卻在別人內(nèi)心深處的某個角落,占有一席之地,成了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伴著他們一直向前。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也傳遞著相似的理念:記憶的延續(xù)使得親情永存,一個人真正的死亡并不是肉體上的死亡,而是在精神上“被遺忘”,遺忘才是生命的終點。
明白了這一點時,我多了一些面對“死亡”的勇氣。而面對它時,重點不再是化解悲傷,而是我們在活著的時候,如何被更多的人所記住。我們也許無法像科學(xué)巨人、文學(xué)巨匠一樣永垂不朽,但用自己的言行舉止或是值得稱道的品質(zhì)影響身邊的人,又何嘗不是一種生命的繼續(xù)呢?一年半過去了,外婆的突然去世,仿佛仍是昨夜的一場噩夢,但噩夢過后,生活還要繼續(xù)。外婆生前的溫和謙遜,將長久地駐留在我的心中,伴隨我的一生。
當你理解了人生的終點時,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場漫長的旅程是如此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