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卓娜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小學生培養(yǎng)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爭取讓小學生在課堂上掌握已知內容。這樣就要求教師不斷探究新型的教學模式,幫助小學生培養(yǎng)個人興趣,發(fā)展個人特長,以各種有趣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以此來幫助小學生更加快速高效地學習語文。本文將主要討論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實施辦法和具體措施。
【關鍵詞】從耳朵到眼睛;從故事到課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為了讓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更加高效,要不斷地發(fā)展創(chuàng)新型教育模式,讓學生從單純地聽到直觀地看,以直觀的方式來理解課本內容。另外,還可以選擇從具體有趣味的故事內容導入實際課堂教學的課文中,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輕松快樂的氛圍內探究語文。
一、傳統(tǒng)課堂教育的弊端及改革的必要性
小學時期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水平和個人成熟程度都不夠高,所以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水平。傳統(tǒng)的語文小學課堂,教師主要針對課本內容照本宣科地進行講授,課堂上的主要教課內容是老師進行教授,而并非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學生對課堂的積極參與度,從而降低了課堂的教學效率。除此之外,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大多數(shù)時間讓學生機械地進行記憶,沒有生動的方法幫助學生進行字詞的認知及記憶,這就大大增加了小學生的記憶難度,增大了小學生的記憶負擔,這樣不利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也不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小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過程中,要正確地對小學生進行引導,所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制度的改革就十分必要。
二、增強課堂趣味性及課堂效率的重要意義及實施辦法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探究新型教學方式,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在上課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趣味性的學習及游戲教學等各種新型教學模式,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利用課堂有效學習時間,幫助學生高效學習。在不斷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教師首先可以運用教具來讓學生直觀地理解課本內容,在教學之前利用信息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視頻等來幫助學生加深課堂的教學內容,增強課堂趣味性。從教師一味地講述向學生自己觀看視頻來進行轉變,讓學生更加深入課本,深入了解課本內容,讓教學更加具體化。
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個人觀點發(fā)表意見和進行簡短的課堂發(fā)言,這樣能夠鍛煉學生在公眾面前發(fā)言的能力。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幫助學生提升個人語文表達能力,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表現(xiàn)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讓學生進行課堂的參與,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最后為了提升課堂效率,教師可以在上課前簡單地進行提問默寫等來督促學生進行字詞的記憶。在課堂效率方面,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以互相促進,加快課堂教學的推進速度,幫助學生高效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在小學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必須遵循小學生個人的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由于在小學時期學生對于趣味性的內容比較感興趣,所以在教學內容上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講述趣味的內容來延伸至課文內容,為小學生打造獨特的學習方法和活躍的學習氛圍,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以此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小學生,完成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于小學生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所以教學課堂應當不斷進行改革,以此來滿足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在小學時期學生對于直觀有趣的內容比較感興趣,所以教師應當不斷地迎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以創(chuàng)造符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內容,不斷地設計新型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堂內容,專注課堂教學內容,來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教師在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同時,必須要遵循小學生的興趣,不能一味地對于固有教學模式死搬硬套,缺乏自身對于現(xiàn)實的思考,必須要符合教學實際,這樣才能夠使教學方法與教學本身更加貼合,從而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在具體實踐中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在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過程中,可以選擇不同的新型教育模式,打破課堂教學的固有模式,為小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積極的氛圍,讓學生在思維活躍之下進行知識的吸收。在教授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必須讓學生進行自我獨立的思考,從老師單一的教學轉換為直觀地觀看,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課文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重視增強課堂趣味性,為學生講述有趣的故事來導入課文內容,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課本要義,從而更加熱愛語文學習。
以小學四年級下冊第32課《漁夫的故事》為例,在進行教學導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提前準備排演有關課本內容的話劇,讓學生進行臺詞的選取和角色的定位,然后在課堂上為大家表演。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夠增強課堂趣味性,幫助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專注于課堂教學內容,從耳朵到眼睛,由抽象到具體幫助學生在具體的活動和節(jié)目表演中來增強學習的直觀性,深入體會角色的感情。
在二年級上冊第32課《太空生活趣事多》的教學導入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設置有關太空的知識問答來進行分小組學習,在一定的獎勵機制下刺激學生進行知識的吸收和文本的閱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引導學生閱讀,來增強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能力,以此為學生積累字詞,同時感受作者表達的情感以及寫作時運用的技巧,幫助小學生提高自身的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從對課本的表面理解深入到作者所運用的表達技巧,從表面的聽到實際的運用,提升學生對課本內容的掌握程度,也讓語文學習更加具體高效。
在二年級上冊第13課《坐井觀天》的課文內容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然后對課本內容進行討論,最后為該故事續(xù)寫一個結尾。將這些內容進行班級小組展示,并評出最優(yōu)秀的結尾來讓大家傳閱,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自我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趣味性,提高學習效率,幫助小學生不斷地加深對課本內容的理解。有故事的內容,幫助學生從趣味的故事中了解生活的真理,幫助學生更加專注地體會語文的細膩與魅力。
四、結語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深入探究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內涵,幫助學生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和語文探究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不斷增強教學的具體性,從耳朵上的聽到眼睛上的觀看,從而增強學生的代入感。老師進行課堂導入的過程中,可以有趣味的故事延伸到課本的內容,這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此增強小學語文課堂的效率,幫助學生在課堂上高效學習,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小學生。
參考文獻
[1]馬毅新. 讓情感教育成為小學英語和諧課堂的催化劑[J]. 教育觀察,2016(3X).
[2]陳日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之我見[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6(7).
[3]王海艷.構建和諧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2).
[4]葉麗.淺議構建和諧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35).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