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日期:2019.4.3(中國大陸)) / 2018.10.5(印度)
豆瓣評分:8.3
《調音師》故事波折、反轉不斷,是2018年度IMDb評分最高的印度影片。該片于2019年4月3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這部電影有著一個扎實的劇作基礎。它的故事靈感,來自2010年轟動一時的同名法國短片《調音師》。在短片中,導演僅用14分鐘,塑造了一個假扮盲人的鋼琴調音師以及他“所見”的世界,并在他闖入一個兇案現(xiàn)場后將懸念和緊張感提升到極致。結尾的一聲槍響更是神來之筆,成為懸疑劇方面教科書式的存在。相比法國同名短片,印度電影《調音師》對人物進行了立體式的包裝,人物關系更復雜,人設更鮮活飽滿。因此,影片呈現(xiàn)出一個頗有意思的亮點:仿佛每個人物都捧了一本《論戲精的自我修養(yǎng)》。
據(jù)統(tǒng)計,這部長達2個多小時的電影有高達57個反轉,幾乎每10分鐘一個反轉,制造出一種純情節(jié)性的“無尿點”觀感——像是奔走在無止境的螺旋樓梯上,不到下一秒都不知道樓梯通向哪兒。
相比同期上映的《海市蜃樓》,以及前不久上映的《網絡謎蹤》,《調音師》具備一個顯著的特點——它的懸疑情節(jié)都是建立在對人性的探索和現(xiàn)實生活基礎之上,既沒有不符合現(xiàn)實的“穿越架空”,也沒有特意為之的“血腥驚悚”。在影片中,男主角不再是站在道德制高點的圣人。在劇情的最后,我們可以看到意料之外的反轉。此外,我們還可以從影片里找到現(xiàn)實生活中對應的“盲者”。
上映日期:2013.9.20(印度)
豆瓣評分:8.0
提起印度電影,免不了就會讓人想起一個槽點——印度影視劇中無處不在的歌舞。這些歌舞,在《午餐盒》里一次都沒有出現(xiàn),但影片很治愈。有人說,《午餐盒》是印度版的《花樣年華》。
《午餐盒》是由賴舒·彼查執(zhí)導,伊爾凡·可汗、妮拉特·考爾、納瓦祖丁·席迪圭等主演的愛情片。該片講述了伊娜給丈夫精心烹制的午餐被錯誤送到費蘭迪手中,于是兩人就展開書信來往,盡訴心中情的故事。
影片在2013年戛納電影節(jié)國際影評人周亮相,最終贏得影評人和觀眾選擇獎,好評不斷??上У氖?,呼聲極高的《午餐盒》,最后卻在印度報送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環(huán)節(jié)落選。
在這部電影中,導演用一種真誠的觀察和細膩的再現(xiàn),讓電影中的偶遇有戲劇的初始,但不讓戲劇淪為刻意的道具,杜絕任何人為的效果。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經歷偶然,卻用生活的必然,用每個平凡人生活中都存在的困境、困惑,去生活,去繼續(xù)。
上映日期:2015.9.12(多倫多電影節(jié))/ 2016.9.23(印度)
豆瓣評分:8.4
一如電影的片名,2015年多倫多電影節(jié)的印度參選片《炙熱》所飽含的情感是炙熱的,不僅嚴肅,而且意義深刻。
其以在印度備受歧視的女性的視角切入,讓人難以置信這是一個發(fā)生在現(xiàn)代文明時代的故事。在電影中,傳統(tǒng)守舊的價值觀猶如一把無形的枷鎖,囚困住了三個備受壓迫的女主。拉妮三十出頭卻守寡多年,她為兒子古拉布的婚事不惜債臺高筑,而古拉布則是個敗家子,只知每日胡作非為;拉蕎婚后一直未能生育,她的酒鬼丈夫常常對她拳腳相加;碧琪麗是流浪舞團的花魁,同時也操持著皮肉生意,老板曾拿她的身體當作搖錢樹,如今卻將她冷落。
而隨著劇情推進,這三個人物的形象越發(fā)變得鮮活。她們對于美好的向往與真摯的友情,成為了她們敢于打破原有生活的勇氣。這使電影既有著寫實于現(xiàn)實的殘酷,也用一份希望去展望未來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