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洪海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062-01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作為正在使用部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的一線教師,筆者很深切地感受到該教材有別于傳統(tǒng)教材,看似淺顯的文字配圖,看似易懂的知識內容,卻貫穿著教材編寫者的理想、理念,要讓教材真正成為提升學生學科素養(yǎng)、成為立德樹人的主陣地,實則十分不易。
今天,筆者就以《5.1我們的情感世界》為例,結合教學實際操作,談談如何由表及里,厘清教材脈絡,把握教材內核,真正實現(xiàn)《道德與法治》的教育理想,還教材以“初心”。
一、厘清教材脈絡
1.教材的開放性。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的開放性,主要表現(xiàn)在教材改變以往簡單的知識,改變灌輸式的說教,設置了較多的教學引入環(huán)節(jié)、探究環(huán)節(jié)和實踐環(huán)節(jié),強調了對生活實踐知識、生活認知常識的學習,強調師生雙向交流與對話?!?.1我們的情感世界》一課中正文內容僅8個自然段,卻設計了“運用你的經驗”、“探究與分享”、“閱讀與感悟”、“拓展空間”等8個活動環(huán)節(jié),給教學足夠的開放空間。教材的開放性,還表現(xiàn)在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充分的處理與解讀。比如:教材知識點的處理;教學素材與探究活動環(huán)節(jié)的取舍;教學方法的采用;教學目標及評價等等。
2.把握學科的科學性。
作為國家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專業(yè)學科,部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科學性,主要表現(xiàn)學科知識與其他學科有明顯的邊界,既不同于心理學,也不同于傳統(tǒng)的政治課,更不是大雜燴。整套教材有嚴謹的課程體系,每一課有科學的內在邏輯,每一主題都具有相當的科學性,如生命教育、自我探索、集體意識、責任意識、法律常識、國家觀念等等。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使用時間不長,多數一線教師對教材的處理還不是很成熟,加上有些教材內容本身具有的不確定性,老師們在教學中免不了留有疑惑。誠然,理想是美好的,可現(xiàn)實總是有些差距,教材理想與教學實際往往不一定能夠很融洽地對接在一起。然而,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往往可能因為考試的指揮棒思想根深蒂固,很容易讓教材的理想變成“空想”,讓政治學科失去其應有的味道。
例如,課本P46“正文”第一段:“情感伴隨著我們的生活經歷不斷積累、發(fā)展,……”這一段正文的中心意圖在哪里?老師們也會有困惑。又如,課本P46“拓展空間”:通過反思自己的情感世界,進行自我評價。“我的優(yōu)點”、“我的缺點”、“我想做怎樣的人”。選擇一個你喜歡的人,嘗試通過各種合法渠道了解他的情感世界,與同學分享你從中獲得的啟示。這種活動對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要求較高,在實際教學中可操作性偏差。
再如,課本P44“探究與分享3”:設問二:你會用怎樣的方式表達你的情感需要?教材原本只需要讓學生明白“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而又引入一個新的內容“情感的表達方式”,就沒有必要了。再如,課本P45“正文”:“情感與我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相關?!边@一個理論對初一學生而言,就顯得比較抽象了。
在《5.1我們的情感世界》教材中,正文總共8個自然段,在解讀過程中其實很考驗老師的語文功底。每個自然段的核心意思在哪里?哪些文字是需要學生重要理解、識記、掌握?段與段之間的起承轉合又如何,內在關聯(lián)在哪里?這些內容如何歸納概括,讓學生掌握到什么程度?相信很多一線老師都并不一定心中有底。
事實上,教師的個人解讀有時候難免與專家的編寫意圖之間存在著矛盾。教師每每在使用教材的實踐中,會對教材進行自我解讀,而這種解讀免不了與專家們的編寫意圖存在的偏差。因此,這套部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看似粗淺,實則對教師專業(yè)化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們需要準確理解和把握教材內容,領會編寫者意圖,認真研讀“課程標準”與考試大綱,才能明晰教材的真正內在。
二、把握教材內核
1.明晰“趣味性與專業(yè)性的關系”。
《道德與法治》教材引入了較多心理、品德的內容,很多老師在實際教學中,容易上成班會課、德育課、心理課。這樣的做法,很容易使《道德與法治》在學校教學管理中處于邊緣化的尷尬地位,喪失了其學科地位。筆者認為,《道德與法治》畢竟是作為一門獨立課程而存在的,在教學中不能缺少學科的專業(yè)性;而且各地中考的趨勢來看,更注重學生學科能力的要求,注重對專業(yè)知識、專業(yè)術語的運用。當然,在教學中,我們面對的群體是初中學生,也不能過分強調學科專業(yè)性,特別是概念性的學術用詞。這樣,往往會使《道德與法治》喪失趣味性,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就無法達成教育教學的目標。
例如,在《5.1我們的情感世界》教材中,有兩個很專業(yè)的學術概念——“情感”與“情緒”。“情感”與“情緒”都是情感心理學(Psychology Of Emotion)很重要的概念,而生活經驗中,我們老師都會把情緒和情感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心理過程混為一談。在教學中,這個知識點,對于初一學生來講,有些超乎其認知層次了。
因此,筆者認為,有時候就要求一線的老師要處理好教材知識與學生思維能力之間的矛盾,在趣味性與專業(yè)性之間尋求一個更佳的平衡點。
例如,在課本P43“探究與分享1”:
你有過以下情感體驗嗎?
正義感——對公正的體驗;
勝任感——對自己能力的體驗;
責任感——對職責的體驗。
問:除了上述情感體驗,你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情感體驗?
以初一學生的認知水平、生活閱歷、道德認知而論,關于“正義感、勝任感、責任感”如果沒有具體的事例給予說明,學生很難對這三種道德情感有所感悟。
又如,在課本P43“探究與分享2”“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薄瓎枺荷鲜龉旁娫~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問:在古詩詞中,你還可以找到哪些豐富的情感表達?
筆者認為,以初一學生的認知水平,很容易看出最后一句與前四句明顯不同,但筆者免不了擔心學生是否會對前四句困惑。的確,前四句都夾雜著愛國感情在里面,是否有重復堆加之嫌呢?如硬性要求初一學生作出區(qū)分,是否又超過了初一學生的思維辨識能力呢?
2.明晰“教材理想與學情實際的關系”。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有一個很深的感觸:《道德與法治》教材特別強調教與學的過程性和實踐性,而純粹的知識灌輸。在教學過程中,特別強調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探究活動,讓學生在體驗、辨析與踐行中生成知識、提升能力,從而達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因此,教材設計的諸多欄目變成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腳手架”。例如,課本P42“運用你的經驗”,要求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選擇下面的一個方面,與同學分享自己的真實情感。這一活動可用于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在活動中體驗到“我對親人的情感”、“我對同學的情感”、“我對老師的情感”、“我對祖國的情感”、“我對家鄉(xiāng)的情感”等,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豐富的情感世界。
然而,《道德與法治》教材課堂探究欄目的設計也存在不少問題,有些探究活動缺少操作性,理想化色彩較強,不夠接地氣;有些探究活動不論是設問的角度、素材的選取,還是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都站在一個成年人的思想立場,帶有成人化偏向的色彩。例如,課本P44“探究與分享3”:回顧你的成長經歷,讓你體驗深刻的情感有哪些?就缺少必要的情境引導,顯得生硬、沒有可操作性了。
《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理想是好的,對于解決現(xiàn)階段我國義務教育階段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考慮到學生的思想品德發(fā)展有一個認識、內化、踐行的過程,而且每個地區(qū)都會有不同的學情實際,發(fā)達地區(qū)與偏遠地區(qū)、城市與農村、不同層次學生等等都會有認知實踐上的差異。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怎樣讓教材起到教材所期待的目標就不那么容易了。
筆者認為,首先,老師自身應該具有教材理想,要有教育教學的情懷,要努力通過課堂內外的教學,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與品德養(yǎng)成。同時,要有拉近教材理想與學生現(xiàn)實的教學策略,老師要根據學情實際,創(chuàng)設必要的情境,采用適當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探究。如果只是單純教授知識點,這套教材就失去其更內在的價值了。
三、明晰形式與內容的關系
《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每一課內容的展開都包含著一條引領生活經驗的線索:以“運用你的經驗”開始,希望將學生的個體生活經驗作為學習起點;隨后的“探究與分享”、“相關鏈接”、“閱讀感悟”等活動設計,在不同層面促使學生個體生活經驗得以表達、分享、交流,進而引導個體對自身經驗的反思,通過師生經驗、生生經驗的沖突、碰撞、共認等促進學生個體經驗的調整、擴展;最后均以“拓展空間”結束,希望使教學能夠從課堂延伸到學生更廣闊的生活領域。課堂的這些探究活動都可以作為教學的腳手架,方便老師和學生的學習。與其他課例相似,在《5.1我們的情感世界》教材,共有8個探究活動,也設有“運用你的經驗”、“探究與分享”“閱讀感悟”、“拓展空間”等欄目。
例如,在課本P45“探究與分享”5:
問:在上面的情境中,“我”對媽媽的情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問: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些變化?
在該探究實踐過程中,我通過補充了一段資料——“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孩子在10歲之前是對父母的崇拜期,20歲之前是對父母的輕視期,30歲之前又變?yōu)閷Ω改傅睦斫馄冢?0歲之前則是對父母的深愛期,直到50歲他們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边@段材料意在引發(fā)學生共鳴,從而達成我想要實現(xiàn)的教學目標。事實證明,效果很好,學生們都很有感觸。
因此,筆者認為,教學腳手架的選取,要基于學生、教師、學校和地區(qū)實際。同時,教學結果是生成的,無法預設的,教學腳手架的運用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和準繩。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教學效果如何評價,要重點考察教學設計及教學活動達成的程度、學生自我認知和覺察的程度、師生平等民主對話的程度、、學生認知明理導行落實的程度等等。
要讓《道德與法治》教材真正實現(xiàn)學科理想,關鍵在于老師們要明晰教材關系,明晰教與學的關系,做到心中明“關系”,心中有“理想”。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始終認為《道德與法治》教材對于老師們來說是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雖然教材給老師帶來了更高的要求,但也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發(fā)揮空間,也讓老師們有了更多展現(xiàn)自身教學理想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