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謙
假如給你一個機(jī)會,讓你回到古代歐洲當(dāng)個生意人,你會做什么買賣?有一種買賣,小編強(qiáng)烈建議你考慮考慮,那就是開一家顏料作坊。在那個時代,只要你家有這幾種顏料——骨螺紫、胭脂紅、茜草紅、印度黃,有錢人就會捧著金銀,爭先恐后地來訂購。
這里頭有什么秘密?別急,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穿越回去,看顏料作坊的工人如何直播和顏色有關(guān)的新鮮事兒。劇透一下,以下直播全和動物有關(guān)。
1號直播間
骨螺給的紫
在我們這里,最賺錢的貨是骨螺紫。倒不是說這種貨需求最大,而是價格最高。這是為什么?給你看一只骨螺你就明白了。
這是一只染料骨螺,它喜歡待在有巖石的淺灘。遇到危險的時候,它會分泌一種黏液。染料骨螺的黏液本身是白色的,一遇到空氣就會變色,從白色逐漸變?yōu)辄S色、綠色、藍(lán)色,最終呈現(xiàn)紫色。
為了得到骨螺紫,我得非常小心地捕撈染料骨螺,像擠奶一樣擠出它的黏液,然后把它留在原地,讓它繼續(xù)生長。有的工人沒我這樣的耐心,選擇直接搗碎骨螺,那樣立刻就能得到大量的紫色黏液。
用骨螺紫上色的衣服帶有一股海洋的獨(dú)特腥氣,但這樣的紫衣不僅不容易褪色,還會在風(fēng)化和日照的作用下變得更加鮮亮,埃及艷后就無比迷戀這種顏色。骨螺紫最大的缺點(diǎn)是產(chǎn)量太低,25萬只染料骨螺產(chǎn)出的染料,只能染一件羅馬長袍。
2號直播間
胭脂蟲的紅
胭脂紅出自一種來自美洲的胭脂蟲。這種蟲子大約有一個小指甲蓋那么大,生長在南美洲的仙人掌上。印第安人像收割稻谷一樣,從仙人掌上收獲一堆堆胭脂蟲。商人們高價收購它們,漂洋過海回到歐洲,再以更高的價格賣給我們。
擠出胭脂蟲的血,加入明礬制干,這樣得到的胭脂紅才不褪色。
女士們喜歡它,用它化妝;畫家們喜歡它,用它畫畫;工匠們喜歡它,用它裝飾陶罐。最喜歡它的是紡織廠,他們用它染衣服——在我們這個時代,深紅色的服裝就等同于高檔服裝。
特約直播間
海上風(fēng)云
太平洋上,一艘商船滿載胭脂蟲,行駛在南美洲至歐洲的航線上。某日,商船遭海盜突襲。
船員:這些寶貝全歸你們,放我們一條活路吧!
海盜:蒙誰呢?就憑這些臟不拉幾的蟲子?老大,你說怎么辦吧!
海盜頭目:船員,斬!蟲子,扔海里!
船員:
3號直播間
茜草紅竟然有牛血
也許是海盜們毀掉的胭脂蟲太多,胭脂紅變得越來越稀缺。于是,人們找到了另一種相對廉價的紅——茜草紅。這種紅也很受歡迎,巴黎的皇家掛毯廠用茜草紅給國王路易十四裝飾了墻面。只是,用茜草紅給織物染色的過程實在是一言難盡!
首先,人們把織物在開水里煮上一會兒,然后用牛糞和油過一遍,再用堿水泡四次,洗凈、揉搓,加入明礬,最后再清洗一遍,加入茜草和牛血染色。
說起來,能染出高貴的茜草紅織品,最大的上色功臣是茜草。把茜草的根部搗碎以后就能得到紅色的汁液。牛血呢,據(jù)說是用來賦予織物魔力的。老天,想想就怪嚇人的!
4號直播間
印度黃里的牛尿味兒
我聽說,在動物世界,黃色——特別是和黑色在一起時——意味著警告;在亞洲,黃色是象征權(quán)力的顏色,只有皇帝才可以穿黃色的長袍。在我們這里,黃色,尤其是印度黃,是畫家們最喜歡的顏色之一。
印度黃來自印度。為了得到它,人們給牛喂果葉。吃了果葉的牛尿出黃色的尿,人們把牛尿加熱提煉,然后過濾、干燥、壓實,就得到名叫“匹烏里”的印度黃顏料塊。
梵高的調(diào)色板上就常出現(xiàn)印度黃,名作《星夜》就用了它。
5號直播間
神秘的顏料包
為了吸引畫家,我們賣顏料的時候會附贈一種顏料包。它是某種人工飼養(yǎng)動物的膀胱,用法如下:
首先,將顏料包的薄皮小心地切成多個四方塊,在每個方塊里放一小勺濕顏料,再用細(xì)繩縛牢。用的時候,就用大頭針把顏料包扎破,將顏料擠在調(diào)色板上。一次用不完的話,就想辦法把破的地方補(bǔ)上。
畫家們很喜歡這種贈品,我們的生意越來越好。至于這種神秘的顏料包到底是什么做的,我可不能告訴你,因為這是商業(yè)機(jī)密。
特約直播間
顏料外傳
★舍勒綠是一種有毒的顏料。有人大膽猜測,拿破侖的死就和他臥室墻紙里的舍勒綠有關(guān)系。
★雖然守宮砂這個名詞里面有“守宮”,但它和守宮這種蜥蜴半毛錢關(guān)系也沒有。
★荷蘭人制作鉛白的方法叫“堆肥”。他們把分裝了鉛和醋的陶罐放在新鮮的動物糞便上,90天之后,陶罐里就布滿了一層層、一片片純凈的白色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