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士偉
摘要:長笛是管弦樂隊中不可或缺的樂器之一。長笛音色豐滿、音域寬廣的藝術特色成為本篇文章的研究主體。本文將從長笛的發(fā)聲原理、演奏技巧與情感表達為出發(fā)點,從而更好的闡釋聲音與氣息、技能與情感的辯證關系。
關鍵詞:發(fā)聲原理;演奏技巧;情感表達
據相關資料記載:長笛的發(fā)展歷史悠久長遠,最早可追溯到遙遠的原始民族和古希臘、古埃及的文化民族時代。后傳至法國、德國、亞洲等地域。最初的長笛是橫著吹奏的,只能發(fā)出類似于哨子的單一音色。約15世紀前,歐洲流浪藝人用長笛為伴奏樂器進行取悅演奏。后經流浪藝人的廣泛使用,使得長笛成為研究對象,也為長笛可成為現(xiàn)當代樂隊中必不可少的伴奏樂器建立了基礎??梢姡骼怂嚾藢﹂L笛藝術的傳播也是功不可沒。在長笛的基本普及下,眾多演奏者開始對長笛的音色及材質進行研究改良。直至到19世紀初德國奧巴爾德·波姆發(fā)明的長笛被諸多學者認可。
一、長笛的發(fā)聲原理
長笛是以邊梭音振動作為聲源,以空氣柱振動作為共鳴體的樂器,成為邊梭音樂器,又稱吹口樂器。(1)可見,追溯長笛的聲源問題,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話題。長笛沒有特殊的氣息聲源,是靠空氣與吹管口在特定的配合摩擦下,有規(guī)律的振動而出聲的。吹孔上的空氣與管體內的的空氣是長笛真實聲源的存在。考慮具體的發(fā)聲過程,筆者認為有兩種原因,一是當氣息與吹管口碰撞會出現(xiàn)“邊梭音”;二是長笛管身內部和吹入的氣息所產生的聲音。樂音的出現(xiàn)與氣流的粗細、大小都有直接的關系。由此可見,長笛的發(fā)聲原理既不屬于簧片類的木管樂器組,也不屬于靠唇膜振動的銅管樂器組。
二、長笛演奏的基本技能
在中西文化日益交融的背景下,使得接觸并學習長笛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為了能夠更好展現(xiàn)長笛獨特的音色和韻味,此時,便要求演奏者熟練掌握長笛的演奏技巧,并建立扎實的演奏功底。筆者將從幾個方面,把在演奏長笛的過程中,一些重要的演奏因素和演奏技巧做以下總結。
1.長笛演奏口型和氣息
在長笛演奏時,之所以可以發(fā)出優(yōu)美動聽的聲音,與長笛本身制作材質有關,之外,演奏者氣息和口型也是決定聲音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演奏者為了能達到較好的演奏效果,需要自身從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自身的條件制定出適合自己的訓練方法和模式。
1.1口型
在長笛演奏的過程中,音色可否高質量的展現(xiàn)與吹奏者的口型是密切相關的。此時便要求演奏者具備掌握正確口型的能力。不同的演奏者演奏口型大體是相同的,但細節(jié)上又不盡相同。為了能夠達到最佳的演奏效果,演奏者們需要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出最適合自己吹奏的口型。針對此問題,對演奏者提出以下要求:首先,頸部、口腔和喉部要保持自然放松、嘴唇自然貼齒、上唇與下唇不斷向外延伸,呈微笑的形態(tài)、上唇與下牙緊密結合等。
1.2氣息
長笛演奏主要依靠演奏者自身的氣息,演奏者自身氣息的長短對長笛的演奏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氣息運用如何,反應了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因此,在人體肌能較為抽象的大背景下,探討氣息與長笛在演奏中的辯證關系便成為重點待解決問題。呼吸方法一般分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三種方法。胸腹式呼吸是長笛演奏最重要的方法。采用這種呼吸方法,能夠使演奏者飽含熱情,發(fā)揮長笛演奏的最好音效。演奏者若想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和熟練的基本技能,需要不斷地對氣息進行系統(tǒng)訓練。
由此可見,長笛演奏需要演奏者不斷進行練習和訓練,運用最合適的口型和呼吸方式,以此為協(xié)和的狀態(tài)提供支持。
2.長笛演奏的吐音技巧
在演奏長笛的過程中,舌頭的靈活性也是需考慮衡量的一個客觀因素。從音樂結構的分析來看,各個樂句是否劃分清楚,是否聲斷氣不斷,這需要對長笛演奏者吐音這一技能有很高的要求。針對吐音技巧,在筆者看來,通常有三種表現(xiàn)手段,分別是:單吐、雙吐、花舌三種常見的吐音演奏技法。
2.1單吐
“單吐”可謂是是吐音演奏技巧中,最為基礎的演奏技法。在演奏時,需要調整舌頭來對氣流的沖擊進行調整。從聽覺的角度來看,真正達到斷的音響效果。采用“T”音訓練法,分別構建“TE”、“TU”、“TI”三種音節(jié)訓練模式。
2.2雙吐
從“單雙”字面上來看,雙是單的兩倍。那么在長笛吐音的演奏技巧中,假若演奏旋律片段中,當A的演奏速度是B速度的兩倍時,B應采用單吐式的吹奏技巧,則A需采用雙吐式的演奏技巧。從分析音節(jié)的角度來看,雙吐音節(jié)也建立在單吐的音節(jié)之上,根據速度的變化,又延伸出來兩個交替音節(jié)。
2.3花舌
花舌與前兩者雖然都是吐音技巧行列中的,但是本質卻有著很多不同?;ㄉ嘌葑嘈枰看罅繗庀⒌耐苿雍蜕囝^的調整,從而保證旋律的流動性。在實際演奏效果中,花舌又細分為花舌、大小花舌三種?;ㄉ噙@一演奏技巧常適用于近現(xiàn)代的演奏作品當中。談及如何對花舌進行訓練,在筆者看來,“一口水”便可解決問題。從喉嚨內部結構來看,花舌主要依托于舌頭的后根部,靠小舌頭顫與聲帶振動發(fā)“HE”而成,用句通俗易懂的話,便是漱口時發(fā)出的那種狀態(tài)。
三、長笛的藝術表現(xiàn)力
藝術是感性精神活動的表現(xiàn),從現(xiàn)當代藝術作品來分析,過硬的技術與好的情感表現(xiàn)一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3.1扎實的演奏技巧是音樂表現(xiàn)的前提
演奏者在演奏樂曲的過程中,之所以樂曲可以較完美的展現(xiàn)出來,不僅僅要求演奏者對音樂風格的準確把握,在實踐過程中日積月累的基本功技術也是很重要的客觀因素。扎實的演奏技巧會為音樂線條提供保證和支撐,會對情感的升華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3.2音樂表現(xiàn)是演奏的精神寄托
具備扎實基本功和好的音樂表現(xiàn)力是成為一名合格長笛演奏者的標準,這也是最基本的兩項能力。但是,目前眾多業(yè)內人士對“炫技”這一詞各抒己見。在筆者看來,所謂只展示嫻熟基本功的樂曲只圖一時之快,追求所謂“熱效應”,熱的快,涼的也快,空洞無力。而憑借扎實的基本功與準確的情感表現(xiàn)相結合,會讓聽眾聽到心里去,產生共鳴。
3.3兩者的融合是終極目標
一個優(yōu)秀的長笛作品,是扎實基本功與準確情感表現(xiàn)的結合。筆者從事長笛戲曲伴奏多年,在伴奏的過程中對這兩者如何辯證統(tǒng)一可謂親身經歷。例如在豫劇《桃花庵》里“搜庵”中大段極具崔派聲韻的滾白唱腔中,我就會對兩者的關系處理不當,要么技能過于情感,要么情感過于技能。這都是不成熟的表現(xiàn)。
由此可見,準確把握技能與情感的辯證統(tǒng)一會對演奏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注釋:
張波:氣鳴樂器縱橫談,文藝生活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