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宜春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江西 宜春 336000)
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蘇區(qū)工農群眾在黨的領導下,積極結合中心工作,以書面及口頭形式創(chuàng)造和傳唱紅色歌謠(或稱“革命歌謠”,新世紀以來多用“紅色歌謠”)?;氐綒v史中,這些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健康的藝術趣味的歌謠歌曲,”[1](P3)是階級矛盾深化后階級斗爭的必然產物,是黨領導蘇區(qū)工農群眾進行革命斗爭的重要武器,是蘇區(qū)革命精神的重要載體,是革命藝術創(chuàng)造的重要內容;從今天來看,它們是記錄蘇區(qū)革命斗爭史的活化石,是研究黨領導蘇區(qū)人民進行革命斗爭歷程的寶貴文獻,是解讀革命文化藝術創(chuàng)作的重要文本,也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革命精神教育的重要教科書。
1920年代,早在蘇區(qū)紅色歌謠誕生之前,中華大地就興起了“歌謠運動”。這里的“歌謠運動”,是新詩發(fā)展史上對新詩形式和出路的一種積極探索,是“文學革命從理論到實踐的一次操演。”[2](P85)相關人物有劉半農、沈尹默、顧頡剛、董作賓、胡適、周作人等,主要的運動有北大歌謠運動、劉半農的擬山歌創(chuàng)作。這些運動具有鮮明的學術研究意味。同時,新詩向“歌謠”這一民間載體的大眾化轉向,僅僅是少數詩人的“自覺”,且這種“自覺”也僅僅局限于為新詩服務。當然,新詩轉向的嘗試也暗合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歷史背景。
“八七會議”上,中國共產黨總結了第一次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中國革命發(fā)生由此經歷從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興起的歷史性轉變,中國共產黨在文藝活動中逐漸開始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1930年代左翼文學的興起,無產階級領導權和政治意識在詩人們的作品中出現——左翼文學整體上與“中共革命的意識形態(tài)發(fā)展相配合,與中共在20世紀30年代的革命實踐形成呼應”,在實踐中加速了中國文藝大眾化的發(fā)展步伐。比如左翼團體下設的“中國詩歌會”,就主張文學應該為現實政治服務,為無產階級服務。第二,包括革命歌謠在內的革命文化形式在廣大革命根據地一經興起,就產生重要影響?!斑@些歌謠政治色彩濃厚、內容積極向上、語言樸素簡潔、地方特色鮮明……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發(fā)揮了宣傳革命、動員群眾、鼓舞士氣、瓦解敵軍、凝聚軍民力量的重要作用?!盵3]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工農革命的實際中逐漸認識到歌謠是啟蒙工農群眾革命意識的重要工具。1929年12月的《古田會議決議》中,中國共產黨明確提出,“紅軍宣傳工作的任務,擴大政治影響,爭取廣大群眾……以達到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建立政權、消滅反動勢力,以促進革命高潮等紅軍的總任務?!盵4](P100)為此,紅軍的宣傳工作必須特別重視革命歌謠的收集整理工作,并且責成“各政治部負責征集并編制表現各種情緒的革命歌謠,軍政部編制委員會負責督促及調查之責”。[5](P747)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與人民委員會對第二次全國蘇維埃的大會的報告》中中國共產黨進一步把紅色歌謠運動作為“農村俱樂部運動?!盵6](P311)
“革命文件不如革命口號,革命口號不如革命歌謠?!盵7](P52)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倡導和推動下,紅色歌謠逐漸由由群眾自發(fā)、即興的創(chuàng)作轉變?yōu)樘K區(qū)政權領導下的自覺、主動的創(chuàng)作階段。許多早期領導人如毛澤東、澎湃、方志敏、瞿秋白等都曾編寫或運用傳統(tǒng)民歌曲調填上新詞創(chuàng)作各類紅色歌謠?!巴ㄋ椎母柙~對群眾教育作用大,沒有人寫譜就照民歌曲譜填詞。好聽,好唱,群眾熟悉,馬上就能流傳,比有些創(chuàng)作的曲子還好些”。[8](P34-37)紅色歌謠在蘇區(qū)廣為流傳,為革命造勢,“紅色歌謠萬萬千,一人唱過萬人傳。”“一首山歌三個師”,形成了積極的宣傳效果。而當時在白軍中也流行一首順口溜:一怕紅軍刀槍鎮(zhèn),二怕興國山歌聲;刀槍鎮(zhèn)來頭落地,山歌聲來勾掉魂。
總的來說,土地革命時期,紅色歌謠在蘇區(qū)的興起與傳唱是歷史與邏輯、政治與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思想與藝術的內在統(tǒng)一。
第一,歷史與邏輯的統(tǒng)一。毛澤東說:“革命文化,對于人民大眾,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準備;在革命中,是革命總戰(zhàn)線中的一條必要的和重要的戰(zhàn)線?!盵9](P708)文藝形式的變化不僅僅是形式的變化,它和意識形態(tài)的變化密切相關,而直接促使意識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正是火熱的革命實踐——紅色歌謠這一文藝形式的興起與中國共產黨領導整個土地革命發(fā)展進程是直接關聯的。正如恩格斯所說,“歷史從那里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那里開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fā)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抽象的、理論上前后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盵10](P122)當時國民黨反動派一方面對紅軍進行殘酷軍事圍剿,另一方面借助其掌握的宣傳機器進行反共宣傳,擠壓工農紅軍的生存空間。國民黨把紅軍描述成“殺人放火,奸淫搶掠,不要歷史,不要文化,不要祖國,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不講道理,共產共妻,人海戰(zhàn)術,總之是一群青面獠牙,十惡不赦的人”。[11]針對這種情況,毛澤東堅持一手抓軍事斗爭,一手抓輿論武器,強調“共產黨是左手拿傳單右手拿槍彈才可以打倒敵人的?!盵12](P70)在古田會議上,毛澤東撰寫了《紅軍宣傳工作問題》一文,提出“紅軍的宣傳工作是紅軍第一個重大工作?!盵13](P96)紅軍先后創(chuàng)辦了《戰(zhàn)斗報》、《紅軍日報》、《紅星報》等70多種報刊,采取出版報刊、書寫標語口號、表演戲劇歌舞、寬待俘虜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紅軍的政策主張。
第二,政治與文化的統(tǒng)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教育委員部在1933年發(fā)出的《文化教育工作在查田運動中的任務》第四號訓令中有這樣的文字記載:“在目前一切基于戰(zhàn)爭,一切服從戰(zhàn)爭利益這一國內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蘇區(qū)文化教育不應是和平的建設事業(yè),恰恰相反,文化教育應成為戰(zhàn)爭動員中一個不可少的力量?!盵14](P6)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黨對文化教育在特殊環(huán)境下的特殊作用是有科學認識的。紅色歌謠與單純的文藝的、學術的五四歌謠運動不同,它有鮮明的政治目的和政治主題,即對廣大工農群眾進行階級教育和戰(zhàn)爭動員,構建以革命文化為核心的政治話語體系,推動實現以建立新的人民政權為目的的政治勝利。如在湘鄂贛蘇區(qū)文化史資料中有這樣的記載,“韻語的歌謠、曲調的編制、散發(fā),政治消息的壁報的張貼,尤其是工農白話小報,于宣傳的動力非常之大,盡可能創(chuàng)作此工作”。[15](P4)以工農革命的事實和豪紳階級的罪惡……編成戲曲歌謠來表演,使群眾對革命發(fā)生愉快的興趣”[16](P6)可以說,把歌謠這種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與黨的中心工作結合起來,是中國共產黨的獨創(chuàng),也是中國共產黨利用文藝手段爭取革命勝利的歷史自覺和偉大嘗試。
第三,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的統(tǒng)一?!梆囌吒杵涫场谡吒杵涫隆?。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廣大革命根據地以鄉(xiāng)村、山區(qū)為主,還有不少地方是少數民族聚居地,歷來有以民歌民謠表現個體情感和生活訴求的基礎。比如閩粵贛地區(qū)的客家山歌,江西的興國山歌,湖南的龍船調,河南的采茶調,陜北的信天游等。當這些傳統(tǒng)的、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歌謠,與革命、反抗、奪取政權等時代主題交織在一起,必須也必然煥然一新,實現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性轉換:從藝術特色和語言特色來講,紅色歌謠有效利用了民間曲調、音節(jié)、方言、襯詞,同時也廣泛使用白描、排比、重疊等民歌技巧。同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適應戰(zhàn)爭生活的歌謠詞曲較之過去的歌謠,更加朗朗上口、直抒胸臆、鏗鏘有力;從風俗與歷史傳承來講,過去的歌謠主要是純粹的、生活化的自娛自樂、情感傾訴、風俗人情,而現在是主題相對集中的啟發(fā)民眾階級意識覺醒的創(chuàng)作,實現了由個人苦難向階級意識、自怨自艾向奮斗抗爭、怨懣之曲向時代之歌的轉變;從創(chuàng)作主體來講,過去是勞動人民為主體,而現在既有工農群眾的自覺創(chuàng)作,包括兒童、婦女等,更有文藝工作者的積極參與。當然,最主要的是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倡導和推動。
第四,思想與藝術的統(tǒng)一。由于廣大革命根據地的工農群眾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教育有較大難度,而用紅色歌謠宣傳革命思想、革命理論、革命目的,發(fā)動廣大工農群眾推翻封建專制政權、推翻國民黨政權,推進革命根據地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軍事建設、加快農業(yè)生產,鼓勵參軍報效祖國、參加革命翻身作主、宣傳游擊戰(zhàn)爭思想,則是最簡單、最有效的途徑。如《共產黨十大政綱歌》:“共產十大政綱,全為窮人主張,各條都很重要,作為革命榜樣,特別詳細說明各項,各個同志須記心上?!澜鐭o產階級,大家聯合一起,蘇聯是我榜樣,更要團結一致,快快推翻反動統(tǒng)治,努力實行共產主義?!盵17](P55)這些紅色歌謠的思想性、革命性、斗爭性十分鮮明。其內容和形式是相互依存的。因為,好的藝術作品一定是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統(tǒng)一。同時,紅色歌謠的藝術形式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其內容的單純的載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形式本身就是內容的一部分。同時它的藝術特色也是十分鮮明的,如果說過去民間流傳的歌謠多半屬于黯淡的灰色調,那么這些革命歌謠則以它的“紅色”奪人耳目。她們承繼了傳統(tǒng)歌謠濃烈的情感、生動的比喻、豐富的想象和樸素的語言,又在情感力量、語言節(jié)奏、音律曲調、演唱情境、審美傾向上表現出與以往民間歌謠大不相同的藝術趣味。
我們對目前能找到的已出版的革命歌謠作了如下不完全統(tǒng)計。
戰(zhàn)爭年代,早在1927年9月,秋收起義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二團戰(zhàn)士在攻克醴陵縣城后,編唱起“干革命,心要強,冇得洋槍扛土炮,梭鏢杪子好武器,鋤頭扁擔當刀槍,只要武器抓到手,幸福的日子萬年長”[18](P574)的歌謠。1929年6月,湘鄂贛邊特委關于黨的組織、宣傳、工運、農運、兵運等問題文件中就指出“韻語的歌謠、曲調的編制、散發(fā),政治消息的壁報的張貼,尤其是工農白話小報,于宣傳的動力非常之大,盡可能創(chuàng)造此工作。”[19](P4)1929年8月,湘鄂贛割據區(qū)內一般民眾大都能唱國際歌、少年先鋒隊、建立蘇維埃的歌調,許多的農村婦女和小孩子也能唱得出[20](P8)。湘鄂贛邊境革命工作中發(fā)放歌謠等宣傳品使群眾對革命有所了解。不定期的革命刊物有《十曲歌謠》等,在群眾中的影響力特別大。至1933,湘鄂贛蘇區(qū)不少文獻資料都曾指出革命歌謠發(fā)揮了重要宣傳作用。1929年12月的《古田會議決議》強調要重視革命歌謠的搜集和整理,對紅色歌謠興起傳唱影響深遠。為此,1930年初,興國縣第十一區(qū)蘇維埃政府編印了《紅軍歌曲集》,同年4月和11月,紅一方面軍政治部分別編印了《革命歌曲》第一、二集。此后,中央蘇區(qū)專門編輯出版了大量歌謠集。如共青團中央局機關報《青年實話》編委會以叢書形式先后出版了《革命歌集》(1933年3月)、《蘇區(qū)新調》(1933年11月)、《革命歌謠集》(1934年1月)、《革命歌謠選集》(1934年1月)、《革命山歌小調集》(1934年10月)等歌謠集。蘇維埃中央教育人民委員會等單位編印刷了《歌集》(1932年12月)、《兒童歌唱集》(1933年6月)、《四川新調》(1933年10月)等。《革命歌謠選集》的編者在后記中做出了對紅色歌謠的評論:“我們也知道這些歌謠在格調上來說,是極其單純的;然而,它是農民作者自己的語句作出來的歌,它道盡農民心坎里面要說的話,它為大眾所理解,為大眾所傳誦,它是廣大民眾所欣賞的藝術。”[21](P117)在革命根據地的教材、文藝專版、專欄中,如《工農報》、《少年先鋒》、《紅星畫報》、《兒童文學》、《工農兵三字經讀本》、《赤色國語教科書》、《列寧初級讀本》、《工農讀本》、《戰(zhàn)斗日報》、《列寧青年》、《支部生活》、《紅孩兒讀本》、《列寧讀本》、《反帝擁蘇聯刊》、《兒童讀本》等,也刊登過不少革命歌謠。各種文藝機構、文藝組織,如文藝隊、口頭宣傳股、列寧室、音樂股、俱樂部、游藝股、歌謠小組等也相應建立起來。
建國后,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為緬懷革命先烈,在國家領導人的倡導下,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河南、陜西、山西、四川等地,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革命歌謠搜集整理與出版工作?!缎腔稹肺膶W月刊開辟了“紅色歌謠”專欄,陸續(xù)刊登紅色歌謠,發(fā)動廣大讀者和作者,對散處各地的歌謠進行搜集整理。整理出版的書籍有《廣東民歌選第四輯——革命歌謠》(1952年),《陜甘寧老革命根據地民歌選》(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編選,新音樂出版社,1953年),《閩西老區(qū)革命歌謠》(陳煒萍,福建人民出版社,1954年),《大別山老革命根據地歌謠選》(冬池采輯,作家出版社,1957年),《革命歌謠選》(上海文化出版社,1958年),《革命歌謠(廣東民歌選)》(廣東人民出版社編,1958年),《大革命時期湖南的革命歌謠十七首——革命歌謠》(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兩條半槍鬧革命——關于方志敏的歌謠》(羅寧收集整理,新文藝出版社,1958年),《革命歌謠選集》(曾靜華采輯,安徽文藝出版社,1959年),《四明山革命歌謠選》(中共余姚縣委宣傳部等編,東海文藝出版社,1959年),《湖北革命歌謠選集》(湖北省采風委員會編,1959年),《紅色歌謠》(江西作家協會主編,1959年),《革命歌謠選集》(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資料室翻印,1959年,原書出版于1934年中央革命根據地,是青年實話叢書的一種),《紅色兒童歌謠》(江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
60年代有《吉林民間文學分類集之九——革命歌謠》(吉林大學中文系,1960年),《革命歌謠》(學文化文庫編委會編,上海文藝出版社,1960年),《革命戰(zhàn)士歌謠選》(解放軍文藝社出版,1961年),《中國革命歌謠選》(上海文藝出版社,1961年),《革命歌謠選》(安徽人民出版社,1963年),《安徽革命歌謠選》(安徽人民出版社,1962年),《豎起紅旗打天下——江蘇革命歌謠》(江蘇省民間文學研究會,江蘇人民出版社,1963年),《有了人馬好說話(江蘇革命歌謠彩插)》(江蘇民間文學研究會,江蘇人民出版社,1965年),《(如東縣革命歌謠)天翻身地打滾(1911-1949)》(如東縣民間文學集成辦公室,南通市民間文學集成辦公室,1991年),《革命歌謠選輯(油印本)》(天津市紅橋區(qū)少年之家,1966年)。
70年代較少,僅有《中國近百年革命歌謠選(反侵略反壓迫歌謠)》(1973年),《公社添新花(文革期兒童革命歌謠),插圖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紅色歌謠》(江西文藝編輯部,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湖南革命歌謠選》(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紅軍歌謠》(田海燕、高魯,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
80年代,《閩西革命歌謠》(福建省龍巖地區(qū)文化局編,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色歌謠選(1932-1982)》(四川省達縣地區(qū)文化局,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編印,1982年),《川陜蘇區(qū)紅色歌謠選》(1981)年、《安慶地區(qū)革命歌謠——烈士詩抄》(安慶地區(qū)文聯選編,1981年),《右江革命歌謠》(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1982年),《隴東革命歌謠》(高文編,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年),《陜南革命歌謠選》(陜西省漢中地區(qū)群眾藝術館,陜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川陜根據地革命歷史歌謠集》(杜中等,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1984年)《川陜蘇區(qū)革命歷史歌謠》(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選編,四川文藝,1985年),《鄂豫陜革命根據地歌謠三百首》(中共商洛地委黨史辦公室,1985年),《紅安革命歌謠選》(紅安縣革命史編寫,武漢大學出版社,1986年),《萬載人民革命史料2——歌謠歌曲輯》(中共萬載縣委黨史辦公室,1986年),《寶應文史資料第5輯——抗日解放戰(zhàn)爭時期革命歌謠選》(文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川陜革命根據地陜南歌謠》(劉朝漢、劉邵軍編,漢中地委黨史辦公室,1987年),《通山蘇區(qū)革命歌謠選編》(通山縣縣志辦公室,1987年),《武穴市革命歷史歌謠》(中共武穴市委黨史辦公室編,1988年),《扛著梭鏢跟賀龍》(1988年),《鄂西革命歌謠》(中共宜昌市委當時辦公室,1989年),《湘鄂西蘇區(qū)歌謠》(彭佑明,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9年)。
90年代,《遠安革命歌謠選》(1990年),《(油印稿)永嘉縣革命歌謠》(1990年),《中央蘇區(qū)革命歌謠選集》(謝濟堂編,鷺江出版社,1990年),《江西革命歌謠選》(危仁晸,1991年),《隴東紅色歌謠》(梁中元,內部資料,1991年),《湖西老區(qū)革命歌謠選》(鄧貞蘭,江蘇豐縣文化局,1992年),《饒平革命故事歌謠選》(中共饒平縣黨史研究室,1992年),《洪湖革命歌謠》(洪湖革命歷史博物館,1991年),《泰興革命歌謠集》(謝義俠搜集整理,泰興市黨史辦公室,1993年),《孝感老區(qū)革命歌謠選》(夏新波云力主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瓊崖革命詩詞歌謠集》(王萬江主編,海南出版社,1993年),《隴東解放區(qū)歌詞選》(呂律,內部資料,1995年),《中央蘇區(qū)革命歌謠選集》(鷺江出版社,1996年)。
進入新世紀,主要有《潮州革命歌謠集(1925-1949)》(潮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編,2004年),《川陜蘇區(qū)革命歷史歌謠》(中共巴中市委、巴中市人民政府主編,2005年),《紅色歌謠》(徐臘梅,2007年),《紅色歌謠》(中國作家協會江西分會,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紅安革命歌謠選》(??。?009年),《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紅色歌謠》(梁文化,廣西美術出版社,2009年),《紅安革命歌謠研究》(??。A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紅色歌謠》(王焰安,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紅色歌謠集》(田海燕),《隴東紅色歌謠》(高文、鞏世鋒,甘肅人民出版社,2011年),《江西蘇區(qū)紅歌謠》(張濤,2011年),《湘鄂贛蘇區(qū)革命歌曲戲劇選編》(楊朝偉、張嵩,武漢出版社,2013年),《蘇區(qū)革命歌謠》(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黨建讀物出版社,2014年),《紅色歷程的音樂記憶:湘鄂西洪湖蘇區(qū)紅色歌曲歌謠與研究》(2011年),《麻城革命歌謠》(李敏等主編,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井岡歌謠——井岡山斗爭時期革命歌謠集》(陳平梅,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從全國范圍來看,總數為百本左右,且多為紅色歌謠的匯編。
上述僅僅是對紅色歌謠編著及編著再版的不完全統(tǒng)計。從對中國國知網相關期刊論文的查找來看,嚴格意義上的研究起始于1959年。即管林的“廣東革命歌謠的特點”(1959年)、馬家駿的“陜南老根據地的紅色歌謠”(1959年)。60年代至新世紀前不足30篇。至2018年,以紅色歌謠或革命歌謠為研究對象的學術文章為200篇左右。
筆者以期刊論文為主,在中國知網(www.cnki.net)中以“篇名”為檢索項,以“紅色歌謠”為檢索詞,以2000-2018為起始時間段,共有信息126條。
表1 紅色歌謠期刊論文數量統(tǒng)計
(僅為CNKI數據庫中以篇名為檢索所得數據,不含其他數據庫與檢索項。檢索時間為2018年12月31日)
表2 2004-2018年CNKI中112篇“紅色歌謠”研究地域統(tǒng)計
從表2可以得知,當前紅色歌謠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央蘇區(qū)、贛南、湘鄂西、井岡山、川陜、百色、洪湖、隴東、大別山、隴東南等地,湘鄂贛、贛東北、閩浙贛等主要蘇區(qū)研究較少;從民族區(qū)域來看,主要有土家族、回族、壯族以及客家民歌等。
表3 2004-2018年CNKI中126篇“紅色歌謠”論文研究視角統(tǒng)計
(僅為CNKI數據庫中以篇名為檢索所得數據,不含其他數據庫與檢索項。因同一篇文章中可以設計多項數據,結果為累計疊加。檢索時間為2018年12月31日)
從表3可以得知,紅色歌謠研究類型從大類上看,包括總體性研究與地域性研究??傮w性研究主要有九類。地域性研究參照表2。
第一,研究紅色歌謠的興起傳唱、曲調來源、主題類型等。第二,研究紅色歌謠的歷史價值與當代教育價值。如紅色歌謠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傳播;紅色歌謠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德育價值、旅游價值、審美教育價值、社會教育價值、聲樂教學價值、廉政教育價值等。第三,研究紅色歌謠的藝術特色、語言特色(用詞特點)、文化學闡釋、與民間藝術民間思想的關系。第四,研究與紅色歌謠創(chuàng)作、傳唱有關的革命人物等。第五,以女性視角、兒童視角展開研究。第六,研究紅色歌謠與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的關系。第七綜述研究。包括地域性紅色歌謠綜述及總體性綜述。第八,紅色歌謠與旅游開發(fā)。第九,特色化研究,包括紅色歌謠傳遞的人際意義,紅色歌謠的檔案式保護等。
這些成果有三條敘述線索。一是從革命歌謠到革命。分析革命歌謠興起,其較之于其他宣傳工具的優(yōu)勢,其內容、特點、地位、價值等。如戶華鋼在《湘鄂贛蘇區(qū)革命歌謠的興起及其價值》一文中指出,“黨的宣傳工作者利用民歌民謠的形式把新的革命詞匯及淺顯的革命道理,融進當地百姓耳熟能詳的旋律之中來進行政治宣傳、革命動員”[22](P21),“依靠口頭宣傳的革命歌謠比起書面形式的標語、傳單更容易讓人民群眾接受,口口相傳的革命歌謠也更容易迅速地在湘鄂贛蘇區(qū)發(fā)展起來”。[22](P21)三是從革命到革命歌謠。即從革命話語體系構建的維度分析革命歌謠的實踐功能。如向德彩《革命歌謠中的階級話語》一文指出“革命歌謠是將革命意識形態(tài)話語轉化為革命的日常生活話語的重要領域,是中共革命重要的話語實踐,是中共向革命群眾傳播其革命意識形態(tài)并實現革命動員的重要途徑。”[23](P102)一類是從革命歌謠到革命歌謠。即分析革命歌謠藝術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如劉宗濤在《關于革命歌謠問答》一文指出:評價作品不能離開時代,革命歌謠是革命斗爭年代強有力的武器……歌謠形式通俗易懂,為群眾所喜聞樂見,如果詩人不是從當時的斗爭實際出發(fā),強調表現“自我”,用“現代派”、“象征派”或所謂“朦朧派”等創(chuàng)作方法來寫革命詩歌……很難在群眾中流傳和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果[25](P105)。正如學者任先大在“論湘鄂贛蘇區(qū)文藝創(chuàng)作的革命功利意識”指出的:“縱觀湘鄂贛蘇區(qū)的文藝創(chuàng)作,作為一種宣傳,它已經盡善盡美地完成了歷史賦子自己的光榮使命。但作為一種文藝。它還某種程度地存在著標語化、口號化的傾向。[25](P60)上述研究對革命歌謠所具有的為階級立言和為歷史作證的價值、啟蒙階級意識的價值、文學藝術的價值均有涉及。
第一,夯實理論基礎,避免研究缺乏深度。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的:“只有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為中心,文藝才能發(fā)揮最大正能量?!盵26](P314)中國人對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更多直接接觸,是從“左聯”時期開始的。1930年,馮雪峰翻譯發(fā)表了《藝術形成之社會的前提條件》一文,其內容即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關于藝術生產與物質生產發(fā)展不平衡問題的論述。隨后,又有瞿秋白編譯的《現實——馬克思主義文藝論文集》,郭沫若翻譯的《藝術作品之真實性》,曹葆華、天藍翻譯,周揚編校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論藝術》,歐陽凡海編譯的《馬恩科學的文學論》,趙季芳編譯的《恩格斯等論文學》。正是通過這些論著和譯著,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我國得到了更為廣泛深入的傳播,并日漸在當時的文藝理論中占據重要位置。正如恩格斯1859年5月18日在《致斐·拉薩爾》中提到的,“我是從美學觀點和歷史觀點,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標準來衡量您的作品的。”[27](P347)在文藝創(chuàng)作與文藝批評中,要堅持“美學觀點與歷史觀點”辯證統(tǒng)一,即不光要看作品是否具有藝術性,還要將作品放到一定歷史條件下,看其內容如何,是否具有歷史進步意義,是否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具體到在紅色歌謠的研究中,就是能否從唯物史觀出發(fā),強調紅色歌謠改造現實、推動歷史進步的社會功能;能否構建內容與形式統(tǒng)一的辯證紅色歌謠文藝觀;能否確立紅色歌謠為絕大多數人服務的價值立場。
第二,拓寬研究視域,避免研究冷熱不均。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先后創(chuàng)建了大大小小10多塊農村革命根據地。分別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贛南、閩西根據地,后擴大為中央革命根據地;鄂豫皖根據地;湘鄂西根據地;左右江根據地;閩浙贛根據地;陜甘邊和陜北根據地。此外,還有湘鄂贛根據地、海陸豐根據地、瓊崖根據地等。從當前紅色歌謠的研究總貌來看,中央蘇區(qū)紅色歌謠研究較多,而有些革命根據地的研究明顯偏弱,比如湘鄂贛蘇區(qū),革命歌謠搜集整理較少,僅在《江西革命歌謠選》(危仁政,1991年)、《江西蘇區(qū)紅歌謠》(張濤,2011年)、《湘鄂贛蘇區(qū)革命歌曲戲劇選編》(2013年)中有所體現,其他則散見于《湘鄂贛蘇區(qū)文化史資料》(1990年)、《湘鄂贛蘇區(qū)革命文化史料匯編》(1996年)。學術研究論文則僅有一篇。這里當然有革命根據地本身歷史影響力大小的原因。但隨著研究的日趨深入,我們完全可以將視線從過去研究相對成熟的地方轉移到過去比較陌生、研究相對較少的地方,因為多角度多層次的研究,將使黨史、軍史、革命史的研究更加豐滿,線索更加清晰,鏈條更加完整,更可以從歷史的細微之處還原革命道路、革命理論、革命文化選擇的歷史必然性和必要性。不斷加強相對薄弱領域和環(huán)節(jié)的研究,也有助于將富有地方特色的紅色資源開發(fā)利用成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的增長點。
第三,豐富研究角度,避免研究的大而全。從對表三的統(tǒng)計分析來看,未來研究應該從四方面著手。一是開展專題史研究,包括紅色歌謠創(chuàng)作人物專題,研究與紅色歌謠創(chuàng)作有關的革命人物,如胡筠、張警吾、高詠生、瞿秋白、阮山等,當然也包括對一些民間的紅色歌謠創(chuàng)作者的挖掘研究;紅色歌謠與少數民族民間藝術專題,如土家族、壯族、回族等;出版物專題,研究刊載紅色歌謠的報刊雜志等;紅色歌謠與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專題,研究紅色歌謠對應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如彭黃起義、平江起義,人物如彭德懷等;紅色歌謠中的兒童與女性形象等。二是展開特色化研究。過去的研究多集中于紅色歌謠興起與傳唱的歷史背景,紅色歌謠的教育功能與價值,紅色歌謠的類型與類別,紅色歌謠與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等。從當前來看,就紅色歌謠論紅色歌謠的研究較多。未來可以多做一些關聯性研究,如紅色歌謠的時空分布與革命情勢、革命歷程的關聯性,紅色歌謠的發(fā)展與左翼文化運動的關聯性,紅色歌謠與其他藝術形式的關聯性,紅色歌謠興起傳唱與國民黨的五次圍剿的關聯性,紅色歌謠興起傳唱與革命話語體系、政治話語權構建的關聯性,紅色歌謠與當前我們黨提倡的以文育人、以美育人的理念的關聯性等。三是開展跨學科研究。以往紅色歌謠研究主要是從黨史黨建、文化學、音樂學的??梢苑e極借鑒民俗學、民族學、口頭文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方法等展開研究。四是展開紅色歌謠在當前開發(fā)利用研究,如改編創(chuàng)作,舞臺劇,進學校進社區(qū),與旅游開發(fā)、文化產業(yè)聯系起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