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含章
中國古代海量的神怪志異小說,個個都是大IP。比如《山海經(jīng)》,隨便拎出幾個神獸就可以組團去打怪,升級成為大BOSS,成為絕對吸引流量的神級存在。對這個IP的開發(fā)并不是現(xiàn)在才有,其實已經(jīng)持續(xù)了上千年。其中開發(fā)得最好的莫過于先人們結(jié)合神話傳說、文化傳統(tǒng)等等將其中的龍、鳳、麒麟等圖騰化,賦予其更高的精神象征。
當然不止是《山海經(jīng)》。漢朝的劉安,就是那位在八公山煉丹卻“煉”出了豆腐的淮南王,組織數(shù)千人寫了一本《淮南子》,在闡明哲理時,旁涉奇物異類、鬼神靈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話材料,還有像“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觸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古代神話,個個都是大IP。這樣的IP大作,隨便一個故事就可以改編成小說、電影、電視劇、游戲、漫畫、表情包……
再比如《封神演義》的前身《封禪文說》、東方朔的《神異經(jīng)》《十洲記》、曹丕的《列異傳》、張華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遺記》、劉義慶的《幽明錄》,還有晉代干寶的神怪志異小說《搜神記》、唐代的《霍小玉》《我來也》《昆侖傳》《白猿記》等小說更是轟動一時、流傳甚廣的大IP。
這么一盤點,我們不得不說,我們不是沒有好IP,而是沒有耐心沉潛下來去好好開發(fā)優(yōu)秀的IP資源,弘揚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中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