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玲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能力導向”與“興趣導向”成為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目標,分析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習作教學”模式,忽視“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只看重寫作技巧與文章結構,訓練形式單一等問題都制約了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就以提高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做簡要探究,希望對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探究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習作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習作教學的優(yōu)劣關系著是否能正確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與語言能力。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注重“生活化”元素的融合,注重“觀察法”的應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改觀教學理念等對提高語文習作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有著重要的幫助。
一、注重習作教學中“生活化”元素的融合
分析現(xiàn)階段小學學生語文寫作現(xiàn)狀不難發(fā)現(xiàn),內容空洞,缺乏感情,夸大其詞等問題較多,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提高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有效性,注重“生活化”元素的融合至關重要。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語文課程標準》及新課程改革標準下,都指出了寫作的文字要內容具體,注重真實情感,教師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觀察生活實際,豐富自己的見聞,注重記錄自己的真情感悟等,這些都強調了寫作教學中要注重“生活化”元素融合。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點去注重“生活化”元素的融合。第一點是要注重習作模塊生活化素材的積累,分析現(xiàn)階段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課堂的現(xiàn)狀,學生因為自身寫作素材少或對于寫作的抗拒心理等原因,在進行習作練習時,絞盡腦汁,東拼西揍都寫不出來,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日常學習或生活中注重寫作素材的積累,在上學路上、學校中、家庭中發(fā)生的趣事,印象深刻的事,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閱讀中的優(yōu)美詩句等,都是寫作的內容,學生只有在生活中不斷積累,才能在寫作練習時做到游刃有余。第二點就是內容的生活化,教師可以不拘泥于教材上的習作內容與習作形式,不再是教師引導內容的方向,讓學生去討論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在寫作中產生對生活的共鳴。第三點是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拜訪敬老院,當一名小志愿者,組織校園活動等,這些生活的經歷都會化為寫作的源泉,利于習作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在習作教學中注重“觀察法”的應用
第一點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觀察習慣,“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去觀察大自然的景色,觀察市井百態(tài)等等,讓學生在觀察中獲得感悟,教師可以結合班級學生情況,設計習作主題,讓學生去觀察主題內容,首先讓學生先通過口頭敘述,然后進行班級內的討論,最后進行寫作練習,這樣學生既可以提高自身寫作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利于語文思維的提高。第二點是鼓勵學生進行日記的書寫,教師不需要強制要求日記的內容與字數,只需要要求內容的真實性與感情代入性,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教師要注重轉變對習作教學的認識
上文中概述了提高習作教學有效性的兩種方法,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貫徹習作教學的教學方法,提高習作教學有效性,教師就要注重轉變對習作教學的認識,從理念、觀點、教學關系、教學評價等多個角度提升對習作教學的認識。第一點,習作教學活動的開展要建立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之上,寫作練習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注重感情的流入,一切教學工作的開展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為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做貢獻。第二點是要轉變教學觀念,受限于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教師在進行習作教學時,過分注重學生寫作技巧與文章結構的學習,忽視了作品內容的真實性,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為了“湊字”,為了考試,在文章內容上夸大其詞,忽視了寫作的真實性與生活化的體現(xiàn),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寫作教學要源自生活,注重感情的表達,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是僅僅局限于寫作形式上。第三點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新課程標準要求下明確規(guī)定教學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注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除了要貫徹教學生活化元素的融合以及“觀察法”的應用,還可以善用“創(chuàng)設情景法”“自主擬題法”等,使學生在情景中寫作,注重文章內容的充實性,發(fā)揮自主寫作能力。最后一點就是要優(yōu)化評價方法,優(yōu)化傳統(tǒng)單一的教師評價,鼓勵學生進行自評,組內互評等方式,既提高了學生主體學習地位,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四、總結
綜上所述,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路徑之一,教師要明確習作教學的重要性,轉變傳統(tǒng)習作教學中的錯誤理念,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在文章寫作中注重自身的感情的投入,而不是僅僅為了完成寫作目標而去進行寫作,最后要明確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是要以學生為主體,一切工作的開展都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要不斷踐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助力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
[1]潘文清.基于小學語文素養(yǎng)的電子書包“三導三學”習作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踐[J].教育信息技術,2018(09):66-70.
[2]葉福泉.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建模探討[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18(02):84-88.
[3]孫永明.牧式教學:小學語文讀寫教學的范式轉換[J].上海教育科研,2014(1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