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萍
摘 要:就語文學科而言,我們的教學目標不僅僅停留在向?qū)W生傳授文本知識,也不僅僅為了追求一流的教學質(zhì)量,我們更應注重的是指導學生在牢固掌握雙基知識的基礎上,使其具備各種相應的能力,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高效課堂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課堂。是對課堂不斷優(yōu)化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讓所有教師永遠追求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衡量課堂高效,一看學生知識掌握、能力增長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變化程度;二看教學效果是通過怎樣的投入獲得的,是否實現(xiàn)了少教多學;三看師生是否經(jīng)歷了一段雙向激發(fā)的愉悅交往過程。其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構,互動激發(fā),高效生成,愉悅共享”。那么,如何構建農(nóng)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呢?
一、明確目標,適當引導
要想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必須先吃透教材,明確課文的教學目標,弄清課文的重點、難點,把握教材的主旨,然后站在一定的高度來分析教材、領悟教材。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精心設計課堂,適當加以引導。教師要起到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但這并不等于放任學生,而是要求教師精心組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的職責不再局限于“傳道、授業(yè)、解惑”了。新型課堂要求教師不是“授之以魚”,而是“授之以漁”,即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交流、討論、思辨。
二、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中,導入新課設計和運用得好,會激發(fā)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藥的導火索。設置懸念,激發(fā)興趣,這確實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秘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激發(fā)者,應采用新穎、靈活多變、富有情趣和鼓動性的開場白,營造“課始激情情即生,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心情愉快地全身投入新課的學習之中,快快樂樂學語文。因此,要使一堂課高效成功,必須從“頭”開始。
三、創(chuàng)設情境,愉悅課堂
心理學認為,愉快的環(huán)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賴。對于小學生來講,個個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師要善于挖掘?qū)W習材料本生的趣味性,將知識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和新穎奇特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一種愜意的享受。全縣在今年推行的優(yōu)課,為學校構建了智能、高效、開放、易用的教學平臺,真正實現(xiàn)了教育資源流通與共享。節(jié)省了教師的備課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提升了教學效果。讓我們走出了“信息孤島”的困境。作為農(nóng)村教師要善于運用語言、課件、音樂等各種手段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松的心態(tài)投入學習中。讓他們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探索知識,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問題中來,為實現(xiàn)高效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四、激發(fā)思考,暢所欲言
高效的課堂必然是思考的課堂。思考是高效課堂的催化劑,是高效學習的助跑器。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欲望,開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這也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的重要目標。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資源,創(chuàng)設濃厚思考的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圍繞課堂中心,暢所欲言,讓學生一直處在一種積極的思考和交流的狀態(tài)中,讓他們在充分思考的基礎上,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教師加以適時點撥。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欲望,讓學生學會思考,無疑對學習效率的提高大有好處。
五、優(yōu)化教學,方法得當
要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必須注意教學技巧,講究教學藝術,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讓枯燥的知識生動化,讓沉悶的課堂活潑化。為此,我們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因時、因地、因人地對教材進行再加工,采用情景教學法、直觀演示法、強化訓練法、游戲競賽法,小組學習法,個別輔導法等方法,使教學過程更生動、更活潑、更有效。同時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zhì),講課盡量做到生動形象,機智詼諧,妙語連珠,動人心弦,學生在這種課堂氛圍中,心情舒暢,樂于學習,變機械模仿為心領神會,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如在課的導入部分,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設疑激思,使“課伊始,趣味生”,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課的展開部分,可用揭示矛盾、實際應用等方式激趣,使“課正行,趣正濃”,促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課的結束部分,可用質(zhì)疑問難,討論延伸等方式激趣,使“課已盡,趣猶存”,讓學生不斷有新的學習動力,從而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六、把握節(jié)奏,科學管理
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松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tǒng)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么和要他們怎么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總之,要提高教學課堂效率,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小學生,就必須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及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使課堂教學成為開放的、雙向的、多渠道的、立體的信息傳遞和交換的過程,教師有效引領,學生有效學習,從而構建高效課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我們的課堂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