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會
摘 要 初中生對探究實驗有濃厚的興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實驗素材開展實驗探究?,F(xiàn)以人教版典型實驗課例為平臺,闡述如何進行生活化實驗教學的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 實驗教學 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實驗是生物自然科學發(fā)展的實踐基礎,也是科學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教學既是一種探究活動,也是生物教學的基本形式之一,還是實現(xiàn)基本課程理念的有效途徑。它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科學的思維方法、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等,從而使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學素養(yǎng)得到全面的發(fā)展。生物實驗教學作為生物教學的一種教學形式或教學活動,決定著生物學教學的成敗優(yōu)劣。在研究文獻綜述的基礎上,針對目前生物實驗教學中的不足,立足學科特點,以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綱要(試行)》、《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為指導,以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為平臺,以生活化教學理論為依據(jù),開展了典型課例的研究與探索。
1探究種子萌發(fā)的條件
1.1實驗材料生活化
實驗種子的恰當選擇可以讓實驗事半功倍。教材上實驗推薦使用綠豆、大豆、芥菜子等,生活中常見的種子還有黃豆、紅小豆、小麥、玉米等。根據(jù)教學進度,做本實驗時已是冬季(11月中下旬),溫度較低,種子萌發(fā)時間會加長,影響教學的連貫性和知識的銜接性。經過預實驗,推薦學生使用萌發(fā)時間較短、最常見易得的綠豆種子。
1.2實驗器材生活化
實驗器材來源于生活中易得價廉中的材料,實驗裝置簡約、經濟、實用,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驗各具特色。源于生活的個性化實驗設計,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提煉、從探究中體驗、從思考中領悟。在學生獨立設計探究空氣對種子萌發(fā)的影響時,學生改進實驗裝置,采用帶吸嘴的牛奶袋,實驗裝置非常巧妙,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開展拓展實驗后,從實驗裝置簡約化角度,最后使用分格收納盒同時進行探究多個因素對種子萌發(fā)的影響。
根據(jù)課本參考方案完成的實驗中,隔絕空氣的4號瓶內的種子同對照組一樣,也會萌發(fā),且萌發(fā)率高。學生思考討論,分析歸因,改進實驗方法,改用幾乎不含氧氣的涼開水,并在水面滴加植物油隔絕空氣。
2觀察植物的蒸騰作用
2.1實驗內容生活化
蒸騰作用雖時刻發(fā)生,且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如花卉等移栽等。然而蒸騰作用雖然是綠色植物的一項重要生理作用,但是學生平時并不夠理解植物的蒸騰作用以及其對生物生活的意義。本實驗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幫助學生提取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勤于動手、主動參與、體驗感悟科學探究過程。學生通過探究實驗為白色康乃馨賦予艷麗的色彩,在實驗中領悟科學探究的過程,收獲探究成果的快樂。
2.2實驗材料生活化
康乃馨是學生非常熟悉的花卉,很多學生家里擺放著康乃馨,也會在重要節(jié)日贈送給長輩。
2.3實驗器材、試劑生活化
空礦泉水瓶的使用,將廢品再利用,經濟節(jié)約。小刀、紅藍墨水也是學生日常的學習文具,實驗器材方便易得。
3觀察花的結構
3.1實驗材料生活化
自然界中的花千姿百態(tài),地區(qū)不同,時節(jié)不同,花綻放時間不同。雖然他們的形態(tài)、大小、顏色各不相同,但是他們的結構卻是基本一致的。在學習花的結構時,桃花已經過了綻放花期,而且花朵較小,學生在解剖過程中容易被刀片劃傷。在教學中,可以因地制宜,選取正在綻放時期,操作難度較小的花卉進行觀察。
3.2實驗器材生活化
課前學生解剖花,并將解剖后的花粘貼到白紙上,課堂分享。在家中制作花的剪貼畫時,學生充分利用家庭中的物品,學生利用牙簽替代解剖針,用醫(yī)用棉球里的小鑷子代替鑷子,很多學生利用照相機進行拍攝,放大,在課堂上分享子房里胚珠的照片,學生觀察效果更清楚。
4觀察動物的學習行為
4.1實驗材料生活化
城市生活,學生家里會養(yǎng)不同的寵物,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探究動物走迷宮獲取食物行為。學生在實驗中用到的動物有蚯蚓、黃粉蟲、烏龜、倉鼠、貓、狗、兔子、松鼠等。在課堂中可以將實驗動物按低等到高等排序,突破動物越高等,學歷能力越強這一知識重點。
4.2實驗器材生活化
學生利用廢棄的快遞紙盒,裁剪粘貼制作迷宮。
5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5.1實驗內容生活化
植物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者,可以制造出有機物。不同植物所制造的有機物是不同的,根據(jù)淀粉遇碘液變藍的原理,可以檢驗日常生活中哪些植物的葉子中含有淀粉。學生選取常見植物的葉子,如冬青、地錦、櫻花、桃葉李、銀杏、百合、玫瑰等植物葉子,分組開展實驗探究。
5.2實驗器材生活化
教參中“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使用水浴加熱,酒精溶解葉綠素的方法快速脫去色素。此實驗步驟,在未有專業(yè)指導教師的陪同下危險系數(shù)較高。學生可采取將葉子放在酒精里浸泡靜置一天的方法脫去色素。
5.3實驗試劑生活化
課外探究哪些植物葉子有淀粉,學生利用醫(yī)用酒精替代酒精,大罐頭瓶替代燒杯、醫(yī)用碘酒來進行檢驗淀粉,學生群策群智,充分利用好醫(yī)藥箱中的常用醫(yī)藥品出色完成實驗探究。
總之,在開展生活化實驗就學的研究中,要在教材探究要求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遷移、拓展、創(chuàng)新,用更多的時間進行交流研討,在教師和同伴的幫助下實現(xiàn)知識的內化,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拓展思維,關注生活,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教師還可以根據(jù)當前制約農業(yè)發(fā)展的現(xiàn)實問題,提供閱讀材料,讓學生提煉出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環(huán)境因素,發(fā)散思維,提出影響實驗現(xiàn)象的其他生態(tài)因素,豐富探究活動,讓學生探究體驗更加有趣和深入,培養(yǎng)了學生愛護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