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復融
作為20世紀初期復興查爾斯·蘭姆散文體傳統(tǒng)的先驅人物,英國散文家、文學批評家和詩人羅伯特·威爾遜·林德是個不得不說的人物。他的優(yōu)秀散文列入了世界許多大學英語學生閱讀書目之中,成為文學經典。遺憾的是,他的名字在我國還是十分陌生的,書店、圖書館甚至難以找到他的作品,只有他的代表性散文《無知的樂趣》偶爾在網(wǎng)上可以搜索到一些零星的文字痕跡。
羅伯特·林德是十分受人尊敬的一位詩人和散文家,之所以受人尊敬,不僅僅是因為他作品的藝術可讀性,還因為他是一位用詩一樣文字發(fā)言的思想家。自1913年至1945年,林德每周為《新政治家》寫稿,他的散文便已成為該雜志上“不能替代的”文章。這些立論新奇、思辨犀利的文章,使他在文壇上鋒芒畢露,確立了他早期在文學界的地位。爾后,《無知的樂趣》《最好奇的動物》《野草贊》《昆蟲的嗡嗡聲》《貓》和《最討人喜歡的動物》的創(chuàng)作與發(fā)表,更進一步把他推向了文學的高峰,在讀者的視野里,確乎認定了他就是一位兼具詩人思想家性格的散文家。今天,我們閱讀這本《無知的樂趣》,從他的作品藝術及思想上更窺見一斑,似乎也知曉了他所有表達主題的、真切的弦外之音。他的作品始終能固守一種雍容博大,扎根自然環(huán)境,關注歷史和時代,不僅有對生活的熱愛,人生的思考,更有對社會和命運的憂思。他占據(jù)著藝術之外的一個高度,這個高度卻是藝術的另一種存在——就是以藝術的自然與社會效應作為核心或主題。這仿佛是一種使命,更是一種責任。我們感到他每一篇作品的張力在漫延,讀后感受最深的仿佛不是被藝術熏陶后的靈動,而是藝術之外,詩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悲天憫人的高尚情懷;他將文字的觸角伸向現(xiàn)實世界的每一個地方,不時透出歷史的縱深和對人類命運的深刻反思。
人們有著追尋知識的好奇心,羅伯特·林德在《最好奇的動物》中通過一種直觀的感受與描寫,從一個深刻而多棱的視角,贊揚了這種好奇給人們帶來的思考。從這篇文章中,我們能體會到真正思想深刻的散文家,除讓自己的散文不僅能直白的議論,也能含蓄的議論。含蓄的議論憑的就是視覺形象,聽覺形象,或者味覺形象,它以敘述描寫,或寫景,或寫人,或寫事的過程中,把思想寓入其里。有一位評論家說過,散文發(fā)展到今天,空泛的抒情,猶如奶油蛋糕,早令人膩味;照相式的記述,活像未添佐料的米食,失之于乏味。唯有飽含人生況味的汪洋恣肆的議論,才更容易通向散文哲學的彼岸。優(yōu)秀的散文,必定具有否定意識,這是思想深刻的表現(xiàn)。可以這樣說,否定更能顯示人們思想的獨立性,更是對某個問題重新思考的表現(xiàn)。老生常談的話與觀點,最容易迷惑人,沒有批判精神的人,除了人云亦云之外,不會有任何思想的光輝。有人說,散文是散文家的“心史”,羅伯特·林德的“心史”,就是一部感性與理性深度交織的意識流史。畢加索、梵高的瘋狂,羅丹的癡迷,都不是平常的人達到的極限,能得成就的人,他的心就會指引他去他該去的高度。讀羅伯特·林德的散文,會感覺到自己一次次在登高的過程中和精彩的議論邂逅,他的思想深邃,令人感嘆,他的許多議論是那么新穎獨到,富有哲理,讓人開悟。
散文中出色的議論,有時也是作者給讀者留下的思維空白。雖寥寥數(shù)語,夾雜與文中,不但可以讓讀者欣賞與領悟其新穎觀點,還能誘導讀者,使之或聯(lián)想,或推理,或想象,悟出更全面或更深刻,甚至是其他方面的道理。羅伯特·林德的散文《野草贊》在這方面表現(xiàn)得尤為出色。野草,在世俗人的眼里,是一個自然界中最卑賤、最無趣,甚至是令人生厭的植物。而在羅伯特·林德的筆下,他不但肯定了野草的價值,還要求人們“放棄野草必定是有害的”觀念。他的目光很敏銳,我們常把鄰近的概念錯誤當同一概念來理解,他卻能迅捷地抓住不同處。因為肯定性散文只是描寫結果或愿望,而否定性散文才是探究原因或方向。無節(jié)制地開墾荒地使得野草難以生存,鳥兒也隨之減少和消失。羅伯特·林德用生動的事例說明了保護野生植物、保護自然環(huán)境和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
羅伯特·林德喜歡親近自然,喜歡從觀察自然環(huán)境中獲取知識與樂趣。他的《雙腿》一文,借人體的雙腿,愉快地去完成人本身更高層次的使命,步行不僅可以鍛煉身體,而且可以一路欣賞風景,了解自然與社會的真諦。可以說,熱愛自然,熱愛生命,喜愛動物和植物,是羅伯特·林德的人文精神與自然生態(tài)觀點交融的體現(xiàn)。世界上,有許多親近自然,求索人類思想終極的作家、思想家,也自然會談及文與悟道的問題。道是一種超技巧的東西,它是文字背后所包含的一種靈魂,一種心靈境界,一種精神存在,一種隱含于詩中的內在哲學意蘊(劉再復語)。這看起來玄之又玄,但我感到“道”就是人們對世界的理性把握,道既可以像《道德經》那樣訴說出來,也有許多時候,就滲透到我們的行為、情感、審美、休閑等生命活動中?!独ハx的嗡嗡聲》是羅伯特·林德散文中具有另一種表達傾向的作品。他說,聽到昆蟲的嗡嗡聲所感到的樂趣也是一種回憶往事的樂趣。當昆蟲進入他臥室,它的叫聲常常令人煩躁不安,欲驅之而后快。而花園里昆蟲的嗡嗡聲就像鳥的鳴叫和大海的濤聲一樣是自然界美妙音樂的一部分。羅伯特·林德的散文,似乎就是讓我們體味散文哲學而創(chuàng)作的。不僅在議論中,體現(xiàn)自己的所悟之道,也一定會在自己的敘述描寫中,把“道”自覺不自覺地藏在文字背后。 作者在幽默的筆調中,蘊含著自己對生態(tài)平衡的看法。思想膚淺的人,絕不會寫出意蘊豐厚的景色描寫,意味深長的行為描寫,哲理深沉的心理描寫。
某個時代都會有某個時代整體的藝術傾向性,這是不能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強力致之的。羅伯特·林德的散文《鯡魚的船隊》,更是一篇有趣且充滿思辨智慧及對現(xiàn)實批評的文章。文中各色人物的刻畫,如漁夫威猛自信,衣飾光彩照人;各種場景的描繪,如船隊出海時氣勢恢宏,漁船次日清晨歸來后港口一片繁忙……大群的海鷗“像雪暴一樣漫天飛舞”,發(fā)出尖利的叫聲。男人、女人和孩子們身上沾滿了魚鱗,魚腥味彌漫了很遠。當老年漁夫想到當年的辛勞,而魚的價格與現(xiàn)在相比卻低得可憐的時候,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內心的善良與憐憫。作者胸中自有涇渭,保證了自己的文字里盡量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不流于泛泛的“撫摸”這些風情,而是在平易的文字后面凝結了作者內在的深刻之思。這種文章有一種清明、機智和幽默;這種清明在很大程度得力于其篇幅的短小、分析問題的分立和對相關問題的懸置??吹眠h,又不賣弄,文章背后浸透著作者的善良、學養(yǎng)和氣度。
羅伯特·林德在《為逃避叫好》中回應了一下文學批評家對一些作家“有逃避的傾向”的指責,指出像濟慈、查爾斯·蘭姆等等杰出的作家呈現(xiàn)給讀者的是一個更加美麗的世界。在《我,一個具有危害性的人》中,闡述了世界上有的人注定靈魂不是完整的,他們追求靈魂的絕對自由,享受一切可以享受到的感覺,快樂和痛苦在他們眼中,沒有太大的本質差別,反而痛苦可以使人更清醒。
《無知的樂趣》這本書收錄了26篇散文,幾乎包含了羅伯特·林德重要的思想胚芽與行世觀點。書中的文章所蘊含的精神法則,一直存在于自己固守的天地自然的中心。他所表達的每一種自然現(xiàn)象都可在它的特性中找到其根源。書中所表達的羅伯特·林德的美學觀點,更是體現(xiàn)了美的創(chuàng)造是藝術,對美的愛慕便是對趣味追蹤的神奇探索。
(作者系羊城晚報出版社策劃編輯部主任、總編輯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