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光
【摘 要】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教師要及時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調整預習策略,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編寫學生感興趣的導學案,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完成導學案,養(yǎng)成習慣,再由組長負責組內完成。
【關鍵字】導學案;形成預習習慣;培養(yǎng)興趣
隨著高效課堂改革的全面展開,自我校開始“十三五”微型課題研究活動中,我再次融入到科研隊伍中,與同事們一起參加了高效課堂背景下學生有效的預習實踐研究活動。自從參加科研活動以來,我深深地感悟到,只有科研才能在實踐中精益求精,只有科研才能使自己的能力切切實實不斷得到提升,只有通過教學研究,才能總結出更加符合學情教育教學方法,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學校確定的課題是“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學生只有對課堂的知識有了解,才能有興趣、有能力參與進來。高效課堂要求學生在課前必需充分預習,明確將要學習的內容有哪些知識點是學生能自主完成的,哪些知識點是課堂上學生之間通過交流合作就可以解決的,哪些知識點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經過探究就可以領會的,所以,充分的預習是學生課堂表達的重要前提。在高效課堂實施過程中,通過學習當前一些學校前沿課堂的教學模式,在課前我們備課組的成員首先自行研究新課程標準、教材的內容、學生的認知基礎,再進行導學案的編寫,然后進行匯總和組內交流,重組導學案,再下發(fā)給學生。我所實驗的班級是本學年我所教的一班和二班,兩班共計97人。開學初,我依據教學計劃在課前兩天把導學案下發(fā),在課前再把導學案收回,認真批閱預習作業(yè),整理學生在課前出現(xiàn)的問題,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根本就沒有預先完成導學案的習慣,整個班級的學習小組之中只有一名組長能略微寫上幾筆,而且內容錯誤非常多,一連幾天都是這樣,此時我十分著急,為此感到不安和憂慮,參加工作將近二十年,我還從未感到在教學上有我過不去的“坎”,我利用課余時間與多數學生進行了交流,發(fā)現(xiàn)學生因為年齡小,還沒有這種學習習慣,由于我們是農村中學,大多數家長缺乏對孩子學習過程中的指導和督促,所有的學習任務都交給老師,讓老師來監(jiān)督,其實這可以理解,大多數家長的文化水平都比較低,不具備指導孩子學習的能力,因此,很多有關學習方面的事情都不懂,自然孩子就隨心所欲,再加上從小學到上初中只是知道放學回家認真完成課后作業(yè),并沒有參加過這樣的課前預習,習慣并非生來就有,必須經過后天的培養(yǎng)才能逐漸形成,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對于部分預習內容思維含量過高,不太符合學生的認知基礎,初一的學生還是一個孩子,生活中經歷的事情很少,對一些知識點處于懵懂狀態(tài),針對這種情況,我改變了課前預習的策略。
首先,在制作導學案方面,考慮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結構,知識點應該簡單化,讓學生有興趣,習題難度加大會阻礙學生的學習思路,失去思考的信心和勇氣,久而久之,他們就失去了對本學科學習的興趣了,興趣確實是學習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沒了興趣就失去了學習的方向,所以,這是我們首先要改變的。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找好新舊知識的銜接點,讓大多數學生在反饋已學知識的同時,通過對教材的預習自主地完成一部分新知識。
其次,鑒于家長的學識狀況,省去了學生放學回家自主完成預習方案的時間,通過自習課對學生如何按部就班的完成導學案的預習進行指導,引領學生復習與本節(jié)課相關的知識點,以此達到熟練的掌握,自如運用,能說出知識變化的來龍去脈,在此基礎上,再給學生充分的預習時間,仔細閱讀教材的定義和一些性質,研讀例題,記下能接受的、一知半解的、一竅不通的,再讓學生在本組內通過合作交流完成,并在學案上做好記錄。這樣既能發(fā)展學生之間情感的溝通,也為繼續(xù)建構新知識做好鋪墊,在課堂上學生才能充分展示自己對所學知識點的認識。
習慣并非一朝一夕養(yǎng)成,經過三、四個月的指導,學生的預習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觀,每個學習小組的同學都能認真地完成課前預習,錯誤率也大大減少了,學生把預習的完成當作課堂學習的一部分,而且都很自覺地完成,對此我有一絲興奮和安慰。
當然,課前預習不能總在學校的自習堂完成,經歷一段時間的習慣養(yǎng)成,我也要漸漸地學會放手,偶爾嘗試讓學生自己完成,我把這件任務交給了每個小組的組長,自己找時間可以組內完成,在課前把預習內容先展示在教師的三面黑板上,不同小組成員之間可以互相批閱,指出錯誤所在,并將改正的結果進行展示,對于完成較好的小組或個人給予一定的褒獎——加分或準備小獎品,以觸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對能力較強的學生還可以單獨留出板塊,由其自編習題展示給其他同學,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究。一年的嘗試與改進,我覺得這種預習方案在班級行之有效,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應及時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及時調整預習策略,讓更多學生參與到學習中,真正實現(xiàn)課堂是“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qū)對青山鎮(zhèn)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