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葉芝的名詩《夢回茵湖》是鄉(xiāng)愁、尋根、靜心之詩,整詩充滿了對茵湖的寧靜的記憶和想象。刻畫寧靜,是古今文學難題之一。葉芝此處采用了三法:反襯法,使靜意從鬧像中出;具象法,使空靈的情感落實到具體物象之中;意象并置法,使象立意生、象立情生。若從意象理論看,此詩多是意象疊加,稍加刪減,簡潔明快的意象派詩歌即刻呼之欲出,為后期龐德的意象派詩歌打下了基礎。前人多用韻文和散文詩方式譯此詩,若以長短句的詞式、意象疊加法重譯之,便可重新發(fā)掘其意境和情境。
關鍵詞:寧靜;意象先驅;詞式翻譯詩歌;重譯
中圖分類號:I1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394(2019)05-0015-04
葉芝(W. B. Yeats)曾“懷著濃重的鄉(xiāng)愁,走在倫敦街頭,忽聽水聲叮咚,見一家商店的櫥窗內有一股小小噴泉,此情此景使他驀然憶起家鄉(xiāng)茵湖的湖水”。[1]51 機緣巧合下,作者有感而發(fā),遂寫就一首鄉(xiāng)愁之詩,細讀和翻譯之后,我們會發(fā)現它原是英美意象派詩歌的肇始之詩。其詩曰《夢回茵湖》(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I will arise and go now, and go to Innisfree,
And a small cabin build there, of clay and wattles made:
Nine bean-rows will I have there, a hive for the honey-bee,
And live alone in the bee-loud glade.
And I shall have some peace there, for peace comes dropping slow,
Dropping from the veils of the morning to where the cricket sings;
There midnight's all a glimmer, and noon a purple glow,
And evening full of the linnets wings.
I will arise and go now,for always night and day
I hear lake water lapping with low sounds by the shore;
While I stand on the roadway, or on the pavements gray,
I hear it in the deep hearts core.
從主題觀之,這是一首典型的關于鄉(xiāng)愁、尋根、靜心的詩歌。思鄉(xiāng)的根源,在于心不安,似乎只有家鄉(xiāng)那一派田園風光才能讓詩人安心,才是詩人情感上的根,所以,“鄉(xiāng)愁”“尋根”“靜心”名雖不一,其實暗地里早已融為一體。此詩在事境上寫游子思家,在意境上實則是寫流浪煩擾的心在家鄉(xiāng)的一派蜜蜂忙、蟋蟀叫的喧鬧聲中漸趨寧靜。
此詩之眼,全在一“靜(peace)”字。靜,最難寫,古人已窮盡心力。葉芝此詩,基本囊括所有寫靜的筆法,此“靜”,有四種與眾不同的特征。
一、此“靜”,非物境的寧靜,而更多是心情的寧靜
內心之靜,與外境是否喧鬧無關,而與是否找到自己情感上的根有關。一旦尋根成功,自然歸家坐穩(wěn),不復躁動不安了,于是便有了“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意境。這種靜,是心靈找到歸宿的寧靜,雖然只是在想象中,卻也暗合于老子的“歸根曰靜”(《道德經·16》)的哲理境界。蕓蕓眾生,最終都要各歸其根,回到清靜自然平和的本來狀態(tài),由于此詩暗合自然之道,契合人類內在的追求,所以,躁動不安的靈魂,抑或飄零在外的尋根游子讀此詩歌時,就會驀然生起“歸去來兮”的同樣感受。
二、此心境之“靜”從物境之鬧中出
心境之靜與物境之靜,本來互為表里,不可一分為二,但在創(chuàng)作的表現上,卻可以有兩種表現:要么心境一如,要么相反相成。此詩則選擇了后者,以運動、喧鬧、聲音反向描寫靜謐之心。此法即錢鐘書先生總結出的詩人描述靜景的方法:“同時反襯現象(the phenomenon of simultaneous contrast)。”“寂靜之幽深者,每以得聲音襯托而愈覺其深;虛空之遼廣者,每以有事物點綴而愈見其廣?!痹诘诙?jié),詩人便描述了自然界的動景、聲音來反向烘托心境之靜。[2]212
三、此心境之“靜”從一系列內在聯系的具體物象疊加中出
此靜使得意象派詩歌暗暗地呼之欲出,虛寂空靈,難于表達。除了反襯法,葉芝采用的第二種技巧便是具體化法或實體化法,即把抽象的、虛無縹緲的、難以琢磨的愁緒化為一個個具體的物象,象生則境生,讀者自然會尋象以覓意,體象以盡情。此鄉(xiāng)愁詩中最明顯的物象重疊,第二節(jié)最典型,靜謐在他的想象中變成了太陽在清晨、正午、晚上的樣子,變成了蟋蟀低唱、紅雀飛翔。這一連串的物象勾勒出來的意境非常類似賀鑄《青玉案》中的名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閑愁”本是一種虛無縹緲的主觀感受,如何將其具體化,使之呈現目前,具體可感?賀鑄只是呈現了很多引發(fā)愁緒的物象與情景,它們都承載著超越物象之外的含義。讀者只要看這些形象,就會立刻觸景生情、感同身受,真正達到“觀則同于外,感則窮于內”的統(tǒng)一。同理,葉芝也把心境恬靜的意境具體化成了一系列內在聯系的物象,把抽象的鄉(xiāng)愁具體化、實體化為物象,與中國詩詞有異曲同工之妙。再反觀第一節(jié),其實也是意象重疊:木屋、籬笆、云豆、蜂房、蜜蜂。第三節(jié),也是意象重疊,不管是在路旁或人行道上,夢中或白天,湖水輕喚,日夜縈繞耳畔、心間。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一樣思鄉(xiāng)??臻g位置雖異,鄉(xiāng)愁卻是一樣。當思鄉(xiāng)的情境、事境濃縮到極致,就只剩下一些內在呼應的意象,即可傳情達意。正因葉芝的意象重疊與賀鑄的名句意境極其相似,筆者才突發(fā)奇想,應該用詞體來翻譯這種意象派的詩歌,既可以省去不必要的連接詞,又可象立意生,象立意盡,何須多言。
此法在中國詩歌中有頗多名句為證。如:“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保ㄌK東坡《自題金山畫像》)“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保ɡ铎稀队菝廊恕罚?/p>
四、象也是情
竊以為,象有七義:第一,形象(image)。一個形象即能完全表達此中暗藏的全部意義,所以“圣人立象以盡義”。第二,表象(phenomenon)。通過表象能夠見到本質,表象與本質,互為表里,表象是路標,只要深入挖掘,即可到達本質。但挖掘的深淺,全看讀者的感受性與洞察力。第三,相似性(similarity)?!跋笠舱?,像也?!毕窦聪嗨菩裕衽c象之間的相似性就是藝術,“是”與“似”的藝術。南宋鞏豐云:“是雨亦無奇,如雨乃可樂?!彼囆g所描寫的相似性讓人得到身臨其境的快樂,真臨其境,未必快樂。所以,“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處,否則無法合攏,它們又有不同之處,否則彼此無法分辨”。[3] 71 第四,隱喻性(metaphoricalness)。象是隱伏之象,冰山一角,是更大時空的隱喻,具有無比的復雜性和多義性,無法一語盡其神韻。第五,象征性(symbolization)。即具有象征、文化含義,多年演變之后形成的約定俗成的文化心理。象征含義深遠,以小見大,具有文化心理、歷史沉淀的雙重內涵。第六,象,相互之相也,象之間的相互作用、互動生色(interaction and inter-animation)。象要互動才能構成意義,構成審美的對象。單個的象只是大語境中的部分,須與各部分互動方能生成意義,此即藝術的整體性??坡扇鹌澱f,“部分是無足輕重的”,“象活生生的有機體一樣,藝術作品是整體,不是部分的集合物”。[4]518 各個部分是互相促生的(interacting and inter-animating),所以,單個的象是無法勾勒整體意義的。象與象之間的互動生色,就如“水中之鹽、空中之音、相中之色”不可互相拆開分析。第七,象甚至是情結(complex)。榮格認為:“在本體意義上,本能是生理上強烈的沖動,為感官所感知。本能以幻象的形態(tài)顯現自己、通過象征性的意象來顯現的存在。這些顯像即是原型。原型即是本能能量以象征、意象的方式涌動。”[5]49朱建軍教授繼續(xù)發(fā)展了榮格的觀點,他把人格分為三層:(1)本初層,相當于遺傳的各種本能和反射,沒有記憶,任何刺激不留痕跡,本能無所謂快樂與不快樂,只有即時滿足原則(instant satiation);(2)原始層,有記憶和圖像,按照相似性規(guī)則運作,有了意識、意志和情緒。意象喚醒情緒,再調動相應的本能力量去采取必要行動;(3)理性層,即運用語言、符號去運算。[6]114朱建軍教授認為,意象化就是心理經驗符號化的過程表現,不同意象凝結著不同的心理能量,它們有層次、有結構地形成情結和原型,形成一個整體的人格結構。意象實際是構成人格的情結、原型的次級結構。[7] 194在意象對話心理分析中,不管你看到的是什么形象, 他們都只是你心理內容的形象化,是情緒、情結、欲望的形象化,而不是實體。[7]224
由此可推論出:(1)無意識的工作語言是意象,意象是吸附著心理能量的圖像。當人在運用意象時,實際是深入到自己的原始層,與自己的情結對話,與無意識郁積的能量接通,打通那些受到意識、理性、現實、糾結等壓抑而瘀滯的能量。(2)詩歌的本質是通過意象接通潛意識情結,也可以是聲音、氣味、回憶等觸發(fā)情結而引發(fā)情感爆發(fā)。意象蘊涵著人隱秘未察的情緒能量,人在深度安靜的瞬間觀照意象時,就會感到生命力的暗流涌動,而干癟的心靈會突然變得滋潤,單調的精神世界會因為充滿了各種鮮活的意象而變得豐富,枯燥的生活馬上會變得潤澤和美好。(3)街頭噴泉的流水聲觸發(fā)了葉芝對茵湖水聲的記憶,立刻引爆了他壓抑已久的思鄉(xiāng)情結,牽引出大量關于茵湖的記憶、經歷、感受,漂泊郁積起來的情緒能量突然爆發(fā),與茵湖相關的意象傾巢而出,稍用詩藝點綴,即成名詩。
此“靜”,宜隱去“我”。由于受到上述意象論的影響,筆者覺得:葉芝原詩中的七個 “我”(I)不是作為一個“意象”入詩,而是作為一個動作行為發(fā)出者,屬于一種介入式寫作,使認知主體側身詩歌之中,破壞了詩歌的意象疊加的效果,使其詩品落入“有‘我之境”了。受王國維意境論的影響,本文認為,七個“我”中,至少有五個“我”可以刪去(I will arise and go與I hear除外),也不會影響其意義,刪去“我”后,便可致臻于“無‘我之境”,具有更加寬泛高遠的效果。中國詩詞,無“我”介入,詩中雖無“我”,象中已有“我”。雖只述意象,“我”早寓其中。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p>
首先,“斷腸人”未必是作者;其次,“斷腸人”是作為一個意象進入詩歌的,整首詩歌純粹是一系列內在連貫的意象,可以說是一首非常純凈的意象派詩歌。因此,若再激進一點,將詩歌中的七個“I”全部刪除,便是一首純粹的意象派詩歌了。詩歌演變到此時,意象派已然呼之欲出。由于葉芝受中國意象派詩歌影響不大,所以我們似乎可以說,英國詩人也是獨立地發(fā)展出了意象派詩歌,只是意象境界還不純粹,還有一些枝枝蔓蔓的掛礙。
葉芝的《夢回茵湖》寫于1890年,其后的龐德在1908—1914年左右曾做過葉芝的秘書,還于1914年與葉芝密友的女兒Dorothy Shakespeare結婚。龐德先受到葉芝意象詩歌的耳濡目染自是不言而喻,后又受到日本俳句的點撥,便一下子茅塞頓開,以后的意象派名作《地鐵車站》(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橫空出世應該說有葉芝詩風的影響,只是更加簡潔明快。此處亦從意象理論角度譯之:“人潮中 玉容如幻 / 潶枝上 瓊花數點?!保═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對葉芝而言,正因有“我”之詩,難臻“無我”之境,且“我”破壞了意象詩的純凈度,因此,翻譯時可去掉七個“我”。以前松散的散文翻譯法使譯者介入太多,文字松散,影響了此詩中的意象與詩意,今以長短句的詞式格式、意象疊加法、去掉介入之“我”等譯之如下,以饗同道:
茵湖畔,木屋泥墻,藤繞籬樁。一窩蜂房,云豆九行,草上蜂正忙。胡不歸?獨處茵鄉(xiāng)。
彼處安詳,靜如晨曦緩緩降、滿地蟋蟀淺唱、子夜紅光、正午紫陽、黃昏紅雀漫天翔。
茵湖柔波日夜喚,通衢行道心兒顫。深心震徹胡不歸?歸去!歸去!歸去!起身歸故鄉(xiāng)!
參考文獻:
[1] 傅浩.身在塵囂 心向凈土:葉芝《因尼斯弗里島》賞析[J]. 名作欣賞,1994(6):51.
[2] 錢鐘書. 錢鐘書論學文集:第四卷[M]. 廣州:花城出版社,2000.
[3] 錢鐘書. 錢鐘書論學文集:第六卷[M]. 廣州:花城出版社,2000.
[4] 趙毅衡. 新批評文集[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5] 榮格. 潛意識與心靈成長[M]. 張月,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
[6] 朱建軍. 人是什么[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9.
[7] 朱建軍. 意象對話心理治療[M]. 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6.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The Forerunner of Imagism and its
Ci-style Re-translation
PAN Jia-yun
(English College,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3,China)
Abstract: W. B. Yeats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is a poem of home-sickness, root-seeking and mind-calming where is riddled with memory, imagination of Innisfree. Yeats employed three ways to capture what is peace:
antithesis of nosing images, concretization of illusory images, and juxtaposition of relevant images. Former
translators translated it in the form of rhymed prose or rhymed verses, which, in my opinion, undermined its
poetical flavor and pure imagery and rendered its artistic effect ineffective. We here try Chinese Ci-style, rather than prosaic poetry, at its re-translation and delete some of its deadwood and grammatical links in order to
recapture its aesthetic beauty.
Key words: peace;imagery pioneer;Chinese Ci-style;re-translation
責任編輯??? 徐??? 晶
收稿日期:2019-05-23
作者簡介:潘家云,教授,博士,劍橋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與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