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引亮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1-0029-01
孟子說過:“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培養(yǎng)兒童高尚的品格和情操,包括愛國教育、遵紀守法教育,以及團結(jié)友愛、熱愛勞動、誠實信用、文明禮貌教育,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時代人。以下是筆者幾年來小學生品行教育探索的一些體會和看法。
一、認知明理,以形成學生自覺、自主、自動的行為習慣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就是培養(yǎng)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禮儀和行為習慣,首先是以“知”為開端,遵循知、情、意、行的內(nèi)在規(guī)律,最后以形成自覺、自主、自動的行為習慣為歸宿。
知是行為的先導(dǎo),是產(chǎn)生行為的思想基礎(chǔ)。因此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首先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灌輸,教給學生應(yīng)具有良好品質(zhì),幫助他們分析社會生活上和集體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使他們懂得講禮儀、守規(guī)范的重要義,識別和抵制不文明的行為習慣和言行舉止,養(yǎng)成講文明、講禮儀的自覺性。
有些學生,在同學之間,經(jīng)常說粗口話,搞惡作劇、做不文雅的動作,惹事生非等等,針以這些不良現(xiàn)象,如果教師在注重“言傳”的同時,更注重身教。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就是教師不僅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講文明禮的道理,更重要是的以身作則。比如:我班里原來有兩位學生文明禮貌較差,給其他同學也帶來很大影響。于是,我經(jīng)常個別對他們進行文明禮貌教育,課堂我盡量使自己的言談舉止文雅大方,從不用粗話罵學生,課間,我盡量多到學生中,特別是在兩位文明禮貌較差的學生面前,我盡量使用禮貌用語。學生不小心碰著我,我微笑地對他說:“沒關(guān)系”。如有學生替我拿東西,我很客氣地對他說:“謝謝你”,路上或者別的地方遇見學生,我禮貌地跟他們打招呼;如果我不小心碰著學生或給學生增添了麻煩,我總是主動道歉地說“對不起”“請原諒”等等。經(jīng)過我一段時間的努力,那兩位文明禮貌較差的學生及其他同學的文明禮貌明顯好轉(zhuǎn)。
二、內(nèi)化規(guī)則意識,促禮儀行為規(guī)范養(yǎng)成
1.讓學生守公德。
有些學生,不知道什么是“公德”,也不知道遵守公德的好處和不遵守公德的不良影響。所以,他們常常因為娛樂而做出不道德的事,給班級和社會帶來不良影響。如:校內(nèi)校外亂涂亂畫、損壞公物、踐踏花草樹木、隨手亂扔果皮紙屑等等。如要制止這些不道德的行為,教師除了常跟學生講道德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去感化學生。如:我們班級就有很多學生不守公德。看電影時大聲喧嘩,看到校園里有廢紙,不能主動撿起來。于是,我決心走到學生中去,用行動去感化他們。當我發(fā)現(xiàn)學生隨手扔果皮廢紙時,我當著他的面不聲不響地把它撿起來,放進垃圾桶里;當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墻壁上或別的地方亂涂亂畫時,我當著學生的面不聲不響地把它擦掉;當我發(fā)現(xiàn)學生踐踏花草時,我馬上過去當著他的面把花草扶正等等。教師的行動,慢慢地在學生身上表現(xiàn)出來,到第二個學期,大部分學生能遵守“公德”,不守公德的現(xiàn)象很少發(fā)生。
2.讓學生守紀。
要想使自己的學生遵守紀律,教師首先要帶頭遵守《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做好學生的一面鏡子。試想,一個上課經(jīng)常遲到、曠課的老師,去教育學生不要遲到、曠課,學生會聽他的嗎?一個經(jīng)常罵學生、說粗口話的老師,去教育學生不要罵人、不說粗口話,學生會聽他的嗎?等等。這樣的老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如何,大家可想而知。
三、樹立榜樣,弘揚好人好事
前人歷來強調(diào)教師以身作則的必要性??鬃诱f“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薄安荒苷渖?,如正人何?”陶行知先生一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的箴言,并嚴于律己。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很容易受外界影響。教師是學生關(guān)注的焦點,直接仿效的對象,也是文明禮儀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教師的言行舉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因此,教師的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至關(guān)重要。不論在學習上還是工作中,教師都應(yīng)該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問好時,積極回應(yīng);自己做錯時,勇于承認,這樣的小節(jié),體現(xiàn)出對學生的尊重,令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樹立榜樣,除教師外,還有學生。學生愛表揚,也希望能自己能成為別人的榜樣,進行校園文明禮儀行為教育時,同樣可以利用他們作為榜樣去感染他人,為其他同學起帶頭和示范作用。如班級成立表揚欄,好人好事登記?。幌?qū)W校雛鷹電視臺投稿,成立好人好事宣傳欄等。使那些積極做好事的同學覺得光榮而自豪,覺得更應(yīng)該那樣做,也能使其他同學受到熏陶感染,從而在學生中形成人人做好事、個個爭先進的風尚。班級里成立光榮榜,大力弘揚發(fā)生在學生中的好人好事。
四、搞好班隊活動,實踐文明禮儀行為
禮儀教育的核心是養(yǎng)成教育。文明禮儀教育需要把做人的道理或做事的準則,滲透在易于被學生接受的活動中。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實踐文明禮儀行為,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班隊活動是學校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主陣地。班隊活動的最大特點就是讓學生親自參加實踐。通過組織學生召開“文明禮儀”主題班會,學生自編、自導(dǎo)、自演節(jié)目,有小品、快板、舞蹈、相聲、講故事……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使“文明禮儀行為規(guī)范”養(yǎng)成教育在活動中得到深化,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通過文明禮儀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樹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及提高學習主動性、自覺性等都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通過禮儀教育,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同時也促進了教育教學質(zhì)量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