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喻,周 婷,胡秀秀,羅欣欣,肖 盛
(遵義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貴州 遵義 563000)
臨床常見陰道炎患者,致病菌包括滴蟲、細菌、衣原體、支原體及病毒、真菌等,白帶增多、外陰瘙癢是患者主要癥狀,伴隨癥狀是性交痛及陰道燒灼感,可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1]。傳統(tǒng)治療中使用甲硝唑雖然可取得一定效果,但是長期用藥可導致患者產(chǎn)生細菌耐藥性,可增加頑固性滴蟲性陰道炎發(fā)生幾率[2]。近年來,臨床上提出了奧硝唑治療及替硝唑治療。臨床分析發(fā)現(xiàn),給予滴蟲性陰道炎患者實施替硝唑治療,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是療效不夠理想。本組課題是研究100例患者滴蟲性陰道炎實施替硝唑及奧硝唑治療的效果。
隨機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11月貴州航天醫(yī)院、遵義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及我院臨床診治的滴蟲性陰道炎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符合知情同意原則,根據(jù)抽簽法將其分為兩組,各50例。其中,實驗組年齡23~66歲,平均年齡35.1歲,病程1~11個月,平均病程2.5個月;對照組年齡24~65歲,平均年齡35.5歲,病程2~10個月,平均病程2.6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及病情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奧硝唑治療:每次用藥劑量500 mg,每天用藥2次,口服,共計治療7 d。
對照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替硝唑治療:每次用藥劑量500 g,每天用藥2次,口服,共計治療7 d。
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均不服用其他可影響療效藥物,配偶要同時服用,禁止性生活。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癥狀緩解時間、治療總有效率、治療前后局部細胞因子水平。
治療后,癥狀、鏡檢滴蟲均消失,陰道黏膜恢復正常,為痊愈;癥狀基本消失,鏡檢滴蟲顯著減少,為顯效;癥狀顯著改善,鏡檢滴蟲減少,為有效;不符合以上描述,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患者進行比較,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癥狀評分、癥狀緩解時間、治療總有效率、治療后局部細胞因子水平均明顯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癥狀評分、局部細胞因子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局部因子水平包括IL-2、IL-8、IL-13。見表1、表2、表3。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及癥狀緩解時間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及癥狀緩解時間對比(±s)
組別 n 治療前癥狀評分(分) 治療后癥狀評分(分) 癥狀緩解時間(d)實驗組 50 17.33±3.44 1.74±0.33 2.07±0.34對照組 50 16.67±3.18 7.02±3.23 3.44±0.78 t 0.9962 11.4990 11.3850 P>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n,%)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局部因子水平對比(±s,pg/mL)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局部因子水平對比(±s,pg/mL)
組別 n IL-2 IL-8 IL-13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 50 9.43±0.35 6.99±0.24 7.66±0.33 1.78±0.25 36.54±5.11 20.02±3.14對照組 50 9.36±0.34 8.02±0.62 7.72±0.36 3.18±0.85 37.08±4.88 25.62±1.75 t 1.0143 10.9549 0.8687 11.1732 0.5403 11.015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滴蟲性陰道炎作為性傳播疾病,臨床常見,患者陰道內(nèi)部酸堿平衡紊亂,治療方法是口服硝唑類藥物[4-5]。分析得出,滴蟲性陰道炎患者配偶很大可能同時患病,可累及患者尿道及陰道,給予患者實施單純局部用藥治療,可緩解癥狀,但是不能將滴蟲徹底消滅,停藥后容易反復發(fā)作,另外,局部用藥不夠方便,經(jīng)期不宜用藥,患者依從性較低,因此,臨床上對此進行了研究,尋求一種安全性高、療效好、服用方便的口服用藥。
替硝唑具有良好抗滴蟲活性及抗厭氧菌活性,可干擾及抑制病原菌DNA合成,可進入細胞內(nèi)將病原菌殺滅,可有效治療陰道炎,經(jīng)過藥代動力學研究,替硝唑口服吸收速率較快,存在高生物利用度,藥效持久,可有效治療滴蟲性陰道炎患者。但是,替硝唑藥效時間維持較短,起效時間較長,臨床缺陷明顯。
奧硝唑藥理學作用類似替硝唑,但是血漿半衰期明顯更長,約14 h,血漿蛋白結(jié)合率<15%,可廣泛分布于患者體液及組織中,在肝中代謝,尿中排泄占比較大,少量于糞便中排泄,安全性較高,口服用藥后,抑菌作用更加持久,可在無氧條件下降自身硝基還原轉(zhuǎn)化成氨基,可對脫氧核糖核酸合成起到抑制作用,對其降解可起到促進作用,可導致微生物死亡,殺菌及抑菌效果顯著。另外,奧硝唑可直接損傷DNA雙螺旋結(jié)構(gòu)并對DNA復制過程及RNA合成過程起到有效阻斷作用,殺菌作用顯著,可快速起效,可有效治療各種陰道感染性疾病,可有效抑制革蘭陽性厭氧菌。奧硝唑臨床優(yōu)勢較多,療程短、見效快,患者不常見胃腸道副反應,療效穩(wěn)定,使用方便[6]。
本組結(jié)果: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癥狀評分、癥狀緩解時間、治療總有效率、治療后局部細胞因子水平均明顯改善。結(jié)果提示,滴蟲性陰道炎實施奧硝唑治療的可行性更高,可有效控制患者炎性反應,作用更強。
綜上,滴蟲性陰道炎實施奧硝唑治療的療效較為確切,總有效率明顯高于替硝唑治療,安全性較高,可快速緩解患者癥狀,對明顯改善患者局部細胞因子水平存在積極作用,值得臨床運用及推廣。后續(xù)臨床探討過程中,將樣本選取數(shù)量擴大,對奧硝唑作用機制進行深入分析,研究使用藥物的優(yōu)缺點,增加本組研究臨床指導意義。